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空心砌块及采用该空心砌块组装的装配式非承重墙

一种空心砌块及采用该空心砌块组装的装配式非承重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砌块及采用该空心砌块组装的装配式非承重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空心砌块包括前后对称设置两块体侧壁;两块体侧壁的顶端各横向连接有顶加固肋板,两块体侧壁之间等间距设有至少五个垂直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的肋板从而形成若干空腔;各肋板的高于两顶加固肋板的顶面部分的垂直于两顶加固肋板的截面为矩形;各肋板的底面设有对接凹槽;各横向顶加固条顶面的中部横向设有钢筋槽。装配式非承重墙由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而成。本发明可解决空心砌块错缝组装成非承重墙时对接困难,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4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赛尔机械导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29329.2

  • 发明设计人 冯卫;

    申请日2021-03-28

  • 分类号E04C1/00(20060101);E04B2/18(20060101);E04B2/2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2800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人和办事处林寨工业园西段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0: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空心砌块及采用该空心砌块组装的装配式非承重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因此其二次结构填充墙的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填充墙以石膏空心砌块为主,建筑标准JC/T 698-2010中提到,石膏空心砌块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和干燥制成的轻质建筑石膏制品,其外形为长方体,纵横边缘分别设有榫头和榫槽。

公开号为CN20916318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非承重墙体用石膏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侧壁,所述两侧壁之间由多个加强肋形成若干空腔,所述加强肋底部低于侧壁底部,所述侧壁顶部高于加强肋顶部,所述两侧壁顶部内侧分别设有水平拉筋槽安装座,所述水平拉筋槽安装座顶部不高于侧壁顶部,所述水平拉筋槽安装座表面设有水平拉筋槽;所述加强肋包括内部加强肋和端部加强肋,所述端部加强肋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两侧壁的端部,所述内部加强肋设置在两端部加强肋之间,其中一个内部加强肋厚度大于其他加强肋;所述端部加强肋外侧设有定位装置。

公开号为CN2072284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非承重墙用石膏空心砌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侧块体侧壁,所述两侧块体侧壁之间由多个加强肋形成若干空腔,所述加强肋顶部高于块体侧壁顶部,所述块体侧壁底部低于加强肋底部,所述相邻加强肋之间设有两个企口定位,所述两个企口定位分别与两侧块体侧壁内壁连接,所述加强肋和企口定位上设有水平定位结构拉筋槽。

现有技术制成的石膏空心砌块的缺点在于:

1、CN209163187U专利中水平拉筋槽安装座设置在两侧壁顶部内侧,从而水平拉筋槽位于两侧壁顶部内侧,由于水平拉筋槽安装座底部悬空,不利于水平拉筋槽内的水平拉筋发挥作用;CN207228464U专利中,加强肋和企口定位上设有水平定位结构拉筋槽,由于水平拉筋槽位于企口定位上,而两个企口定位位于相邻加强肋之间,也是底部悬空,不利于水平拉筋槽内的水平拉筋发挥作用。由于水平拉筋槽很长且设置在两侧壁顶部内侧,水平拉筋槽整体为底部悬空,在实际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断裂、损坏,布设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失效,也是一个隐患。

2、不好抓取空心砌块,不便于搬运,同时在空心砌块组装成墙时容易挤伤操作者的手。

3、在石膏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成非承重墙时,水平拉筋槽内设置拉筋,在水平拉筋槽内及水平拉筋槽安装座顶面涂布胶浆。涂布胶浆时,需要用工具刮平胶浆。由于加强肋高于水平拉筋槽安装座,当用工具刮平胶浆时,胶浆在加强肋与水平拉筋槽安装座交界处会产生累积。这样,当石膏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成非承重墙时,会造成对接处对接困难,施工难度大。累积的胶浆清除起来费时费力,很难在施工时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非承重墙体用空心砌块解决现有技术中石膏水平拉筋槽底部悬空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碰撞损坏不利于水平拉筋槽内的水平拉筋发挥作用、施工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空心砌块整体比较重,不好抓取空心砌块,不便于搬运,同时在空心砌块组装成墙时容易挤伤操作者的手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心砌块,包括前后对称设置两块体侧壁;两块体侧壁的顶端各横向连接有顶加固肋板;各顶加固肋板的前侧面、后侧面的间距大于与其连接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后侧面的间距;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与其连接的顶加固肋板的前侧面平齐、位于后方的块体侧壁的后侧面与其连接的顶加固肋板的后侧面平齐。

两块体侧壁之间等间距设有至少五个垂直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的肋板;各肋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顶加固肋板、两块体侧壁相连从而形成若干空腔。

各肋板的高于两顶加固肋板的顶面部分为对接子口,对接子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的截面是矩形;各肋板的底面设有对接凹槽,对接凹槽为对接母口;对接母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对接母口的高度与对接子口的高度相同;对接母口顶部前、后端的距离与对接子口的前、后端之间的间距相同。

各顶加固肋板顶面的中部横向设有钢筋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钢筋槽有一部分位于其所在顶加固肋板连接的块体侧壁的正上方,或者,钢筋槽全部位于其所在顶加固肋板连接的块体侧壁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肋板的对接凹槽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手抓槽;手抓槽的底部与对接凹槽的顶端连通。由于空心砌块整体比较轻,设有手抓槽,抓取空心块方便,便于搬运;在空心块组装成墙时不容易挤伤操作者的手。由于手抓槽的截面面积比较大,通过管线没有问题,手抓槽同时起到了通过管线的作用,方便在手抓槽内横向布设管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最中间的肋板的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1,两块体侧壁左端之间的肋板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2,两块体侧壁1右端之间的肋板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3,S1>S2+S3。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块体侧壁左端之间的肋板的左侧面与两块体侧壁的左侧面平齐;两块体侧壁右端之间的肋板的右侧面与两块体侧壁的右侧面平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肋板与两块体侧壁的对接拐角处分别设有加固肋条;各加固肋条的正上方的顶加固肋板相连。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肋板的顶面平齐,各肋板的顶面高于两顶加固肋板的顶面;各肋板的后侧面与位于后方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平齐,各肋板的前侧面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的后侧面平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配式非承重墙体用空心砌块的各部为浇筑成型的一个整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配式非承重墙体用空心砌块为石膏砌块国家标准JC/T698-2010所述原料制成的装配式非承重墙体用空心砌块。

装配式非承重墙,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而成,所述钢筋槽内设置拉筋,块体侧壁顶部及钢筋槽表面涂布胶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各顶加固肋板顶面的中部横向设有钢筋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槽全部位于底部悬空的水平拉筋槽安装座上不利于水平拉筋槽内的水平拉筋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时,在实际的运输、安装过程中,钢筋槽不容易损坏。消除了由于水平拉筋槽很长而底部悬空,在实际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断裂、损坏,布设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失效的隐患。

各肋板的高于两顶加固肋板的顶面部分为对接子口,对接子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的截面是矩形。肋板下端的对接凹槽为对接母口,对接母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的截面是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母口。

对接时,对接子口的前、后两侧形成垂直于顶加固肋板的截面大体呈三角形的对接间隙,这个对接间隙正是现有技术中施工工人涂布胶浆用工具刮平胶浆时,胶浆最容易累积的部位。施工工人在顶加固肋板顶面涂布胶浆,用工具刮平胶浆时,胶浆正好填充到这个对接间隙,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成非承重墙时不容易对接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障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心砌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沿F-F’线切割以后去掉前半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沿F-F’线切割以后去掉后半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沿E-E’线切割以后去掉上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H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的后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的右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沿D-D’线切割以后去掉左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J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所示空心砌块沿G-G’线的剖视图。

图17是采用若干图1所示空心砌块组合的装配式非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L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17所示装配式非承重墙沿K-K’线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本发明空心砌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空心砌块的右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空心砌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空心砌块的右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空心砌块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空心砌块沿N-N’线的剖面图。

其中:块体侧壁-1;顶加固肋板-2;肋板-3;空腔-4;对接凹槽-5;钢筋槽-6;加固肋条-7;手抓槽-8;对接间隙-9;钢筋-10;胶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0所示,一种空心砌块,包括前后对称设置两块体侧壁1;两块体侧壁1的顶端各横向连接有顶加固肋板2;各顶加固肋板2的前侧面、后侧面的间距T1大于与其连接的块体侧壁1的前侧面、后侧面的间距T2(见图16);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1的前侧面与其连接的顶加固肋板2的前侧面平齐、位于后方的块体侧壁1的后侧面与其连接的顶加固肋板2的后侧面平齐。

两块体侧壁1之间等间距设有五个垂直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1的前侧面的肋板3;各肋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顶加固肋板2、两块体侧壁1相连从而形成四空腔4。

如图11所示,各肋板3的高于两顶加固肋板2的顶面部分为对接子口,对接子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2的截面是矩形。各肋板3的底面设有对接凹槽5,对接凹槽5为对接母口。对接母口的高度H2与各肋板3的顶面与两顶加固肋板2的顶面之间的间距H1相同;对接母口顶部前、后端的距离L2与对接子口的前、后端之间的间距L1相同;对接母口顶部前、后端的距离L2小于对接母口底部前、后端的距离L3,从而对接母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2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当尺寸相同的两个空心砌块垂直向对接时,位于下方的空心砌块的对接子口可正好卡入位于上方的空心砌块的对接对接母口。

各顶加固肋板2顶面的中部横向设有钢筋槽6。钢筋槽6有一部分位于其所在顶加固肋板2连接的块体侧壁1的正上方。

各肋板3的对接凹槽5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手抓槽8;手抓槽8的底部与对接凹槽5的顶端连通。

如图13所示,位于最中间的肋板3的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1,两块体侧壁1左端之间的肋板3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2,两块体侧壁1右端之间的肋板3左侧面与其右侧面的间距为S3,S1>S2+S3。

两块体侧壁1左端之间的肋板3的左侧面与两块体侧壁1的左侧面平齐;两块体侧壁1右端之间的肋板3的右侧面与两块体侧壁1的右侧面平齐。

各肋板3与两块体侧壁1的对接拐角处分别设有加固肋条7;各加固肋条7的正上方的顶加固肋板2相连。各加固肋条7的水平截面呈三角形。

各肋板3的顶面平齐,各肋板3的顶面高于两顶加固肋板2的顶面;各肋板3的后侧面与位于后方的块体侧壁1的前侧面平齐,各肋板3的前侧面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1的后侧面平齐。

本实施例采用JC/T 698-2010中提到石膏原料制成,所述空心砌块的各部为浇筑成型的一个整体。空心砌块的长度600mm,宽度200mm,高度250mm,块体侧壁1厚度30mm。对接凹槽5底端宽度为121mm;对接凹槽顶面与底面距离11mm。位于中间的肋板的前侧面与其后侧面的间距为66mm,其肋板的的前侧面与其后侧面的间距33mm。手抓槽8的垂直于块体侧壁1的截面呈半圆形。手抓槽8宽度84mm,手抓槽8高度32mm。便于操作者手指头插入。手抓槽8的垂直于位于前方的块体侧壁的前侧面的截面为弧形。现有技术中,没有这么大尺寸的手抓槽8,不便于操作者手指头插入,也容易挤手。由于手抓槽8的截面面积比较大,通过管线没有问题,手抓槽8同时起到了通过管线的作用,方便在手抓槽8内横向布设管线。

如图17-20所示,装配式非承重墙,使用若干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而成,所述钢筋槽6内设置拉筋10,块体侧壁1顶部及钢筋槽6表面涂布胶浆11。

各顶加固肋板2顶面的中部横向设有钢筋槽6,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槽6全部位于底部悬空的水平拉筋槽安装座上不利于水平拉筋槽内的水平拉筋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时,在实际的运输、安装过程中,钢筋槽不容易损坏。消除了由于水平拉筋槽很长而底部悬空,在实际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断裂、损坏,布设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失效的隐患。

各肋板3的高于两顶加固肋板2的顶面部分为对接子口,对接子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2的截面是矩形。肋板3下端的对接凹槽5为对接母口,对接母口的垂直于顶加固肋板2的截面是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母口。

如图19-20所示,对接时,对接子口的前、后两侧形成垂直于顶加固肋板2的截面大体呈三角形的对接间隙9,这个对接间隙9正是现有技术中施工工人涂布胶浆用工具刮平胶浆时,胶浆最容易累积的部位。施工工人在顶加固肋板顶面涂布胶浆,用工具刮平胶浆时,胶浆正好填充到这个对接间隙9,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空心砌块上、下层错缝组装成非承重墙时不容易对接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障了施工质量。

实施例2。如图21-2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肋板3的底端不设置手抓槽8。

实施例3。如图23-2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手抓槽8的垂直于块体侧壁1的截面呈梯形。

实施例4。如图25-2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各肋板3与两块体侧壁1的对接拐角处不设有加固肋条7;钢筋槽6全部位于其所在顶加固肋板2连接的块体侧壁1的正上方。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发明之用,并非是对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