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

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应用于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的磁力线矫正;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场装置、管状的加热炉、固定架、两块第一聚磁板、两块第二聚磁板和至少一个用于矫正磁力线的矫正单元;所述固定架为条形,所述固定架设在加热炉内,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沿加热炉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第一聚磁板分别设在加热炉的两端口处,两第二聚磁板分别设在固定架的两端,所述第一聚磁板和第二聚磁板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聚磁板的面积大于第二聚磁板的面积,所述矫正单元设在固定架内。本发明应用于磁芯技术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2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新核瑞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19034.5

  • 发明设计人 王朝辉;高岗;王巍;

    申请日2021-01-07

  • 分类号H01F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21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黄达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马田街道办将石新围第四工业区惠龙兴工业园A4栋四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被朝同一方向磁场磁化时,当磁芯的磁畴被平行排列,磁芯的磁滞回线趋于扁平化,则磁芯的磁特性参数具有剩磁Br小、矫顽力Hc小、磁损耗Ps低等优点。

针对上述需求,需要对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进行矫正,而磁场的磁力线是弧形的,如果直接对磁芯矫正,则不能将磁芯的磁畴矫正至平行。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种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解决了对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进行矫正,不能将磁芯的磁畴矫正至平行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应用于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的磁力线矫正;

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场装置、管状的加热炉、固定架、两块第一聚磁板、两块第二聚磁板和至少一个用于矫正磁力线的矫正单元;

所述固定架为条形,所述固定架设在加热炉内,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沿加热炉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第一聚磁板分别设在加热炉的两端口处,两第二聚磁板分别设在固定架的两端,所述第一聚磁板和第二聚磁板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聚磁板的面积大于第二聚磁板的面积,所述矫正单元设在固定架内。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聚磁板和加热炉口径面积比为92%~98%,所述第二聚磁板和第一聚磁板的面积比为90%~95%,所述第二聚磁板和固定架横截面的面积比为110%~100%。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聚磁板和第二聚磁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块第三聚磁板,所述第三聚磁板和第一聚磁板、第二聚磁板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三聚磁板的面积小于第一聚磁板而大于第二聚磁板;

所述第三聚磁板为多块时,沿第一聚磁板至第二聚磁板方向,所述第三聚磁板的面积依次递减。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聚磁板、第二聚磁板和第三聚磁板的材质分别为铁、钴、镍中的任一一种。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聚磁板、第二聚磁板和第三聚磁板的材质分别为DT4纯铁。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聚磁板、第二聚磁板和第三聚磁板的厚度分别为5mm~10mm。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加热炉为圆管形,所述第一聚磁板、第二聚磁板和固定架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矫正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铁质的矫正件,所述矫正件的形状和待矫正磁芯的形状相同,所述矫正件的厚度为20mm~30mm。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矫正单元还包括无磁的固定棒,所述矫正件和待矫正磁芯均为环形,所述矫正件和待矫正磁芯套设在固定棒上。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矫正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矫正件为DT4纯铁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能够对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进行矫正,且能够将磁芯的磁畴矫正至平行,操作简单,矫正效率高,矫正成本低。其中,第一聚磁板的作用是将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初步收集聚集到加热炉中,第二聚磁板是将第一聚磁板的磁力线进行聚集。如,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密度为B0,经第一聚磁板收集聚集后,由于第一聚磁板放在加热炉内,所述第一聚磁板的面积会略小于或等于加热炉的口径,第一聚磁板出来的磁力线密度为B1,第二聚磁板出来的磁力线密度为B2,则有B2>B1>B0。从而使施加给矫正单元及磁芯的磁力线密度的提高,磁场强度H的增大。给需要磁化的磁芯提供了更强大的磁场,磁芯的磁特性参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第一聚磁板和第二聚磁板的聚磁作用,使磁芯的磁畴就更加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矫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矫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待矫正磁芯未磁化矫正前磁畴分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磁芯磁化矫正后磁畴分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磁化矫正前磁芯的磁滞回线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磁化矫正后磁芯的磁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应用于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的磁力线聚磁矫正,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场装置、管状的加热炉1、固定架2、两块第一聚磁板3、两块第二聚磁板4和至少一个用于矫正磁力线的矫正单元5;

所述固定架2为条形,所述固定架2设在加热炉1内,所述固定架2的长度方向沿加热炉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第一聚磁板3分别设在加热炉1的两端口处,两第二聚磁板4分别设在固定架2的两端,所述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一聚磁板3的面积大于第二聚磁板4的面积,所述矫正单元5设在固定架2内。

采用本实施例的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的矫正方法为:将待矫正的磁芯6放入在矫正单元5内,加热炉1加热至450℃~570℃,使待矫正磁芯6充分受热,并保温;再采用线圈8给磁芯6施加磁场,使线圈8产生的磁力线81依次从加热炉1两端的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矫正单元5穿至磁芯6,通过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的聚磁和矫正单元5的配合对磁芯6进行矫正,将磁芯6中的磁畴61矫正至平行,矫正完成后,再将加热炉1内的温度降低至350℃以下,使磁芯2内的磁畴2趋于稳定。

本实施例的磁力线聚磁矫正装置,能够对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6进行矫正,且能够将磁芯2的磁畴21矫正至平行,操作简单,矫正效率高,矫正成本低。其中,第一聚磁板3的作用是将线圈8产生的磁力线初步收集聚集到加热炉1中,第二聚磁板4是将第一聚磁板3的磁力线81进行聚集。如,线圈8产生的磁力线81密度为B0,经第一聚磁板3收集聚集后,由于第一聚磁板3放在加热炉1内,所述第一聚磁板3的面积会略小于或等于加热炉1的口径,第一聚磁板3出来的磁力线81密度为B1,第二聚磁板4出来的磁力线81密度为B2,则有B2>B1>B0。从而使施加给矫正单元5及磁芯6的磁力线密度的提高,磁场强度H的增大。给需要磁化的磁芯6提供了更强大的磁场,磁芯6的磁特性参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的聚磁作用,使磁芯6的磁畴61就更加平行。

具体的,对磁芯6是否矫正完成的判断方法为:对靠近矫正件51的磁芯6进行测试,测试其磁参数,磁导率,磁滞回线等数据,若判断靠近矫正件51的磁芯6矫正完成,则所有磁芯6均已矫正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若没有设置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时,矫正单元5也是可以对磁芯6进行矫正的,只是矫正效果没那么好,聚磁的目的,是把大面积离散的磁力线81进行聚集。用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的面积进行阶梯式的缩小。这样磁力线81密度被增加,磁通密度的增加,施加给磁芯6的磁场强度越大,对磁芯6的磁畴61平行排列的作用越大。

其次,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磁场装置施加磁场,而不限于采用线圈8。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磁板3和加热炉1口径面积比为92%~98%,所述第二聚磁板4和第一聚磁板3的面积比为90%~95%,所述第二聚磁板4和固定架2横截面的面积比为110%~100%。具体的,第一聚磁板3的面积是加热炉1口径的95%,第一聚磁板3放在加热炉1端口内,第二聚磁板4的面积是第一聚磁板3的面积的80%。在该面积比下,既保证了磁芯6矫正时的量产数量,也满足了聚磁效果。具体的,固定架2可以为圆形或圆筒形,固定架2内可以放置多个矫正单元5,便于批量生产。设线圈8产生的磁力线81为1T,则第一聚磁板3出来的磁力线81为B1=1/0.95,为1.05T,第二聚磁板4出来的磁力线81为B2=1/0.8,为1.25T。即通过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的作用,使施加在矫正单元5和磁芯6上的磁通密度B2提高至1.25倍。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磁板3和第二聚磁板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块第三聚磁板,所述第三聚磁板和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平行且相对,所述第三聚磁板的面积小于第一聚磁板3而大于第二聚磁板4;

所述第三聚磁板为多块时,沿第一聚磁板3至第二聚磁板4方向,所述第三聚磁板的面积依次递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阶梯式递减的第三聚磁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第三聚磁板的材质分别为铁、钴、镍中的任一一种,由于钴和镍都比较贵,优选的,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第三聚磁板为铁。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第三聚磁板的材质分别为DT4纯铁,DT4纯铁的价格便宜,且聚磁效果好。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第三聚磁板的厚度分别为5mm~10mm,优选的,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第三聚磁板的厚度分别为5mm。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炉1为圆管形,所述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和固定架2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矫正单元5包括至少两个铁质的矫正件51,所述矫正件51的形状和待矫正磁芯的形状相同,所述矫正件51的厚度为20mm~30mm,当矫正件51的厚度为20mm时,矫正效果最好,使用的矫正件51的材料利用率最高,性价比最好,经济性最好。矫正单元5的矫正方法为:通过将铁质的矫正件51制成和待矫正磁芯6相同的形状,矫正时,将各待矫正磁芯6放在矫正件51之间,磁力线81经第二聚磁板4后依次穿过矫正件51和待矫正磁芯6,能够使穿过磁芯6的磁力线81趋于平行,在对磁芯6矫正时,能够使磁芯6内的磁畴61趋于平行。

固定架2内可以放置多个矫正单元5,每矫正单元5的矫正件51之间可以放多个待矫正磁芯6,这样,可以同时对很多待矫正磁芯6进行矫正,能够实现批量化矫正,矫正效率高。如图3至图4所示,未矫正前的磁芯6的磁畴61是杂乱无章的,而经过本实施例用于铁基或鈷基纳米晶磁芯磁力线81的矫正方法矫正后,磁芯6内的磁畴6趋于平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矫正单元5还包括无磁的固定棒52,所述矫正件51和待矫正磁芯均为环形,所述矫正件51和待矫正磁芯套设在固定棒52上。优选的,所述矫正件51和待矫正磁芯6为圆环形,所述固定棒52为圆棒。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矫正件51的数量为两个,在具体的矫正过程中,仅需要两个矫正件51即可,若是设置两个以上的矫正件51,当然也可以对待矫正磁芯2进行矫正,但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所述矫正件51为DT4纯铁制成,本实施例的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第三聚磁板和矫正件51均可采用DT4纯铁制成,但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第三聚磁板的作用为聚磁,矫正件51的作用为矫正。其作用不同的区别在于矫正件51的厚度范围和第一聚磁板3、第二聚磁板4、第三聚磁板的厚度范围不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