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及医用图像诊断辅助方法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及医用图像诊断辅助方法

摘要

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具备架台装置和处理电路。架台装置具有利用放射线或者磁进行被检体的拍摄的拍摄系统。处理电路生成将第一图像与使用了拍摄系统的拍摄中的拍摄位置所关联的平面合成而成的第二图像,该第一图像是由与拍摄系统不同的光学拍摄装置拍摄被检体而获得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4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95712.8

  • 发明设计人 大野信英;

    申请日2020-10-14

  • 分类号A61B6/03(20060101);A61B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谦

  • 地址 日本栃木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0:10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10月16日提出的日本申请号2019-189614并主张优先权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而引入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一般来说涉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在X射线CT装置中,为了确认拍摄剖面位置、拍摄范围(以下,也称作“拍摄剖面位置等”),有使用将激光光束投影到顶板上的灯光器(区域灯光器)的情况。利用该区域灯光器,例如能够将本拍摄的拍摄剖面位置等所对应的位置、区域投影到顶板上。用户通过目视确认利用从区域灯光器向顶板上的投影光示出的位置、范围,能够在避免被检体被辐射的同时,确认X射线的本拍摄的拍摄剖面位置等。

然而,在使用区域灯光器进行拍摄剖面位置等的确认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在拍摄前将其从操作室移动到检查室并在患者旁边进行对位。另外,基于区域投光器的拍摄剖面位置等的显示仅为激光所投影的表面。因此,在架台倾斜时不能目视观察产生辐射的进深的线,难以准确地掌握是否避免了希望可靠地保护的地方。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具备架台装置和处理电路。架台装置具有利用放射线或者磁进行被检体的拍摄的拍摄系统。处理电路生成将第一图像与使用了拍摄系统的拍摄中的拍摄位置所关联的平面合成而成的第二图像,该第一图像是由与拍摄系统不同的光学拍摄装置拍摄被检体而获得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X射线CT装置1所设置的环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在通过光学拍摄装置C1获得的图像上合成了虚拟平面而成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了在通过光学拍摄装置C2获得的图像上合成了虚拟平面而成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了在使架台倾斜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光学拍摄装置C1的图像获得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了同样在使架台倾斜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光学拍摄装置C2的图像获得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了从X射线CT装置的拍摄剖面位置的设定到拍摄开始为止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在两个医学影像设备间共享架台装置10的血管造影-CT系统S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以及构成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仅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重复说明。另外,实施方式能够在构成中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与其他实施方式、现有技术进行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所设置的环境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了X射线CT装置1所设置的环境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所示,X射线CT装置1具备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30、控制台装置(图1中未图示)。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设置于检查室R1。控制台装置设置于在检查室R1的旁边设置的操作室R2。用户能够从操作室R2的窗W观看检查室R1的状况,并能够利用未图示的门在检查室R1与操作室R2之间往来。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基于经由控制台装置的来自用户的操作、或者经由设于架台装置10或者诊视床装置30的操作部的来自用户的操作而动作。

在检查室R1的顶棚设置有以数字相机、红外线相机等为代表的光学拍摄装置C1。另外,在检查室R1的墙壁上同样设置有数字相机、红外线相机等光学拍摄装置C2。

光学拍摄装置C1从拍摄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的上面拍摄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光学拍摄装置C2从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的侧面拍摄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另外,光学拍摄装置C2也可以拍摄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的右侧面或者左侧面中的某一个。

例如在将被检体载置于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之后,在决定拍摄剖面位置之前的期间连续地执行基于光学拍摄装置C1、C2的拍摄。由光学拍摄装置C1、C2拍摄到的图像实时地向X射线CT装置1依次送出。

接下来,概略地说明X射线CT装置1的构成。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具有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30、与控制台装置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非倾斜状态下的旋转框架13的旋转轴或者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的长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且相对于地面水平的轴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且相对于地面垂直的轴向定义为Y轴方向。

架台装置10具有用于拍摄在诊断中使用的医用图像的拍摄系统。即,架台装置10是具有向被检体P照射X射线并根据透射了被检体P的X射线的检测数据来收集投影数据的拍摄系统的装置,具有X射线管11、楔形器16、准直器17、X射线检测器12、X射线高压装置14、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数据采集系统)18、旋转框架13、控制装置15、以及诊视床装置30。

X射线管11是由于从X射线高压装置14的高压施加而从阴极(灯丝)朝向阳极(靶)照射热电子的真空管。

楔形器16是用于调节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的X射线量的滤波器。具体而言,楔形器16是使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透射而衰减以使从X射线管11向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成为预先确定的分布的滤波器。

楔形器16例如是楔形滤波器(wedge filter)或者蝴蝶结滤波器(bow-tiefilter),并且是将铝加工成为规定的靶角度或规定的厚度而成的滤波器。

准直器17是用于缩小透射了楔形器16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的铅板等,通过多个铅板等的组合形成狭缝。

X射线检测器12检测从X射线管11照射并通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将与该X射线量对应的电信号向数据收集装置(DAS 18)输出。X射线检测器12例如具有以X射线管11的焦点为中心沿一个圆弧在通道方向上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而成的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X射线检测器12例如具有以X射线管的焦点为中心沿一个圆弧在通道方向上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而成的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X射线检测器12例如具有沿切片方向(也被称作体轴方向、列方向)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的构造,该X射线检测元件列是在通道方向上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而成的。

另外,X射线检测器12是例如具有格栅、闪烁体阵列和光传感器阵列的间接转换型的检测器。闪烁体阵列具有多个闪烁体,闪烁体具有输出与入射X射线量相应的光子量的光的闪烁体晶体。格栅配置于闪烁体阵列的X射线入射侧的面,具有X射线屏蔽板,该X射线屏蔽板具有吸收散射X射线的功能。光传感器阵列具有转换为与来自闪烁体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的功能,例如具有光电倍增管(PMT)等光传感器。另外,X射线检测器12也可以是具有将入射的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元件的直接转换型的检测器。

X射线高压装置14具有高压产生装置和X射线控制装置,该高压产生装置具有变压器(transformer)以及整流器等电气电路,并具有产生施加给X射线管11的高压的功能,该X射线控制装置进行与X射线管11所照射的X射线相应的输出电压的控制。高压产生装置可以是变压器方式,也可以是逆变器方式。另外,X射线高压装置14可以设于旋转框架13,也可以设于架台装置10的固定框架(未图示)侧。另外,固定框架是将旋转框架13能够旋转地支承的框架。

DAS 18具有对从X射线检测器12的各X射线检测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放大器、以及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生成检测数据。DAS 18生成的检测数据传送到控制台装置40。

旋转框架13是将X射线管11与X射线检测器12对置支承、并利用控制装置15使X射线管11与X射线检测器12旋转的圆环状的框架。另外,旋转框架13除了X射线管11与X射线检测器12之外,也可以还支承X射线高压装置14、DAS 18。另外,DAS 18生成的检测数据作为一个例子,从设于旋转框架13的具有发光二极管的发送器通过光通信发送到固定框架等架台装置10的非旋转部分上设置的具有光电二极管的接收器,并向控制台装置40传送。另外,从旋转框架13向架台装置10的非旋转部分发送检测数据的发送方法并不局限于光通信,也可以使用非接触型的其他方式的数据传送方法来进行。

控制装置15具有处理电路和马达、促动器等驱动机构,该处理电路具有CPU等。控制装置15具有接收来自安装于控制台装置40的输入接口43或者安装于架台装置10的输入接口的输入信号而进行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的动作控制的功能。另外,控制装置15接收输入信号而进行使旋转框架13旋转的控制、使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动作的控制。

例如,控制装置15根据通过安装于架台装置10的输入接口而输入的倾斜角度(tilt角度)信息、或者基于来自控制功能150a的虚拟平面的倾斜角度信息,由控制装置15使旋转框架13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使架台装置10倾斜。另外,控制装置15或者处理电路150所具有的控制功能150a是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这里,虚拟平面是设定于顶板33上的规定的位置、并成为拍摄时的诊视床装置30的基台31、顶板33的移动控制以及架台装置10的倾斜控制的基准的平面。即,在拍摄时,控制装置15以该虚拟平面与拍摄平面成为一致的方式控制诊视床装置30的基台31、顶板33以及架台装置10。另外,拍摄平面是与通过拍摄而得的剖面图像对应的平面,例如是以Z轴为法线并位于X射线检测器12的Z轴方向的中心的平面。

诊视床装置30是载置扫描对象的被检体P并使其移动的装置,具备基台31、诊视床驱动装置32、顶板33、以及支承框架34。基台31是将支承框架34支承为能够沿铅垂方向移动的壳体。诊视床驱动装置32是使载置有被检体P的顶板33沿其长轴方向(图1的Z轴方向)移动的马达或者促动器。设于支承框架34的上面的顶板33是供被检体P载置的板。另外,诊视床驱动装置32也可以除了顶板33之外还使支承框架34沿顶板33的长轴方向移动。

诊视床驱动装置32按照来自控制装置15的控制信号使基台31沿上下方向移动。诊视床驱动装置32按照来自控制装置15的控制信号使顶板33沿长轴方向移动。即,诊视床驱动装置32以使虚拟平面与实际的拍摄剖面成为一致的方式控制基台31以及顶板33的至少一方。

控制台装置40是受理用户对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并且根据由架台装置10收集的X射线检测数据重构X射线CT图像数据的装置。控制台装置40具备存储器41、显示器42、输入接口43、以及处理电路150。

存储器41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硬盘、光盘等实现。存储器41例如存储投影数据、重构图像数据。存储器41是存储部的一个例子。

显示器42是用户所参照的监视器,显示各种信息。例如显示器42输出由处理电路150生成的医用图像(CT图像)、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的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等。例如显示器42是液晶显示器、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示器42是显示电路的一个例子。

输入接口43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将受理的输入操作转换为电信号而向处理电路150输出。例如输入接口43从用户受理收集投影数据时的收集条件、重构CT图像时的重构条件、从CT图像生成后处理图像时的图像处理条件等。例如输入接口43由鼠标、键盘、跟踪球、开关、按钮、操纵杆等实现。输入接口43是输入部的一个例子。

处理电路150控制X射线CT装置1整体的动作。处理电路150例如具有控制功能150a、预处理功能150b、重构处理功能150c、图像生成功能150d、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运算功能150f。在实施方式中,由作为构成要素的控制功能150a、预处理功能150b、重构处理功能150c、图像生成功能150d、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运算功能150f进行的各处理功能以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形式存储到存储器41。处理电路150是通过从存储器41读出并执行程序而实现与各程序对应的功能的处理器。换言之,读出了各程序的状态下的处理电路150具有图1的处理电路150内所示的各功能。

另外,在图1中,说明了利用单一的处理电路150实现控制功能150a、预处理功能150b、重构处理功能150c、图像生成功能150d、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运算功能150f所进行的处理功能,但也可以将多个独立的处理器组合而构成处理电路150,由各处理器执行程序从而实现功能。

换言之,也可以是上述各自的功能构成为程序且由一个处理电路执行各程序的情况,也可以是将特定的功能安装于专用的独立的程序执行电路的情况。

上述说明中使用的“处理器”这一词语的意思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或者面向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imp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电路。处理器通过读出并执行保存于存储器41的程序而实现功能。另外,也可以取代在存储器41中保存程序,而采用在处理器的电路内直接组入程序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处理器通过读出并执行组入电路内的程序而实现功能。

处理电路150利用控制功能150a,基于经由输入接口43从用户受理的输入操作,控制处理电路150的各种功能。处理电路150利用预处理功能150b,生成对从DAS 18输出的检测数据实施了对数转换处理、偏移处理、通道间的灵敏度校正处理、射束硬化校正等预处理后的数据。另外,也有时将预处理前的数据(检测数据)以及预处理后的数据通称为投影数据。处理电路150利用重构处理功能150c,对通过预处理功能150b而生成的投影数据进行使用了滤波校正反投影法、逐次近似重构法等的重构处理而生成CT图像数据。处理电路150利用图像生成功能150d,基于经由输入接口43从用户受理的输入操作,通过公知的方法,将通过重构处理功能150c而生成的CT图像数据转换为任意剖面的断层像数据、三维图像数据。

另外,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生成将第一图像和使用了架台装置10的拍摄系统的拍摄中的拍摄位置所关联的平面合成而成的、作为第二图像的合成图像,该第一图像是通过由光学拍摄装置C1、C2拍摄架台装置10与诊视床装置3而获得的。即,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基于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到的图像,例如使用AR技术,生成在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上设定有虚拟平面(例如长方形的板状的平面)而成的合成图像。

另外,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基于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生成在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上设定有正中线的合成图像。

这里,正中线是与顶板3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典型来说是与顶板33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相关的中心线。另外,也可以是,关于正中线,也与拍摄位置相同地生成在顶板33上设定有虚拟平面的合成图像。

图3是示出了在通过光学拍摄装置C1获得的图像上合成了虚拟平面PL1后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另外,图4是示出了在通过光学拍摄装置C2获得的图像上合成了虚拟平面PL1后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图4中的平面PL0模拟地示出了拍摄平面。

如图3、图4所示的那样,在通过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生成的合成图像中,在顶板33上显示了虚拟平面PL1与正中线L1。

另外,图5是示出了在使架台装置10倾斜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光学拍摄装置C1的图像而得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示出了同样在使架台装置10倾斜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光学拍摄装置C2的图像而得的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5、图6所示的那样,在架台装置10倾斜的情况下,虚拟平面PL1也与架台装置10连动地倾斜显示。用户能够在操作室R2中观察例如显示于显示器42上的、图3至图6所例示的那种合成图像。用户在显示器42上调整虚拟平面PL1相对于被检体P的位置,以使虚拟平面PL1与作为被检体P的应拍摄剖面的拍摄平面PL0一致。该位置调整例如也可以使用鼠标等进行,在合成图像所显示的显示器42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指尖的操作来进行。

另外,在图3至图6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例示了包含架台装置10的合成图像。然而,用户通过在合成图像上调整虚拟平面PL1相对于被检体P的位置,执行拍摄剖面的对位。因而,在合成图像上,不一定需要显示架台装置10。

返回图2,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计算虚拟平面的显示位置。即,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计算当前的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例如架台装置10的基准位置与顶板33的基准位置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所计算的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计算在当前的顶板33上显示虚拟平面PL1的位置。

另外,在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更的情况下,基于由光学拍摄装置C1、C2拍摄变更后的架台装置10以及顶板33而得的图像,执行相同的处理。

另外,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当前的虚拟平面的位置以及角度,计算与架台装置10的倾斜角度相关的信息、顶板3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顶板33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量。即,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计算用于使当前的虚拟平面与拍摄平面一致的架台装置10的倾斜角度相关的信息、顶板3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顶板33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量。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中的、使用了虚拟平面的拍摄剖面位置的设定到拍摄开始为止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了从X射线CT装置的拍摄剖面位置的设定到拍摄开始为止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中,在进行被检体P的放置之前,进行对患者信息的检查预约列表的登记或详情的输入。然后,如图7所示,开始基于光学拍摄装置C1、C2的拍摄(步骤S1)。

另外,典型的是,步骤S1的拍摄开始是被检体P载置于顶板33上的状态下进行的。然而,步骤S1的拍摄开始也可以从被检体P向顶板33上载置之前执行。

例如在将被检体载置于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之后决定拍摄剖面位置之前的期间连续地执行基于光学拍摄装置C1、C2的拍摄。实时地向X射线CT装置1依次送出由光学拍摄装置C1、C2拍摄的图像。

接下来,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计算当前的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步骤S2),并基于计算出的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计算在当前的顶板33上显示虚拟平面PL1的位置(步骤S3)。

接下来,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生成在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上合成了表示虚拟剖面的板状的图形以及表示正中线的直线而成的合成图像,并使其显示于显示器42(步骤S4)。

接下来,在合成图像上,执行虚拟平面的定位(步骤S5)。例如按照来自输入接口43的用户输入,输入显示于显示器42的虚拟平面的位置、角度的调整指示。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使合成图像上的虚拟平面的位置、角度变更。

此时,通过在显示器42上进行合成图像的放大缩小,能够进行虚拟平面的位置、角度的微调。例如在拍摄头部剖面的情况下,观看图3至图6所例示的合成图像,以使虚拟平面PL1配置于被检体P的头部的希望位置的方式调整显示部的画面上的虚拟平面PL1的位置。例如用户为了避开被检体P的眼球(晶状体)等放射线敏感性较高的组织而一边在监视器上目视确认被辐射的线,一边调整虚拟平面的位置以及倾斜角度。

接下来,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计算用于使虚拟平面与拍摄平面一致的架台装置10的倾斜角度相关的信息、顶板3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顶板33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量(步骤S6)。

接下来,控制装置15以使虚拟平面与拍摄平面一致的方式控制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30,执行拍摄处理(步骤S7)。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具备:具有拍摄系统的架台装置10;具有顶板33的诊视床装置30;以及作为图像生成部的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生成第二图像,该第二图像将通过光学拍摄装置C1、C2拍摄架台装置10与诊视床装置30而获得的第一图像和虚拟平面合成而得的,所述虚拟平面是在使用了架台装置10的拍摄系统的拍摄中的拍摄位置所关联的平面。

在实际的拍摄中,例如以使虚拟平面与拍摄剖面一致的方式控制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30。因而,用户通过调整显示于监视器的虚拟平面的位置以及角度,能够简单且准确地设定对于被检体的拍摄剖面。其结果,能够实现拍摄剖面对位中的操作时间的缩短。

虚拟平面不仅反映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位置,也反映架台装置10的倾斜角度地显示于显示部。因而,用户能够为了避开眼球(晶状体)等放射线敏感性较高的组织而一边在显示器42上目视确认被辐射的线,一边调整虚拟平面的位置以及倾斜角度。其结果,通过AR确认包含倾斜线的拍摄剖面,从而能够实现希望保护的部位的可靠的被辐射防止。

另外,在由相机拍摄到的患者图像上合成表示剖面位置的板状的图形以及表示正中线的直线并显示于监视器。一边观看监视器一边利用控制台实施以往的远程操作来移动诊视床或架台倾斜,决定拍摄位置。因而,虚拟平面的设定以及调整能够在操作室内实施。其结果,用户能够不在检查室-操作室之间移动而仅在操作室中进行一系列的拍摄。

(变形例1)

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生成并显示包含拍摄平面所对应的虚拟平面与正中线的合成图像。与此相对,也可以生成并显示还包含拍摄范围所对应的信息的合成图像。

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已设定的拍摄范围和架台装置10与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计算拍摄范围的靠近架台装置10的体轴方向的边界平面PL2的位置、拍摄范围的远离架台装置10的体轴方向的边界平面PL3的位置。处理电路150利用合成图像生成功能150e,生成在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上合成了虚拟平面PL1、表示拍摄范围的边界的边界平面PL2以及边界平面PL3、正中线L1而得的合成图像。

此时,也可以按照每个平面进行颜色区分,以便分别区分虚拟平面PL1、表示拍摄范围的边界的边界平面PL2以及边界平面PL3。

根据变形例1的X射线CT装置1,除了拍摄剖面之外,对于拍摄范围,也能够简单且准确地进行设定。其结果,能够实现拍摄剖面以及拍摄范围的对位中的操作时间的缩短。

(变形例2)

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以将包含拍摄平面所对应的虚拟平面、正中线的合成图像显示于操作室R2内的显示器42的情况为例。与此相对,也可以是将包含拍摄平面所对应的虚拟平面、正中线的合成图像显示于平板PC的构成。根据该构成,无论操作室或检查室,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对位。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使用了虚拟平面的拍摄剖面的定位功能当然也能够适用于站立位CT装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光学拍摄装置C1、C2中的一方配置于被检体正面的墙壁,光学拍摄装置C1、C2中的另一方配置于被检体侧面的墙壁。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使用了虚拟平面的拍摄剖面的定位功能的适用范围并不限定于X射线CT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包括具有拍摄系统的架台与诊视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磁共振成像装置、PET、SPECT。

(变形例5)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虚拟平面显示为长方形。当然,长方形只是虚拟平面的一个例子,只要是象征性地表示拍摄平面所对应的虚拟平面的图形即可,也可以是正方形平面、正圆形平面、椭圆形平面等任意平面。图形的形状或者大小也可以与设于架台装置的开口部的形状或者大小、或者由架台装置进行拍摄的视场(Field Of View:FOV)的形状或者大小相对应。

(变形例6)

X射线CT装置中也有不具有架台的倾斜机构的装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是仅使用来自光学拍摄装置C1的图像生成包含虚拟平面的合成图像并显示的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通过使架台在多个检查室间移动,从而适用于在多个系统中共享架台的多室解决方案系统。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应用于作为使架台在两个检查室间移动的2Room系统的血管造影-CT系统的情况为例,但是对检查室的数量并不做限定。

图8是表示在两个医学影像设备间共享架台装置10的血管造影-CT系统S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8所示,血管造影-CT系统S具备X射线CT装置1、作为血管造影(Angio)装置的X射线拍摄系统50。在检查室R3设置有X射线CT装置1。另外,在与检查室R3邻接的检查室R4设置有X射线拍摄系统50。检查室R3与检查室R4能够由开闭门D分隔。

X射线拍摄系统50具有作为拍摄系统的X射线拍摄装置51、诊视床52、控制台装置53。X射线拍摄系统50与X射线CT装置1例如能够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等相互通信。

X射线CT装置1的架台装置10例如被设为能够使用输送用导轨L在多个检查室R3、R4间移动。血管造影-CT系统S是将用于对被检体执行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的架台装置10在分别设于检查室R3、R4的医学影像设备间共享的系统。换言之,血管造影-CT系统将架台装置10在检查室R3、R4间(即诊视床4、7间)共享。

另外,虽然未图示,光学拍摄装置C1在检查室R3的顶棚设置于能够同时拍摄进行X射线CT拍摄的情况下的架台装置10的设置位置(架台装置10的基准位置)和X射线CT装置1的诊视床装置30这两方的位置。另外,光学拍摄装置C2在检查室R3的架台装置10的侧面侧的墙壁设置于能够同时拍摄进行X射线CT拍摄的情况下的架台装置10的设置位置和X射线CT装置1的诊视床装置30这两方的位置。

在这样的血管造影-CT系统S中,X射线CT装置1的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从光学拍摄装置C1、C2接收的图像,计算进行X射线CT拍摄的情况下的架台装置10的设置位置与当前的顶板33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处理电路150利用运算功能150f,基于计算出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计算在当前的顶板33上显示虚拟平面PL1的位置。使用获得的结果,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实现使用了虚拟平面PL1的拍摄剖面等的对位。

根据X射线CT装置1,即使在架台装置10位于检查室R4而没有位于检查室R3的情况下,也能够在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之前在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上载置被检体,在等待拍摄顺序的期间使用虚拟平面进行拍摄剖面位置的调整。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多室解决方案系统中的运行率。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例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例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与其等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