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窑尾增湿塔

窑尾增湿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窑尾增湿塔,包括增湿塔本体,增湿塔本体的塔顶进风管连接有上行管道,上行管道的下部侧壁连接有高温风机出风管,上行管道的侧壁还设有连通增湿塔本体的下锥部的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门,上行管道上位于水平管道的上方设有第二调节阀门,在生料磨停车时,关闭水平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门,打开上行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门,增湿塔系统可正常使用;在生料磨系统运行时,打开水平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门,关闭上行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门,高温气流直接由水平管道进入增湿塔本体的下锥部,并经增湿塔出口排出,采用增设水平管道并直接连通下锥部,流程短、温度损失少,管道阻力小,生料粉磨电耗降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3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文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6157.2

  • 发明设计人 张磊;秦学军;王晓博;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B01D5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48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璇

  • 地址 746000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新关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湿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窑尾增湿塔。

背景技术

增湿塔是水泥干法生产工艺中一种用于生产高分散水雾的装置,窑尾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前需要想烟气中喷入适量的水雾,增湿塔则可提高电除尘器的效率,降低出窑废气中的比电阻值,并向进入电除尘器的烟气增压湿含量。

在水泥生产中,要求生料磨入料温度高于210℃,而经余热发电系统后的高温风机排出的废气通过管道经增湿塔送至生料磨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流程长,进入增湿塔的气体温度低,进而使生料磨的热风温度低,导致生料磨产量下降、生料粉磨电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窑尾增湿塔本体,解决高温风机排出的废气通过管道经增湿塔送至生料磨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流程长,进入增湿塔的气体温度低,进而使生料磨的热风温度低,导致生料磨产量下降、生料粉磨电耗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窑尾增湿塔,包括增湿塔本体,所述增湿塔本体的塔顶进风管连接有上行管道,所述上行管道的下部侧壁连接有高温风机出风管,所述上行管道的侧壁还设有连通所述增湿塔本体的下锥部的水平管道,所述水平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门,所述上行管道上位于所述水平管道的上方设有第二调节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温风机出风管的出口端倾斜朝向所述上行管道与所述水平管道的连接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锥部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水平管道的上方设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弧形导流板远离所述下锥部内壁的端部突出所述水平管道外。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增湿塔本体的上部内侧壁上设有倒锥形导流板,所述倒锥形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增湿塔本体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倒锥形导流板的下方由外向内等距设有多圈环形喷淋管,所述环形喷淋管的下端设有雾化喷头,相邻所述环形喷淋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最外圈的所述环形喷淋管与所述增湿塔本体的内侧壁固定且连通有进水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位于最外圈所述环形喷淋管内侧的所述环形喷淋管上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倒锥形导流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生料磨停车时,关闭水平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门,打开上行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门,增湿塔系统可正常使用;在生料磨系统运行时,打开水平管道上的第一调节阀门,关闭上行管道上的第二调节阀门,高温气流直接由水平管道进入增湿塔本体的下锥部,并经增湿塔出口排出,采用增设水平管道并直接连通下锥部,流程短、温度损失少,管道阻力小,有利于提高生料磨的台时产量,循环风机和废气排风机的运行电流也会降低,生料粉磨电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平管道与弧形导流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环形喷淋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增湿塔本体,2-塔顶进风管,3-上行管道,4-高分风机出风管,5-下锥部,6-水平管道,7-第一调节阀门,8-第二调节阀门,9-弧形导流板,10-倒锥形导流板,11-通孔,12-环形喷淋管,13-雾化喷头,14-连接管,15-进水管,1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窑尾增湿塔本体,包括增湿塔本体1,所述增湿塔本体1的塔顶进风管2连接有上行管道3,所述上行管道3的下部侧壁连接有高温风机出风管4,所述上行管道3的侧壁还设有连通所述增湿塔本体1的下锥部5的水平管道6,所述水平管道6上设有第一调节阀门7,所述上行管道3上位于所述水平管道6的上方设有第二调节阀门8。

在生料磨停车时,关闭水平管道6上的第一调节阀门7,打开上行管道3上的第二调节阀门8,增湿塔系统可正常使用;在生料磨系统运行时,打开水平管道6上的第一调节阀门7,关闭上行管道3上的第二调节阀门8,高温气流直接由水平管道6进入增湿塔本体1的下锥部,并经增湿塔出口排出,采用增设水平管道6并直接连通下锥部5,流程短、温度损失少,管道阻力小,有利于提高生料磨的台时产量,循环风机和废气排风机的运行电流也会降低,生料粉磨电耗降低,生料工序电耗将下降1度/吨,以年生产生料280万吨计,可节约用电280度,每度电0.4元,可节约成本112万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高温风机出风管4的出口端倾斜朝向所述上行管道3与所述水平管道6的连接部。

采用高温风机出风管4的出口朝向上行管道3与水平管道6的连接部的设置方式,有效减少管道阻力,使气流更容易进入上行管道3或水平管道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下锥部5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水平管道6的上方设有弧形导流板9,所述弧形导流板9倾斜设置,且所述弧形导流板9远离所述下锥部5内壁的端部突出所述水平管道6外。

设置的弧形导流板9使水平管道6排出的气流能更快的由增湿塔出口排出,减少热量损失,弧形导流板9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以使气流更快导出为优;

由于水平管道连通所述下锥部,增湿塔上落下的湿粉尘容易在水平管道6的下部堆积,长时间下去容易影响水平管道的通畅,采用弧形导流板9远离所述下锥部5内壁的端部突出所述水平管6外,利用弧形导流板有效遮挡粉尘,保障水平管道6的通畅,减少维护次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增湿塔本体1的上部内侧壁上设有倒锥形导流板10,所述倒锥形导流板1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

采用倒锥形导流板10对进入增湿塔本体内腔的气流分散,分散导流效果更好,有利于后续的雾化加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增湿塔本体1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倒锥形导流板10的下方由外向内等距设有多圈环形喷淋管12,所述环形喷淋管12的下端设有雾化喷头13,相邻所述环形喷淋管12之间通过连接管14连通,最外圈的所述环形喷淋管12与所述增湿塔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且连通有进水管15。

采用由外向内等距设有多圈环形喷淋管12,配合倒锥形导流板10对气流的导流分散,有利于增大气流中物料与水雾的接触面,加快对粉尘的加湿,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位于最外圈所述环形喷淋管12内侧的所述环形喷淋管12上均设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上端与所述倒锥形导流板10的下端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6对环形喷淋管12进行加固,确保设置正常运行。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16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喷淋管12上。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多个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