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的薄型刺绒布

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的薄型刺绒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煮布、脱水、柔软、一次烘干、缝头、针刺成绒层、二次烘干及剪毛工序;煮布用的煮布溶液中均匀分散有冰醋酸,煮布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96℃,20~60min;柔软用的柔软溶液含坯布重量的1.5~6%的氨基硅油及含坯布重量的1.5~3%的抗静电剂;针刺成绒层的方法为,沿垂直于布面的方向以800~1150次/min针刺坯布,车速2~5米/min,通过针刺坯布使纤维散开进而相互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纤维均具有一定弹性。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刺断纤维,优化触感和弹性,还能阻止细菌流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9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均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1540.8

  • 发明设计人 曹军;

    申请日2020-12-18

  • 分类号D03D15/00(20210101);D03D15/56(20210101);D04B1/00(20060101);D04B27/00(20060101);D06C11/00(20060101);D06C13/00(20060101);D06B3/10(20060101);D06B15/00(20060101);D06B19/00(20060101);D04H18/02(20120101);D06M13/188(20060101);D06M15/643(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58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郑云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青洋北路13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9:3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 的薄型刺绒布。

背景技术

绒类面料手感柔软,舒适保暖,是秋冬季面料主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 面料表面绒毛植入方法有多种,例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420480982.4) 公开了一种羊毛绒复合结构,绒毛层织制于涤纶层,通过将绒毛线穿过纬线并 经割绒形成羊毛绒,这种方法形成的绒毛为U字型,但这种方法形成的绒毛容 易起球,且对面料弹性没有增强作用。再如通过拉毛机拉毛起绒,其拉毛需经 过拉梳剪三道工序才能完成起绒效果,能耗高,投入大,且存在一定的原料损 耗。目前针刺起绒用于面料起绒崭露头角,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 201911051396.1)公开的一种针刺起绒层料及其针刺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 坯布纺织、染色、还原清洗、上揉处理、烘干定型、针刺处理及二次定型,针 刺处理中通过粗型号刺针刺出绒毛,再经过细型号刺针修正绒毛效果及布面平 整度,但该工艺对纤维强度要求较高,否则会将纤维丝刺断,易起球且不利于 改善布料弹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 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煮布、脱水、柔软、一次烘干、缝头、针刺成绒层、二次 烘干及剪毛工序处理;其中

煮布的方法为,将坯布浸入煮布溶液中,于60~96℃的温度下煮20~60min,, 煮布溶液中均匀分散有冰醋酸;

柔软方法为,将脱水后的坯布浸渍于柔软溶液中,浸渍结束后捞出坯布, 柔软溶液中均匀分散有氨基硅油及抗静电剂,其中抗静电剂的含量为所浸渍坯 布重量的1.5~3%,氨基硅油的含量为所浸渍坯布重量的1.5~6%;

一次烘干方法为,将柔软处理后的坯布于烘箱中烘烤,烘箱温度设置为 135~185℃,在烘箱内的停留时间为50秒~150秒,更进一步优选为60秒~120 秒,保证烘干的前提下减少柔软剂的挥发;

针刺成绒层的方法为,沿垂直于布面的方向针刺坯布,并控制针刺频率为 800~1150次/min,车速为2~5米/min(更进一步优选2.5~4.5米/min),通过针 刺坯布使纤维散开进而相互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所述纤维均具有一定弹性;

二次烘干方法为,控制烘箱温度为135~185℃,坯布的车速为15~35米/min;

剪毛处理方法为,将凸出绒层的纤维修剪至接近绒层高度。

进一步的,脱水处理后坯布含水率为20~35%。

进一步的,柔软工序中,坯布在柔软液中的浸渍时间为30秒~60秒,柔软 处理后利用轧车控制轧液率(轧液率可以为70%±5%),再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坯布为针织布或毛纺机织布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还包括蒸呢工序,用于根据需要将经剪毛处理后的坯布进行蒸 呢处理,以保证所制得的薄型刺绒布的平整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刺断纤维, 保证被刺开的拱起并良好分散和交错,进而使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具有良好的柔 软效果、保暖效果及增加薄型刺绒布弹性,优化触感。另外本申请的薄型刺绒 布,特别是绒层为多孔性表面利于促进病毒中水分的快速流失,从而缩短病毒 的存活时间,进而削弱病毒的传染能力,此外绒层的多孔结构还具有阻止细菌、 病毒在绒层面料上流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得的薄型刺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经纱,2.纬纱,3.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以毛纺机织布(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 为例,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煮布、脱水、柔软、一次烘干、缝头、针刺成绒层3、 二次烘干及剪毛工序处理;其中

煮布的方法为,将坯布浸入煮布溶液中,于60~96℃的温度下煮20~60min,, 煮布溶液中均匀分散有冰醋酸;

柔软方法为,将脱水后的坯布浸渍于柔软溶液中,浸渍结束后捞出坯布, 柔软溶液中均匀分散有氨基硅油及抗静电剂,其中抗静电剂的含量为所浸渍坯 布重量的1.5~3%,氨基硅油的含量为所浸渍坯布重量的1.5~6%。

一次烘干方法为,将柔软处理后的坯布于烘箱中烘烤,烘箱温度设置为 135~185℃,坯布的车速为15~30米/min,坯布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为60秒~120 秒;

针刺成绒层3的方法为,沿垂直于布面的同一方向针刺坯布,并控制针刺 频率为800~1150次/min,车速为2.5~4.5米/min,通过针刺坯布使经纱1纤维和 纬纱2纤维散开进而相互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经纱1纤维和纬纱2纤维均具 有一定弹性;

二次烘干方法为,控制烘箱温度为135~185℃,坯布的车速为15~35米/min;

剪毛处理方法为,将凸出绒层的纤维修剪至接近绒层3的高度。

脱水处理后坯布含水率为20~35%。

柔软工序中,坯布在柔软液中的浸渍时间为30秒~60秒,柔软处理后,利 用轧车控制轧液率70%,然后再烘干。

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蒸呢工序,用于根据需要将经剪毛处理后的坯布进行 蒸呢处理,以保证所制得的薄型刺绒布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的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刺断纤维,保证经纱1纤 维和纬纱2纤维分散并良好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进而使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具 有良好的柔软效果、保暖效果及增加薄型刺绒布弹性,优化触感,另外还具有 阻止细菌流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包括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的坯布,每股所 述纬纱2的上下以平织的形式交替织入一股所述经纱1,通过针刺坯布使经纱1 纤维和纬纱2纤维散开从而相互交错于于布面形成绒层3,所述绒层3位于坯布 的单侧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薄型刺绒布为150g/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