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

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包括组合模块、BIM设计模型、GIS模块和保障措施模块,所述组合模块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BIM设计模型、所述GIS模块和所述保障措施模块,所述BIM设计模型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设计软件模块、分析模块、可视化模块、模拟检查模块和营运管理模块;该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在组合模块中组合BIM设计模型、GIS模块和保障措施模块,可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后配合保障措施模块中的多模块方法,使GIS数据集成方法的内容扩充、服务性提高,使数据集成方法具备模拟导航效果,保障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科锐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91507.1

  • 申请日2020-08-07

  • 分类号G06F30/13(20200101);G06F16/29(20190101);

  • 代理机构11676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曹书华

  •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解放大道1208号新长江国际A栋15层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1: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BIM设计模型是运用BIM软件建立的数字模型,但其内涵以及数据早已超越传统模型概念,摆脱以往2D平面模型的束缚,改变人们对于视觉3D模型炫酷的认识,将建筑数据充分融合、统一、分析、应用。

BIM模型与传统2D图纸审图的区别在于,依照2D设计图纸,利用Revit或Bentley等系列软件建置土建、结构、机电、供水、排水、管线BIM模型,可对设计结果进行动态可视化呈现,以HTML5(WEB GL)技术将3D模型在线浏览,以模型让业主、施工、监理等各专业方直觉的理解设计方案,模拟推演与验证设计的可施工性,可以预先透过各专业模型所见及所得、更直觉的检查到设计图上各个专业相互间的障碍、空间几何数据信息、结构计算、设备安装、节能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图问题,在施工前能预先发现存在的问题,透过智慧手机、PAD及云端服务软件,将整个建案过程数以万计的2D、3D及所有档案集中储存管理,在线协同作业会审。

而GIS数据集成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数据集成中会选择采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的方法来进行配合。

但是现有的集成方法较为单一,即使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中,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配合保障措施模块后,也缺少多模块方法,难以增加稳定性和协调性,使GIS数据集成方法无法进行内容扩充、服务性较低,使数据集成方法难以具备模拟导航的效果,集成方法的最终数据获取的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集成方法较为单一,即使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中,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配合保障措施模块后,也缺少多模块方法,难以增加稳定性和协调性,使GIS数据集成方法无法进行内容扩充、服务性较低,使数据集成方法难以具备模拟导航的效果,集成方法的最终数据获取的精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包括组合模块、BIM设计模型、GIS模块和保障措施模块,所述组合模块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BIM设计模型、所述GIS模块和所述保障措施模块,所述BIM设计模型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设计软件模块、分析模块、可视化模块、模拟检查模块和营运管理模块,所述GIS模块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支撑模块、GIS平台模块和外部环境模块,所述保障措施模块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网格服务模块、标准地址模块、位置轨迹模块、基础服务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组合模块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栓。

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的GIS数据集成方法,该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的GIS数据集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所述网格服务模块中进行网格创建,并配合网格合并、网格拆分和网格删除增加网格的可操作性,使网格具有查询功能,方便进行网格关联;

S2:在所述标准地址模块中进行地址查询、地址匹配和地址编辑的设定,利用自动拆分方式进行地址定位,增加搜索引擎的覆盖查询几率;

S3:利用所述位置轨迹模块的POI管理进行轨迹回放,便于为路径规划进行视频回传,为路径导航停供周边搜索的服务,以达到模拟导航的效果;

S4:所述基础服务模块中具有目录服务功能,在进行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查询服务中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地图服务的运行过程受到数据服务,以增加GIS数据集成的服务性;

S5:再配合数据管理模块来进行矢量数据管理和影像数据管理的处理,达到数据转换功能,便于在信息点管理时达到数据校验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在组合模块中组合BIM设计模型、GIS模块和保障措施模块,可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后配合保障措施模块中的多模块方法,增加稳定性和协调性,使GIS数据集成方法的内容扩充、服务性提高,使数据集成方法具备模拟导航的效果,保障了集成方法最终数据获取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BIM设计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GIS模块示意图。

图中:100组合模块、110BIM设计模型、111设计软件模块、112分析模块、113可视化模块、114模拟检查模块、115营运管理模块、120GIS模块、121支撑模块、122GIS平台模块、123外部环境模块、130保障措施模块、131网格服务模块、132标准地址模块、133位置轨迹模块、134基础服务模块、135数据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包括组合模块100、BIM设计模型110、GIS模块120和保障措施模块130,组合模块10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BIM设计模型110、GIS模块120和保障措施模块130,BIM设计模型11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设计软件模块111、分析模块112、可视化模块113、模拟检查模块114和营运管理模块115,GIS模块12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支撑模块121、GIS平台模块122和外部环境模块123,保障措施模块130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网格服务模块131、标准地址模块132、位置轨迹模块133、基础服务模块134和数据管理模块135。

其中,组合模块10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栓。

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的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的GIS数据集成方法,该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的GIS数据集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网格服务模块131中进行网格创建,并配合网格合并、网格拆分和网格删除增加网格的可操作性,使网格具有查询功能,方便进行网格关联;

S2:在标准地址模块132中进行地址查询、地址匹配和地址编辑的设定,利用自动拆分方式进行地址定位,增加搜索引擎的覆盖查询几率;

S3:利用位置轨迹模块133的POI管理进行轨迹回放,便于为路径规划进行视频回传,为路径导航停供周边搜索的服务,以达到模拟导航的效果;

S4:基础服务模块134中具有目录服务功能,在进行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查询服务中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地图服务的运行过程受到数据服务,以增加GIS数据集成的服务性;

S5:再配合数据管理模块135来进行矢量数据管理和影像数据管理的处理,达到数据转换功能,便于在信息点管理时达到数据校验的目的。

其中,组合模块10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栓。

综合以上所述,该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GIS数据集成方法,在组合模块中组合BIM设计模型、GIS模块和保障措施模块,可在BIM设计模型和GIS数据集成后配合保障措施模块中的多模块方法,增加稳定性和协调性,使GIS数据集成方法的内容扩充、服务性提高,使数据集成方法具备模拟导航的效果,保障了集成方法最终数据获取的精度。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