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

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包括储料箱体,储料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并通过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将储料箱体内部由上至下划分为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所述粉碎腔体内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干燥腔体内设置有加热棒,加热棒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内均设置有供氧管道和点火器;所述第一燃烧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排气管道,第二燃烧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道;第二排气管道与第一排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燃烧腔体内设置有碎料组件,碎料组件与第二间隔组件底端相连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4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林;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77667.X

  • 申请日2020-12-28

  • 分类号C10J3/20(20060101);C10J3/30(20060101);C10J3/72(20060101);C10J3/84(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64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伍时礼

  • 地址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98号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6: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碎煤加压气化装置是一种固定床煤气化炉,被广泛地应用到煤制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合成油以及煤气、天然气领域,其通过对碎煤进行燃烧得到相应的混合气体,目前的加压气化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对碎煤进行一次燃烧后即将燃烧后的煤渣作为废弃物处理,但是经研究发现,在进行生产操作时,经燃烧后的煤渣并没有进行充分燃烧,其煤渣中仍含有一定的有用物质,仍可以进行煅烧提炼,但是如果直接用燃烧室再次对煤渣进行煅烧则降低了燃烧室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碎煤加工作业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不影响碎煤加工的同时可以对初次燃烧后的煤渣进行再次煅烧的加压气化装置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包括储料箱体,所述储料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并通过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将储料箱体内部由上至下划分为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所述粉碎腔体内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干燥腔体内设置有加热棒,加热棒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内均设置有供氧管道和点火器;所述第一燃烧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排气管道且第一排气管道与第一燃烧腔体相连通,第二燃烧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道且第二排气管道与第二燃烧腔体相连通;第二排气管道与第一排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燃烧腔体内设置有碎料组件,碎料组件与第二间隔组件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储料箱体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两端与储料箱体内部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与储料箱体后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轴并通过固定轴与储料箱体内部左右两端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储料箱体外侧壁设置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与固定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板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第一旋转板前端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凸起,第二固定板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第二旋转板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凹槽,第二旋转板前端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凹槽;当第一旋转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旋转板后端的第一连接凹槽与第二固定板前端的第一连接凸起相嵌接,第一旋转板前端的第二连接凹槽与第一固定板相嵌接;当第二旋转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旋转板后端的第三连接凹槽与第三固定板相嵌接,第二旋转板前端的第四连接凹槽与第二固定板后端的第二连接凸起相嵌接。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位于粉碎腔体内,第一转轴顶端贯穿储料箱体顶端端壁后与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顶端的粉碎电机传动连接,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碎料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第二间隔组件中的第二固定板下端面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第二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燃烧腔体一侧设置有气压检测口,气压检测口外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导向柱、橡胶套、报警器、报警开关、拉力弹簧、检测板,所述橡胶套固定套接在气压检测口外侧,导向柱固定连接在橡胶套外侧,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导向通孔并通过导向通孔套接在导向柱外侧,导向柱外侧套接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储料箱体外侧壁、检测板侧壁相连接,所述报警开关设置在导向柱与橡胶套之间,报警开关与储料箱体外侧壁相连接,报警开关与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外侧壁上的报警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与第二排气管道的连通位置设置有过滤网和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燃烧腔体底端呈锥形状且第二燃烧腔体底端设置有排渣口,排渣口内设置有用于对排渣口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储料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并通过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将储料箱体内部由上至下划分为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的设计,使得在进行使用时,粉碎腔体可以将煤块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碎煤通过过滤板后进入到干燥腔体中进行干燥操作,经干燥后的碎煤经第一间隔组件后进入到第一燃烧腔体中进行初次燃烧操作,初次燃烧完成后,产生的煤渣经过第二间隔组件后进入到第二燃烧腔体内继续进行二次燃烧操作,二次燃烧后的煤渣从第二燃烧腔体底端排出;其实现了煤渣的二次燃烧操作,有效提高了碎煤的利用率,并且在一次燃烧完成后可以令第二间隔组件、第一间隔组件依次打开来实现初次煤渣进入第二燃烧腔体、碎煤进入第一燃烧腔体的操作,同时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可以同步进行加工操作,各个腔体内的操作互不影响,其提高了碎煤加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第一间隔组件的闭合状态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第一间隔组件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加压气化装置,包括储料箱体1,所述储料箱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2、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并通过过滤板2、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将储料箱体1内部由上至下划分为粉碎腔体101、干燥腔体102、第一燃烧腔体103、第二燃烧腔体104;

所述粉碎腔体101内设置有粉碎组件;

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位于粉碎腔体101内,第一转轴3顶端贯穿储料箱体1顶端端壁后与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1顶端的粉碎电机4传动连接,第一转轴3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叶片5。

通过粉碎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以及粉碎叶片进行旋转来将放置在粉碎腔体内的煤块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碎煤经过滤板过滤后进入干燥腔体中;

所述干燥腔体102内设置有加热棒6,加热棒6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1内侧壁上,加热棒6可以对干燥腔体102进行加热从而对从过滤板2进入干燥腔体102内部的碎煤进行干燥操作;

所述第一燃烧腔体103、第二燃烧腔体104内均设置有供氧管道8和点火器7;所述第一燃烧腔体103侧面设置有第一排气管道13且第一排气管道13与第一燃烧腔体103相连通,第二燃烧腔体104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道14且第二排气管道14与第二燃烧腔体104相连通;第二排气管道14与第一排气管道13相连通;第一排气管道13与第二排气管道14的连通位置设置有过滤网15和控制开关16;过滤网用于对燃烧产生的灰尘进行过滤,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排气管道的排气状态;

所述第一间隔组件与第二间隔组件的结构相一致,以第一间隔组件为例进行描述;第一间隔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18、第二固定板20、第三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18与储料箱体1前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0两端与储料箱体1内部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22与储料箱体1后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8与第二固定板20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板19,第二固定板20与第三固定板22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板21,第一旋转板19、第二旋转板21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轴23并通过固定轴23与储料箱体1内部左右两端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储料箱体1外侧壁设置有动力电机9,动力电机9与固定轴23传动连接。

动力电机可以带动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进行旋转操作,当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均处于水平状态时,则第一间隔组件或第二间隔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均处于竖直状态时,则第一间隔组件或地热间隔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动力电机有两个且分别对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旋转板19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1901,第一旋转板19前端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1902;所述第二固定板20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凸起2001,第二固定板20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凸起2002;所述第二旋转板21后端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凹槽2101,第二旋转板21前端顶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凹槽2102;当第一旋转板19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旋转板19后端的第一连接凹槽1901与第二固定板20前端的第一连接凸起2001相嵌接,第一旋转板19前端的第二连接凹槽1902与第一固定板18相嵌接;当第二旋转板2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旋转板21后端的第三连接凹槽2101与第三固定板22相嵌接,第二旋转板21前端的第四连接凹槽2101与第二固定板20后端的第二连接凸起2002相嵌接。

通过将旋转板上的连接凹槽与固定板上的连接凸起嵌接的设计,使得其可以增大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水平状态时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稳固性,同时可以起到对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进行限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一燃烧腔体103一侧设置有气压检测口105,气压检测口105外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导向柱26、橡胶套24、报警器28、报警开关29、拉力弹簧27、检测板25,所述橡胶套24固定套接在气压检测口105外侧,导向柱26固定连接在橡胶套24外侧,所述检测板25上设置有导向通孔并通过导向通孔套接在导向柱26外侧,导向柱26外侧套接有拉力弹簧27,拉力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储料箱体1外侧壁、检测板25侧壁相连接,所述报警开关29设置在导向柱26与橡胶套24之间,报警开关29与储料箱体1外侧壁相连接,报警开关29与固定连接在储料箱体1外侧壁上的报警器28电性连接。

当第一燃烧腔体内气压符合要求时,气压会从气压检测口溢出,从而将橡胶套撑起,橡胶套会将检测板向远离报警开关的一侧推动;当第一燃烧腔体内气压降低时,橡胶套在弹性作用下收缩,同时检测板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向报警开关方向移动,当检测板与报警开关相接触时则报警器开始报警操作,从而实现了低压报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二燃烧腔体104内设置有碎料组件,碎料组件与第二间隔组件底端相连接;碎料组件包括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顶端与第二间隔组件中的第二固定板下端面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0,旋转电机10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1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1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

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转轴以及旋转杆进行旋转,对从第一燃烧腔体落到第二燃烧腔体中的初次燃烧煤渣进行击打、粉碎,从而令其可以更好的实现二次燃烧操作,提高了煤渣的二次燃烧效果以及二次燃烧效率。

所述第二燃烧腔体104底端呈锥形状且第二燃烧腔体104底端设置有排渣口,排渣口内设置有用于对排渣口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塞17。

排渣口可以对经过二次燃烧操作的煤渣进行排出,同时锥形状的设计方便了人们对煤渣进行收集,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储料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并通过过滤板、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将储料箱体内部由上至下划分为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的设计,使得在进行使用时,粉碎腔体可以将煤块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碎煤通过过滤板后进入到干燥腔体中进行干燥操作,经干燥后的碎煤经第一间隔组件后进入到第一燃烧腔体中进行初次燃烧操作,初次燃烧完成后,产生的煤渣经过第二间隔组件后进入到第二燃烧腔体内继续进行二次燃烧操作,二次燃烧后的煤渣从第二燃烧腔体底端排出;

本发明实现了煤渣的二次燃烧操作,有效提高了碎煤的利用率,并且在一次燃烧完成后可以令第二间隔组件、第一间隔组件依次打开来实现初次煤渣进入第二燃烧腔体、碎煤进入第一燃烧腔体的操作,同时粉碎腔体、干燥腔体、第一燃烧腔体、第二燃烧腔体可以同步进行加工操作,各个腔体内的操作互不影响,其提高了碎煤加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