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

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其中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包括存放框体,存放框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存放框体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两个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三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链条,两个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本发明设计合理,可将取样针的运动与打开盖板的工作,同步进行,从而减少人工打开盖板的繁琐,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其次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从而使得万向轮能够自由的收放,从而使得整个装置能够灵活的运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4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志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50244.1

  • 发明设计人 叶志波;

    申请日2020-12-11

  • 分类号G01N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路石路基1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3: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检验科分组一般检验科按检查分组:生化全项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糖尿病监测、血脂检查、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贫血检查、离子检查与血、尿淀粉酶,胰蛋白酶原Ⅱ,血脂肪酶。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277221U中提供的一种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车,发明人在实现该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该装置需要人工打开盖板之后再将相应的采集装置伸入到样品存放罐体的内部,从而造成人为操作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2、该装置在需要稳定停放进行取样的时候无法充分的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3、该装置难以对不同尺寸的标本杯进行合理稳定的固定运输装置实用性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包括存放框体,所述存放框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存放框体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顶端与两个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三个第一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链条,两个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绕线轮的外侧绕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绕线轮上,存放框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存放框体的内部放置有样品存放罐体,样品存放罐体的外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盖板,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的顶部,存放框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螺纹杆,两个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两个第二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链条,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螺纹帽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的顶端,第二转动杆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的一端,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的外侧底部,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行走轮,存放框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杆,两个夹持杆的顶端均延伸至存放框体的内部,两个夹持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样品存放罐体的外侧活动抵接。

优选的,所述存放框体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样品存放罐体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盖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横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存放框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夹持杆的外侧均活动抵接在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盘的一侧,转盘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升降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取样针。

优选的,所述存放框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样本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设置的转轴,驱动电机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三个第一链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螺纹杆同步的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得到竖直向下的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得到同样的竖直向下的运动,通过设置的齿条,从而使得齿轮在进行竖向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得到与齿轮同样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得牵引绳得到绕设的工作,从而带动盖板逐渐被打开,升降板的竖向运动带动取样针得到同样的竖直运动,最后使得取样针在进行竖直运动的同时同时打开盖板,从而使得取样针逐渐进入到样品存放罐体的内部,从而进行取样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

S2: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人工转动把手从而使得带动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得到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作,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得到竖直向下或者竖直向上的运作,当行走轮运动到与地面接触的时候从而能够更好的移动整个装置,反之当行走轮竖直向上运动的时候,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从而起到提高整个装置稳定性的功能;

S3:当结束取样的时候,控制电机反转,从而使得升降板得到竖直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取样针得到同样的竖直运动,从而使得齿轮得到相反的转动方向,从而带动绕线轮得到与齿轮同样的转动,从而使得盖板逐渐与样品存放罐体相接触,从而对样品存放罐体内部的样品进行一定的保护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及样本采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转轴,驱动电机从而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三个第一链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螺纹杆同步的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得到竖直向下的运动,从而带动齿轮得到同样的竖直向下的运动,通过设置的齿条,从而使得齿轮在进行竖向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得到与齿轮同样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得牵引绳得到绕设的工作,从而带动盖板逐渐被打开,升降板的竖向运动带动取样针得到同样的竖直运动,最后使得取样针在进行竖直运动的同时同时打开盖板,从而使得取样针逐渐进入到样品存放罐体的内部,从而进行取样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

(2)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人工转动把手从而使得带动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得到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作,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得到竖直向下或者竖直向上的运作,当行走轮运动到与地面接触的时候从而能够更好的移动整个装置,反之当行走轮竖直向上运动的时候,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从而起到提高整个装置稳定性的功能;

(3)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人工转动转轮,从而使得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杆得到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对多种尺寸不同的样品存放罐体的外侧进行一定的夹持处理。

本发明设计合理,可将取样针的运动与打开盖板的工作,同步进行,从而减少人工打开盖板的繁琐,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其次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从而使得万向轮能够自由的收放,从而使得整个装置能够灵活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放框体;2、螺纹杆;3、升降板;4、第一链轮;5、第一链条;6、转轴;7、绕线轮;8、齿轮;9、齿条;10、牵引绳;11、样品存放罐体;12、盖板;13、第一螺纹杆;14、夹持杆;15、支撑板;16、第二螺纹杆;17、第二链轮;18、第二链条;19、螺纹帽;20、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行走轮;23、横板;24、连接杆;25、电机;26、取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检验科用移动采集装置,包括存放框体1,存放框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螺纹杆2,存放框体1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转轴6,转轴6的顶端与两个螺纹杆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4,三个第一链轮4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链条5,两个螺纹杆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3,升降板3的底部一侧转动安装有齿轮8,齿轮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7,绕线轮7的外侧绕设有牵引绳10,牵引绳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绕线轮7上,存放框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9,齿条9与齿轮8相互啮合,存放框体1的内部放置有样品存放罐体11,样品存放罐体11的外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盖板12,牵引绳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12的顶部,存放框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螺纹杆16,两个第二螺纹杆16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17,两个第二链轮1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链条18,第二螺纹杆1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19,螺纹帽19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1的顶端,第二转动杆2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0的一端,第一转动杆20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5的外侧底部,第一转动杆20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2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行走轮22,存放框体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3,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持杆14,两个夹持杆14的顶端均延伸至存放框体1的内部,两个夹持杆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样品存放罐体11的外侧活动抵接。

本实施例中,存放框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5,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转轴6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样品存放罐体11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23,盖板12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4的顶端,连接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横板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存放框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夹持杆14的外侧均活动抵接在通孔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螺纹杆16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15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盘的一侧,转盘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杆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升降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取样针26。

本实施例中,存放框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台,电机25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顶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样本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设置的转轴6,驱动电机25从而带动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三个第一链轮4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螺纹杆2同步的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3得到竖直向下的运动,从而带动齿轮8得到同样的竖直向下的运动,通过设置的齿条9,从而使得齿轮8在进行竖向运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7得到与齿轮8同样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得牵引绳10得到绕设的工作,从而带动盖板12逐渐被打开,升降板3的竖向运动带动取样针26得到同样的竖直运动,最后使得取样针26在进行竖直运动的同时同时打开盖板12,从而使得取样针26逐渐进入到样品存放罐体11的内部,从而进行取样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

S2: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杆16,人工转动把手从而使得带动第二螺纹杆16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9得到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作,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21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22得到竖直向下或者竖直向上的运作,当行走轮22运动到与地面接触的时候从而能够更好的移动整个装置,反之当行走轮22竖直向上运动的时候,从而使得支撑板15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从而起到提高整个装置稳定性的功能;

S3:当结束取样的时候,控制电机25反转,从而使得升降板3得到竖直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取样针26得到同样的竖直运动,从而使得齿轮8得到相反的转动方向,从而带动绕线轮7得到与齿轮8同样的转动,从而使得盖板12逐渐与样品存放罐体11相接触,从而对样品存放罐体11内部的样品进行一定的保护处理。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