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

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设备包括:预埋注浆管;注浆接头,注浆接头可拆卸地连接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通过活动预埋注浆管可将预埋注浆管自注浆接头上取下;管口盖,可开合地连接于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本发明的注浆设备结构简单,将注浆接头固定在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接缝处,预埋注浆管埋设在新建结构内,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露出在混凝土外,通过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向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进行注浆封堵。当后期接缝处出现裂缝时,取出预埋注浆管,疏通后重新连接于注浆接头,向裂缝进行注浆封堵,能够重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6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工程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3278.0

  • 申请日2020-12-21

  • 分类号E02D29/16(20060101);E02D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季辰玲

  • 地址 330095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天祥大道28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繁华城市的商业中心,由于最初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够详细,导致许多地铁/轻轨车站没有设计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同一个商业中心,两条不同线路的车站无法直接换乘。随着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站内换乘的需求也越来越普及,在相邻两个地铁/轻轨车站之间修建连接通道成为一个新趋势。

由于连接通道与已建车站之间往往存在缝隙,因此在连接通道建好后需要对缝隙进行注浆。但是,由于连接通道的长度比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连接通道与车站结构容易发生二次裂缝,甚至多次开裂。目前,与裂缝处理相关的专利和文献主要是针对使用前期的裂缝,对于后期使用过程中结构间反复出现的裂缝,尚没有相关处理策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施工方便且能够反复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其包括:

预埋注浆管;

注浆接头,轴心与所述预埋注浆管同轴,所述注浆接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上,并且通过活动所述预埋注浆管可将所述预埋注浆管自所述注浆接头上取下;

管口盖,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上。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浆接头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取自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或榫卯连接。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预埋注浆管相对于所述注浆接头活动以自所述注浆接头上取下的解锢件,所述解锢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浆接头之间通过正向螺纹螺接,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与所述解锢件之间通过反向螺纹螺接。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所述解锢件为螺栓,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螺栓螺合的反向螺纹,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的外壁设有正向螺纹,所述注浆接头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正向螺纹螺合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所述注浆接头的两外侧对称设置有翼缘。

作为本发明注浆设备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上套设有一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的一侧侧壁形成为由铰链连接的可开合的所述管口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方法,其包括步骤:

将所述注浆接头安装在新建结构的钢筋笼上,所述注浆接头与旧有结构相接触;

将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浆接头相连接,关闭所述第二端管口上的所述管口盖;

安装新建结构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露出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的外部;

打开所述管口盖,通过所述预埋注浆管和所述注浆接头向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进行注浆;

当所述新建结构与所述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出现裂缝时,将所述预埋注浆管自所述注浆接头上取下、于所述新建结构中取出;疏通所述预埋注浆管并重新置入所述新建结构中、重新连接于所述注浆接头;通过疏通后的所述预埋注浆管和所述注浆接头向所述裂缝进行注浆。

作为本发明注浆方法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浆接头之间通过正向螺纹螺接,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通过反向螺纹螺接于一解锢件;当出现所述裂缝时,打开所述管口盖,将所述解锢件反向螺接于所述第二端管口,继续反向转动所述预埋注浆管,解除所述第一端管口与所述注浆接头之间的正向螺接。

作为本发明注浆方法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上套设有一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的一侧侧壁形成为由铰链连接的可开合的所述管口盖,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所述预埋盒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

本发明的注浆设备结构简单,仅由预埋注浆管及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管口上的注浆接头和管口盖三部分构成。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注浆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或榫卯连接等便于拆装的形式进行连接,使用时,将注浆接头固定在新建结构的钢筋笼上并与旧有结构接触,预埋注浆管埋设在新建结构的混凝土内,且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注浆接头连接,第二端管口露出在混凝土外,通过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可以向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进行注浆封堵。当后期使用过程中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出现裂缝时,通过解除预埋注浆管与注浆接头之间的连接,取出预埋注浆管并进行疏通,将疏通后的预埋注浆管重新置入新建结构,重新连接于注浆接头,再利用疏通后的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可以向裂缝进行注浆封堵,能够重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注浆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埋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旧车站结构、2-新建的连接通道、3-接头钢圈、4-注浆钢管、5-金属盒、6-橡胶塞、7-钢筋笼、8-注浆槽、9-翼缘、10-正向螺纹、11-反向螺纹、12-金属盒连接缺口、13-金属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其中,本实施中的旧有结构为旧车站结构1,新建结构为两个相邻车站之间新建的连接通道2(即换乘通道),用于解决两个相邻车站之间换乘通道与旧车站之间接缝处的防水处理。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建的连接通道2与旧车站结构1的剖面图,本发明的注浆设备安装于其中,该注浆设备包括预埋注浆管、注浆接头和管口盖,其中,预埋注浆管采用一注浆钢管4,注浆接头采用一接头钢圈3,该接头钢圈3与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同轴且可拆卸地连接。

管口盖设置在一预埋盒上,该预埋盒采用一长方体的金属盒5,配合图4所示,金属盒5的一侧侧壁形成为由铰链连接的可开合的金属盒盖13,将该金属盒盖13即为本实施例中的管口盖。金属盒5中与该金属盒盖13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一金属盒连接缺口12,该金属盒连接缺口12的大小与注浆钢管4的外径一致,金属盒5可通过该金属盒连接缺口12套设在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上,可以由金属盒盖13的开合来控制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的开合。

本实施例中的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取自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或榫卯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相对于接头钢圈3以转动或抽拔的方式活动注浆钢管4,将注浆钢管4自接头钢圈3上取下。以螺纹连接为例,在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的外壁与接头钢圈3的内侧通过设置螺纹的方式可实现螺纹连接,通过将注浆钢管4相对于接头钢圈3向相反于螺纹方向的方向转动,可以将注浆钢管4从接头钢圈3上取下。以承插连接为例,将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的连接处设置成承插口的形式便可实现两者之间的承插连接,通过将注浆钢管4相对于接头钢圈3向相反方向拔出,可以将注浆钢管4从接头钢圈3上取下。榫卯连接可参照承插连接,仅接口形式略有不同。

作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该注浆设备还包括一解锢件,用于带动注浆钢管4相对于接头钢圈3活动以自接头钢圈3上取下,该解锢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上。以螺纹连接为例,当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之间通过正向螺纹螺接,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与该解锢件之间通过反向螺纹螺接。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解锢件采用反向螺栓(图中未显示),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的内壁设有与该反向螺栓螺合的反向螺纹11,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的外壁设有正向螺纹10,接头钢圈3的内侧设有与正向螺纹螺合的正向内螺纹。接头钢圈3的两外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翼缘9,参见图2所示。当需要自接头钢圈3上取下注浆钢管4时,只要将反向螺栓反向螺接于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反向螺栓与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拧紧后继续反向转动该反向螺栓,该反向螺栓带动注浆钢管4一起反向转动,由于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之间是正向螺纹连接,当注浆钢管4反向转动时,会解除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之间的正向螺纹连接,使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与接头钢圈3脱离,从接头钢圈3上取下注浆钢管4。

金属盒5套设在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上,金属盒5的内部界定形成一供解锢件置入和操作的空间,金属盒5上的金属盒盖13打开时,将解锢件伸入金属盒5内与注浆钢管4进行连接,操作完毕后,关闭金属盒盖13,进行内外封堵。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方法,施工方便且能够反复实施,很好地解决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配合图1~4,该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绑扎好新建的连接通道2的钢筋笼7之后,在靠近旧车站结构1的一端,安装一个带有螺纹的接头钢圈3,具体连接方式为:在接头钢圈3两侧布置翼缘9,将翼缘9与钢筋笼7进行焊接,这个接头钢圈3是注浆管道的最前端,与旧车站结构1相接触(接触并非完全密闭,浆液仍可以自接头钢圈的内部流出至旧车站结构1的表面)。接头钢圈3的作用是固定注浆钢管4,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在接头钢圈两侧布置翼缘,将翼缘与钢筋笼进行焊接,并确保接头钢圈与旧结构相接触。

第二步,在浇筑新建的连接通道2的混凝土之前,将用于注浆的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连接于接头钢圈3,注浆钢管4的第一端管口的外壁攻入和接头钢圈3相匹配的螺纹(亦称“正向螺纹”),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的内壁攻入反向螺纹。在这一步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注浆钢管4周围涂抹一定厚度的润滑剂(如凡士林),保护注浆钢管4。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保证注浆钢管4周围的凡士林不被破坏,防止注浆钢管4与混凝土胶结在一起。

第三步,在注浆钢管4的第二端管口安装一个可开合的金属盒5。金属盒5一侧开一个圆孔(即金属盒连接缺口12),圆孔直径等同于注浆钢管4的外径,将第二步中的注浆钢管4穿过金属盒5一侧上的该圆孔,并且将金属盒5固定在周围的钢筋笼7上,金属盒7外侧安装一个带锁的金属盒盖13,金属盒盖13可开合该金属盒7。

第四步,安装新建的连接通道2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金属盒7上的金属盒盖13所在一侧露出于混凝土表面,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的表面设置有一个注浆槽8,金属盒盖13位于该注浆槽8内的一槽壁上。

第五步,当需要注浆时打开金属盒盖13,将注浆设备与注浆钢管4进行连接,并且向新建的连接通道2和老车站结构1的接缝处进行注浆。

第六步,注浆完成后,清除金属盒盖13与注浆钢管4之间的混凝土,并且用一个橡胶塞6塞住注浆钢管4,防止浆液逆流出来。注浆完成后,再关闭金属盒盖13。

第七步,新建的连接通道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变形,如果新建的连接通道2和旧车站结构1之间的裂缝再一次出现时,打开金属盒盖13,取出橡胶塞6,并采用反向螺栓反向旋转注浆钢管4,将注浆钢管4自接头钢圈3上取下并自注浆管道中取出。

第八步,取出注浆钢管4后,需要疏通注浆钢管4,清除内部已经凝固的混凝土,然后在注浆钢管4外侧涂抹凡士林等润滑剂,并将注浆钢管4重新置入注浆管道且重新旋入原有的接头钢圈3。这一步中,也可以选择废弃原注浆钢管,采用同种型号的新的注浆钢管4代替原注浆钢管,重新置入注浆管道以及重新旋入原有的接头钢圈3。

第九步,采用注浆机械,利用重新置入的注浆钢管对新产生的裂缝进行注浆。之后,如果再次发生裂缝以及渗水的现象,可以重复第七至第九步。

本发明的注浆设备结构简单,仅由预埋注浆管及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管口上的注浆接头和管口盖三部分构成。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注浆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承插连接或榫卯连接等便于拆装的形式进行连接,使用时,将注浆接头固定在新建结构的钢筋笼上并与旧有结构接触,预埋注浆管埋设在新建结构的混凝土内,且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与注浆接头连接,第二端管口露出在混凝土外,通过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可以向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进行注浆封堵。当后期使用过程中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出现裂缝时,通过解除预埋注浆管与注浆接头之间的连接,取出预埋注浆管并进行疏通,将疏通后的预埋注浆管重新置入新建结构,重新连接于注浆接头,再利用疏通后的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可以向裂缝进行注浆封堵,能够重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