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

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根据S1中确认的结果,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概念模型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通过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使得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动态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解决了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20356.1

  • 申请日2021-01-07

  • 分类号G06F30/20(20200101);G06F30/22(20200101);

  • 代理机构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邢江峰

  • 地址 710051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长乐东路甲字一号邮小二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8: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作战任务规划是网络信息体系的大脑和灵魂,是推进作战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法。通过作战任务规划研究设计战争、牵引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践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普遍做法。而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是在充分考虑各种约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运筹、科学利用反导作战资源,获得上级作战意图框架下的多层反导体系最大作战效能,并形成反导作战行动预案的过程。该过程是特定背景下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的模拟再现,可为交战阶段的指挥控制提供战场态势匹配原则下的最优作战预案。

军事概念建模语言有很多,选择适用的概念建模语言和建模方法对模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建模语言包括IDEF(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Definition)、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和Petri网等。IDEF适合于系统的功能定义及分解和描述活动间的先后顺序关系,但其对系统的动态特定,如同步性、并发性以及活动间的冲突等无法表达。UML具有直观的优点,有利于对系统的理解、分析和设计,然而其难以描述系统结构和工作步骤,不能进行动态仿真。Petri网虽然利于描述具有分步、并发、异步特征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但其难于描述系统的组成结构等系统特征,不能进行数据处理,没有层次化的设计思想,无法描述系统内的时序关系等。

对于作战任务规划,尤其是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不仅需要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还要使得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此才能保证模型系统的仿真实现的质量。然而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用于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进行模拟,所述建模方法包括:

S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

S2,根据S1中确认的结果,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

S3,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对象,所述对象包括预警探测资源和拦截打击资源;所述预警探测资源用于在弹道导弹各飞行阶段对弹道目标进行探测发现、稳定跟踪,并辅助开展杀伤效果评估;所述拦截打击资源用于对探测发现的弹道目标进行拦截打击;

S12,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所要实现的功能,所述功能包括计算确定兵力需求,对所述拦截打击资源进行作战部署、任务分配和目标分配,形成反导作战预案,以及对所述反导作战预案进行修改;

S13,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作战流程。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预警探测资源包括天基预警卫星、空中预警机、地/海基远程预警雷达与跟踪识别雷达。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拦截打击资源包括助推段反导武器系统、中段反导武器系统、末段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和末段低层反导武器系统;所述助推段反导武器系统、所述中段反导武器系统、所述末段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和所述末段低层反导武器系统均包括拦截弹及其发射装置、跟踪制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步骤S13包括:

侦测敌对方的弹道导弹发射征候;

当侦测到所述发射征候时,根据所述发射征候开展反导作战预先任务规划,初步明确可能被攻击的地面目标、作战任务区分和作战协同,并形成初步反导作战预案;

根据所述初步反导作战预案部署所述拦截打击资源;

当所述预警探测资源探测到所述弹道导弹发射,根据发射信息修正所述初步反导作战预案;

根据修正后的初步反导作战预案修正对所述拦截打击资源的部署;

跟踪并识别所述弹道导弹,以确认所述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及弹头落区;

对所述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可行性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利用所述拦截打击资源对所述弹道导弹实施拦截打击。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用例图,包括参与者识别确认、用例识别确认和建立用例图;

S22,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图,包括识别确定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并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图;

S23,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时序图,并根据所述时序图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活动图;

S24,利用所述活动图构建所述概念模型。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参与者识别确认的参与者包括反导指控中心和作战单元,所述作战单元包括拦截弹及其发射装置、跟踪制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用例识别确认的用例包括作战部署、威胁判断、拦截适宜性检查、目标分配、探测识别、目标指示、识别跟踪、发射导弹、制导控制和毁伤评估。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将所述活动图转化为Petri网模型;

S32,对转化后的Petri网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包括对所述Petri网模型的可达性分析和公平性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建模方法构建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所述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包括概念模型和仿真模型;所述概念模型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和活动图,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所述仿真模型用于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S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S2,根据S1中确认的结果,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S3,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概念模型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通过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使得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动态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解决了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导拦截作战基本样式;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体系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用例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类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时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活动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UML活动图向Petri网模型转换的规则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Petri网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用于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进行模拟,如图1所示,所述建模方法包括:

S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

S2,根据S1中确认的结果,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

S3,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

本实施例提供的种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概念模型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通过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使得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动态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解决了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使用标准建模语言构建该过程的概念模型,就必须明确规划的对象、实现的功能以及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流程等有关问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对象,所述对象包括预警探测资源和拦截打击资源;所述预警探测资源用于在弹道导弹各飞行阶段对弹道目标进行探测发现、稳定跟踪,并辅助开展杀伤效果评估;所述拦截打击资源用于对探测发现的弹道目标进行拦截打击;

其中,所述预警探测资源包括天基预警卫星、空中预警机、地/海基远程预警雷达与跟踪识别雷达等;所述拦截打击资源包括助推段反导武器系统、中段反导武器系统、末段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和末段低层反导武器系统;所述助推段反导武器系统、所述中段反导武器系统、所述末段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和所述末段低层反导武器系统均包括拦截弹及其发射装置、跟踪制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等。

S12,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所要实现的功能,所述功能包括计算确定兵力需求,对所述拦截打击资源进行作战部署、任务分配和目标分配,形成反导作战预案,以及对所述反导作战预案进行修改;

S13,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作战流程,具体的,包括:

侦测敌对方的弹道导弹发射征候;

当侦测到所述发射征候时,根据所述发射征候开展反导作战预先任务规划,初步明确可能被攻击的地面目标、作战任务区分和作战协同,并形成初步反导作战预案;

根据所述初步反导作战预案部署所述拦截打击资源;

当所述预警探测资源探测到所述弹道导弹发射,根据发射信息修正所述初步反导作战预案;

根据修正后的初步反导作战预案修正对所述拦截打击资源的部署;

跟踪并识别所述弹道导弹,以确认所述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及弹头落区;

对所述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可行性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利用所述拦截打击资源对所述弹道导弹实施拦截打击。

以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用例图,包括参与者识别确认、用例识别确认和建立用例图;其中,所述参与者识别确认的参与者包括反导指控中心和作战单元,所述作战单元包括拦截弹及其发射装置、跟踪制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等;所述用例识别确认的用例包括作战部署、威胁判断、拦截适宜性检查、目标分配、探测识别、目标指示、识别跟踪、发射导弹、制导控制和毁伤评估等9个功能。

S22,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图,包括识别确定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并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图;

S23,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时序图,并根据所述时序图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活动图;

S24,利用所述活动图构建所述概念模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将所述活动图转化为Petri网模型;

S32,对转化后的Petri网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包括对所述Petri网模型的可达性分析和公平性分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建模方法构建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如图2所示,所述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包括概念模型和仿真模型;所述概念模型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和活动图,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所述仿真模型用于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通过概念模型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通过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使得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动态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解决了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以下,以一具体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为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

首先,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多层反导体系所属的预警探测资源与拦截打击资源。综合反导装备技术发展、政治外交风险等诸因素,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图3所示的以陆/海基平台发射拦截弹实施的“两段三层”(中段、末段高层和末段低层)反导拦截为反导作战基本样式。

如图4所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物理实体,即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系统,可区分为国家级、战区级、区域级、战术级和武器系统级等五个层次。其中,国家级、战区级、区域级和战术级反导作战任务规划系统,主要功能为根据战场态势和上级指令计算确定反导兵力需求、对所属反导武器系统进行作战部署、对下级指挥机构进行任务分配、对所属反导武器系统进行目标分配,经仿真推演评估后形成反导作战预案,并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对作战预案进行修改等。武器系统级反导作战任务规划系统依托中段或末段反导作战单元指挥控制系统配置,其主要功能是提出配属传感器使用和火力运用建议,以达成对指定弹道目标可接受的拦截概率和较低的费效比。

参考图5,以国家空天防御情报系统为例,说明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的流程。其中国家空天防御情报系统包括国家空天防御指控中心、战区反导指控中心、区域反导指控中心、战术级反导指控中心、反导预警中心和各段反导作战单元。

以国家空天防御情报系统侦测到敌对方弹道导弹发射征候为t

预警卫星一旦探测到弹道导弹发射,反导预警中心即综合其他情报源数据印证发射信息,各级反导指控机构组织所属反导部队转入一等战斗值班状态;远程预警雷达接替预警卫星探测发现,并稳定跟踪来袭弹道导弹后,反导预警中心及时解算、预测弹道导弹发射点、飞行弹道和弹头落区,并将该信息传送至国家空天防御指控中心和战区反导指控中心,依据该信息各级反导指控机构修正反导作战预案;跟踪识别雷达接替探测发现,并稳定跟踪来袭弹道导弹后,对弹道导弹进行目标识别,反导预警中心进一步确认目标飞行弹道及弹头落区。

依据跟踪识别雷达信息,国家空天防御指控中心进行威胁评估、拦截可行性判断(含体系拦截可行性判断和所属作战单元拦截可行性判断)、修正中段反导目标分配预案,并参照预案实施目标分配,当目标进入中段反导发射窗口时,中段反导作战单元参照发射种类预案,发射拦截弹对目标实施射击,目标毁伤则转移火力,若未有效毁伤则判断是否具备二次拦截条件,视情再次拦截;目标飞出中段反导发射窗口后,中段反导制导雷达持续跟踪,同步向战区反导指控中心发送目标信息,依据该信息战区反导指控中心进行末段高层拦截可行性判断、修正末段高层反导目标分配预案,并参照预案实施目标分配,当目标进入末段高层反导发射窗口时,末段高层反导作战单元参照发射种类预案,发射拦截弹对目标实施射击,目标毁伤则转移火力,若未有效毁伤则判断是否具备二次拦截条件,视情再次拦截。末段低层反导与中段和末段高层反导作战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在反导作战过程中,尤其是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中后段和再入段,部分弹道导弹将采取释放干扰和子弹头以及机动变轨等手段进行突防。因此,复杂条件下拦截作战,也是多层反导协同作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之后,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标准建模语言,其采用视图和文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建模机制,可简明扼要地对复杂问题进行描述,具有通俗易懂、适用性实用性兼具、计算机易于实现等鲜明特色。本实施例采用UML的用例图和类图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结合其并发性、交互性、动态约束性等特点以及模型的Petri网验证转化需求,运用时序图和活动图进行动态建模中的交互模型与状态模型的构建,从不同侧面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活动进行说明。

用例是系统外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参与者(人或其他系统)使用系统的某项功能时所进行的交互过程的描述,系统所有用例的集合完整地描述了该系统的全部功能。在用例图中,功能以用例的形式来表示,每个用例指明了一个完整的功能,通过参与者与系统中的用例进行交互,具体描述系统是如何提供这些功能来完成相应服务的。遵循参与者识别确认、用例识别确认和建立用例图的程序步骤,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用例图。

通过作战流程分析可知,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参与者包括反导指控中心和作战单元,作战单元包括目标指示雷达、跟踪制导雷达、拦截弹、发射装置等;包含的用例主要有作战部署、威胁判断、拦截适宜性检查、目标分配、探测识别、目标指示、识别跟踪、发射导弹、制导控制、毁伤评估等9种类型,建立的用例图如图4所示。

类是对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系统所属类之间的联系和交互就形成了类图。类图主要从抽象的角度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可明确定义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基于UML概念建模中一种基础性的模型图。

在本实施例中,从身份和行为两个标准出发,识别确定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并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类图,所构建的类图如图7所示。

时序图在有关文献中也称顺序图,它按时间顺序把各个对象所执行的操作以及他们之间所传送的消息展现出来,可清晰地表示系统中各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行为操作和消息传送的时序。

本实施例采用时序图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交互模型,有助于将复杂的规划过程从时间上“直观化”,为军事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对象所执行的操作以及对象之间传送的消息随时间推移的、清晰的和可视化的轨迹,这对理解时效性极强的多层反导作战任务规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实施例中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其纵轴为时间轴,由上至下表示时间的先后,横轴代表相互作用的对象。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是UML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的常用工具之一,描述的是面向对象系统中完成一个操作所需的活动,体现的是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活动图的本质是一种流程图,流程图的各种要素在活动图中都能找到。但与流程图相比,活动图更加注重系统行为的描述、行为并发性的体现以及面向对象理念的应用。由于活动图借鉴了工作流建模、Petri网等应用域的概念,使其表达能力比流程图更强、应用范围更宽、需求适应性更好。

在UML到Petri网的映射转换中,使用活动图更容易按照规则实现,为此,本实施例使用活动图对动态模型中的状态模型进行描述。为清晰说明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活动图中的动作主体,这里引入UML中的泳道机制,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活动图如图9所示。

最后,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

UML作为一种成熟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分析建模语言,具有很多优点,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UML固有的建模体制和模型表现形式,使得无法直接使用数学工具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致使基于UML的概念模型可能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会导致后续数学模型、软件模型的逻辑混乱和架构错误,进而影响系统仿真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Petri网是一种具有严格形式化定义、直观图形表示和严谨数学分析的建模方法,可详细描述复杂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并能对所构建模型进行有效的验证。因此,本实施例采用Petri网方法,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概念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利用Petri网方法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概念模型,验证的方法步骤如下:将UML活动图转化成Petri网模型;结合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动态性和并发性的特点,重点对转化后的Petri网模型的动态性质进行分析验证。

其中,UML活动图向Petri网模型的转换规则可参考图10,其转换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UML和Petri网的建模验证方法》中所提及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UML活动图向Petri网模型转换后的Petri网模型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重点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进行验证(以反导预警中心跟踪识别目标为活动起点)。请参见图11,s为Petri网模型的位置节点集合,分别代表各级反导指控中心、反导预警中心及反导作战单元;t为变迁,代表UML活动图中的动作,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火力层任务规划Petri网模型可产生40个动作,每个动作具体含义如下表所示:

根据论证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运行设计,为确认所模拟系统的实际可行性及资源的均衡利用,在本实施例中,对模型的可达性和公平性进行分析验证。

可达性是Petri网最基本的动态性质,其它性质都要通过可达性来延伸,可达性是这样定义的,如果存在变迁序列t

Petri网的可达性分析,依托Petri网的可达标识图进行。可达标识图是以可达标识集R(M

公平性描述的是两个变迁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反映被模拟系统的各个部分在资源竞争中的无饥饿性问题。假设N=(S,T;F,M

#(t

则称t

从定义可推理,如果Petri网中不存在无限变迁序列,则对任意变迁t

概念模型是现实迈向仿真的第一步,也是构建数学模型和软件模型的基本输入,对仿真系统质量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是基于反导作战场景和过程仿真的资源运用优化活动,对提升反导体系作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实施例基于UML构建了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并采用Petri网方法对构建的UML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在一定侧面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数学模型构建和深层次仿真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UML和Petri网的作战任务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S1,确认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有关问题的界定;S2,根据S1中确认的结果,基于UML构建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概念模型;S3,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概念模型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进行描述,并通过基于Petri网对所述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以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动态活动进行说明,使得作战任务规划模型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和静态结构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动态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解决了现有的建模语言很难在保证模型系统的结构清晰准确的同时使各结构间的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