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

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包括灶体,在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清理油污的清理结构,在灶体的侧表面设置有将电焱灶进行固定的吸附结构,在灶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调节电焱灶高度的调节结构;所述清理结构使得本发明的表面清理更为简便并且省时省力;吸附结构则大大增大了本发明关于安装面的固定性能,使得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受力产生移动,使其的使用更为安全;调节结构则为人们更换本发明电池提供了便利,使得这一操作更为省力且便捷;所述灶体可进行组合拆卸,使得本发明不但具有双工位炒区,而且利用它们是由两加热区构成的组合式结构,还可令其在定期清理表面污垢时,将它们拆触分后分段清理,清理过程更加省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799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驭米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15283.4

  • 发明设计人 孙鸿洵;

    申请日2021-01-28

  • 分类号F24C7/06(20060101);F24C7/08(20060101);F24C15/08(20060101);F24C15/12(20060101);B08B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3411 宁波鼎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田兴中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尚亿中心3幢106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3: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

背景技术

电焱灶是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装置,且电焱灶是厨房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家用厨具,当人们使用电焱灶时必然会产生一些动作,从而造成电焱灶的移动;然而当前市面上的电焱灶通常采用嵌入式的安装方式以及水平面放置在灶台上依靠其底面的防滑垫进而限制电焱灶因受力而移动;但是嵌入式的安装方式会造成后续清理以及更换电池麻烦而防滑垫则容易老化造成限制能力差;并且当前的电焱灶因为其底座与防止面的间隙过小其更换电池异常麻烦费时费力;

电焱灶使用时,会在其上表面留有大量油污,利用抹布清理油污时,会导致油污从电焱灶上流到灶台上,造成灶台大面积湿滑与污染,并且电焱灶与厨房墙壁之间存在的空间,使得灶盘油污清理时,会导致油污滴落于灶台后部区域上,导致此部分油污不便清理;并且现有的电焱灶多为整体式结构,其中双工位式电焱灶在实际使用时,尺寸较大,对它们上面的油污定期清洗时,会由于它们尺寸较大,导致不易清理,例如对它们底部电线盒区域清洗时,需要将其整体抬起,才能清理底部,清理过程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且双工位式的电焱灶共同一块电池实现电子打火,如果电池盒损坏,就会导致两工位炒区都不可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清洁、方便电池更换、安装牢固、使用方便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包括灶体,在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清理油污的清理结构,在灶体的侧表面设置有将电焱灶进行固定的吸附结构,在灶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调节电焱灶高度的调节结构;所述灶体包括焱盘和底座,其两者固定连接且焱盘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清理结构设置于焱盘的上表面,吸附结构设置于焱盘的侧表面,调节结构设置于底座的下表面;所述灶体可进行组合拆卸,其包括第一分体灶和第二分体灶,所述第一分体灶朝向第二分体灶的端面设有接座,所述第二分体灶朝向第一分体的端面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分体灶与所述第二分体灶通过接座和插槽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转轴、转座、功能座和承压柱;焱盘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槽,侧槽内设有转轴,通过转轴在所述侧槽内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中部设有第一滑道,通过所述第一滑道在所述转座上设有可来回滑移的功能座;所述转座底部设有下吸罩,功能座位于下吸罩顶部;所述转座顶部设有阻尼座,所述转座通过所述的阻尼座安装于转轴上,使得转座旋转后位置自锁。

进一步的,下吸罩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下吸罩底面设有一圈密封环;所述下吸罩的内外两倾斜面上设有承压柱,承压柱的顶端圆角设计,功能座滑移时挤压于承压柱上,承压柱受压动作,并令下吸罩负压吸气。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滑座、擦座和弹簧片;焱盘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滑道,并在第二滑道内设有滑座,所述滑座左侧设有手柄,手柄与滑座之间连接有弹簧片,所述滑座中部设有弯曲的U形腔,U形腔中部设有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中部设有擦座,擦座采用海绵位于压槽内;所述手柄左侧设有液腔,液腔与擦座之间设有液管;所述液腔顶端设有液囊,液囊顶端球面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弓形底面,所述散热板由弓形底面穿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板两侧开设有与散热槽上下相通的散热孔;散热板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与底座底面之间形成夹腔;所述底板中部焊接有螺母,所述弓形底面与散热板之间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在同一垂直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马达和按钮;所述底板中部设有调节马达,所述调节马达的动作轴上安装有螺杆,螺杆与螺母配合后向上伸入夹腔中,所述焱盘上设有控制调节马达通电动作的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灶体的后部设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位于第二滑道的下方;焱盘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前落座和后落座,所述后落座内设有插管,插管后端设有撑杆,所述撑杆与焰盘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波纹板;所述后落座为矩管,插管插装于后落座的管腔中;所述后落座的管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外端头与插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板是具有弹拉特性的波纹塑料板;所述波纹板右端设有波纹状的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底座内设置了散热板,散热板的设置,可令电热丝、工位炉底部机构安装时,直接安装在散热板上,通电以及点火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可由散热板向外快速散出,由此散热板直接穿装在底座上,因此散热板的设置,还相当于在底座上设置了加强结构,提高其使用寿命;还将散热板底部位置采用马达驱动螺杆旋转的方式,设置了螺母,螺杆配装在螺母上,焱盘上设有按控马达通电工作的按钮,使得电焱灶在柜台上使用时,具有升降特性,利用这一升降特性,使电焱灶底部面向上升起,由此可令其底面的电池盒快速拆开,电池更换更加便捷。

2.本发明的通过弹簧支撑的方式设有撑杆,使得本电焱灶放于灶台上使用时,后部撑杆弹出并支撑在厨房的墙壁上,还在撑杆与电焱灶后壁面之间连接有波纹板,使得撑杆撑于墙面上时,波纹板向外拉出,将墙壁与焰灶之间形成连接,由此对电焱灶上表面上的油污通过清洗液清理时产生的污水不会直接由后部流到灶台上,而是流到波纹板上,使得流到后部的污水,便于伸手擦试。

3.本发明的吸附结构在焱盘的左右两侧设有开设侧槽,在侧槽内通过转轴安装有转座,转座上设有下吸罩,使得转座向下旋转后利用下吸罩吸附于灶台上,由此可令本电焱灶在橱柜上使用时,不会自由移动,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即使炒锅在炒制食品产生激烈运动时,也不会导致电焱灶来回移动,使得此电焱灶在实际使用时,应用更加合理;在转座与下吸罩之间设置了功能座,功能座推移动作时,与下吸罩上设置的承压柱产生挤压效应,迫使承压柱对下吸罩产生负压效应,令下吸罩各区域能够更好的吸附于灶台上,吸附式固定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便于操作。

4.本发明的清理结构在焱盘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滑道,通过第二滑道连接的方式设有滑座,滑座上设有按压式的液囊,可定期向液腔中注入清洗液,使得灶体使用完毕后,按压液囊使清洗液流到炉灶上,手拉滑座的方式令清洗液涂抹于焱盘表面上,令焱盘表面上的油污达到定期性清理的目的,此滑座结构的设计,提高了功能性。

5.本发明利用第一分体灶和第二分体灶两处灶体采用卡接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双工位式的电焱灶,不但具有双工位炒区,而且利用它们是由两加热区构成的组合式结构,还可令其在定期清理表面污垢时,将它们拆触分后分段清理,清理过程更加省力,清理其底部时,无需将整个电焱灶抬起,操作过程更加省时省力;并且利用它们为对接式结构,将其中一处灶体上的接座设置成落舱式,不但利用此落舱用于与另一处灶体上的压座卡放对接,而且还将落舱区域后部设有弧形槽区,将落舱区域前部设有通槽区,利用两槽区结构,构成了用于托放炒勺的存放区,由此,使得这一处灶体在单独使用时,可放置使用后的炒勺,令此接座结构功能性结构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当中,未安装清理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B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插管剖开后,观看插管与插管的连接关系,以及插管内设有弹簧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底部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当中,安装清理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当中,吸附结构从侧槽上拆除后,侧槽部位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吸附结构整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由图7引出的断开后观看吸附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清理结构整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拆解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内部剖开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在新型实施例2当中整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由图12引出的底部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由图12引出的拆解后由后部视角观看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由图12引出的底部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为本实用在实施例2当中压座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灶体;11.焱盘;12.底座;2.吸附结构;201.转轴;202.转座;203.功能座;204.承压柱;205.侧槽;206.第一滑道;207.下吸罩;208.阻尼座;209.手杆;210.密封环;3.清理结构;301.滑座;302.液管;303.擦座;304.弹簧片;305.第二滑道;306.手柄;307.U形腔;308.压槽;309.液腔;310.液囊;40.按钮;41.弓形底面;42.散热槽;43.散热板;44.底板;45.螺母;46.散热孔;47.通孔;48.调节马达;49.螺杆;51.前落座;52.后落座;53.弹簧;54.插管;55.撑杆;56.波纹板;57.挡板;58.进气管;61.第一分体灶;62.第二分体灶;63.后吸罩;64.墩舱;65.电池盒;66.插槽;67.压座;68.接座;69.落舱;70.通槽;71.弧形槽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中未做说明的部分均可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实现。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一种基于等离子裂变的电焱灶,包括灶体1,在灶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清理油污的清理结构3,在灶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将电焱灶进行固定的吸附结构2,在灶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调节电焱灶高度的调节结构;所述清理结构3使得本发明的表面清理更为简便并且省时省力;吸附结构2则大大增大了本发明关于安装面的固定性能,使得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受力产生移动,使其的使用更为安全;调节结构则为人们更换本发明电池提供了便利,使得这一操作更为省力且便捷。

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灶体1包括焱盘11和底座12,其两者固定连接且焱盘11位于底座12的上方;所述清理结构3设置于焱盘11的上表面,吸附结构2设置于焱盘11的侧表面,调节结构设置于底座12的下表面。

如图6、7、8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吸附结构2包括转轴201、转座202、功能座203和承压柱204;焱盘1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槽205,侧槽205内设有转轴201,通过转轴201在所述侧槽205内设有转座202;所述转座202中部设有第一滑道206,通过所述第一滑道206在所述转座202上设有可来回滑移的功能座203;所述转座202底部设有下吸罩207,功能座203位于下吸罩207顶部;所述转座202顶部设有阻尼座208,所述转座202通过所述的阻尼座208安装于转轴201上,使得转座202旋转后位置自锁;转座202向下旋转后,位于其底部的下吸罩207就会扣于灶台上,利用左右两下吸罩207产生的负压吸力,令电焱灶呈吸附式位于灶台上表面上,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即使炒锅在炒制食品产生激烈运动时,也不会导致电焱灶来回移动,使得此电焱灶在实际使用时,应用更加合理,又由于还在转座202中部设有第一滑道206,又通过第一滑道206在转座202上设有可来回滑移的功能座203,功能座203外端设有手杆209;下吸罩207与所述底座12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下吸罩207底面设有一圈吸附后防止卸气的密封环210;所述下吸罩207的内外两倾斜面上设有承压柱204,承压柱204的顶端圆角设计,功能座203滑移时挤压于承压柱204上,承压柱204受压动作,并令下吸罩207负压吸气,操作者可握住手杆209,令功能座203滑移动作,并通过功能座203底部的圆角面对下吸罩207上表面所设置的承压柱204依次挤压,从而令承压柱204对下吸罩207产生挤压效应,将下吸罩207更加便捷的吸附于灶台上。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清理结构3包括滑座301、液管302、擦座303和弹簧53片304;焱盘11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滑道305,并在第二滑道305内设有滑座301,所述滑座301左侧设有手柄306,手柄306与滑座301之间连接有弹簧53片304,所述滑座301中部设有弯曲的U形腔307,U形腔307中部设有压槽308;所述手柄306中部设有擦座303,擦座303采用海绵位于压槽308内;令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将滑座301移动时,按压手柄306,令擦座303沿压槽308向下滑动,迫使擦座303底面贴于焱盘11上表面上,随擦座303继续移动使本发明的上表面油污得以清理;所述手柄306左侧设有液腔309,液腔309与擦座303之间设有液管302,可向液腔309内定期注入清洗液,清洗液顺着液管302流到擦座303上,擦座303为海绵体,因此擦座303可对灶体1顶面达到擦拭式清理的目的;所述液腔309顶端设有液囊310,液囊310顶端球面设计,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操作者还可以手压液囊310,令液腔309中注入的清洗液自液腔309内经液管302注入到擦座303上,应用此擦座303对焱盘11的上表面油污清理时,达到边移动式边注液式清理的目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10、11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12的中部设有弓形底面41,所述散热板43由弓形底面41穿装于底座12上;所述底座12两侧开设有散热槽42,散热板43两侧开设有与散热槽42上下相通的散热孔46;不但可将原来直接安装在底座12内的电热件安装在散热板43上,令它们电加热时产生的热量很外散出,而且所设置的散热板43由于中部具有弓形底面41因此相当于在底座12内设置了加强性结构,并且又由于还在散热板43的底部设有底板44,且利用此底板44与底座12底面之间形成了夹腔,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利用此夹腔能够更好的挥发热量;所述底板44中部焊接有螺母45,所述弓形底面41与散热板43之间开设有通孔47,且所述通孔47与所述螺母45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还在底板44中部焊接有螺母45,弓形底面41与散热板43之间开设有通孔47,通孔47与螺母45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又由于底板44中部设有调节马达48,调节马达48的动作轴上安装有螺杆49,螺杆49与螺母45配合后向上伸入夹腔中,焱盘11上设有控制调节马达48通电动作的按钮40,因此使用人员按下按钮40可令调节马达48通电工作,根据螺杆49传动原理,可令通过螺母45安装在螺杆49上的底板44带着本发明完成升降动作,提高了功能性,当本发明升起时,可使其底部电池盒65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操作者面前,以便于操作者快速操作电池盒65,达到电池快速更换的目的。

如图1、2、3、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灶体1的后部设有进气管58,且进气管58位于第二滑道305的下方;焱盘1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前落座51和后落座52,前落座51和后落座52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本发明的放置更为平稳;所述后落座52内设有插管54,即利用插管54在电焱灶靠近墙壁的位置设置了具有弹性支撑的撑杆55结构,因此后落座52为矩管,插管54插装于后落座52的管腔中并且后落座52的管腔中设有弹簧53,弹簧53的外端头与插管54连接,由此,电焱灶安放于灶台上使用时,撑杆55向后弹出,并撑在厨房墙壁上,向外拉出的波纹板56就会将墙壁与焰盘之间形成一道遮挡,又由于波纹板56右端设有波纹状的挡板57,因此对电焱灶上表面上的油污清理时产生的污水不会直接由后部流到灶台上,而是流到波纹板56上,在实际使用时,可将接取容器放于波纹板56另一端,受挡板57阻挡下,产生的污水会顺着波纹板56流到容器内,清理时后部区域产生的污水便于清理与收集,同时此波纹板56可将进气管58遮盖,以防污水流到进气管58以及连接在进气管58上的燃气管道上,波纹板56的设置,不但提高了功能性,而且令电焰灶后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本实施例当中的清理结构3装配于第二滑道305上,因此其可拆卸由客户选择是否装配;同时插管54也可进行拆卸安装由客户选择是否需要装配波纹板56;其两者虽然因为装配空间的重叠无法同时安装,但是可以更具客户需求选择需要安装的配件,使其灵活程度更高。

如图1、5、6所示;本发明焱盘中间圆环所包围的区域为加热区,加热区内的圆圈为简化的等离子柱,具体结构见图10。

实施例2:

如图12、13、14、15、16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灶体1可进行组合拆卸,其包括第一分体灶61和第二分体灶62,所述第一分体灶61朝向第二分体灶62的端面设有接座68,所述第二分体灶62朝向第一分体的端面设有插槽66,所述第一分体灶61与所述第二分体灶62通过接座68和插槽66对接,所述插槽66内设有令接座68对接后卡牢限位的压座67,所述接座68上设有令压座67卡牢限位的落舱69;即,第一分体灶61与第二分体灶62对接使用时,构成了一个双工位式的灶体1,第一分体灶61与第二分体灶62分开使用时,构成了单独存在使用的灶体1,它们分开时的最大好处是:利用它们是由两加热区构成的组合式结构,还可令其在定期清理表面污垢时,将它们拆触分后分段清理,清理过程更加省力,清理其底部时,无需将整个电焰灶抬起,操作过程更加省时省力;为提高结构合理性,令第一分体灶61和第二分体灶62底部电池在更换时,拿取更加方便,还在第一分体灶61和第二分体灶62底部墩舱64前中部位置的电池盒65设置成向上倾斜式结构,这样一来,更换电池时操作电池盒65更加方便;又由于落舱69为长条状槽腔,落舱69前部设有通槽70,通槽70宽度小于落舱69的宽度,落舱69的后部设有弧形槽区71,弧形槽区71与落舱69前后相通,因此,使得第一分体灶61在单独使用时(根据需要,还可单工位使用),可利用落舱69存放炒勺,炒勺放置时,前部勺区位于弧形槽区71收纳,后部柄区位于通槽70内收纳,拓展了接座68的应用范围,令接座68不但具有对接特性,而且还具有收纳特性;第一分体灶61和第二分体灶62的后部设有后吸罩63,使得第一分体灶61和第二分体灶62对接使用时,通过后吸罩63吸附在墙壁上,令电焰灶放在橱柜上实际使用时,不会因炒锅动作,而来回移动,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12、14所示;本发明焱盘中间圆环所包围的区域为加热区,加热区内的圆圈为简化的等离子柱,具体结构见图10。

本实施例其他实施方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