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一云六端构架的信息平台

基于一云六端构架的信息平台

摘要

基于一云六端构架的信息平台,采用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网络层、终端层和用户层六个层次的整体架构;其中应用层具体呈现平台的各业务功能;平台层用于收集用户需求和分析处理资讯信息;基础设施层是平台的硬件资源;网络层对信息的接收与传递提供网络服务;终端层和用户层实现平台和用户信息的交互。本发明运用云计算及信息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将可管可控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类终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6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95736.9

  • 发明设计人 李纪胜;

    申请日2021-02-22

  • 分类号G06Q50/26(20120101);G06Q10/10(20120101);G06Q10/06(20120101);H04N21/61(20110101);H04N21/472(20110101);H04N21/2187(20110101);

  • 代理机构42219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春玲

  • 地址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园林路3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2:0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播领域,特别涉及到广电信息平台。

背景技术

2018年底,基于一云五端构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 技术应用启动,即利用云平台,以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活动内容为核心,对内部服务流程进行封装,统一内容采集、内容组织、编审发布、用户分组、数据统计,实现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pad屏、户外大屏五类终端(号称五屏)的统一的信息传播多处呈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多用户、多空间、多终端、多网络的宣传与展示。

但此技术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和地广人稀的牧区)应对诸如新冠肺炎、山洪、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响应速度、力度和覆盖广度难以达到最佳要求,迫切需要对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影响力巨大、响应速度迅捷、单终端传播距离大的新设备。在2020年疫情和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村村响”广播网的应急播出给我们以启示,如果信息平台能够增加与其终端音柱(或大喇叭)的对接,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实现城乡全空间、全用户、全终端、全网络的宣传和展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一云六端构架的信息平台,该平台运用云计算及信息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将可管可控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各类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一云六端构架的信息平台,采用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网络层、终端层和用户层六个层次的整体架构;

其中应用层具体呈现平台的各业务功能;

平台层用于收集用户需求和分析处理资讯信息;

基础设施层是平台的硬件资源;

网络层对信息的接收与传递提供网络服务;

终端层和用户层实现平台和用户信息的交互。

应用层分为工作应用和大众应用两个板块;工作应用板块为后台工作人员管理模块;大众应用板块为接收对象管理模块;

平台层分为供需对接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宣传展示系统和多屏融合发布与管理系统;

供需对接系统包含用户访问模块、业务逻辑模块和业务资源模块三类子模块;用户访问模块设计为各终端用户通过该装置访问平台;业务逻辑模块通过链接内部管理系统和宣传展示系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互动;业务资源模块为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提供支撑;内部管理系统由应用逻辑模块和用户使用模块组成;应用逻辑模块,对后台的内部流程进行管理,便于工作人员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运营;用户使用模块用于后台管理人员通过各种终端,对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

宣传展示系统由业务表现模块和业务支撑模块组成;业务表现模块实现各类终端的统一界面展现;业务支撑模块提供门户页面的模板、用户配置信息及数据;

多屏融合发布与管理系统,对各种来源的视频、流媒体进行处理分发,统一发布。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专利以电视、手机、电脑、pad、户外大屏、“村村响”广播喇叭这六大城乡主流终端为工具,通过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网络层、终端层和用户层这些平台架构。统一内容采集、内容组织、编审发布、用户分组、数据统计,实现基于六类终端的信息传播及时、有效、高可信、高质量、高稳定性呈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的全用户、全空间、全终端、全网络的传输覆盖和宣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框图;

图2为本发明部署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终端界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终端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分为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网络层、终端层和用户层,共六个层次。

1.1应用层

应用层具体呈现平台的各业务功能。设计为工作应用和大众应用两个板块。工作应用板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三级机构/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机关人员管理、机构管理、志愿者管理、应急工作者管理、直播管理、云视频连线管理、活动签订管理、应急服务管理等应用功能;大众应用板块为广大基层群众、志愿者、应急工作者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种宣传教育、志愿活动、应急播送、点单、接单等业务功能。

1.2平台层平台层分为供需对接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宣传展示系统和多屏融合发布与管理系统几部分。

1.2.1供需对接系统供需对接系统包含用户访问模块、业务逻辑模块和业务资源模块三类子模块。

用户访问模块设电视端门户、微信端门户、PC端门户和短信端门户,采用基于memcache 的缓存技术,适合新时达文明实践中心大数据量读取的情况。

业务逻辑模块由群众点单、志愿者管理和应急广播子模块组成。通过链接内部管理系统和宣传展示系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前、进行中、结束后等流程中,为农村居民、志愿者和应急管理人员等参与群体提供各种实用的互动应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互动对接。

业务资源模块由志愿服务资源库、应急服务资源库和群众需求库构成,分别对志愿服务和应急服务信息资源以及群众需求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等功能实现提供支撑。

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匹配群众需求、志愿服务和应急服务资源库,把县乡村三级有什么、志愿服务和应急服务组织能提供什么、农村群众需要什么三者统一起来,促进中心(所、站)派单、群众点单、志愿者和应急人员接单等精准对接。供需对接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四类服务:第一,上级派单、下级领单、群众参与;第二,群众点单、逐级响应、志愿者接单;第三,志愿者发布特色服务项目、群众按需选择。第四,应急人员发布紧急事项、群众通过广播门户无条件接收(由音柱喇叭播放)。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反馈,定期汇总、分析中心 (所、站)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

级派单、下级领单、群众参与:中心(所)根据文明实践工作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思想政治引领、政策法规宣传、文明风尚培育、惠民利民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等普惠型志愿服务项目,均等化、全覆盖地派送至各个所(站)。所(站)领取上述志愿服务项目,细化工作方案,落实承接主体,发动群众参与。群众通过手机、电视、短信等多种渠道报名参加文明实践活动。

群众点单、逐级响应、志愿者接单:农村群众遇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如下表),通过手机、电视等线上渠道和电话、面对面等线下渠道,提出个性化诉求。

表1群众需求清单

志愿者发布特色服务项目、群众按需选择: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个人通过手机、电脑和音柱喇叭以及中心(所、站)工作人员主动发布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应急宣传发布动员等应急内容等基本信息,农村群众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志愿服务。

数据分析反馈:中心(所、站)分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生成统计报表。主要数据包括:工作人员履职尽责情况、“五大平台”阵地资源使用情况、“五大平台”活动资源使用情况、农村群众需求情况、所(站)组织开展的重点工作项目情况、重点工作项目群众参与人数、志愿者和应急人员数量、服务时长、活跃度、组织活跃度等。

1.2.2内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系统由应用逻辑模块和用户使用模块组成。

应用逻辑模块由资源组织管理、项目计划管理和反馈评价管理三大管理子模块组成,提供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阵地资源、活动资源、工作人员管理、活动策划发布、活动执行、完成情况反馈、完成情况评价等管理功能。应用逻辑层能够支撑完整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便于工作人员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用户使用模块分为电脑管理端、手机管理端和应急广播管理端,提供电脑后台管理系统和工作人员专属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等形式来适应文明实践工作场景的需要。

1.2.3宣传展示系统

宣传展示系统由业务表现模块和业务支撑模块组成。

业务表现模块含电视、手机、电脑、pad、户外大屏和应急广播门户子模块,实现跨系统、跨屏幕、跨网络的统一界面展现:利用HTML、CSS、JavaScript等编写的静态页面门户,利用ajax获取用户个性化信息或系统配置信息;支持利用J2EE等技术实现的动态门户系统,可以通过强大的业务系统完成更加复杂、多样的门户展现;支持智能操作系统平台所运行的门户客户端,可以提供更稳定、体验更好的展现效果。

业务支撑模块提供custom profile功能;采用Forward Data Cache提供组成门户页面的模板、用户配置信息及数据。

1.2.4多屏融合发布与管理系统

多屏融合流媒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与IP推流能力系统对接,能够支撑对多种来源的视频进行格式编转码、协议翻译适配、流媒体分发处理,为电视端、手机端、PC端、中心大屏和应急广播端提供融合视音频内容的点播、直播服务。可无缝对接多屏融合发布能力和宣传展示系统,快速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视频信息广泛传播。

多屏融合发布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内容采集、内容组织、编审发布、用户分组、数据统计等功能,与广电网络司的流媒体能力、视频会议能力、视频通话能力、大数据能力、人工智能语音能力、BOSS系统等集成对接,并与市县本地的民生数据进行对接交换,实现面向多屏的、多用户分组的统一业务发布。

1.3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为平台提供云硬件资源,包括CPU、内存、存储等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使平台能够顺畅地部署和运行所需软件(含操作系统和开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用程序)。

1.4网络层

网络层为云平台资源和终端提供传输、接入和分配链路,可以基于包括广电网络在内的四大通信运营商的光纤和EoC的内网(含农村智能广播专网)、移动通信网,也可基于公共互联网。

1.5终端层

终端层包括在城乡居民普遍应用的各种机顶盒/智能电视机/手机/电脑/pad/“村村响”大喇叭音柱终端等;

1.6用户层

用户层涉及各阶层群众、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员、应急工作者等。

具体部署方法和操作过程

参见图2

租用云基础设施

统一租用云主机8台(按一期两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地建设),建设60个vCPU 计算资源池,主频不低于2.3GHz。提供176GB内存、9TB存储、2.0TB系统盘。

安装云平台软件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硬件私有云基础设施之上,统一部署建设自主开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软件,含通用系统(多屏融合流媒体管理系统+多屏融合发布管理系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业务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内部管理系统+供需对接系统+宣传展示系统)

在统一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业务系统基础之上,统一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准业务模板,在县(市、区)直接落地应用。

每在一个地区落地,则在云平台上生成一个专门的软件实例,软件实例和实例之间进行数据安全隔离,保证各地区业务发展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对于个性化需求较多的地区,在标准实例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生成专门的定制化实例

参见图3和4,在广电智能机顶盒和智能手机上安装我们开发的应用软件(手机挂载微信公众号上)。手机端首页示意图如下。单击界面各元素即可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各项统一及个性化应用。电视端开机画面示意图如下,用遥控器选择界面各元素即可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各项统一及个性化应用。本发明通过架设一云六端构架的广电信息传播平台,可以及时有效的向县、乡、村三级传送信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