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及其检测调整方法

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及其检测调整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包括能固定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上的U型固定架、设置在U型固定架上的内螺纹套和设置在U型固定架上且能沿U型固定架上下移动的杆件;所述内螺纹套中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套相配合的外螺纹套,所述U型固定架的内部中设置有U型受力板,外螺纹套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相接触,所述杆件的一端穿过外螺纹套和U型受力板伸入到U型受力板的内部中,伸入到U型受力板内部中的杆件一端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连接,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套接在齿轮箱输出轴上。本发明可以准确的检测与调整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减少了工序,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7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26817.1

  • 申请日2020-12-30

  • 分类号G01B5/1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千寻;杜梅花

  •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田心高科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4: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游隙测量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工装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齿轮箱齿轴轴承轴向游隙的大小对于齿轮箱能否正常运转和工作寿命至关重要,齿轴轴承的轴向游隙值过大或过小会导致齿轮箱的运转噪音过大,甚至发生轴承烧毁等事故。

公开号为CN2029387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齿轮箱齿轴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工装,所述齿轮箱包括齿轴和安装在所述齿轴上的齿轴轴承,所述齿轴轴承固定安装在轴承座内,该测量工装包括定位支座、测力传感器、支承板和至少一根立杆;所述定位支座开设有一个供所述齿轴穿过的通孔,该定位支座穿过所述齿轴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支承板与所述齿轴之间,且该测力传感器的上端通过第一螺杆及螺合在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承板相连,该测力传感器的下端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齿轴相连。上述技术方案能精确地测量出齿轴轴承的轴向游隙值,但无法实现游隙调整,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工序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工装,减少了操作者的经验要求,可以准确的检测与调整齿轮箱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工装检测调整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包括能固定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上的U型固定架、设置在U型固定架上的内螺纹套和设置在U型固定架上且能沿U型固定架上下移动的杆件;所述内螺纹套中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套相配合的外螺纹套,所述U型固定架的内部中设置有U型受力板,外螺纹套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相接触,所述杆件的一端穿过外螺纹套和U型受力板伸入到U型受力板的内部中,伸入到U型受力板内部中的杆件一端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连接,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套接在齿轮箱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U型固定架包括U型固定架本体和设置在U型固定架本体上方的上挡板,所述内螺纹套设置在U型固定架本体上,所述U型固定架通过多个固定架螺杆与齿轮箱箱体连接,所述固定架螺杆穿过上挡板并与齿轮箱箱体上的螺纹孔相配合;所述固定架螺杆上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与上挡板接触,另一端与U型固定架本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为螺杆,杆件的一端依次穿过上挡板、外螺纹套和U型受力板伸入到U型受力板的内部中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连接,在位于上挡板顶面一侧的杆件另外一端上套接有上螺母,在位于上挡板底面一侧的杆件另外一端上套接有下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上伸入到U型受力板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底板,连接底板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相接触,通过多个锁紧螺丝穿过连接底板拧入到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杆件的一端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固定架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两端上的弧形侧板一和弧形侧板二;所述U型受力板包括受力板以及设置在受力板两端上的弧形侧板三和弧形侧板四。

进一步地,所述U型受力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外螺纹套一端能伸入到定位槽中与受力板相接触。

一种应用上述工装检测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U型固定架固定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上;

S2.旋转外螺纹套,通过外螺纹套的一端推动U型受力板朝下移动,使得U型受力板压紧接触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端面上;

S3.将百分表安装在齿轮箱上,使得百分表的表针与齿轮箱输出轴相接触;

S4.控制杆件带动齿轮箱输出轴移动,从而带动齿轮箱上轴承或下轴承的内圈和上轴承滚子或下轴承滚子一起移动,当移动到位后分别通过百分表记录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

进一步地,步骤S4中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和上轴承滚子一起上移时,是当上轴承滚子与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相接触时,表示移动到位,此时通过百分表记录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

齿轮箱下轴承的内圈和下轴承滚子一起下移时,是当下轴承滚子与齿轮箱下轴承的外圈相接触时,表示移动到位,此时通过百分表记录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

一种应用上述工装调整齿轮箱轴承游隙过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旋转外螺纹套,使得旋转外螺纹套的一端推动U型受力板继续朝下移动,利用U型受力板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朝下移动,从而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直至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合格。

一种应用上述工装调整齿轮箱轴承游隙过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Y1.反向旋转外螺纹套,使得旋转外螺纹套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之间留有间隙;

Y2.将控制杆件上移,通过杆件上移带动齿轮箱输出轴上移,从而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和上轴承滚子一起上移,使得上轴承滚子与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相接触,在上轴承滚子与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相接触后,在杆件继续上移带动下,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朝上移动,从而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直至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合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检测步骤和调整步骤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能利用同一种工装对齿轮箱轴承游隙进行检测和调整,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批量化生产。当需要进行轴承游隙检测时,只要拧紧多个固定架螺杆,将可以将本发明的工装快速的安装到待检齿轮箱箱体上进行检测调整工作;当检测调整工作完成后,只要拧松多个固定架螺杆,将本发明的工装取下即可对另外一个待检齿轮箱进行检测调整工作,这样提高了检测调整工作的工作效率,更加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通过设置套筒,来调整上挡板和U型固定架本体之间的间隙长度,这样便于后续轴承游隙调整工作的进行。通过上螺母、下螺母、设置成螺杆的杆件以及上挡板相配合,实现了杆件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后续检测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对齿轮箱轴承游隙的进行检测调整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装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型固定架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型固定架本体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齿轮箱箱体,2为U型固定架,211为U型固定架本体,2111为固定板,2112为弧形侧板一,2113为弧形侧板二,212为上挡板,3为内螺纹套,4为杆件,5为外螺纹套,6为U型受力板,611为受力板,612为弧形侧板三,613为弧形侧板四,7为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8为齿轮箱输出轴,811为输出轴外侧凸缘,9为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10为固定架螺杆,11为套筒,12为上螺母,13为下螺母,14为连接底板,15为锁紧螺丝,16为定位槽,17为上轴承滚子,18为齿轮箱下轴承的内圈,19为下轴承滚子,20为齿轮箱下轴承的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包括能固定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1上的U型固定架2、设置在U型固定架2上的内螺纹套3和设置在U型固定架2上且能沿U型固定架2上下移动的杆件4;在内螺纹套3中设置有与内螺纹套3相配合的外螺纹套5,在U型固定架2的内部中设置有U型受力板6,外螺纹套5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6相接触,从而使得U型受力板6压紧接触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7端面上,杆件4的一端穿过外螺纹套5和U型受力板6伸入到U型受力板6的内部中,伸入到U型受力板内部6中的杆件4一端与齿轮箱输出轴8的轴端面连接,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9套接在齿轮箱输出轴上。

本实施例在进行检测时,通过外螺纹套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相接触,从而使得U型受力板压紧接触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端面上,再利用杆件带动齿轮箱输出轴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和上轴承滚子以及齿轮箱下轴承的外圈和下轴承滚子一起移动,从而对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检测,当需要调整游隙时,通过外螺纹套、U型受力板和杆件相配合,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上、下移动,从而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在进行游隙调整时,齿轮箱下轴承的外圈是固定不定的,只需对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的位置进行调整,就能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因此,本实施例将齿轮箱轴承游隙的检测步骤和调整步骤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能利用同一种工装对齿轮箱轴承游隙进行检测和调整,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批量化生产。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箱上轴承和齿轮箱下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

如图2和图3所示,U型固定架2包括U型固定架本体211和设置在U型固定架本体211上方的上挡板212,内螺纹套3设置在U型固定架本体211上,通过多个固定架螺杆10穿过上挡板212和U型固定架本体211后拧入到齿轮箱箱体1上的螺纹孔中,从而将U型固定架2固定连接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1上;在位于上挡板212和U型固定架本体211之间的每个固定架螺杆10上均套接有套筒11,套筒11的一端与上挡板212接触,套筒11的另外一端与U型固定架本体211接触,从而使得上挡板212和U型固定架本体211之间留有间隙。当需要进行轴承游隙检测时,只要拧紧多个固定架螺杆,将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工装快速的安装到待检齿轮箱箱体上进行检测调整工作;当检测调整工作完成后,只要拧松多个固定架螺杆,将本实施例的工装取下即可对另外一个待检齿轮箱进行检测调整工作,这样提高了检测调整工作的工作效率,更加适用于批量化生产。通过设置套筒,来调整上挡板和U型固定架本体之间的间隙长度,这样便于后续轴承游隙调整工作的进行。

杆件4为螺杆,杆件4的一端依次穿过上挡板212、外螺纹套5和U型受力板6伸入到U型受力板6的内部中与齿轮箱输出轴8的轴端面连接,在位于上挡板212顶面一侧的杆件4另外一端上套接有上螺母12,在位于上挡板212底面一侧的杆件4另外一端上套接有下螺母13。当需要控制杆件4上移时,先松开下螺母13(即使下螺母与上挡板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再拧动上螺母12,通过上螺母12与上挡板212顶面相接触后,在上螺母12的继续转动下,带动杆件4上移;当需要控制杆件4下移时,先松开上螺母12(即使上螺母与上挡板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再拧动下螺母13,通过下螺母13与上挡板212底面相接触后,在下螺母13的继续转动下,带动杆件4下移,本实施例通过上螺母、下螺母、设置成螺杆的杆件以及上挡板相配合,实现了杆件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后续检测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伸入到U型受力板内部中的杆件4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底板14,连接底板14与齿轮箱输出轴8的轴端面相接触,通过多个锁紧螺丝15穿过连接底板14拧入到齿轮箱输出轴8的轴端面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杆件的一端与齿轮箱输出轴的轴端面连接。这样设置更加便于齿轮箱输出轴与杆件之间的连接。

如图3~5所示,U型固定架本体211和U型受力板6的结构类似,U型固定架本体211包括固定板2111以及设置在固定板2111两端上的弧形侧板一2112和弧形侧板二2113,内螺纹套3设置在固定板2111上。U型受力板6包括受力板611以及设置在受力板611两端上的弧形侧板三612和弧形侧板四613。这样当本实施例的工装连接在齿轮箱箱体上后,如图1所示,由于与齿轮箱输出轴8连接在一起的输出轴外侧凸缘811是环形的,因此,输出轴外侧凸缘811会有部分外露于U型固定架本体211和U型受力板6,输出轴外侧凸缘811的外露部分就可以正好便于百分表的测量,因此,通过对U型固定架本体和U型受力板的设计,便于百分表的测量,从而更加便于对轴承游隙进行检测。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受力板611上设置有定位槽16,外螺纹套5一端能伸入到定位槽16中与受力板611相接触。通过设置定位槽,能够更加便于U型受力板与外螺纹套之间的配合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方法,基于实施例1提供的齿轮箱轴承游隙调整检测工装完成。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种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U型固定架2固定在位于输出轴处齿轮箱箱体1上;

S2.旋转外螺纹套,通过外螺纹套的一端推动U型受力板朝下移动,使得U型受力板压紧接触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端面上;

S3.将百分表安装在齿轮箱上,使得百分表的表针与齿轮箱输出轴相接触;

S4.控制杆件4上移,带动齿轮箱输出轴8上移,从而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9和上轴承滚子17一起上移,当移动到位时,通过百分表记录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L1;

控制杆件4下移,带动齿轮箱输出轴8下移,从而带动齿轮箱下轴承的内圈18和下轴承滚子19一起下移,当移动到位时,通过百分表记录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L2。

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L1和L2的测量过程不分先后,录好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L1和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L2后,再通过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L1和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L2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判断是否合格。具体地,先将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L1和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L2相减得到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和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之间的差值L0,再判断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一和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二之间的差值L0是否在0.03mm-0.1mm之间;如果在0.03mm-0.1mm之间,则判断为合格,反之,则判断为不合格,则进入调整步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轴承游隙调整方法,基于实施例2中的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检测结果完成。

当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大时,调整步骤为:继续旋转外螺纹套5,使得旋转外螺纹套5的一端推动U型受力板6继续朝下移动,利用U型受力板6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7朝下移动,从而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直至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合格。

当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小时,调整步骤如下:

Y1.反向旋转外螺纹套5,使得旋转外螺纹套5的一端与U型受力板6之间留有间隙;

Y2.将控制杆件4上移,通过杆件4上移带动齿轮箱输出轴8上移,从而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内圈9和上轴承滚子17一起上移,使得上轴承滚子17与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7相接触,在上轴承滚子17与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7相接触后,在杆件4继续上移带动下,带动齿轮箱上轴承的外圈7朝上移动,从而对整个齿轮箱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调整,直至齿轮箱轴承轴向游隙合格。

本实施例中对齿轮箱轴承游隙进行调整后,可根据实施例2中轴承游隙的测量方法对轴承游隙进行检查。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