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耗电率计算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载系统

耗电率计算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载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耗电率计算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载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本发明能够让用户实时了解车辆各用电系统的耗电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2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55118.1

  • 申请日2021-02-04

  • 分类号G07C5/08(20060101);B60L58/12(20190101);B60L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彭琰

  •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北大道(蛟桥镇)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8: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耗电率计算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并且伴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以及近年来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广大用户对新能汽车的一个关注点就是电量。在电池电量已定的情况下,让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车辆系统或部件的耗电情况,既可以增强用户体验,也可以给车厂提供优化方向的参考数据,因此,如何能让用户实时清晰的了解车辆各系统或部件的耗电情况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电率计算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载系统,旨在能够让用户实时了解车辆各系统的耗电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耗电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相对应的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所述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T1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Q1为所述目标系统的耗电率,Q2为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正常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重置所述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数值。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车辆启动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一电量值;

当所述车辆休眠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二电量值;

计算所述第一电量与所述第二电量差值得到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所述耗电率存储至预设存储区中,在接收到耗电率统计指令时,从所述预设存储区中提取出所述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所述车载系统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电率计算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一车载系统中,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车辆中,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所述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T1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Q1为所述目标系统的耗电率,Q2为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正常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重置模块,用于重置所述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数值。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车辆启动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一电量值;

当所述车辆休眠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二电量值;

计算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差值得到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所述耗电率存储至预设存储区中,在接收到耗电率统计指令时,从所述预设存储区中提取出所述耗电率。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所述车载系统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车辆内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得知车辆内各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获取到的所有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中选择需要了解的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并获取在此时间段内车辆内的总耗电量,通过获取到的车辆内的总耗电量计算出该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耗电率可以直观的看出车辆内各用电系统的耗电情况,能让用户实时清晰的了解车辆内各系统的耗电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耗电率计算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耗电率计算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耗电率计算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耗电率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耗电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S12。

步骤S10,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车辆中,车辆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量采集装置,以用于采集车内各系统的耗电量,其中,电量采集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电表,具体的,一个电量采集装置可以采集一个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一个电量采集装置也可以采集多个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在本步骤中,当车载系统检测到车辆启动时,可以开始执行对各用电系统的耗电量采集,而此处所指的车辆启动,通常是指整个车载系统中的用电系统上电后。

步骤S11,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S10中,车内的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用电系统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这取决于当时处于上电状态的用电系统的数量。而当处于上电状态的用电系统的数量为多个时,此时会采集到多个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在本实施例中,在某一时间段,可能不需要了解某些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因此,可以通过采集的多个用电系统的耗电量进行选择,选定在当前时间段需要了解的用电系统的用电量。

步骤S12,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具体的,在步骤S11步骤中得到了在当前时间段需要了解的用电系统的同时,获取当前时间段车辆内的总耗电量,通过车辆内的总耗电量和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段的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用户可以通过得到的目标系统的耗电率了解到车辆内的耗电情况。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耗电率计算方法,通过获取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车辆内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得知车辆内各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获取到的所有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中选择需要了解的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并获取在此时间段内车辆内的总耗电量,通过获取到的车辆内的总耗电量计算出该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耗电率可以直观的看出车辆内各用电系统的耗电情况,能让用户实时清晰的了解车辆内各系统的耗电情况。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耗电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相对应的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S23。

步骤S20,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步骤S21,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步骤S22,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步骤S23,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T1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Q1为所述目标系统的耗电率,Q2为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正常耗电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各用电系统的耗电率可以得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具体的,电池在出厂是都有自己的一个正常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很多因素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其也主要体现在当某用电系统的耗电率过高时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在实际中,在已知电池实际使用寿命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设置警示域值,当电池实际使用寿命与电池的使用时间差值进入域值范围内时,提醒用户更换电池。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耗电率计算方法,通过获取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车辆内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得知车辆内各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获取到的所有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中选择需要了解的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并获取在此时间段内车辆内的总耗电量,通过获取到的车辆内的总耗电量计算出该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耗电率可以直观的看出车辆内各用电系统的耗电情况,能让用户实时清晰的了解车辆内各系统的耗电情况。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耗电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车载系统,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相对应的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30~S33。

步骤S30,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一般的,在电量采集装置采集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之前,为了便于计算和提升电量采集装置采集的电量的准确性,都会在电量采集装置采集电量之前重置所述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数值。

具体的,当检测到所述车辆启动时,电量采集装置会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一电量值;当车辆在启动后的第一次休眠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二电量值;通过计算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差值得到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在本步骤中,可以采集到车辆中的用电系统在某一时间段的耗电量,而此处所指的车辆休眠,通常是指整个车载用电系统下电后。

步骤S31,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步骤S32,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具体的,还可以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所述耗电率存储至预设存储区中,在接收到耗电率统计指令时,从所述预设存储区中提取出所述耗电率。

步骤S33,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所述车载系统进行展示。

在本步骤中,可以对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车载系统进行展示,具体的,可以通过车内CAN网络将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车内的显示装置进行展示,方便用户实时观察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请参阅图4,所述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耗电率计算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一车载系统中,所述车载系统设置于车辆中,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200,用于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获取通过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的至少一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车辆内至少一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选择模块30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至少一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中选择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启动时的总耗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和所述总耗电量得到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

进一步地,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500,用于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所述根据所述耗电率以得到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所述车辆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T1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Q1为所述目标系统的耗电率,Q2为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正常耗电率。

进一步地,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重置模块100,用于重置所述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数值。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采集模块200具体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车辆启动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一电量值;

当所述车辆休眠时,获取所述用电系统的第二电量值;

计算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差值得到所述用电系统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上述耗电率计算装置,其中,所述获取模块400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所述耗电率存储至预设存储区中,在接收到耗电率统计指令时,从所述预设存储区中提取出所述耗电率。

进一步地,所述耗电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展示模块600,用于将所述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所述车载系统进行展示。

上述各模块被执行时所实现的功能或操作步骤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中车载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至3的步骤。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电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车辆内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得知车辆内各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在获取到的所有用电系统中的耗电量中选择需要了解的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量,并获取在此时间段内车辆内的总耗电量,通过获取到的车辆内的总耗电量计算出该目标用电系统的耗电率,通过耗电率可以直观的看出车辆内各用电系统的耗电情况,能让用户实时清晰的了解车辆内各系统的耗电情况。

以上各个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