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及方法

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旋翼干燥机,旋翼干燥机下端的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第三热风机,与排料口连接的储料仓;与尾气口连接的气固分离装置,气固分离装置气体出口与净化装置入口连接,气固分离装置固体出口与储料仓连接;净化装置出口与储料仓连接。本发明在旋翼干燥机底部分段通入热风,增加物料与热风接触面积的同时,降低了物料黏附在旋翼以及干燥腔的情况;在旋翼干燥机第三干燥腔内通入二氧化碳保护气,增加物料与气体接触频率的同时,有效防止物料由于干燥升温而燃烧。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褐煤干燥提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目前国内煤炭干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煤炭干燥工艺技术发展还不成熟,无法做到安全稳定的运行。现有的干燥装置分为直接干燥设备和间接干燥设备,直接加热式干燥虽然工艺较简单,但是必须严格控制干燥设备中的氧含量,否则存在爆炸危险。间接加热式干燥存在工艺复杂、设备处理量小等问题,且传统的干燥技术一般还存在易扬尘、环保性差、能耗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直接加热式干燥易存在爆炸危险以及间接加热式干燥存在工艺复杂、设备处理量小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包括:

旋翼干燥机,旋翼干燥机腔体内部从前往后依次为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第一干燥腔、第二干燥腔、第三干燥腔底部分别设置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旋翼干燥机前部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干燥腔连通的煤泥给料口、与第二干燥腔连通的块煤给料口,旋翼干燥机后部侧壁上设有与第三干燥腔连通的排料口;第三干燥腔顶部设有尾气口;

设置于第一风道下端的第一热风机,第一热风机通过第一风道往第一干燥腔吹风;

设置于第二风道下端的第二热风机,第二热风机通过第二风道往第二干燥腔吹风;

设置于第三风道下端的第三热风机,第三热风机通过第三风道往第三干燥腔吹风;

与排料口连接的储料仓;

与尾气口连接的气固分离装置,气固分离装置气体出口与净化装置入口连接,气固分离装置固体出口与储料仓连接;净化装置出口与储料仓连接。

优选地,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第三热风机的风量调节范围均为8-30立方米/分钟,温度调节范围均为230-600℃。

优选地,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为空气热风机,第三热风机为二氧化碳热风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需要干燥的块煤煤泥中煤泥的含量,当煤泥的含量高于30%时,执行步骤S2;否则,执行步骤S3;

S2:通过第一热风机往第一干燥腔内通入450-6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二热风机往第二干燥腔内通入400-5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三热风机往第三干燥腔内通入300-400℃的二氧化碳热风;

S3:通过第一热风机往第一干燥腔内通入400-5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二热风机往第二干燥腔内通入330-4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三热风机往第三干燥腔内通入280-350℃的二氧化碳热风;

S4:煤泥通过煤泥给料口给入旋翼干燥机的第一干燥腔,煤泥在第一干燥腔干燥后进入第二干燥腔;

S5:块煤通过块煤给料口给入旋翼干燥机的第二干燥腔,第二干燥腔内的块煤与经过第一干燥腔干燥后的煤泥一起干燥;块煤、煤泥第二干燥腔干燥后进入第三干燥腔;

S6:块煤、煤泥在第三干燥腔干燥后,块煤通过排料口进入储料仓,气体与部分固体粉煤通过尾气口进入气固分离装置处理;

S7:经气固分离装置处理后,固体粉煤进入储料仓,气体通过净化装置进入储料仓。

优选地,步骤S4中煤泥在第一干燥腔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步骤S5中块煤、煤泥在第二干燥腔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步骤S6中块煤、煤泥在第三干燥腔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旋翼干燥机底部分段通入热风,增加物料与热风接触面积的同时,降低了物料黏附在旋翼以及干燥腔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旋翼干燥机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在干燥腔内部通过旋翼与气流增加物料与热风的接触频率,物料与热风的传热传质效果好,效率高,能耗低;在旋翼干燥机第三干燥腔内通入二氧化碳保护气,增加物料与气体接触频率的同时,有效防止物料由于干燥升温而燃烧,对于保证物料干燥效果十分有必要;将尾气净化装置处理后的尾气通入储料仓,利用尾气余热防止产品表面结露,充分利用了余热,降低了能耗。本发明可完全处理高水分、高粘度物料且产品水分可调控性强。本发明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干燥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干燥腔;2、第二干燥腔;3、第三干燥腔;4、第一风道;5、第二风道;6、第三风道;7、煤泥给料口;8、块煤给料口;9、排料口;10、尾气口;11、第一热风机;12、第二热风机;13、第三热风机;14、储料仓;15、气固分离装置;16、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系统,包括:旋翼干燥机,旋翼干燥机腔体内部从前往后依次为第一干燥腔1、第二干燥腔2、第三干燥腔3,第一干燥腔1、第二干燥腔2、第三干燥腔3底部分别设置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第三风道6,旋翼干燥机前部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干燥腔1连通的煤泥给料口7、与第二干燥腔2连通的块煤给料口8,旋翼干燥机后部侧壁上设有与第三干燥腔3连通的排料口9;第三干燥腔3顶部设有尾气口10。第一风道4的下端设置第一热风机11,第一热风机11通过第一风道4往第一干燥腔1吹风;第二风道5的下端设置第二热风机12,第二热风机12通过第二风道5往第二干燥腔2吹风;第三风道6的下端设置第三热风机13,第三热风机13通过第三风道6往第三干燥腔3吹风;第一热风机11、第二热风机12、第三热风机13的风量调节范围均为8-30立方米/分钟,温度调节范围均为230-600℃。第一热风机11、第二热风机12为空气热风机,第三热风机13为二氧化碳热风机。旋翼干燥机底部的热风主要起到松散物料、增加物料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减弱物料内部竞争力的作用,从而保证干燥效果。其中第三热风机13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保护气,防止物料干燥过程中发生自燃,确保干燥过程的顺利运行。储料仓14与排料口9连接,气固分离装置15与尾气口10连接,气固分离装置15气体出口与净化装置16入口连接,气固分离装置15固体出口与储料仓14连接;净化装置16出口与储料仓14连接。旋翼干燥机产生的高温尾气经净化装置16处理后通入储料仓14,利用尾气余热防止产品表面结露,充分利用尾气中的余热。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块煤煤泥干燥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需要干燥的块煤煤泥中煤泥的含量,当煤泥的含量高于30%时,执行步骤S2;否则,执行步骤S3;

S2:通过第一热风机11往第一干燥腔1内通入450-6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二热风机12往第二干燥腔2内通入400-5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三热风机13往第三干燥腔3内通入300-400℃的二氧化碳热风;

S3:通过第一热风机11往第一干燥腔1内通入400-5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二热风机12往第二干燥腔2内通入330-400℃的空气热风,通过第三热风机13往第三干燥腔3内通入280-350℃的二氧化碳热风;

S4:煤泥通过煤泥给料口7给入旋翼干燥机的第一干燥腔1,煤泥在第一干燥腔1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煤泥,在第一干燥腔1干燥后进入第二干燥腔2;

S5:块煤通过块煤给料口8给入旋翼干燥机的第二干燥腔2,第二干燥腔2内的块煤与经过第一干燥腔1干燥后的煤泥一起干燥;块煤、煤泥在第二干燥腔2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块煤、煤泥第二干燥腔2干燥后进入第三干燥腔3;

S6:块煤、煤泥在第三干燥腔3内通过抛掷与空气接触进行干燥,块煤、煤泥在第三干燥腔3干燥后,块煤通过排料口9进入储料仓14,气体与部分固体粉煤通过尾气口10进入气固分离装置15处理;

S7:经气固分离装置15处理后,固体粉煤进入储料仓14,气体通过净化装置16进入储料仓1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