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

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

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包括:预制桩本体、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所述竖向导管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环向外表面;所述环向导管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外表面的竖向导管连通;其中,所述竖向导管表面和所述环向导管表面均分布有渗透孔。通过在预制桩本体上设置串联的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施工预制桩压至土体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通过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表面的渗透孔进入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内,形成快速的渗流通道,从而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维修容易、安全性高、易于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3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24060.4

  • 发明设计人 任贵生;王小洁;

    申请日2021-01-29

  • 分类号E02D5/3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100143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0: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桩由于具有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但是,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会使周围土体发生一定量的变形,由于土体孔隙水的存在,预制桩桩体压入土体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超孔隙水压力,阻碍预制桩桩体施工,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有效消除超孔隙水压力对施工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孔隙水压力,阻碍预制桩桩体施工,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所述竖向导管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环向外表面;所述环向导管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外表面的竖向导管连通;其中,所述竖向导管表面和所述环向导管表面均分布有渗透孔。

可选的,所述预制桩本体内包裹有钢筋笼,所述竖向导管和所述环向导管均与所述钢筋笼连接。

可选的,所述竖向导管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预制桩本体为实心预制桩或空心预制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制作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位置,将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固定;

将混凝土与固定后的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包裹于一体,形成预制桩本体,其中,所述竖向导管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环向外表面,所述环向导管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外表面的竖向导管连通;

在所述混凝土凝固之前,通过气体冲压,清理所述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内,以及,所述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表面的渗透孔内混入的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位置,将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固定,包括:

将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与钢筋笼连接,其中,所述竖向导管位于所述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位于所述钢筋笼的环向外表面,且,所述环向导管与位于所述钢筋笼外表面的竖向导管连通。

可选的,将混凝土与固定后的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包裹于一体,形成预制桩本体,包括:

通过离心旋转,将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包裹于一体,其中,所述钢筋笼与混凝土形成预制桩本体。

可选的,所述竖向导管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桩本体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预制桩本体为实心预制桩或空心预制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及制作方法,通过在预制桩本体上设置串联的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施工预制桩压至土体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通过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表面的渗透孔进入竖向导管和环向导管内,形成快速的渗流通道,从而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维修容易、安全性高、易于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制作方法中步骤200形成预制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桩本体,2-竖向导管,3-环向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1、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所述竖向导管2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3设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环向外表面;所述环向导管3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外表面的竖向导管2连通;其中,所述竖向导管2表面和所述环向导管3表面均分布有渗透孔。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预制桩本体1的结构不进行限定,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预制桩本体,例如,预制桩本体1为圆柱体实心预制桩,又例如,预制桩本体1为圆柱体空心预制桩。其中,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方向是指预制桩本体1向土体压入的方向,预制桩本体1的环向是指环绕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预制桩本体1可以是以钢筋笼为支撑架,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桩本体1内包裹有钢筋笼,所述竖向导管2和所述环向导管3均与所述钢筋笼连接。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竖向导管2表面和所述环向导管3表面均分布有渗透孔,施工预制桩压至土体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通过渗透孔进入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形成快速的渗流通道,从而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

再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竖向导管2的数量和位置不进行限定,但是,至少在所述预制桩本体1外表面设置有竖向导管2,以使孔隙水能够通过竖向导管2表面的渗透孔进入竖向导管2。如果预制桩本体1的内部也设置有竖向导管2,则土体中孔隙水可以通过竖向导管2下端开口渗入竖向导管2,最终从竖向导管2上端开口排出。

本申请对竖向导管2的长度不进行限定,在一具体例子中,所述竖向导管2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相同。这样可以保证孔隙水及时通过竖向导管2排出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

本申请对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环向外表面设置环向导管3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其中,环向导管3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外表面的竖向导管2连通,从而可以将由环向导管3表面渗透孔进入的孔隙水,通过与之串联的竖向导管2上端开口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对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的材质也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塑料材质、钢材质等。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通过在预制桩本体1上设置串联的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施工预制桩压至土体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通过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的渗透孔进入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形成快速的渗流通道,从而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维修容易、安全性高、易于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按照预设位置,将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固定。

本申请对将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固定的方法不进行限定,在一种可行方式中,可以将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与钢筋笼连接,其中,所述竖向导管2位于所述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3位于所述钢筋笼的环向外表面,且,所述环向导管3与位于所述钢筋笼外表面的竖向导管2连通。

步骤200、将混凝土与固定后的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包裹于一体,形成预制桩本体1,其中,所述竖向导管2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环向导管3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的环向外表面,所述环向导管3与位于所述预制桩本体1外表面的竖向导管2连通。

本申请对形成预制桩本体1的方法不进行限定,在一种可行方式中,如图2所示,如果步骤100中将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与钢筋笼连接,则可以通过离心旋转,将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包裹于一体,其中,所述钢筋笼与混凝土形成预制桩本体1。

步骤300、在所述混凝土凝固之前,通过气体冲压,清理所述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以及,所述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的渗透孔内混入的混凝土。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均设有渗透孔,其中,渗透孔用于将土体中的孔隙水渗透进对应的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形成快速的渗流通道,从而消除超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成桩困难。因此,必须保证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的渗透孔与对应的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部为导通状态,但是,在步骤200中用混凝土与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形成预制桩本体1的过程中,混凝土会使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以及,所述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的渗透孔内混入的混凝土,因此,需要在所述混凝土凝固之前,通过气体冲压,清理所述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内,以及,所述竖向导管2和环向导管3表面的渗透孔内混入的混凝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是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制作方法对应的实施例部分可以参见一种可消除超孔隙水压力的预制桩对应的实施例部分。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