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及方法

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品类库形成模块、品类库参考模块、品类库辅助模块,所述品类库形成模块用于通过政府采购目录、信息化主流以及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形成品类库,所述品类库参考模块用于结合计算获得的品类指导价以及以往项目的数据为评估项目预算提供参考,所述品类库辅助模块用于辅助专家评审以及计算预算有效率,本发明可以为未来的标准化采购模板做好良好的基础准备、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撑、辅助评估项目预算以及辅助专家评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8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航吴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0681.9

  • 发明设计人 张国防;张明松;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G06Q10/08(20120101);G06Q10/10(20120101);G06Q30/02(20120101);G06K9/62(20060101);G06F40/242(20200101);G06F40/284(20200101);G06F40/289(20200101);

  • 代理机构11676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冯春回

  •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震泽路17-18号无锡软件园双子座B座50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9: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预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品类管理是一种框架模式,通过一系列行为做到最佳管理供应品类,以满足目标,所述框架对低层次采购方法的内容和排序进行指导,而品类库是品类管理的一种具体体现。

当前大部分公司业务部门都试图在品类管理上有所突破,为了摆脱供应环节中的不足。不过,这只是听起来简单,但实际运行起来并不理想。深究其原因,是业务部门所采用的战略采购方法根本无济于事。采购只是广义价值链中的其中一环,其战略性受采购过程所限制,品类管理不是公司业务部门单纯创建战略采购方案去完成有效节约这种形式,而是与初级利益者对这些品类的产品消费、服务消费的过程周期相一致。因此,大多数公司业务部门至少有一套基本的战略采购流程,只有不到5%的公司业务部门将其分类,从而形成真正的采购策略,并且只有2%的公司业务部门真正采用了全面的品类管理流程,比例如此之低,不足为奇。就超越降低采购成本来说,大多数公司业务部门都遭遇了瓶颈,现行的战略采购方法所固有的弊端使他们止步不前。有些公司业务部门甚至把他们的采购方法重新命名为品类管理,却不改变本质方法,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只能使情况更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包括品类库形成模块、品类库参考模块、品类库辅助模块,所述品类库形成模块用于通过政府采购目录、信息化主流以及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形成品类库,所述品类库参考模块用于结合计算获得的品类指导价以及以往项目的数据为评估项目预算提供参考,所述品类库辅助模块用于辅助专家评审以及计算预算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品类库形成模块包括预置分类单元、去重合并单元、录入匹配单元,所述预置分类单元用于将政府采购目录以及信息化主流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树,所述去重合并单元用于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通过语义重复匹配生成合并信息,再将所述合并信息导入分类树生成形成品类库。

进一步的,所述品类库参考模块包括价格指导单元、价格参考单元,所述价格指导单元用于将申报价格、最终采购价格以及审计价格结合计算获得对应的指导价,所述价格参考单元用于结合品类库的指导价格和以往项目的数据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撑并辅助评估项目预算。

进一步的,所述品类库辅助模块包括专家辅助单元、绩效评估单元,所述专家辅助单元用于在评审时提供推荐价格和中标品牌信息综合辅助专家评审,所述绩效评估单元用于将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以及最终采购、审计价格与相同品类横向比对,计算获得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政府采购目录以及信息化主流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树,转步骤S2;

S2: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通过语义重复匹配,生成合并信息,再由合并信息的内容,将所述合并信息结合分类树合并成相同的品目,形成品类库,转步骤S3;

S3:由申报价格、最终采购价格以及审计价格结合相同品类的采购内容加权计算获得对应的指导价,转步骤S4;

S4:当有新的申报项目时,由录入的关键字通过语义重复匹配品类库内容,转步骤S5;

S5:将计算获得的指导价格结合以往项目数据辅助评估项目预算,转步骤S6;

S6:由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综合最终采购、审计价格,细化到品类,横向比对类似项目中的相同品类价格,综合判断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创建语义重复库,所述语义重复库储存有主词以及副词,所述主词以及副词为一对多的对应关系,转步骤S22;

S22: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经由语义重复库匹配,将所述采购信息中符合语义重复库中副词的信息匹配转化成对应的主词,转步骤S23;

S23:将相同主词的采购信息进行合并,生成多个合并信息,转步骤S24;

S24:将生成的合并信息导入分类树,形成品类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相同品类的项目申报预算价格为S,相同品类的项目最终采购价格为C,相同品类的项目审计价格为J,相同品类的的申报次数为n,根据公式1:

其中Z为相同品类的指导价,s为项目申报价格权重系数,c为最终采购价格权重系数,j为审计价格权重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品类的申报数量为m,判断预算有效的比例阈值为a,根据公式2:

Z

其中Z

根据公式3:

Z

其中Z

根据公式4:

其中α为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新的申报项目采购信息进行分词,使用临时字典保存生成的分词以及出现次数,转步骤S42;

S42:遍历生成的分词,得到每个分词在项目采购信息里的IDF值以及在项目采购信息内出现的次数相乘的值,此数值称为排序判断数值,转步骤S43;

S43:由步骤S42获得排序判断数值对对应的分词进行标记和排序,转步骤S44;

S44:导出排序靠前且排序判断数值满足设定阈值的分词,将导出的分词通过步骤S2进行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4中判断分词排序靠前的条件由申报项目采购信息体量决定或者由人工进行设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系统包括品类库形成模块、品类库参考模块、品类库辅助模块,品类库形成模块用于通过政府采购目录、信息化主流以及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形成品类库,品类库参考模块用于结合计算获得的品类指导价以及以往项目的数据为评估项目预算提供参考,品类库辅助模块用于辅助专家评审以及计算预算有效率,以此达到为未来的标准化采购模板做好良好的基础准备、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撑、辅助评估项目预算以及辅助专家评审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模块与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以名称为X的品类申报举例示意表格;

图4是本发明某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价格以及指导价格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系统,包括品类库形成模块、品类库参考模块、品类库辅助模块,所述品类库形成模块用于通过政府采购目录、信息化主流以及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形成品类库,所述品类库参考模块用于结合计算获得的品类指导价以及以往项目的数据为评估项目预算提供参考,所述品类库辅助模块用于辅助专家评审以及计算预算有效率。

所述品类库形成模块包括预置分类单元、去重合并单元、录入匹配单元,所述预置分类单元用于将政府采购目录以及信息化主流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树,所述去重合并单元用于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通过语义重复匹配生成合并信息,再将所述合并信息导入分类树生成形成品类库。

所述品类库参考模块包括价格指导单元、价格参考单元,所述价格指导单元用于将申报价格、最终采购价格以及审计价格结合计算获得对应的指导价,所述价格参考单元用于结合品类库的指导价格和以往项目的数据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撑并辅助评估项目预算。

所述品类库辅助模块包括专家辅助单元、绩效评估单元,所述专家辅助单元用于在评审时提供推荐价格和中标品牌信息综合辅助专家评审,所述绩效评估单元用于将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以及最终采购、审计价格与相同品类横向比对,计算获得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以上模块与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一种通过项目申报沉淀产品品类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政府采购目录以及信息化主流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树,转步骤S2;

S2: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通过语义重复匹配,生成合并信息,再由合并信息的内容,将所述合并信息结合分类树合并成相同的品目,形成品类库,转步骤S3;

以上步骤S1和步骤S2只合并形成品类库,不对价格进行细化。

S3:由申报价格、最终采购价格以及审计价格结合相同品类的采购内容加权计算获得对应的指导价,转步骤S4;

S4:当有新的申报项目时,由录入的关键字通过语义重复匹配品类库内容,转步骤S5;

步骤S4中形成初步品类库之后,再有新申报项目的时候,可以根据录入的关键字自动匹配品类库的内容,从而达到大幅度简化业务部门输入工作量的目的。

S5:将计算获得的指导价格结合以往项目数据辅助评估项目预算,转步骤S6;

S6:由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综合最终采购、审计价格,细化到品类,横向比对类似项目中的相同品类价格,综合判断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创建语义重复库,所述语义重复库储存有主词以及副词,所述主词以及副词为一对多的对应关系,转步骤S22;

S22:将项目上报的采购信息经由语义重复库匹配,将所述采购信息中符合语义重复库中副词的信息匹配转化成对应的主词,转步骤S23;

S23:将相同主词的采购信息进行合并,生成多个合并信息,转步骤S24;

S24:将生成的合并信息导入分类树,形成品类库。

所述步骤S3中相同品类的项目申报预算价格为S,相同品类的项目最终采购价格为C,相同品类的项目审计价格为J,相同品类的的申报次数为n,根据公式1:

其中Z为相同品类的指导价,s为项目申报价格权重系数,c为最终采购价格权重系数,j为审计价格权重系数,以上权重系数大小由人工根据项目情况决定,所获得的指导价在专家评审时辅助专家评审。

以上公式1中,项目申报价格权重系数s、最终采购价格权重系数c、审计价格权重系数j存在数值累加值等于1,设定项目申报价格系数为0.1,最终采购价格系数为0.6,审计价格为0.3,某多个项目相同品类的项目申报预算价格、最终采购价格、审计价格如图3所示,名称为X的品类申报次数为3,计算获得

所述步骤S6中品类的申报数量为m,判断预算有效的比例阈值为a,根据公式2:

Z

其中Z

根据公式3:

Z

其中Z

根据公式4:

其中α为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

以某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为例,其提交预算的品类包括X、Y、Z,申报品类的数量为3,提交预算价格以及其指导价格如图4所示,设定当前项目预算有效的的比例阈值为0.1,则品类X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大值为165.55,品类X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小值为135.45,品类X的预算价格为165满足条件,品类Y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大值为176,品类Y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小值为144,品类Y的预算价格为170满足条件,品类Z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大值为198,品类Z的判断预算有效最小值为162,品类Z的预算价格为220不满足条件,该业务部门提交预算满足条件的品类数量为2,由公式4计算获得当前项目的预算有效率为67%。

获得的项目预算有效率用于判断当前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是否符合要求,当预算有效率较低时建议重新提交,以达到为业务部门提供参考的目的。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新的申报项目采购信息进行分词,使用临时字典保存生成的分词以及出现次数,转步骤S42;

S42:遍历生成的分词,得到每个分词在项目采购信息里的IDF值以及在项目采购信息内出现的次数相乘的值,此数值称为排序判断数值,转步骤S43;

S43:由步骤S42获得排序判断数值对对应的分词进行标记和排序,转步骤S44;

S44:导出排序靠前且排序判断数值满足设定阈值的分词,将导出的分词通过步骤S2进行匹配。

步骤S44中判断分词排序靠前的条件由申报项目采购信息体量决定或者由人工设定,以此满足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

形成初步品类库之后,再有新申报项目的时候,可以根据步骤S4将录入的关键字自动匹配采购内容的名称,简化业务部门输入工作量从而优化流程,其中IDF值用可以量化一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性程度,所述字词具备以下属性:其重要性随着它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增加,同时会随着它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