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的急救请求;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资源调度子系统调度救援所需资源,反馈资源信息;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接收位置子系统根据资源信息进行定位后反馈的资源的位置信息;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触发楼控子系统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触发门禁子系统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846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59072.8

  • 发明设计人 段国腾;王晓煜;

    申请日2021-03-10

  • 分类号G06Q50/26(20120101);G06Q10/06(20120101);G16H40/20(20180101);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晓飞;王天尧

  •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1: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老年人数逐渐增加,长寿时代已经来临,老年人的照护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出现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些意外(如摔倒)极大的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早一分钟进行抢救,老人康复或者生命得到挽救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目前养老社区的急救系统,往往是单一系统内的控制,如拉绳报警,整个的救护过程不能全程数字化,不同流程之间需要大量人为干预,延长了整个救护过程的时间,不能提供给老人快速的急救工作。

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很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老人抢救不及时,造成更大的身体伤害,更长的恢复时间,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区紧急救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内单一控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其中,所述急救请求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所述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所述资源信息发送给位置子系统,触发所述位置子系统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触发所述楼控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

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触发所述门禁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社区紧急救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内单一控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用于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并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其中,所述急救请求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

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用于将所述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

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位置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楼控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

门禁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社区紧急救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内单一控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内单一控制且无法自动化控制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并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进而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然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所述资源信息发送给位置子系统,触发所述位置子系统根据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最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触发楼控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并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触发门禁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实现了以边缘侧急救平台为中心,结合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资源调度子系统、位置子系统、楼控子系统以及门禁子系统为整体框架,综合实现了异常监控及报警、救护资源自动调度、资源定位以及门禁楼控配合等环节的贯通,实现了可以全面的、完整的闭环提供紧急救援,且整个紧急救援过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有利于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化,有利于提升紧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示意图五;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区紧急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该系统框架可以包括边缘侧急救平台102、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资源调度子系统106、位置子系统系统108、楼控子系统110及门禁子系统112,该系统框架以边缘侧急救平台102为中心,结合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资源调度子系统106、位置子系统系统108、楼控子系统110及门禁子系统112为整体框架,基于该系统框架的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综合实现了异常监控及报警、救护资源自动调度、资源定位以及门禁楼控配合等环节的贯通,即实现了自动化、全面的、完整闭环的快速化紧急救援。

具体的,基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框架以下详细介绍上述社区紧急救护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向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发送急救请求,其中,所述急救请求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

步骤204: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所述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106,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106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

步骤206: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所述资源信息发送给位置子系统108,触发所述位置子系统108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

步骤208: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110,触发所述楼控子系统110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

步骤210: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112,触发所述门禁子系统112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

由图2所示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并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进而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然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所述资源信息发送给位置子系统,触发所述位置子系统根据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最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触发楼控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并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触发门禁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实现了以边缘侧急救平台为中心,结合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资源调度子系统、位置子系统、楼控子系统以及门禁子系统为整体框架,综合实现了异常监控及报警、救护资源自动调度、资源定位以及门禁楼控配合等环节的贯通,实现了可以全面的、完整的闭环提供紧急救援,且整个紧急救援过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有利于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化,有利于提升紧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实施时,上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资源调度子系统106、位置子系统系统108、楼控子系统110及门禁子系统112可以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的。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时、自动化地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发出急救请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中设置监控模块,以便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104通过监控模块获取用户的影像信息,并根据影像信息中用户的异常行为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和/或,还可以通过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向智能检测设备下发检测任务,触发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根据所述检测任务检测用户的生理指标,通过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根据生理指标的异常情况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

具体的,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中的监控模块可以通过以下原理监控异常情况,可以预先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异常行为(包括动作、表情等)的图像,根据影像信息将影像信息中的用户行为与预先存储的异常行为进行比对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即确定用户出现了异常情况,即可及时发出急救请求;否则,确定用户未出现异常情况,不发出急救请求。

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采集用户的影像信息,进而监控模块基于采集的影像信息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

例如,预先存储的异常行为可以包括跌倒、晕倒、一段时长内手捂额头(可能是头疼的情况)、一段时长内手扶腰(可能是腰疼的情况)、面部表情狰狞(如,皱眉、额头出汗等痛苦的表情)等表示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行为,当采集的用户影像信息中出现跌倒行为时,则确定用户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急救请求。

具体的,还可以通过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向智能检测设备下发检测任务,触发所述智能检测设备根据所述检测任务检测用户的生理指标,然后,通过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将采集的生理指标与预存的生理指标标准值进行比对,当采集的生理指标的数值不在标准值范围时,则确定用户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急救请求;否则,确定用户未出现异常情况,不发出急救请求。

具体实施时,上述检测任务中可以包括检测时段、生理指标类别等信息,检测时段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监控需求确定,可以是全天时段、白天时段、黑夜时段,餐前餐后等。生理指标类别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常见病、身体状况、年龄段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具体实施时,上述智能检测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等)、智能血压计、心电检测仪、智能马桶、雷达等。

具体实施时,在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到用户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急救请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效果,急救请求中可以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具体的,异常情况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基本信息(例如,年龄、性别、病史等,该用户基本信息可以预先针对每个用户进行存储)、用户身体具体的异常信息(例如,跌倒、心跳停止、哪些生理指标异常等),以便基于异常情况信息可以预判所需的救援类型、救援资源等,进而快速提供准确、有针对性的救援;用户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住址等信息,以便快速、准确地达到救援现场。

具体实施时,当边缘侧急救平台接收到急救请求时,如图1、图3所示,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106,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106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可以在资源调度子系统106中设置调度模块,即调度模块根据异常情况信息确定救援的调度需求,其中,资源包括医护人员和救护物资,并将救援所需的资源列表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102,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救援所需的资源列表发送给位置子系统108,并接收位置子系统108反馈的资源的位置信息,此时,如图4所示,通过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106的调度模块向医护人员的客户端发送所述急救请求,以实现指派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援;

通过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106的调度模块向配送设备下发工单信息,触发所述配送设备将救护物资配送至救护现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括救护物资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以实现配送设备根据救护物资的位置信息取相应的救护物资,并根据用户位置信息将救护物资送到救援现场。具体的,配送设备可以是相关的智能配送车或机器人等。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医护人员和救护物资可以顺利、快速到达救援现场,以节省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和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所示,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110,触发所述楼控子系统110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具体的,楼控子系统110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包括但不限于资源ID、资源位置、用户位置等信息,进而控制电梯至救援运输所需的相应楼层,以便及时运送资源或者转运伤者或者病患。

同理,如图1、图3、图4所示,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102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112,触发所述门禁子系统112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具体的,门禁子系统112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包括但不限于资源ID、资源位置、用户位置等信息,进而控制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如,入户门、楼宇门等)赋予通过权限,以便救援资源或者人员等顺利通过门禁。

具体实施时,为了提高紧急救援的灵活性,进而提高紧急救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边缘侧急救平台还可以随时根据现场救援的需求及时补充救护资源。例如,当医护人员或者机器人等配送设备到达救援现场后,根据现场救护情况发现还需要其他的救护资源,此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客户端、配送设备、专用设备等现场设备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补充资源请求,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接收救护现场设备发送的补充资源请求后,并将所述补充资源请求发送给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补充资源请求补充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具体的,该补充资源的调度过程与基于急救请求进行资源调度的过程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紧急救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接收救护现场设备发送的入院治疗请求,将所述入院治疗请求发送给救护平台,触发所述救护平台请求救护单位进行相关救护,其中,所述入院治疗请求包括救护信息和社区内的定位导航信息。

具体的,当被救治对象有转送入院治疗需求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客户端、配送设备、专用设备等现场设备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入院治疗请求,如图5所示,边缘侧急救平台通过边缘侧网关将所述入院治疗请求发送给救护平台,以触发所述救护平台请求救护单位进行相关救护。

具体的,入院治疗请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救护信息和园区内定位导航信息,救护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救护车辆申请信息、病患信息、救治信息、处置情况等,以便救护平台基于救护信息准确、快速协调外部救护单位进行治疗,例如,救护平台协调某三甲医、准备大夫、设备、药品和救护车辆出发救治等信息。园区内定位导航系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园区内行驶导航信息、停车位置人员行动导航信息等,以便救护相关人员和车辆顺利、准确低到,以便加快患者转运速度。

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护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院治疗请求还包括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触发所述救护平台请求交通相关系统根据所述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控制道路畅通情况。具体的,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线、红路灯、附近车辆量等,以便救护平台可以根据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与外部车联网系统协调红绿灯情况和附近车辆情况,以保证救护相关车辆能够畅通、及时到达现场,以便加快患者转运速度。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紧急救护过程的相关数据具备真实、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通过区块链记录紧急救护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整个紧急救护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都可以通过区块链记录平台114记录起来,例如,边缘侧急救平台接收急救请求、资源调度、资源定位、楼控控制、门禁控制等相关信息,都将通过区块链记录平台114记录下来,以便提供不可篡改的数据化记录,以供需要时调取查看。

具体的,各子系统产生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统一存入区块链记录平台,也可以各子系统分别各自直接存入区块链记录平台。例如,医护人员通过现场设备向边缘侧急救平台确认服务结束后,边缘侧急救平台收集并记录各子系统产生的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整个救护过程中的急救请求、资源调度、资源定位、楼控控制、门禁控制等信息,还包括医护人员、救护物资到位情况,整个服务救助时长等等信息,同时,触发相关子系统收回下发资源和权限,并记录整条救护服务信息。

具体的,上述社区紧急救护提供了一种多模式配合的社区紧急救护模式,可以提供对紧急救护的闭环控制、记录,以便于提高救护效率和效果,进而挽救生命、减小伤害、缩短康复时间。

具体实施时,上述社区紧急救护方法可以实施在养老社区、医疗机构、普通社区等场景。

具体的,以下结合示例说明上述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实施过程:

当社区居民李阿姨夜间睡眠时突发心脏骤停,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里的雷达装置发现了李阿姨的心率异常,雷达上报异常至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生理体征监控系统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出警报(即急救请求)。

边缘侧急救平台收到警报之后,通知资源调度子系统调度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并通知机器人调拨AED设备。

另外,边缘侧急救平台通知楼控子系统、门禁子系统救护人员信息,救护人员达到电梯时,电梯已经等候好,人员快速到达李阿姨所在楼层,门禁系统确认救护人员身份后,打开房门,救护人员进入,此时机器人携带的AED设备也已经到达现场,救护人员展开急救工作。

救护人员发现李阿姨有碰伤的情况,需要止血工具,则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起补充资源请求,边缘侧急救平台调度止血工具送往现场。

经过抢救,李阿姨情况有所好转,救护人员评估认为仍需入院治疗,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起入院治疗请求,边缘侧急救平台通过网关向外部救护平台发送请求,请求包括道路使用权限请求信息、园区内定位导航信息和救护信息。外部救护平台转发救救护信息,协调外部救护单位,如某三甲医,准备大夫、设备、药品和救护车辆出发救治,同时,外部救护平台与外部车联网系统根据道路使用权限请求信息,协调红绿灯和附近车辆,保证车辆及时到达。

车辆进入园区后,车辆按照导航信息进入预定停车位,救护人员按人员导航信息到达预定位置接治病患,完成转院过程。

完成交接过程之后,园区工作人员上报边缘侧急救平台,边缘侧急救平台通过区块链记录平台记录整个救护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供后续评估、查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存储器702、处理器704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社区紧急救护方法。

具体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社区紧急救护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社区紧急救护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相似,因此社区紧急救护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社区紧急救护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社区紧急救护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

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804,用于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并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其中,所述急救请求包括异常情况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

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802,用于将所述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

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806,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位置子系统808,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所述资源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

楼控子系统810,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

门禁子系统812,用于接收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影像信息,根据影像信息中用户的异常行为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和/或

智能检测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下发的检测任务,根据所述检测任务检测用户的生理指标,使得所述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根据生理指标的异常情况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调度子系统,包括: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确定救援所需的资源,其中,资源包括医护人员和救护物资;向医护人员的客户端发送所述急救请求;向配送设备下发工单信息,触发所述配送设备将救护物资配送至救护现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括救护物资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还用于接收救护现场设备发送的补充资源请求,并将所述补充资源请求发送给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所述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补充资源请求补充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侧急救平台,还用于接收救护现场设备发送的入院治疗请求,将所述入院治疗请求发送给救护平台,触发所述救护平台请求救护单位进行相关救护,其中,所述入院治疗请求包括救护信息和社区内的定位导航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院治疗请求还包括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触发所述救护平台请求交通相关系统根据所述道路使用权限申请信息控制道路畅通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区块链记录平台,用于记录紧急救护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出了通过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监控用户的异常情况,并向边缘侧急救平台发送急救请求,进而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急救请求发送给资源调度子系统,触发资源调度子系统根据所述异常情况信息调度救援所需的资源,并将资源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然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所述资源信息发送给位置子系统,触发所述位置子系统根据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定位,并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边缘侧急救平台;最后,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楼控子系统,触发楼控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将电梯调度至运输资源所需的楼层;并通过边缘侧急救平台将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发送给门禁子系统,触发门禁子系统根据资源的位置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为资源运输所需通过的门禁赋予通过权限,实现了以边缘侧急救平台为中心,结合生理体征监控子系统、资源调度子系统、位置子系统、楼控子系统以及门禁子系统为整体框架,综合实现了异常监控及报警、救护资源自动调度、资源定位以及门禁楼控配合等环节的贯通,实现了可以全面的、完整的闭环提供紧急救援,且整个紧急救援过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有利于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化,有利于提升紧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