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和服务器

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和服务器

摘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和服务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接收学员答题时间和学员答题答案,根据学员答题时间计算答题的平均时长,根据学员答题答案计算学员答题的正确率,最后根据平均时长和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答题的难易程度。本申请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不需要管理员设定试题的难易度,避免管理员主观性的影响,客观的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评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6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03762.7

  • 发明设计人 张宁;王金童;栗军涛;

    申请日2021-01-04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Q50/20(20120101);G09B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放;许伟群

  •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3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1: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统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逐渐兴起,在线教育平台领域,线上考试是必备功能。在创建线上考试使用的试卷时,需要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试题的分值。

目前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的方式,主要是管理员根据自身的经验直接确定。这种方式主观性较强,有可能会存在管理员确定的难易程度和学员实际认为的难易程度不符,导致不能准确的确定试题的分值,进而不能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评分。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自动设置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和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试题难易度设置方法主观性较强导致不能准确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评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

接收学员答题时间和学员答题答案,根据所述学员答题时间和所述学员答题答案分别计算学员答题的平均时长和学员答题的正确率,以及根据所述平均时长和所述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学员答题时间和学员答题答案,根据所述学员答题时间和所述学员答题答案分别计算学员答题的平均时长和学员答题的正确率,以及根据所述平均时长和所述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学员答题时间和学员答题答案,根据学员答题时间计算答题的平均时长,根据学员答题答案计算学员答题的正确率,最后根据平均时长和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答题的难易程度。本申请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不需要管理员设定试题的难易度,避免管理员主观性的影响,客观的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评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的场景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系统的硬件配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中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规则管理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信令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信令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在线教育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就能够实现学习的需求。在线教育领域,线上考试是必备功能。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在创建考试试卷时,需要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试题的分值。一般将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偏难、中等难度以及偏容易三个难易程度等级。通常试题难易程度的确定是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因此主观性较强,可能会存在管理人员确定的难易程度与学员实际认为的难易程度不符,导致不能准确的确定试题的分值,进而不能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评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用于自动设置试题的难易程度,如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图,本申请是将移动终端100和服务器200作为交互对象,一台服务器200可与多个终端通信连接。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可通过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和其他互联网网络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台电脑等设备。如图2所示的硬件配置图,服务器200包括服务器端接口200A、数据库200B以及控制器200C,控制器200C用于执行服务器的后台进程。

如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图3所示的用户界面可以是某一在线教育平台应用程序界面,用户可以在该在线教育平台应用程序界面上进行学习和考试。用户在打开考试页面后,考试试题可以有选择题、简答题等试题类型。

用户在答复每一道试题的过程中都会记录答题时间,可以是用户手动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开始记录答题时间,用户手动点击结束按钮或者提交按钮结束记录答题时间,同时将答题答案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发送至数据库200B。用户开始记录答题和结束记录答题之间的时间即为该试题的答题时间。

控制器200C从数据库200B同时获取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答题时间以及该试题的标准答案,将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匹配。如果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与标准答案匹配,则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正确,如果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匹配,则该学员该试题的答题答案错误。

本申请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控制器200C在获取到大量学员的答题时间和答题答案是否正确的结果后,根据大量学员的答题时间计算该试题的平均时长,根据大量学员的答题结果计算正确率。最后根据平均时长和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这里的预设规则可以是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定义的规则。

示例性的,用户通过X在线教育平台打开科目1的试卷页面,科目1试卷页面包括试题1-10。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上对试题1-10进行答题操作。试题1-10为单选题,每道题都有四个选项A、B、C、D,每个选项的一侧均设置有复选框,在每道题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始答题按钮,每道题的底部均设置有确认按钮。

当用户点击第一题的开始答题按钮时,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向数据库200B发送开始作答信号,数据库200B根据开始作答信号记录开始作答时间。当用户点击第一题的B选项复选框,之后点击第一题的结束答题按钮,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B发送结束作答信号,数据库200B根据结束作答信号记录结束作答时间,同时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B发送答题答案。

控制器200C从数据库200B获取记录的开始作答时间、结束作答时间、学员作答答案、第一题的标准答案以及预设规则。结束作答时间减去开始作答时间则给该学员答复第一题的答题时长。如果第一题的标准答案也为B,则该学员答复第一题的结果为正确。如果第一题的标准答案不为B,则该学员答复第一题的结果为错误。采用同样的获取大量学员答复第一题的答复时长和正确与否,进而计算第一题答复平均时长和正确率。根据计算的平均时长和正确率,根据预设判断规则,确定第一题的难易程度。

试卷中其他试题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确定难易程度,在线教育平台根据确定的所有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试题的分值。本申请实施例的试题难易度设置方法能够减少管理人员主观干预,直接根据大量学员答题结果确定试题难易程度,因而能够更准确的确定试题的分值,进而对学员的学习水平进行更准确的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规则可按科目、题型、正确率以及平均时长进行灵活定义。正确率越大的试题倾向于确定为偏容易,正确率越小的试题倾向于确定为偏难。平均时长越长的试题倾向于确定为偏难,平均时长越短的试题倾向于确定为偏容易。本申请实施例将正确率和平均时长综合考量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具体的,设置最小预设正确率和最大预设正确率,设置最小预设时长和最大预设时长。

示例性的,最小预设正确率为50%,最大预设正确率为90%,最小预设时长为30S,最大预设时长为60S。当某试题的正确率小于等于5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大于30S时,或者,当该试题的正确率大于50%且小于9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大于等于60S时,将该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为偏难。

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最小预设正确率为50%,最大预设正确率为90%,最小预设时长为30S,最大预设时长为60S。当某试题的正确率小于等于5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小于等于30S,或者,当该试题的正确率大于50%且小于9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大于30S且小于60S,又或者,当该试题的正确率大于9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大于60S时,将该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为中等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最小预设正确率为50%,最大预设正确率为90%,最小预设时长为30S,最大预设时长为60S。当某试题的正确率大于50%且小于9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小于等于30S,或者,当该试题的正确率大于90%,同时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小于60S时,确定该试题的难易程度为偏容易。通过上述的预设规则,将正确率和平均时长综合考量,能够获得学员答题实际情况,也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试题的分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其他终端设置预设规则数据。如图4所示的设置预设规则的用户界面。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在该平台的管理页面上维护规则数据。之后将维护后的规则数据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发送至数据库200B。控制器200C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时,再从数据库200B中获取维护后的规则数据。控制器200C在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之后,对试题标记难易程度标签,并将标记上难易程度标签的试题更新至数据库200B。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点击开始答题按钮时,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B发送开始作答信号,数据库200B根据开始作答信号记录开始作答时间。同时,数据库200B将记录的开始作答时间再返回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在用户界面上实时更新计时时间。当用户点击结束答题按钮时,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B发送结束作答信号,数据库200B根据结束作答信号记录结束作答时间。同时,数据库200B将记录的结束作答时间返回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在用户界面上结束更新计时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在该平台的管理页面上设置或者维护规则数据,示例性的,更改最小预设正确率或者更改最大预设时长等操作。管理页面响应于管理人员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将更改的预设规则数据发送至数据库200B。同时,数据库200B向管理页面返回更改后的预设规则数据,在管理页面上显示更改后的预设规则数据,以使管理人员查看预设规则是否更新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如图5所示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的信令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服务器接受学员答题时间和学员答题答案;

步骤二、服务器根据学员答题时间计算平均时长,以及根据学员答题答案计算学员答题的正确率;

步骤三、服务器根据平均时长和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如图6所示的试题难易程度设置方法的信令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终端上显示有在线平台的试题。的那个用户点击题目的开始答题按钮时,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B发送开始答题信号,数据库200B记录答题的开始时间。

步骤二、当用户点击题目的结束答题按钮时,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向数据库200发送结束答题信号,数据库200B记录答题的结束时间。同时移动终端将学员答题答案通过服务器端接口200A发送至数据库200B。

步骤三、控制器200C从数据库200B获取学员答题开始时间和学员答题结束时间,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学员答题时间。还从数据库200B获取学员答题答案,判断学员答题答案和标准答案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答题正确,如果不匹配则答题错误。控制器200C还从数据库200B获取预设规则(预设规则为在线教育平台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页面设置的)。控制器200C获取大量学员的答题时间和答题答案,计算该试题的平均时长和正确率。

步骤四、控制器200C根据得到的平均时长和正确率,利用预设规则,确定该实体的难易程度。同时生成难易程度标签,更新入库。

如图7所示,难易程度标签入库后,数据库200B可以将难易程度标签返回至管理页面,并在管理页面上显示。在线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标签确定试题的分值。也可以是系统根据难易程度标签自动确定试题的分值。最后,数据库200B将确定的试题分值发送至移动终端,以使在移动终端的页面上显示各个试题的分值。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相互参照,相关实施例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