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设在喷漆室的下方,包括T型空气导流室,T型空气导流室的顶部通过进风口与喷漆室连通,T型空气导流室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干式大纸盒组,每组干式大纸盒组包括至少一个干式大纸盒,每个干式大纸盒均通过夹紧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干式大纸盒靠近T型空气导流室的一侧通过进风口与T型空气导流室连通,每个干式大纸盒的顶部排风口通过上部排风管连通有排风后处理系统,每个上部排风管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内的风速量和用于控制每个上部排风管内风速量趋于相同的风量分配控制系统,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小、耗材使用量低、使用寿命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5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79929.X

  • 申请日2021-04-09

  • 分类号B01D46/00(20060101);B01D46/02(20060101);B01D46/42(20060101);B01D46/44(20060101);B05B14/43(20180101);

  • 代理机构11573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树祥

  • 地址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舜泰街13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0: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漆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建线投产的喷漆房其对漆雾处理大约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湿式漆雾分离系统、干式石灰石漆雾分离系统、干式小纸盒漆雾分离系统;其中湿式漆雾分离系统能源消耗量高,运行成本、三废处理费用较高;干式石灰石漆雾分离系统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维护成本较高。

上述干式小纸盒漆雾分离系统应用广泛,如专利号为:201721301556.X,公开了一种可在线更换过滤模块的纸盒干式漆雾处理装置,包括导流腔、位于所述导流腔下方、通过顶部进风口与所述导流腔底部排风口通过排风对接阀门装置相连接的排风风箱,排风风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纸盒过滤模块,纸盒过滤模块安装在无动力辊排上;所述纸盒过滤模块通过自动夹紧装置与所述排风风箱连接,每个纸盒过滤模块的底部排风口通过可伸缩式密封连接机构与二级袋式过滤区对应的顶部两侧进风口相连接;二级袋式过滤区内有多个袋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及其安装板将所二级袋式过滤区内部区域分隔为外侧进风区及内侧排风区,过滤后风由内侧排风区排出。

上述该类现有的纸盒干式漆雾处理装置能够用于处理漆雾,但是该类现有的纸盒干式漆雾处理装置其纸盒均采用干式小纸盒,并且干式小纸盒均固定安装在纸盒过滤模块的箱体内,其整体结构复杂,更换繁琐,并且干式小纸盒漆雾分离系统虽然一次性投资与能源消耗量相对较低,但容漆量低,对漆雾的捕集能力较低,耗材更换较为频繁,严重加大使用成本。

并且排风风箱内进入各个纸盒过滤模块内的漆雾量不能趋于对等,进而容易造成各个纸盒过滤模块内积累的油漆量不一致,使各个纸盒过滤模块的排风阻力不一致,致使排风量降低,降低使用寿命,提高耗材更换频繁,加大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小、综合运行能耗低、维护成本低、并且整体运行稳定,延长整体使用寿命的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设在喷漆室的下方,包括T型空气导流室,T型空气导流室的顶部通过进风口与喷漆室连通,T型空气导流室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干式大纸盒组,每组干式大纸盒组包括至少一个干式大纸盒,每个干式大纸盒均通过夹紧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夹紧装置布设在T型空气导流室的两侧,干式大纸盒靠近T型空气导流室的一侧通过进风口与T型空气导流室连通,每个干式大纸盒的顶部排风口通过上部排风管连通有排风后处理系统,每个上部排风管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内的风速量和用于控制每个上部排风管内风速量趋于相同的风量分配控制系统。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包括相互连通的上部连通空腔和下部连通空腔,上部连通空腔布设在喷漆室的下方,下部连通空腔布设在上部连通空腔的中部下方,T型空气导流室的下方与各个干式大纸盒之间通过文丘里管连通。

进一步优化:夹紧装置包括密封支撑架,密封支撑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梁,密封支撑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无动力辊道,无动力辊道的上方与支撑梁之间布设有用于安装干式大纸盒的安装位,支撑梁上安装有夹紧组件,两个无动力辊道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压紧组件。

进一步优化:排风后处理系统包括布设在两组干式大纸盒组相对外侧的排风过滤箱,排风过滤箱内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一道袋式过滤器,安装板和袋式过滤器将排风过滤箱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

进一步优化:排风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与上部排风管和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排风过滤箱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与出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的下端连通有输送风管,输送风管的下游处连通有排风风机,排风过滤箱上安装有压差计,压差计的检测端安装在排风过滤箱内的迎风侧和背风侧。

进一步优化:风量分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动风阀和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一电动风阀安装在各个上部排风管内且位于干式大纸盒的上方,第一风速传感器安装在上部排风管内且位于第一电动风阀的后方。

进一步优化:风量分配控制系统还包括PLC主控制,第一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主控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主控制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风阀电性连接,PLC主控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排风风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输送风管内靠近排风过滤箱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动风阀和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布设在第二电动风阀的后方,第二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主控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动风阀的控制端与PLC主控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漆雾中的油漆收集:排风风机工作用于引导空气流动,使喷漆室内的漆雾依次进入干式大纸盒和排风过滤箱内进行收集和过滤后汇入输送风管内;

S2、输送风管内经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或循环利用或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排放;

S3、调节各干式大纸盒内的负载量:第一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内空气的风速并发送至PLC主控制,PLC主控制根据第一风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风阀调节其开度,使每个干式大纸盒内的负载量趋于平衡;

S4、调节排风风机的工作频率:第二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风管内空气的风速并发送至PLC主控制,PLC主控制根据第二风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二电动风阀调节其开度,并且PLC主控制发出控制信号通过变频器调节排风风机的运行功率,维持喷漆室内的送排风平衡。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S5、当干式大纸盒内的容漆量达到标准后,需更换干式大纸盒时,首先控制夹紧装置上夹紧组件和压紧组件分别远离干式大纸盒,此时在无动力辊道上取出干式大纸盒;

在安装干式大纸盒时,将干式大纸盒安装在安装位处,而后通过夹紧组件和压紧组件将干式大纸盒固定安装在安装位处。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将喷漆室的过喷漆雾引导依次进入干式大纸盒和排风过滤箱内,并且通过干式大纸盒能够将喷漆中的油漆进行收集,通过排风过滤箱能够对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风量分配控制系统动态分配每个干式大纸盒内的负载量,使每个干式大纸盒内的负载量趋于平衡,进而能够使分配至每个干式大纸盒内的负荷相同,延长干式大纸盒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果。

并且与传统湿式漆雾处理系统相比,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与传统的小纸盒漆雾处理系统相比,其纸盒容漆量大,耗材使用量低、更换频率低、风量控制更为合理,并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组装,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方便使用,能够大大提高使用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风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量分配控制系统的控制示意图。

图中:1-T型空气导流室;11-上部连通空腔;12-下部连通空腔;13-文丘里管;2-底部巡查走台;3-防坠护网;4-干式大纸盒;5-无动力辊道;6-风量分配控制系统;61-第一电动风阀;62-第一风速传感器;63-PLC主控制;64-变频器;7-夹紧装置;71-密封支撑架;72-支撑梁;73-夹紧顶板;74-顶板气缸;75-夹紧侧板;76-直线轴承;77-侧板气缸;78-压紧板;79-压紧气缸;8-上部排风管;9-排风过滤箱;91-安装板;92-袋式过滤器;93-进风腔;94-出风腔;95-进风口;96-出风口;97-检修门;98-防爆灯;99-压差计;10-喷漆室;101-输送风管;102-第二电动风阀;103-第二风速传感器;104-排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设在喷漆室10的下方,包括T型空气导流室1,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的顶部通过进风口与喷漆室10连通,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干式大纸盒组,每组干式大纸盒组包括至少一个干式大纸盒4,每个干式大纸盒4均通过夹紧装置7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夹紧装置7布设在T型空气导流室1的一侧,所述干式大纸盒4靠近T型空气导流室1的一侧通过进风口与T型空气导流室1连通,每个干式大纸盒4的顶部排风口通过上部排风管8连通有排风后处理系统,每个上部排风管8内均设置有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8内的风速量和用于控制每个上部排风管8内风速量趋于相同的风量分配控制系统6。

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的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状,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具体包括相互连通的上部连通空腔11和下部连通空腔12,所述上部连通空腔11布设在喷漆室10的下方,所述下部连通空腔12布设在上部连通空腔11的中部下方。

所述喷漆室10地面上的排气格栅与上部连通空腔11连通,所述喷漆室10内的过喷漆雾通过排气格栅汇集进入T型空气导流室1的上部连通空腔11内,其上部连通空腔11内的漆雾进入下部连通空腔12内。

所述下部连通空腔12内的漆雾进入干式大纸盒4内进行过滤,此时空气中的漆雾在干式大纸盒4内被分离出来,而后经上部排风管8汇集后进入排风后处理系统内进行处理,其处理后的空气或循环利用或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排放。

所述上部连通空腔11和下部连通空腔12的连通处设置有防坠护网3,所述防坠护网3用于提高安全性。

所述干式大纸盒4为现有技术,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所述干式大纸盒4安装在漆雾捕集箱内,所述漆雾捕集箱为现有技术。

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的下方与各个干式大纸盒4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文丘里管13,所述文丘里管13的喉口以斜向下的方向布设,所述文丘里管13的两端分别T型空气导流室1和干式大纸盒4的进风口连通。

这样设计,可通过文丘里管13使T型空气导流室1与干式大纸盒4的进风口连通,并且通过文丘里管13,能够提高T型空气导流室1进入干式大纸盒4内的空气流速,进而使T型空气导流室1内含有漆雾的空气高速进入干式大纸盒4内。

所述T型空气导流室1内靠近其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底部巡查走台2。

所述夹紧装置7包括密封支撑架71,所述密封支撑架7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平行布设的支撑梁72,所述密封支撑架7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平行布设的无动力辊道5,所述无动力辊道5的上方与支撑梁72之间布设有用于安装干式大纸盒4的安装位。

所述支撑梁72上安装有用于将干式大纸盒4夹紧在安装位处的夹紧组件,两个无动力辊道5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压紧干式大纸盒4下方的压紧组件。

这样设计,可将干式大纸盒4安装放置在安装位上,并且干式大纸盒4的下端与无动力辊道5接触,进而通过无动力辊道5可用于支撑干式大纸盒4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在安装位上进行取放干式大纸盒4。

并且通过夹紧组件和压紧组件的配合可将干式大纸盒4固定安装在安装位上,方便使用。

所述无动力辊道5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无动力辊轴,所述干式大纸盒4的底部安放在所述无动力辊轴上,所述无动力辊轴可用于支撑干式大纸盒4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在安装位上进行取放干式大纸盒4。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活动布设在支撑梁72远离密封支撑架71一端处的夹紧顶板73,所述夹紧顶板73的两端通过转动连接架与支撑梁72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梁72上,所述夹紧顶板7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转动连接架转动连接。

所述夹紧顶板73能够沿夹紧顶板73与连接架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进而使夹紧顶板73的下端能够靠近或远离安装位处的干式大纸盒4。

所述支撑梁72上安装有顶板气缸74,所述顶板气缸74的安装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梁72上,所述顶板气缸74的伸缩端与夹紧顶板73铰接。

所述顶板气缸74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或回缩,此时顶板气缸74的伸缩端可带动夹紧顶板73沿夹紧顶板73与连接架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进而使夹紧顶板73的下端能够靠近或远离安装位处的干式大纸盒4。

当夹紧顶板73的下端靠近安装位处的干式大纸盒4时,其夹紧顶板73与干式大纸盒4接触,用于将干式大纸盒4夹紧在安装位处,方便使用。

两个支撑梁72的相对内侧分别活动布设有夹紧侧板75,所述两个支撑梁72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两个夹紧侧板75向相对或相背离方向移动的直线轴承76。

这样设计,其两个支撑梁72上的直线轴承76能够支撑两个夹紧侧板75向相对或相背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方便使用。

当两个夹紧侧板75向相对方向进行移动时,其两个夹紧侧板75可用于夹紧安装位处的干式大纸盒4。

当两个夹紧侧板75向相背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其两个夹紧侧板75消除对干式大纸盒4的夹紧力。

所述两个支撑梁72上分别安装有用于驱动相对应的夹紧侧板75进行移动的侧板气缸77,所述侧板气缸77的安装端安装在支撑梁72上,所述侧板气缸77的伸缩端与相对应的夹紧侧板75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支撑梁72上的侧板气缸77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或回缩,此时侧板气缸77的伸缩端可带动两个夹紧侧板75向相对或相背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方便使用。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无动力辊5上方的压紧板78,所述压紧板78通过支撑座安装在无动力辊5的上方,所述压紧板78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无动力辊5上。

所述无动力辊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压紧板78靠近或远离干式大纸盒4的压紧气缸79。

所述压紧气缸79输出动力使伸缩端伸出或回缩,此时压紧气缸79的伸缩端可带动相对应的压紧板78靠近或远离干式大纸盒4,方便使用。

这样设计,当干式大纸盒4内的容漆量达到标准后,需更换干式大纸盒4时,首先夹紧装置7上的顶板气缸74、侧板气缸77和压紧气缸79工作并其伸缩端分别回缩,此时夹紧顶板73、夹紧侧板75和压紧板78分别远离干式大纸盒4,此时在无动力辊道5上由人工拉出干式大纸盒4约1/3处,而后用手推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叉起,抬高离开无动力辊道5即可完全拉出来。

在安装干式大纸盒4时,其安装步骤与取出步骤顺序相反,由手推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叉起,并运送至无动力辊道5的入口处,而后采用手推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推入约1/3处,退出叉车,然后采用人工推推动干式大纸盒4移动至安装位处,并确保T型口贴紧后,控制顶板气缸74、侧板气缸77和压紧气缸79工作并其伸缩端分别伸出,此时夹紧顶板73、夹紧侧板75和压紧板78分别压紧干式大纸盒4,实现将干式大纸盒4固定安装在安装位处。

所述排风后处理系统包括布设在两组干式大纸盒组相对外侧的排风过滤箱9,所述排风过滤箱9内安装有安装板91,所述安装板91上安装有一道袋式过滤器92,所述安装板91和袋式过滤器92将排风过滤箱9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93和出风腔94。

所述排风过滤箱9的一侧设置有与进风腔93连通的进风口95,各个上部排风管8分别与相对应的进风口95连通。

所述排风过滤箱9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与出风腔94连通的出风口96,所述出风口96的下端连通有输送风管101,所述输送风管101的下游处连通有排风风机104。

所述排风风机104用于引导空气流动,使喷漆室10内的漆雾经T型空气导流室1、文丘里管13、干式大纸盒4、上部排风管8和排风过滤箱9进入输送风管101内。

这样设计,其干式大纸盒4内经分离处油漆的空气通过顶部的排风口分别进入向对应的上部排风管8内,此时上部排风管8引导该空气通过进风口95汇集进入排风过滤箱9的进风腔93内,进风腔93内的空气通过袋式过滤器92进行进一步过滤,并进入出风腔94,所述出风腔94内的洁净空气通过输送风管101排出。

所述输送风管101排出的处理后的空气或循环利用或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排放。

所述排风过滤箱9的一侧安装有检修门97,所述检修门97与进风腔93连通。

这样设计,可通过检修门97,方便工作人员进入排风过滤箱9内进行检修排风过滤箱9。

所述排风过滤箱9内位于进风腔93的顶部安装有防爆灯98,所述防爆灯98可用于为进风腔93内提供照明,方便工作人员在进风腔93内检修排风过滤箱9。

所述排风过滤箱9上安装有压差计99,所述压差计99的检测端安装在排风过滤箱9内的迎风侧和背风侧。

所述压差计99用于检测排风过滤箱9内的压差,进而用于判断袋式过滤器92的堵塞情况。

所述风量分配控制系统6包括安装在各个上部排风管8内的第一电动风阀61,所述第一电动风阀61能够用于实现全开、全关及开度任意调节,所述第一电动风阀61布设在干式大纸盒4的上方。

这样设计,可通过第一电动风阀61实现全部打开或关闭上部排风管8,并且第一电动风阀61的开度能换个任意调节,进而通过调节第一电动风阀61的开度能够用于调节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进而能够确保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趋于一致。

所述风量分配控制系统6还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62,所述第一风速传感器62安装在上部排风管8内且位于第一电动风阀61的后方。

所述第一风速传感器62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8内位于第一电动风阀61后方的风速。

所述风量分配控制系统6还包括PLC主控制63,所述第一风速传感器62的输出端与PLC主控制6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主控制6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风阀6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PLC主控制6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变频器64,所述变频器64的输出端与排风风机104电性连接。

这样设计,所述第一风速传感器62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8内空气的风速,并将该检测信号时刻发送至PLC主控制63。

随着干式大纸盒4内累积油漆量的增加,干式大纸盒4的风阻也会相应地增加,上部排风管8内的风量会降低。第一风速传感器62把测得的风速信号传递给PLC主控制63,第一风速传感器62测得的风速降低到一定的值时,PLC主控制63根据第一风速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风阀61调节其开度。

通过调节第一电动风阀61的开度可用于调节相应的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使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趋于平衡。

通过将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调节至平衡,能够使分配至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荷相同,进而能够延长干式大纸盒4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果。

所述输送风管101内靠近排风过滤箱9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二电动风阀102和第二风速传感器103,所述第二风速传感器103布设在第二电动风阀102的后方。

所述第二电动风阀102能够用于实现全开、全关及开度任意调节。

所述第二风速传感器103用于检测输送风管101内位于第二电动风阀102后方的风速。

所述第二风速传感器103的输出端与PLC主控制6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主控制63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风阀10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风速传感器103检测得到的输送风管101内的风速时刻发送至PLC主控制63内。

这样设计,随着干式大纸盒4内累积油漆量的增加,干式大纸盒4的风阻也会相应地增加,所述输送风管101内的风量会降低,此时第二风速传感器103把测得的风速信号传递给PLC主控制63,第二风速传感器103测得的风速降低到一定的值时,PLC主控制63根据第二风速传感器103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二电动风阀102调节其开度。

并且PLC主控制63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变频器64的频率,用于提高排风风机104的运行功率,直至排风风机104的排气风速达到设定的数值,维持喷漆室10内的送排风平衡。

请参阅图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一种大纸盒漆雾处理系统,所述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漆雾中的油漆收集:所述排风风机104工作用于引导空气流动,使喷漆室10内的漆雾依次进入干式大纸盒4和排风过滤箱9内进行收集和过滤后汇入输送风管101内。

所述步骤S1中,排风风机104工作用于引导喷漆室10内的漆雾依次经过T型空气导流室1、文丘里管13、干式大纸盒4、上部排风管8、排风过滤箱9汇入输送风管101内;经由此过程时漆雾中的油漆收集在干式大纸盒4内,并且通过排风过滤箱9能够对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达到过滤喷漆室10排风的目的。

S2、输送风管101内经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或循环利用或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排放。

所述步骤S2中,滤后的洁净空气进行循环利用时,可通过连通管将输送风管101内的洁净空气通入循环风空调内进行使用。

所述步骤S2中,废气处理为现有技术,可采用VOC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该输送风管101内的空气。

S3、调节各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所述第一风速传感器62用于检测上部排风管8内空气的风速,并将该检测信号时刻发送至PLC主控制63,PLC主控制63根据第一风速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风阀61调节其开度,使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趋于平衡。

所述步骤S3中,具体操作为:随着干式大纸盒4内累积油漆量的增加,干式大纸盒4的风阻也会相应地增加,上部排风管8内的风量会降低;第一风速传感器62把测得的风速信号传递给PLC主控制63,第一风速传感器62测得的风速降低到一定的值时,PLC主控制63根据第一风速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风阀61调节其开度;此时通过调节第一电动风阀61的开度可用于调节相应的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使每个干式大纸盒4内的负载量趋于平衡。

S4、调节排风风机104的工作频率:所述第二风速传感器103用于检测输送风管101内空气的风速,并将该检测信号时刻发送至PLC主控制63,PLC主控制63根据第二风速传感器103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二电动风阀102调节其开度,并且PLC主控制63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变频器64的频率,用于提高排风风机104的运行功率,直至排风风机104的排气风速达到设定的数值,维持喷漆室10内的送排风平衡。

S5、当干式大纸盒4内的容漆量达到标准后,需更换干式大纸盒4时,首先控制夹紧装置7上夹紧组件和压紧组件分别远离干式大纸盒4,此时在无动力辊道5上由人工拉出干式大纸盒4约1/3处,而后用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叉起,抬高离开无动力辊道5即可完全拉出来;

在安装干式大纸盒4时,其安装步骤与取出步骤顺序相反,由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叉起,并运送至无动力辊道5的入口处,而后采用液压车将干式大纸盒4推入约1/3处,退出叉车,然后采用人工推推动干式大纸盒4移动至安装位处,并确保T型口贴紧后,控制夹紧组件和压紧组件分别压紧干式大纸盒4,实现将干式大纸盒4固定安装在安装位处。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