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由PC端执行,包括: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生成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本发明使PC端协同办公平台和移动终端都能通过与运营商服务器进行桥接中转建立会话,保证了用户隐私信息仅出现在运营商服务器,保护了用户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377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9158.1

  • 申请日2020-12-21

  • 分类号H04W4/14(20090101);H04W4/35(20180101);H04W12/033(20210101);H04L29/08(20060101);G06Q10/10(20120101);

  • 代理机构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潘登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苑南路3176号彩讯科技大厦三十一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协同办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协同办公系统通常需要靠PC端实现交互,当用户所处环境没有PC,只能通过移动终端与PC端交互,由于移动终端与PC端的页面不兼容,导致PC端待办公信息不能得到及时交互,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办公高度信息化的越来越明显。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大规模应用,移动端结合云端的企业实时办公需求成为未来办公的趋势。因此一种移动端与云端结合的智能云办公平台需要被研制出来。

现有技术中,协同办公系统是直接PC端与移动终端建立会话,容易使用户信息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使PC端协同办公平台和移动终端都能通过与运营商服务器进行桥接中转,保证了用户隐私信息仅出现在运营商服务器,保护了用户信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由PC端执行,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进一步地,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终端号码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判断所述用户ID与所述待办人ID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对所述终端号码进行解密,以生成解密后的终端号码。

进一步地,之后,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解码规则对所述办公通知进行解码。

进一步地,包括:将所述办公通知以json格式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待办信息包括待办公文文字、图片和/或视频。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系统,包括:

待办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办公通知模块,用于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号码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会话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进一步地,还包括:

用户ID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终端号码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ID与所述待办人ID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

使PC端协同办公平台和移动终端都能通过与运营商服务器进行桥接中转,保证了用户隐私信息仅出现在运营商服务器,保护了用户信息。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的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方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方流程图。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二的替代实施例流程图。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三模块图。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三的替代实施例模块图。

如图6为实施例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二特征信息或第三特征信息,类似地,第二特征信息、第三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一特征信息。第一特征信息和第二特征信息、第三特征信息都是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征信息,但其不是同一特征信息。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批量”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Session:会话控制。Session对象存储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这样,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的Web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的变量将不会丢失,而是在整个用户会话中一直存在下去。当用户请求来自应用程序的Web页时,如果该用户还没有会话,则Web服务器将自动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当会话过期或被放弃后,服务器将终止该会话。Session对象最常见的一个用法就是存储用户的首选项。例如,如果用户指明不喜欢查看图形,就可以将该信息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有关使用Session对象的详细信息,请参阅“ASP应用程序”部分的“管理会话”。注意会话状态仅在支持cookie的浏览器中保留。

Token:Token是在服务端产生的。如果前端使用用户名/密码向服务端请求认证,服务端认证成功,那么在服务端会返回Token给前端。前端可以在每次请求的时候带上Token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

小程序:无需下载、用完即走的应用程序,如微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和QQ小程序,把主动权交给用户,当用户主观意识想要应用该小程序时,主动进行搜索。小程序能够实现消息通知、线下扫码、公众号关联等功能。通过公众号关联,用户可以实现公众号与小程序之间相互跳转。5G小程序还增加了不需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只要手机号就可以实现所有操作的功能,同时支持加密传输、图形密码等信息交互方式,可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保护用户隐私;不需要安装,解放用户手机容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由PC端执行,其中协同办公平台安装在PC端。协同办公平台具有预先适配兼容移动终端的H5页面,当建立会话后,移动终端通过终端的5G小程序跳转至H5页面并与协同办公平台进行交互。运营商服务器包括短信下发平台,用于实现短信分发功能,还包括5G小程序,5G小程序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如图1,其步骤具体包括:

S101、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该步骤中,第一用户指登录PC端协同平台上传待办信息的用户,所述待办信息包括待办公文文字、图片和/或视频等,所述待办人ID指协同平台中预存(如协同平台通讯录)用于接收办公信息的用户。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S102、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该步骤中,办公登录地址指跳转至所述协同平台H5页面的链接,办公通知用于提示接收到办公通知的待办用户点击该通知以进行确认操作,其中办公通知中包括基于办公信息生成的对用户提示文字,还包括转码后的链接。

协同平台调用运营商服务器的短链接转码接口,将办公登录地址转码为链接,将链接和办公信息合并为办公通知。其中所述服务器指运营商服务器。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待办人ID将转换为json格式的办公通知发送至对应用户的移动终端,终端收到短信后,用户点击所述办公通知中的链接进行确认。

S103、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所述第二用户指获取到所述办公通知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第二用户点击接收到的办公通知中的链接,以生成确认操作。

所述确认操作中包括移动终端的终端ID,所述运营商服务器的5G小程序功能模块基于所述确认操作对所述办公通知进行内部解码,得到办公登录地址,所述办公登录地址用于跳转至协同平台的H5页面。在替代实施例中,将所述办公通知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也可以由协同平台调用运营商服务器的短信下发平台执行。

运营商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的确认操作获取终端标识信息,其中终端标识信息指token信息,将token信息自动拼接到办公登录地址,以使第二用户执行确认操作后即跳转访问协同办公平台的H5页面。

S104、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该步骤中,协同办公平台收到带有token信息的运营商服务器的5G小程序模块生成的待办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安全的通讯会话。协同办公平台利用token信息向运营商服务器的5G小程序请求当前用户(实施确认操作的第二用户)的手机号码。

该步骤中,协同平台基于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对应该移动终端的会话页面,移动终端基于终端安装的5G小程序与服务器的5G小程序同步进行H5页面的展示,以使第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5G小程序执行待办信息并生成应答信息,完成办公交互。

本实施例使PC端协同办公平台和移动终端都能通过与运营商服务器进行桥接中转进行办公交互,保证了用户隐私信息仅出现在运营商服务器,保护了用户信息。还实现了用户在移动端随时开启小程序执行待办公文,避免安装应用或升级应用耗费时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所述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过程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步骤,以确保PC端和移动终端建立会话过程获取的是经过加密的用户信息,如图2,具体如下:

S201、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S202、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该步骤中,所述办公通知中包括基于办公信息生成的对用户提示文字,还包括转码后的链接,转码过程基于预设规则对所述链接进行加密。在本实施例中,运营商服务器还包括转码模块,运营商服务器将转码模块生成的办公通知的链接通过编码功能进行加密。

S203、基于预设的解码规则对所述办公通知进行解码。

服务器将所述加密链接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点击所述加密链接发起确认操作,服务器获取所述确认操作并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S204、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该步骤中,运营商服务器提供给协同平台的是经过加密的终端号码。

S205、基于预设规则对所述终端号码进行解密,以生成解密后的终端号码。

S206、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该步骤中,协同平台基于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对应的会话页面,移动终端基于终端安装的5G小程序与服务器的5G小程序同步,进行H5页面的展示,协同平台也展示相同的协同页面,以使第二用户通过小程序执行待办信息并生成应答信息,完成办公交互。其中,根据运营商服务器转发的业务请求携带的不同类型会话ID,选择性响应客户端5G消息小程序业务请求的H5内容。

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在步骤S204之后,还包括:

所述S2071、将所述终端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终端号码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该步骤中,所述运营商服务器的作用是进行用户身份鉴权,例如,使用中国移动集团SMAP认证申请鉴权系统,基于所述终端号码得到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用户ID和SMPA_SESSION_DATA信息。其中Session指对话控制数据,用于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当第二用户点击移动终端的5G小程序页面跳转时,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的变量在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中进行保存。例如,在本实施例中,Session-DATA用于存储用户ID。

S2072、判断所述用户ID与所述待办人ID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206,对终端号码进行解密后,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

若不一致,则不执行操作。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号码的加密解密过程和链接的编码解码过程,使移动端和PC端通话时不暴露真实号码信息和真实链接,提高系统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系统3,如图4,包括如下模块:

待办信息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办公通知模块302,用于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号码获取模块303,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会话建立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5,还包括:

用户ID生成模块305,用于将所述终端号码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终端号码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ID;

判断模块306,用于判断所述用户ID与所述待办人ID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

在替代实施例中,还包括:

号码解密模块307,用于基于预设规则对所述终端号码进行解密,以生成解密后的终端号码。

解码模块308,用于基于预设的解码规则对所述办公通知进行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系统,具备功能模块相应的执行方法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办公应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设备中处理器4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中以一个处理器401为例;设备/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链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链接为例。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检测人流密度的方法。

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至设备/终端/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过提供一种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人流密度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5G的办公信息应答方法:

获取第一用户上传的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基于所述待办信息和待办人ID生成办公信息;

将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办公信息以及办公登录地址生成办公通知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待办人ID对应的移动终端,根据第二用户基于所述办公通知的确认操作生成终端标识信息;

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移动终端的终端号码;

基于所述终端号码与服务器建立办公会话页面,以使第二用户的移动终端通过5G小程序访问所述办公会话页面进行办公信息应答。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链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链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链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链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