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患者开药管理方法包括:获得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其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种类以及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所述药品量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处方药品量、服用的药品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患者信息和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根据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当药品量小于预警值时,则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预警值且小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一提醒并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二提醒并结束开具处方。通过上述设计方案,能够直观地获悉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方便做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和多点开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0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人先智能医疗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34034.0

  • 申请日2020-12-22

  • 分类号G16H20/13(20180101);G16H10/60(20180101);G16H50/70(20180101);

  • 代理机构44280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时乐行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东方大道28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患者开药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麻醉药品是指能选择性缓解疼痛,但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的药品;精神一类药品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麻精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麻精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镇静等作用,是临床诊疗必不可少的药品,另一方面,如果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等后果,若流入非法渠道则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甚至是违法犯罪。因此,有必要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其合法、安全、合理使用。

目前,医院只能查询到该患者是否在本医院内开具过药品,如果患者在同一家医院开具过多量的处方管控类药品,医生可以及时获取提示。但是,患者在其他医院开具的药品记录无法查询到,当患者不断在多家医院开具麻精药品时,医生无法及时获取信息以防止患者多开药以及多点开药,而且可能会导致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甚至是违法犯罪。因此,设计出一种新的患者开药管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患者开药管理方法,包括:获得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其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种类以及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所述药品量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处方药品量、服用的药品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患者信息和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根据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和管控值;当药品量小于预警值时,则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预警值且小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一提醒并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二提醒并结束开具处方。

其中,药品种类属于麻精药品,药品正常使用值、预警值、管控值以及药品量以吗啡当量计算。

其中,根据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和管控值的步骤包括:将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一预设值之和作为预警值,获得患者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开具处方最大值,管控值为上述历史处方最大值及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中的较大值,其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大于0。

其中,根据患者信息和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的步骤,包括: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药品种类相同的多个第一样本;从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与患者信息相似的多个第二样本;获得多个第二样本在预设时间内使用药品种类的药品量均值;将药品量均值确定为药品正常使用值。

其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与多个第二样本在预设时间内使用药品种类的药品量的标准差相关,其中,第一预设值为标准差的两倍,第二预设值为标准差的三倍。

其中,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以及疾病类型;从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与患者信息相似的多个第二样本的步骤包括:从多个第一样本中获得与患者的性别相同、疾病类型相同、吸烟史相同、饮酒史相同、年龄差小于等于第一阈值、体重差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多个第二样本。

其中,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历史就诊医院信息;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还包括:根据历史就诊医院信息判断患者是否在除当前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开具过麻精药品;若是,则弹出提醒。

其中,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还包括:接收开药处方录入;将患者信息以及处方上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存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患者开药管理装置,包括:存储电路、处理电路和通信电路,存储电路、通信电路与处理电路相互耦合,存储电路、处理电路和通信电路相互配合以实现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患者开药管理方法包括:获得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其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种类以及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所述药品量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处方药品量、服用的药品量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患者信息和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根据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和管控值;当药品量小于预警值时,则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预警值且小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一提醒并继续开具处方;当药品量大于或等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二提醒并结束开具处方。通过上述设计方案,能够直观地获悉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方便做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和多点开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患者开药管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得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其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种类以及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药品量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处方药品量、服用的药品量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3天,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天数,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药品种类属于麻精药品,例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以及合成类麻醉药品等。具体而言,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可以为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以及合成类麻醉药品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记录下使用麻精药品的患者,方便日后的查询。

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可以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以及疾病类型等信息,本申请对以上信息的排列顺序不作限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面记录下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日后医生开具处方提供参考。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药品量可以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处方药品量,药品量还可以包括预设时间内患者服用的药品量。例如,当该患者使用镇痛泵服用该药品种类时,镇痛泵会对该患者服用的药品量进行记录,当然,镇痛泵可以换成其他输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输注装置的集合,在此不作限定。通过上述设计方案,可以及时获取患者在预设时间内的处方药品量和/或服用的药品量,从而限制了患者多开药。步骤S102:根据患者信息和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

首先,根据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从预设数据库中筛选获取开具过对应的药品种类的患者,即多个第一样本。具体而言,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可以为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以及合成类麻醉药品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在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开具过相同药品种类的所有患者,即多个第一样本。

其次,从上述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与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相似的患者及其药品信息,即多个第二样本。其中,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以及疾病类型等。

具体而言,从上述多个第一样本中获得与当前待开药的患者的性别相同、疾病类型相同、吸烟史相同、饮酒史相同、年龄差小于等于第一阈值、体重差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患者以及药品信息,即多个第二样本。其中,年龄差小于等于5岁,例如,0岁、1岁、2岁、3岁、4岁、5岁等。体重差小于等于5公斤,例如,0公斤、1公斤、2公斤、3公斤、4公斤、5公斤等。例如,若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包括:性别为男、疾病类型为精神类疾病、有吸烟史、无饮酒史、年龄为40岁、体重为70公斤,则从上述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性别为男、疾病类型为精神类疾病、有吸烟史、无饮酒史、年龄为35~45岁、体重为65~75公斤的患者以及药品信息,形成多个第二样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烟史以及饮酒史也可以具体为吸烟年限以及饮酒年限。例如,若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包括:性别为男、疾病类型为精神类疾病、吸烟年限为5年、饮酒年限为3年、年龄为40岁、体重为70公斤,则从上述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性别为男、疾病类型为精神类疾病、吸烟年限为5年、饮酒年限为3年、年龄为35~45岁、体重为65~75公斤的患者及其药品信息,形成多个第二样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根据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筛选获取与其相似的患者以及药品信息,形成多个第一样本;再根据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从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获取开具过对应的药品种类的患者,形成多个第二样本,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最后,提取上述多个第二样本中所有患者在预设时间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通过计算获得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均值,并且将药品量均值确定为药品正常使用值。

通过这种方式,对与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相同、与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相似的患者进行归类并通过计算获取药品正常使用值,可以更有效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正常使用值。

步骤S103:根据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和管控值。

具体而言,预警值为上述获得的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总和。管控值为当前待开药患者在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处方开具最大值及上述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中的较大值。其中,上述药品正常使用值、预警值、管控值以及药品量均换算为以吗啡当量计算。

上述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与步骤S102中的多个第二样本在预设时间内使用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的标准差相关。具体地,第一预设值设置为标准差的两倍,第二预设值设置为标准差的三倍。其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大于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也可设置为标准差的其他倍数,例如一倍、三倍、四倍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获得对应的药品种类的预警值和管控值。

上述药品量可以为预设时间内当前待开药的患者的处方药品量与当前待开具处方的药品量之和。当然,上述药品量也可以为当前待开具处方的药品量与当前待开药患者预设时间内服用的药品量之和,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104:判断药品量与预警值和管控值的大小关系。

步骤S105:当上述药品量小于预警值时,则继续开具处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药品量小于预警值时,电脑端、手机端等弹出开具处方的界面,医生可以继续为该患者开具处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医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该患者开具处方,并存储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106:当上述药品量大于或等于预警值且小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一提醒并继续开具处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药品量大于或等于预警值且小于管控值时,第一提醒可以以弹窗的形式弹出,医生询问该患者是否需要该药品,若需要,则在弹窗内填写说明后继续开具处方,并存储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提醒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弹出,以其他形式填写说明,在此不作限定。或者,第一提醒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在电脑端、手机端等显示,在此不作限定。第一提醒的字体可以是黄色,也可以是以字体加粗等形式进行提醒,只需能够提示医生该患者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已经超过预警值但未超过管控值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107:当上述药品量大于或等于管控值时,则弹出第二提醒并结束开具处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药品量大于或等于管控值时,第二提醒可以以弹窗的形式弹出,在弹窗内点击结束按钮以结束开具处方的流程,并存储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提醒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弹出,以其他形式结束开具处方的流程,在此不作限定。或者,第二提醒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在电脑端、手机端等显示,在此不作限定。第二提醒的字体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以字体加粗等形式进行提醒,只需能够提示医生该患者预设时间内的药品量已经超过管控值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直观地获悉当前待开药的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方便对当前待开药的处方做进一步处理,从而限制了患者多开药。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患者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历史就诊医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3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天数,在此不作限定。患者开药管理方法还包括:根据历史就诊医院信息判断患者是否在除当前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开具过麻精药品;若是,则弹出提醒,并提示医生:该患者存在多点开药的情况,医生填写说明后可继续开具处方,并存储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若不是,则顺利开具处方,并存储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获取患者在除当前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开具麻精药品的记录,并对医生进行提醒,从而限制了患者在多家医院多点开药。

在又一个应用场景中,接收开药处方录入,开药处方包括患者信息、药品种类等信息,可以将患者信息以及处方上对应的药品信息存储在服务器的本地硬盘,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的外接硬盘,还可以存储在指定的网络位置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本实施方式,根据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可以从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与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相同、患者信息相似的患者,并获得药品正常使用值以及预警值和管控值,从而判断预设时间内药品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警值和/或管控值,判断预设时间内患者是否在除当前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开具过麻精药品,将判断结果返回给当前待开药的医生。通过上述判断结果,能够直观地获悉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在多家医院开具过对应的药品种类,方便做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和多点开药。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患者开药管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该装置20包括:存储电路201、处理电路202和通信电路203,存储电路201、通信电路203与处理电路202相互耦合,存储电路201、处理电路202和通信电路203相互配合以实现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一实施方式中任一方法中的步骤。

存储电路201、通信电路203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保真、蓝牙、紫蜂协议、第三代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通信技术与多个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保持通信连接。通信电路203可以接收多个医院的开药处方录入,保存至存储电路201。通信电路203接收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处理电路202在存储电路201中筛选出与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相匹配的患者以及患者信息,形成多个第一样本。其中,药品种类属于麻精药品,例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以及合成类麻醉药品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患者信息可以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以及疾病类型等信息,本申请对其排列顺序不作限定。

处理电路202根据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在上述多个第一样本中筛选出与该患者信息相似的患者及其药品信息,形成多个第二样本;处理电路202对与当前待开药的药品种类相同、与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相似的患者进行归类,提取其处方上该药品种类的药品量,通过计算获得药品量均值,并将该药品量均值确定为药品正常使用值;处理电路202通过计算获得多个第二样本在预设时间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的标准差,以上述标准差的两倍获得第一预设值,以标准差的三倍获得第二预设值;处理电路202将获得的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总和确定为预警值,将当前待开药患者在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处方开具最大值及上述药品正常使用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中的较大值确定为管控值。并将上述药品正常使用值、上述预警值以及上述管控值换算为以吗啡当量计算;处理电路202将药品量换算为以吗啡当量计算;处理电路202判断该药品量是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警值和/或管控值;通信电路203将判断结果发送至医院信息系统,并将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存储至存储电路201。

此外,通信电路203接收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间内患者的历史就诊医院信息,通过处理电路202根据历史就诊医院信息判断患者是否在除当前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开具过麻精药品,通信电路203发送判断结果至医院信息系统并将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存储至存储电路201。

请继续参阅图2,通信电路203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保真、蓝牙、紫蜂协议、第三代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通信技术发送、接收信息。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根据实际需求,装置20还可以包含人机交互电路(图未示),该人机交互电路用于与医生进行交互,人机交互的方式可以是触控、按键、鼠标、语音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直观地获悉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在多家医院开具过对应的药品种类,方便做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和多点开药。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具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30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301被执行时,可以执行本申请患者开药管理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任一方法中的步骤,即上述患者开药管理方法以软件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电子设备可读取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可以是U盘、光盘以及服务器等。

总而言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中根据当前待开药的患者信息以及药品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得与其相匹配的预设时间内药品正常使用值,根据上述药品正常使用值获得预警值和管控值,判断药品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警值和/或管控值。通过上述判断结果,能够直观地获悉患者对应的药品种类的药品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在多家医院开具过对应的药品种类,方便做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限制患者多开药和多点开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