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选取天然岩盐作为原料,准备岩板和寿竹筒;步骤2、将天然岩盐进行清洗,然后摊放在岩板上,反复烧烤;步骤3、将烤制后的盐块破碎,压入到寿竹筒中,用泥浆封口,再放入炉窑中进行煅烧烤制;步骤4、将烧烤后的盐棒取出破碎,再放入新的寿竹筒中,继续反复烤制;步骤5、最后取出寿竹筒中的结晶盐,粉碎细化,包装检测后得到成品,入库储存。本发明也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本发明改进了制盐工艺,结合岩盐和竹盐的优点,提高了成品的品质,还具有存放时间长,不易变质,无添加,无副作用,老少皆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91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卞礼国;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50037.2

  • 发明设计人 卞礼国;芦德胜;刘文虎;

    申请日2021-02-03

  • 分类号A23L27/60(20160101);A23L29/00(20160101);A23L33/16(20160101);

  • 代理机构31335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云

  • 地址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宁南大道9号美境园1幢四单元607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4: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调味品领域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在饮食起居中也是很重要的调味料。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g,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食盐包含各种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

岩盐又叫石盐,是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的矿物,属于食盐的一种。石盐可作为食品调料和防腐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岩盐在盐湖或潟湖中与钾石盐和石膏共生,由咸水湖经过长期性挥发干枯后沉积干固成盐矿,把这种盐矿碾碎后便是岩盐。岩盐的矿物成分较丰富多彩,能够补充身体的营养元素,并且较少遭受环境污染。因矿物的原因,而有不一样色调的岩盐。精制岩盐是源自地下岩盐矿床和天然卤水,通过竖井抽卤、真空结晶、筛选、精选晶粒等工艺精制精炼而成,能够保证其纯净品质。精制岩盐的主要特点包括氯化钠含量高、颗粒均匀、流动性好等。

竹盐也属于食盐的一种,是以天然盐为原料,放入生长了3年以上的竹子筒中,利用松树为燃料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元素,例如钙、钾、铁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很全面的食用盐。竹盐比传统食盐的营养密度高,同时钠和氯化钠含量相对较低,没有经过过度精炼或漂白。

如果把岩盐和竹盐的加工工艺相结合,保留二者的优点,所制得的精盐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制备方法更加科学,能够进行工艺条件和质量控制,易于操作和推广,改进制盐工艺,结合岩盐和竹盐的优点,提高成品的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步骤1、选取天然岩盐作为原料,再准备岩板和寿竹筒作为加工工具;步骤2、将天然岩盐进行清洗,去除杂物,然后均匀摊放在岩板上,用火反复烧烤;步骤3、将烤制后的盐块破碎,压入到寿竹筒中,然后用泥浆封口,再放入炉窑中进行煅烧烤制;步骤4、将寿竹筒中烧烤后的盐棒取出破碎,再放入新的寿竹筒中,继续反复烤制;步骤5、最后取出寿竹筒中的结晶盐,粉碎细化,包装检测后得到成品,入库储存。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岩板为含硒矿石岩板。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寿竹筒是选取生长三年以上的绿色新鲜寿竹制成的竹筒。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反复烧烤的次数大于或等于5-6次,每次时间为30~80分钟,温度范围为300~900℃,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的泥浆为富硒黄土加水混合制备的泥浆。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煅烧烤制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00℃,煅烧烤制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小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上述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反复烤制的次数为9~12次,每次时间为50~90分钟,温度为1000℃~1400℃,每次烤制后均更换新的寿竹筒继续烤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本发明也提供了上述的方法制备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更加科学,改进了制盐工艺,能够进行工艺条件和质量控制,易于操作和推广,方便用户选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制备的精盐,使岩盐和竹盐的精华在煅烧的过程中得到充分融合,最后保留最佳的品质,食用价值很高,能全方位的维持身体所需的元素,还能有效的促进和维持新陈代谢。所得的成品口味咸鲜,不像普通盐一样苦、咸,该特制寿竹精盐鲜味可以比一般竹盐强3-4倍。

该特制精盐还具有存放时间长,不易变质,无添加,无副作用,老少皆宜,营养丰富等特点,可作为生活必备的养生食材。还可以针对术后和肿瘤康复期的患者食用,具有平衡营养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其包含:步骤1、选取天然岩盐作为原料,再准备岩板和寿竹筒作为加工工具;步骤2、将天然岩盐进行清洗,去除杂物,然后均匀摊放在岩板上,放入炉窑中用火反复烧烤;步骤3、将烤制后的盐块破碎,压入到寿竹筒中,然后用泥浆封口,再放入炉窑中进行煅烧烤制;步骤4、将寿竹筒中烧烤后的盐棒取出破碎,再放入新的寿竹筒中,在炉窑内继续反复烤制;步骤5、最后取出寿竹筒中的结晶盐,粉碎细化,并采用超细粉末负离子介入制成超寿竹精盐,包装检测后得到成品,入库储存。

优选地,步骤1中的岩板为含硒矿石岩板。

步骤1中的寿竹筒是选取生长三年以上的绿色新鲜寿竹制成的竹筒。

寿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桂竹的变种。寿竹竹秆的加工性能很好,笋味比毛竹还鲜美,箨壳是制作高档包装品的上佳材料。寿竹笋的总糖含量平均为9.27%,高于毛竹、斑苦竹、苦竹、衢县苦竹、红竹等竹笋及常见蔬菜。寿竹笋粗纤维的含量平均为5.6%,也远高于常见蔬菜的平均值(1.23%)。寿竹笋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均为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寿竹中的常量元素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

步骤2中,反复烧烤的次数大于或等于5-6次,每次时间为30~80分钟,温度范围为300~900℃,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步骤3中,采用的泥浆为富硒黄土加水混合制备的泥浆。

步骤3中,煅烧烤制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00℃,煅烧烤制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小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步骤4中,反复烤制的次数为9~12次,每次时间为50~90分钟,温度为1000℃~1400℃,每次烤制后均更换新的寿竹筒继续烤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本发明也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做更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

步骤1、选取天然岩盐作为原料,再准备岩板和寿竹筒作为加工工具。

岩板采用含硒矿石岩板。寿竹筒是选取生长三年以上的绿色新鲜寿竹制成的竹筒。

步骤2、将天然岩盐进行清洗,去除杂物,然后均匀摊放在岩板上,用火反复烧烤。

反复烧烤的次数大于或等于5-6次,每次时间为30~80分钟,温度范围为300~900℃,采用松木作为燃料,在炉窑中进行。

步骤3、将烤制后盐块破碎后压入到寿竹筒中,然后用泥浆封口,再放入炉窑中进行煅烧烤制。

采用的泥浆为富硒黄土加水混合制备的泥浆。煅烧烤制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00℃,煅烧烤制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小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

步骤4、将寿竹筒中烧烤后的盐棒取出破碎,再放入新的寿竹筒中,继续反复烤制。

反复烤制的次数为9~12次,每次时间为50~90分钟,温度为1000℃~1400℃,每次烤制后均更换新的寿竹筒继续烤制,采用松木作为燃料,在炉窑中进行。

步骤5、最后取出寿竹筒中的结晶盐,粉碎细化,包装检测后得到成品,入库储存。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

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岩盐和寿竹炉窑加工的特制精盐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制备方法更加科学,能够进行工艺条件和质量控制,易于操作和推广,把岩盐和竹盐的加工工艺相结合,保留了二者的优点,所制得的精盐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