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对汽车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上位机获取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在被测零部件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测试曲线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使用整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能够达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2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13346.6

  • 发明设计人 田杨;马喜来;孙梨;马慧明;许维;

    申请日2020-12-03

  • 分类号G01R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59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范坤坤

  •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东风大街22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1: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磁兼容性测试领域,针对整车以及零部件级的辐射抗扰度测试,在国际及国内均有相应的测试标准。

国内目前整车厂所发布的自己的测试标准,要么是与国标一致,要么是在国标标准的基础上调整了辐射抗扰场强。这样的测试方法从整体上覆盖了所有的车辆零部件,但是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一些位置的车辆零部件的辐射抗扰场强过剩的,而另一些位置的车辆零部件的辐射抗扰场强不充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测试方式导致辐射抗扰场强过剩或不充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包括:

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对电磁兼容暗室内的汽车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

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其中,所述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所述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所述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

上位机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在被测零部件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测试曲线对所述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

可选地,所述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包括:

所述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被测零部件位置的场强信息,其中,所述场强仪探头替换汽车中所述被测零部件,以使所述场强仪探头处于所述被测零部件位置。

可选地,所述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被测零部件位置的场强信息,包括:

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被测零部件位置的场强信息,并输出所述场强信息给所述场强仪。

可选地,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对电磁兼容暗室内的汽车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包括:

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按照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包含的测试参数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

可选地,所述上位机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包括:

所述上位机实时记录所述场强仪采集的所述场强信息,根据所述场强信息绘制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目标位置处的场强曲线。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包括:

所述上位机控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发射干扰信号,获取所述场强仪采集的所述目标位置的考察场强信息,基于所述考察场强信息对所述干扰信号的场强值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考察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

基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时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值生成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上位机、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和场强仪,所述上位机分别与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和所述场强仪通信连接;

所述场强仪,用于在辐射抗扰测试设备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输出所述场强信息给所述上位机,其中,所述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所述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所述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

所述上位机,用于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用于当汽车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并在被测零部件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基于所述测试曲线对所述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

可选地,所述目标位置是被测零部件在整车中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场强仪探头通过光纤连接电磁兼容暗室之外的所述场强仪。

可选地,所述上位机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发射干扰信号,获取所述场强仪采集的所述目标位置的考察场强信息,基于所述考察场强信息对所述干扰信号的场强值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考察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

基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时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值生成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场强仪实时获取场强仪探头采集的场强信息,输出场强信息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该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辐射抗扰测试设备采用该测试曲线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不同零部件装配点的实际场强曲线,基于该实际场强曲线对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用的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曲线进行修订,实现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使用整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的效果,能够达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可以提前规避风险,以保证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可以通过,可以解决现有测试方式导致辐射抗扰场强过剩或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测试曲线的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目前整车厂所发布的自己的测试标准,要么是与国标一致,要么是在国标基础上调整了辐射抗扰场强。这样的测试方法从整体上覆盖了所有的车辆零部件,但是缺乏针对性。举例:某整车厂对电气零部件的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中,要求辐射抗扰场强为全频段100V/m,对于车辆上装配的两个不同零部件(A:仪表、B:车速传感器),在整车上,AB装配位置不同,被车身、车架遮挡范围不同,这就导致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AB两处实际场强是不同的,对于场强较大的A来说,100V/m的场强是充足的,但是对于B来说100V/m的场强却是过剩的,这就带来了成本的提升。而反过来,如果100V/m对于B来说是充足的,那么对于A来说,就是不充分的验证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案,可以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使用整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能够达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可以提前规避风险。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来执行,该系统包括上位机、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和场强仪等,并且上位机分别与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和所述场强仪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对电磁兼容暗室内的汽车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

具体地,电磁兼容暗室又称为半电波暗室,简称EMC暗室,是在电磁屏蔽室的基础上,在内墙四壁及天花板上贴装电磁波吸收材料,地面为理想的反射面。从而模拟开阔场地的测试条件。EMC暗室结构通常由RF屏蔽室、吸波材料、电源、测试天线、电磁兼容实验桌及摄像头等几部分构成:由RF屏蔽室保证测试不受外界干扰;由吸收材料保证暗室的吸收特性;测试天线、电磁兼容实验桌保证被测物按标准要求的状态及条件进行测试;摄像头监视测试正常进行,电源系统保证试验用电。RF屏蔽门、通风波导窗、摄像头、照明灯、电源箱等辅助设备都应尽可能设计放在主反射区之外,避免任何金属部件暴露在主反射区。暗室的地板是电磁波唯一的反射面。对地板的要求是:连续平整无凹凸。不能有超过最小工作波长1/10的缝隙,以保持地板的导电连续性。暗室内接地线和电源线要靠墙脚布设,不要横越室内,电线还应穿金属管,并保持金属管与地板良好搭接。为了避免电波反射影响测量误差,人和测试控制设备不应在测试场地内。所以一般EMC暗室都由测试暗室和控制室构成,测试暗室内安放测试天线和被测设备,操作人员和测试控制仪器都在控制室内。

具体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是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中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或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的设备。例如,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包括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和测试天线等。信号源响应上位机的指令,产生干扰信号,输出干扰信号给功率放大器,以通过功率放大器对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测试天线向电磁兼容暗室内的汽车或被测零部件发射放大后的干扰信号。

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是通过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执行的测试试验,其测试参数按照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执行。

示例性地,在将场强仪探头布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后,辐射抗扰测试设备按照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包含的测试参数对电磁兼容暗室内的汽车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

步骤120、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

其中,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目标位置可以是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是与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其它位置。具体地,被测零部件是汽车零部件。测试人员预先基于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在被测零部件附近或该安装位置处设置场强仪探头。例如,场强仪探头设置在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或者,场强仪探头设置在与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其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要求场强仪探头安装后,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汽车中该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距离可以是人为规定的数值。当目标位置是与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其它位置时,目标位置可以是与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的中心相距设定距离的位置,也可以是与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的边缘相距设定距离的位置,该目标位置需满足场强仪探头安装后其遮挡状态与汽车中该位置处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的要求。

示例性地,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被测零部件位置的场强信息,其中,场强仪探头替换汽车中被测零部件,以使场强仪探头处于被测零部件位置。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被测零部件位置的场强信息,并输出场强信息给场强仪。例如,将场强仪探头布置在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在进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通过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处的场强信息,并输出场强信息给场强仪。

可选地,还可以将场强仪探头布置在与汽车上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且距离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在进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通过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附近的场强信息,并输出场强信息给场强仪。例如,将场强仪探头布置在与汽车上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且距离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10cm的目标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汽车上选择与被测零部件遮挡状态相同,且与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时不能对汽车上其它部件产生影响。

步骤130、上位机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其中,场强曲线是记录各被测零部件对应的辐射抗扰场强随频率变化关系的曲线。

示例性地,上位机实时记录场强仪采集的场强信息,根据场强信息绘制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目标位置处的场强曲线。具体地,场强仪探头通过光纤与场强仪连接,且场强仪探头布置于汽车上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或者与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位置,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汽车位于电磁兼容暗室之内,场强仪位于电磁兼容暗室之外。场强仪探头采集到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通过光纤输出场强信息到场强仪。场强仪实时发送场强仪探头传入的场强信息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场强信息绘制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目标位置处的场强曲线。场强仪与上位机通过信号线连接。

示例性地,将场强仪探头固定于电磁兼容暗室内的电磁兼容实验桌上,该场强仪探头的位置与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中的位置相同,或者相距设定距离(即上述目标位置)。采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位置处的场强曲线对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进行标定。具体地,所述上位机控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发射干扰信号,获取所述场强仪采集的所述目标位置的考察场强信息,基于所述考察场强信息对所述干扰信号的场强值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考察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基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时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值生成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例如,根据场强曲线可知被测零部件位置处的场强值是10V/m,上位机控制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发射干扰信号,通过场强仪采集场强仪探头位置处的场强值是9V/m。场强仪反馈该场强值给上位机。上位机在接收到该场强值后,上位机调整测试参数,以控制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增大干扰信号的场强值。上位机通过场强仪再次采集场强仪探头处的场强值,如果场强值达到10V/m,则将测试参数稳定在当前参数值;如果场强值不是10V/m,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场强仪探头处的场强值达到10V/m。。

步骤140、在被测零部件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所述测试曲线对所述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

其中,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是通过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测试曲线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示例性地,将被测零部件固定于电磁兼容暗室内的电磁兼容实验桌上,通过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基于上述步骤生成的测试曲线控制测试天线发射辐射干扰,以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实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得到被测零部件在整车测试中的真实反映。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场强仪实时获取场强仪探头采集的场强信息,输出场强信息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该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辐射抗扰测试设备采用该测试曲线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不同零部件装配点的实际场强曲线,基于该实际场强曲线对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用的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曲线进行修订,实现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使用整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的效果,能够达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可以提前规避风险,以保证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可以通过,可以解决现有测试方式导致辐射抗扰场强过剩或不充分的问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辐射抗扰测试设备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通过场强仪采集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的场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使用场强仪探头替换汽车中的被测零部件,即在被测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处布置场强仪探头。当进行对汽车的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场强仪通过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该被安装位置处的实际的场强信息。场强仪输出该场强信息给上位机。

示例性地,明确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将场强仪探头固定在该被测零部件相同的位置。通过场强仪探头实时采集被测零部件相同的位置的场强信息,并能够通过光纤将场强信息传递到电磁兼容暗室外部的场强仪。对采用场强仪探头替换被测零部件的汽车进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测试参数按照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标准执行,并通过场强仪实时记录场强仪探头所采集的场强信息。场强仪输出该场强信息给上位机。

步骤220、上位机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示例性地,在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上位机实时获取场强仪输出的场强信息,并基于场强信息绘制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测试曲线的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将场强仪探头350固定于电磁兼容暗室内的电磁兼容实验桌340上,该场强仪探头350的位置与整车辐射抗干扰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在汽车中的位置相同,或者相距设定距离。上位机320输出控制指令给辐射抗扰测试设备330,以通过辐射抗扰测试设备330发射干扰信号。场强仪310通过场强仪探头350采集考察场强信息,并输出考察场强信息给上位机320。上位机320将所获取的考察场强信息与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进行匹配。若考察场强信息与场强曲线相匹配,则根据当前控制指令对应的测试参数生成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若考察场强信息与场强曲线不匹配,则调整控制指令中的测试参数以控制辐射抗扰测试设备330调整所发射的干扰信号的场强值,直至考察场强信息与场强曲线相匹配为止。

步骤230、辐射抗扰测试设备使用测试曲线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

示例性地,将被测零部件固定于电磁兼容暗室中的电磁兼容试验桌上,控制测试天线按照测试曲线指示的辐射抗扰场强发射电磁干扰,监测被测零部件受辐射抗扰磁场的影响情况。假设被测零部件是汽车仪表,则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被测汽车仪表的图像信息,从而,通过观察图像信息判断被测汽车仪表的指针是否抖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以被测零部件的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受辐射抗扰磁场的影响情况,代表被测零部件在整车测试中的真实反映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整车测试中不同零部件装配位置的实际测试场强曲线,采用该实际测试场强曲线对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测试天线的干扰信号的场强值进行修订,实现了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模拟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达到预演整车测试试验的效果,能够提前规避整车测试不通过的风险。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该测试系统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通过执行该测试方式实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如图4所示,该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420、辐射抗扰测试设备430和场强仪410,所述上位机420分别与辐射抗扰测试设备430和所述场强仪410通信连接;

所述场强仪410,用于在辐射抗扰测试设备430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过程中,通过场强仪探头450采集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输出所述场强信息给所述上位机420,其中,所述场强仪探头450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所述场强仪探头450的遮挡状态与所述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

所述上位机420,用于获取所述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所述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430的闭环控制使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430,用于当汽车440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执行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并在被测零部件位于电磁兼容暗室内时,基于所述测试曲线对所述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

可选地,目标位置是被测零部件在整车中的安装位置。可选地,目标位置也可以是与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其它位置。在目标位置是与安装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其它位置时,要求场强仪探头安装到该目标位置后,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

可选地,场强仪探头通过光纤连接电磁兼容暗室之外的场强仪。

可选地,上位机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辐射抗扰测试设备发射干扰信号,获取所述场强仪采集的所述目标位置的考察场强信息,基于所述考察场强信息对所述干扰信号的场强值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考察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

基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所述场强曲线相匹配时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强度值生成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通过场强仪探头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场强仪探头设置于与被测零部件位置相距设定距离的目标位置,且场强仪探头的遮挡状态与被测零部件的遮挡状态相同;场强仪实时获取场强仪探头采集的场强信息,输出场强信息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场强信息确定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被测零部件对应的场强曲线,通过对辐射抗扰测试设备的闭环控制使目标位置的场强信息与该场强曲线相匹配,得到执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需的测试曲线;辐射抗扰测试设备采用该测试曲线对被测零部件进行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中不同零部件装配点的实际场强曲线,基于该实际场强曲线对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所用的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曲线进行修订,实现在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阶段使用整车测试工况的测试强度的效果,能够达到通过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预演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的效果,可以提前规避风险,以保证整车辐射抗扰度测试可以通过,可以解决现有测试方式导致辐射抗扰场强过剩或不充分的问题。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