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轨交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

轨交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路中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设置在出入口通道地面的上空、出入口通道雨棚的钢梁的下方;主体由集成装置、型钢、工字钢和第一景观照明灯具、第二景观照明灯具、功能照明灯具和无线光照传感器组成,集成装置由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竖向管体、加固角钢、电缆舱、LED灯模块、螺栓及铝单板构成,照明设施由LED灯模块、亚克力透光板和铝型材构成。本发明通过对照明设施与管线的整合优化,集约化设计,节省管线吊挂材料约18%,便于使用、检修和维护,减少了设备在出入口通道上空的空间体积,降低工程造价,产品适用于目前所有轨道交通路中高架车站的出入口通道,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交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

背景技术

出入口通道作为轨道交通路中高架车站的一部分,属于公共区域,人流密集,照明需求大,通道上空存在大量的照明设施,兼有信号、综合监控及动力照明等各专业的管线桥架。管线的桥架与照明设施在通道上空各自吊挂,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存在交叉干扰,一方面支架与照明设施交叉区域存在照度均匀度不足,管线支架的投影干扰地面视线,影响了出入口通道内乘客的正常走行和空间感受,一方面独立设置的管线桥架和照明设施穿插交织严重,降低了管线和照明设施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管线桥架和照明设施在空间高度的不相统一,管线的交叉和重叠增加了安装难度,各自的检修路径和措施也不尽相同,也降低了出入口通道的净高,不利于后续运营维护,没有综合考虑集约化措施。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交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出入口通道地面的上空并位于出入口通道雨棚的下方;

所述系统包括集成装置、第一型钢、第二型钢、照明设施和无线光照传感器,所述集成装置的外部结构由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构成,所述集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由第三管体构成,所述集成装置的外部结构的底部及侧面设置有包覆板,所述第三管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缆舱,所述集成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型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钢与所述第一型钢固定连接;

所述照明设施包括第一景观照明灯具、第二景观照明灯具和功能照明灯具,所述第一景观照明灯具和所述第二景观照明灯具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成装置的两端顶部,所述功能照明灯具设置于所述集成装置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集成装置的外部结构由一组所述第一管体和二组所述第二管体构成,所述第一管体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对称设置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两侧,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体为矩形钢管,所述第三管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管体叠合布置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体的底部分别固定于两侧所述第二管体和竖向管体的卡口之间,所述竖向管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三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管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装置上方的所述第二型钢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型钢为工字钢,所述第二型钢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型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钢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钢在出入口通道顶面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电缆舱的内部由活动钢板划分动力照明舱和弱电舱。

优选的,所述第一景观照明灯具、所述第二景观照明灯具和所述功能照明灯具分别由型材、LED灯模块和透光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电缆舱内设置有电缆管线,所述电缆管线分别与所述LED灯模块连通。

优选的,所述无线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成装置的一侧,所述无线光照传感器由光照传感器和无线传输设备组成。

优选的,所述包覆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景观照明灯具、所述第二景观照明灯具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包覆板与所述第一景观照明灯具、所述第二景观照明灯具的型材相接,所述包覆板的底部与所述功能照明灯具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包覆板与所述功能照明灯具的型材之间设置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集成装置侧面的所述包覆板通过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成装置底部的所述铝单板通过第二角钢与所述竖向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与所述竖向管体焊接,所述集成装置底部的所述包覆板与所述第一角钢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将出入口通道内各专业的管线综合导入集成装置的内部,统一和明确了各类管线的通行路径,固定了照明设施位置,降低了管线敷设长度和能耗损失,内部划分合理,管线整合优化,将照明设施构造、管线桥架和整体结构一并考虑,紧密结合,集约化设计。

顶部的第一照明灯具、第二照明灯具突显出入口通道顶部的景观特色和出入口通道本身的造型轮廓,利用现代照明手法突显及加强通道本身特色,白天为通道,夜间以通道为景,灯具及相关设施安装设计与装饰结合,做到“藏灯效果”。

底部的功能照明灯具结合顶部第一照明灯具、第二照明灯具满足夜间照度要求,提高了照明设施及管线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照明设施及管线在出入口通道上空占用的空间,提升了出入口通道内部的净高,达到管线的“隐形”。

与传统单独设置的照明设施及综合支架相比,仅设置了单独的型钢、工字钢结构体系,整体稳固,受力均匀,性能优越,节省吊架约18%,同时配置无线光照传感器,采集环境照度值无线传输控制第一照明灯具、第二照明灯具与功能照明灯具的照度值,照明设施根据实际需求分段设置,节省设备和线缆费用约12%,降低了管线交叉风险,优化了空间格局,提升了出入口通道的美观度,提高了运营效率,节省了车站工程造价;同时,通过小空间布设系统,检修人员可直接对集成装置进行整体式卸载和安装,方便检修作业,便于后续维修管理,有效减少检修次数,亦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中:1出入口通道雨棚、2出入口通道地面、3钢梁、4集成装置、5第一景观照明灯具、6第二景观照明灯具、7功能照明灯具、8第一型钢、9第二型钢、10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第三管体、13竖向管体、14加固角钢、15第一角钢、16第二角钢、17电缆舱、18螺栓、19型材、20LED灯模块、21透光板、22包覆板、23无线光照传感器、24垂直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轨交高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的照明与管线小空间布设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出入口通道地面2的上空并位于出入口通道雨棚1的钢梁3下方;

该系统包括集成装置4、第一型钢8、第二型钢9、照明设施和无线光照传感器23,集成装置4的顶面为平面,侧面及底面呈完整圆弧面,与出入口通道造型契合;

照明设施包括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和功能照明灯具7,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和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分别设置于集成装置4的两端顶部,功能照明灯具7设置于集成装置4的底部。

具体的,集成装置4的外部结构由一组第一管体10和二组第二管体11构成,集成装置4的内部结构由第三管体12构成,第一管体10水平设置,第二管体11对称设置与第一管体10的两侧,第二管体11与第一管体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三管体12为矩形钢管,第三管体12的顶部与第一管体10叠合布置,通过两组加固角钢14与第一管体10进行固定,第三管体12的底部分别设置于两侧第二管体11和竖向管体13的卡口之间,通过两组加固角钢14进行固定;竖向管体13的顶部与第三管体12焊接,竖向管体13的侧面与第二管体11焊接。

具体的,第一管体10通过第二型钢9固定于第一型钢8之下;第一型钢8为工字钢,第二型钢9竖向设置,第二型钢9的顶部与第一型钢8焊接,第二型钢9的底部与第一管体10焊接,第二型钢9在出入口通道顶面间隔排布。

具体的,电缆舱17的内部由活动钢板划分动力照明舱和弱电舱,活动钢板的位置根据电缆数量的具体分布调整相对位置。

具体的,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和功能照明灯具7分别由型材19、LED灯模块20和透光板21组成,型材19为铝型材,透光板21为亚克力材质;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和第一景观照明灯具6的型材19设置于第一管体10的两端,型材19材的底面与第一管体10胶结,型材19的侧面与第一角钢15胶结,型材19的内部设置LED灯模块20,透光板21设置于LED灯模块20的上部,型材19的顶面,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根据照度需求,沿出入口通道纵向分段设置;

功能照明灯具7的型材19设置于第三管体12的底部,型材19的内部设置LED灯模块20,LED灯模块20的底部设置透光板21。

具体的,电缆舱17内设置有电缆管线,电缆管线的路径一:通往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和第一景观照明灯具6,电缆管线沿第三管体12爬升至第一管体10的两端,进入型材19内与LED灯模块20连通;电缆管线的路径二:通往功能照明灯具7,电缆管线下穿第三管体12底部,进入型材19内与LED灯模块20连通。

具体的,无线光照传感器23设置在集成装置4的一侧,无线光照传感器23由光照传感器和无线传输设备组成;无线光照传感器23设置于垂直管体24底部,垂直管体24设置于第一管体10的端部,垂直管体24与第一管体10焊接,垂直管体24的底部螺栓固定无线光照传感器23;无线光照传感器23根据出入口通道实际长度均匀间距分布,间距150m-200m。

具体的,包覆板为铝单板,包覆板22的顶部与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位于同一平面,包覆板22与第一景观照明灯具5、第二景观照明灯具6的型材19相接,包覆板22的底部与功能照明灯具7位于同一平面,包覆板22与功能照明灯具7的型材19之间设置有空隙;

包覆板22的侧面通过第一角钢15与第一管体10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角钢15设置有两处,分别设置于第一管体10的两端,第一角钢15的底面与第一管体10焊接,包覆板22通过螺栓18固定于第一角钢15的内侧;包覆板22通过第二角钢16与竖向管体13实现固定,第一角钢15的侧面与竖向管体13焊接,包覆板22通过螺栓18固定于第一角钢15的外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