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扣压套筒及包括该扣压套筒的胶管总成

扣压套筒及包括该扣压套筒的胶管总成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压套筒及包括该扣压套筒的胶管总成,涉及通用液压技术领域,解决胶管总成出现的脱头和泄漏问题。扣压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延伸的凸环,所述凸环在垂直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向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凸起,各个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呈圆弧结构。如此设置,在扣压时,凸环能够刺入橡胶软管的外胶层,抵在橡胶软管内的增强钢丝层上,且不会将增强钢丝层刺破,凸环与增强钢丝层之间形成凹凸配合的结构,使得扣压套筒与橡胶软管连接更加牢固,解决了胶管总成出现的脱头和泄漏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1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川润液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29551.5

  • 申请日2021-03-02

  • 分类号F16L33/035(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88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华伟

  •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行创四路1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2:0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液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扣压套筒及包括该扣压套筒的胶管总成。

背景技术

在通用液压技术领域中,胶管总成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在设备运行时可以起到减缓震动的作用。胶管总成主要包括:橡胶软管、扣压接头和扣压套筒。

目前,扣压套筒多为“斜齿”型套筒,套筒内壁的齿牙向套筒的一端倾斜,其靠挤压橡胶软管使橡胶变形,利用橡胶的膨胀力和扣压套筒的挤压力来固定扣压接头,在张紧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止扣压接头脱落。但是,橡胶属于易老化品,受使用工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橡胶的老化速度会加快。橡胶老化后,其膨胀力会逐渐降低,胶管总成便存在脱头和渗漏的风险,对安全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橡胶的老化速度与使用工况和外部环境有关,导致胶管总成的使用周期差距很大,甚至在质保期内就出现脱头和泄漏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斜齿”型套筒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容易导致胶管总成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压套筒及包括该扣压套筒的胶管总成,解决“斜齿”型套筒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容易导致胶管总成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扣压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延伸的凸环,所述凸环在垂直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向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凸起,各个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呈圆弧结构。

优选地,由远离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所述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环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地,所述凸环的数量设置为六个。

优选地,所述凸环的横截面的边缘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壁面的连接位置设置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内应力释放槽。

优选地,所述内应力释放槽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内应力释放槽的横截面的底部边缘设置为圆弧结构。

优选地,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扣压接头定位连接的卡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胶管总成,包括扣压套筒,所述扣压套筒为上述的扣压套筒。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扣压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内壁面设有凸环,各个凸环沿套筒本体的周向延伸,且凸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凸环沿垂直于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套筒本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凸起。各个凸环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呈圆弧结构。如此设置,各个凸环均竖直向套筒本体的内部凸起,也即,本发明中在套筒本体的内壁面设置竖齿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斜齿,使得凸环能够刺入橡胶软管,抵在橡胶软管中的增强钢丝层上,实现套筒本体与橡胶软管的固定连接;将凸环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圆弧结构,能够避免凸环将橡胶软管中的增强钢丝层刺破,确保橡胶软管与扣压接头之间连接牢固、以及胶管总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扣压套筒仅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易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扣压套筒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状态下胶管总成的剖视图。

图中:

1-扣压套筒,11-套筒本体,12-凸环,13-内应力释放槽,14-卡环,2-橡胶软管,21-外胶层,22-增强钢丝层,23-内胶层,3-扣压接头,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压套筒,解决“斜齿”型套筒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容易导致胶管总成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扣压套筒1包括套筒本体11,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设有凸环12,各个凸环12沿套筒本体11的周向延伸,且凸环1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凸环12沿垂直于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凸起。各个凸环12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呈圆弧结构。具体地,各个凸环12均竖直向套筒本体11的内部凸起,也即,如图1所示,在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形成竖齿,各个竖齿的顶端为圆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橡胶软管2的管壁包括外胶层21、内胶层23以及设置在外胶层21和内胶层23之间的增强钢丝层22。本实施例中,竖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斜齿,能够且更容易刺入橡胶软管2的外胶层21内,凸环12的内边缘抵在橡胶软管2中的增强钢丝层22上,使得增强钢丝层22发生形变,凸环12与增强钢丝层22之间形成凹凸的连接结构产生耐拉拔力,使得扣压套筒1与橡胶软管2之间的连接更加固定;将凸环12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设置为圆弧结构,能够避免凸环12将橡胶软管2中的增强钢丝层22刺破,确保橡胶软管2与扣压接头3之间连接牢固、以及确保胶管总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扣压套筒1仅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3,易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凸环12的横截面的形成类似于山峰的形状,在远离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凸环12的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减小,也即,山峰的峰顶在靠近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位置。如此设置,凸环12能够在扣压时对橡胶软管2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使得凸环12能够刺入橡胶软管2的外胶层21。需要说明的是,凸环12在垂直于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高度为3毫米,凸环12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所形成的圆弧结构的半径为1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凸环12之间的间距相等。如此设置,扣压套筒1与橡胶软管2之间力的作用较为均匀,使得扣压套筒1与橡胶软管2之间配合连接更牢固,还能够提高胶管总成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凸环12的数量设置为六个。经过发明人的反复实验总结,将凸环12设置为六个能确保接头连接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凸环12的横截面的边缘与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的连接位置设置倒圆角。如此设置,凸环12不存在边楞部位,不会对橡胶软管2的外胶层21造成大的伤害,凸环12的横截面的边缘与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的连接位置处能够与橡胶软管2之间充分接触,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与橡胶软管2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使得套筒本体11与橡胶软管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凸环12刺入橡胶软管2与橡胶软管2产生力的作用的同时,还存在套筒本体11原本靠挤压力和摩擦力来固定扣压接头3,确保胶管总成在使用时不会出现脱头和泄漏的现象。

在优选实施例中,套筒本体11的外周壁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内应力释放槽13。优选地,将内应力释放槽13设置为至少两个。如此设置,能够将套筒本体11的内应力释放,确保扣压接头3牢固连接,提高胶管总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内应力释放槽13的横截面的底部边缘设置为圆弧结构。如此设置,确保套筒本体11具有较高的强度,使得套筒本体11不会因内力释放而出现断裂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本体1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扣压接头3定位连接的卡环14。如图2所示,在扣压接头3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卡槽31,卡环14能够卡在扣压接头3的卡槽31内,实现套筒本体11与扣压接头3之间的定位连接。

下面内容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扣压套筒1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扣压套筒1包括套筒本体11,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设有凸环12,凸环12沿套筒本体11的周向延伸,且凸环12的数量设置为六个。凸环12沿垂直于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凸起。凸环12的横截面的形成类似于山峰的形状,在远离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向靠近套筒本体11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凸环12的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减小,各个凸环12的横截面的顶部边缘呈圆弧结构。任意相邻的两个凸环12之间的间距相等。凸环12的横截面的边缘与套筒本体11的内壁面的连接位置设置倒圆角。套筒本体11的外周壁设有两个沿其周向延伸的内应力释放槽13。套筒本体1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扣压接头3定位连接的卡环14。

如此设置,本发明中在扣压套筒1的内壁面设置凸环12,凸环12形成竖齿结构、竖齿的顶端为圆弧,圆弧竖齿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斜齿,使得凸环12能够刺入橡胶软管2的外胶层21、且抵在橡胶软管2的增强钢丝层22上,凸环12与增强钢丝层22之间发生力的相互作用,使得二者之间形成凹凸的结构,扣压套筒1与橡胶软管2之间连接牢固,避免胶管总成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胶管总成,请参考图2,胶管总成包括扣压接头3、橡胶软管2以及扣压套筒1,橡胶软管2套设在扣压接头3的外周,扣压套筒1套设在橡胶软管2的外周、并且设置在扣压接头3和橡胶软管2的连接位置,所提到的扣压套筒1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扣压套筒1。如此设置,凸环12在扣压套筒1的内壁形成圆弧竖齿,其能够刺入橡胶软管2的外胶层21、且抵在橡胶软管2的增强钢丝层22上,使得扣压套筒1与橡胶软管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避免胶管总成出现脱头和渗漏现象。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