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及方法,包括驱动装置、转盘、摩擦盘以及若干工装轴;转盘一端与若干工装轴均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盘转动;摩擦盘一端上设置摩擦面;使用状态时,轴套类零件套设在工装轴上,轴套类零件的端部与摩擦面接触。通过在转盘的工装轴上插入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将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的端面与摩擦面接触,然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通过摩擦面摩擦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端面的毛刺,自动化程度高,合格率提升至99%,有效提升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的工作效率,与目前的手工单一去除方式相比,去除效率提高2~3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87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92154.9

  • 发明设计人 孙军艳;闫春妍;胡永乐;涂治洲;

    申请日2020-12-16

  • 分类号B24B9/04(20060101);B24B41/06(20120101);B24B41/02(20060101);B24B47/12(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海平

  •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5:5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装置领域,涉及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轴套类零件切断以后,零件端面会产生毛刺,且很难去除。传统加工方法为手动去毛刺,采用人工逐件加工的方法,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人力资源占用严重。专利CN106181657B,公开了一种轴套类零件内孔去毛刺装置,但没考虑零件端面去毛刺方法,且该装置只能加工单个零件,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轴套类零件的去毛刺装置只能去除零件端面毛刺,且只能加工单个零件,加工效率较低的缺点,提供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一方面,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转盘、摩擦盘以及若干工装轴;转盘一端与若干工装轴均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盘转动;摩擦盘一端上设置摩擦面;使用状态时,轴套类零件套设在工装轴上,且轴套类零件的端部与摩擦面接触。

本发明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还包括导轨,导轨上套设能够滑动的滑块,滑块与摩擦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还包括螺栓,滑块与摩擦盘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用于限位滑块滑动的扭力扳手,扭力扳手一端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与滑块上开设的限位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转盘上开设若干螺纹孔,所述若干工装轴的一端上均设置螺纹杆,若干螺纹杆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螺纹孔,且若干螺纹杆穿过螺纹孔的一端上均套设螺母。

所述工装轴的侧面上开设开口槽,开口槽开口位于工装轴远离转盘一端的端部。

所述摩擦盘包括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第一圆盘上开设安装凹槽,第二圆盘与安装凹槽过盈连接,且第二圆盘远离第一圆盘的一端上设置摩擦面。

第一圆盘侧壁与安装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橡胶垫圈。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平键以及电机支架,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与转盘一端连接。

还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转盘安装孔,转盘一端位于转盘安装孔内部,另一端伸出转盘安装孔,驱动装置一端伸入转盘安装孔内与转盘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若干轴套类零件套设在若干工装轴上;

S2:调整摩擦盘至与若干轴套类零件的接触;

S3: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至轴套类零件端部毛刺去除完成;

S4:关闭驱动装置,调整摩擦盘远离若干轴套类零件,将若干轴套类零件从若干工装轴上拆卸后反向安装,进行S2和S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通过在转盘的工装轴上插入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并将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的端面与摩擦面接触,然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摩擦面开始摩擦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端面的毛刺,自动化程度高,合格率提升至99%,并有效提升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的工作效率,与目前的手工单一去除方式相比,去除效率提高2~3倍。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对与应用场景无限制,适应性广。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轨,导轨上套设能够滑动的滑块,导轨与滑块组成直线导轨滑块机构,可将摩擦盘上的摩擦面置于任意需要的位置,这样可适应本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轴套类零件端面的加工要求,使本装置更有通用性。

进一步的,滑块上设置用于限位滑块滑动的扭力扳手,扭力扳手可将摩擦盘上的摩擦面固定于导轨上任意位置。通过滑块移动使摩擦面与轴套类零件端面接触后,利用手动扭力扳手使得摩擦面与轴套类零件的端面接触更牢固,避免出现转盘运动时摩擦面被阻力推走,手动扭力扳手还提供移动滑块时工人的发力点。

进一步的,摩擦盘包括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第一圆盘上开设安装凹槽,第二圆盘与安装凹槽过盈连接,第二圆盘可直接压入第一圆盘与第一圆盘过盈配合,摩擦面可以随时很方便地更换,可有效解决摩擦面使用频率高、磨损过快的问题。

本发明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方法,通过一次将多个轴套类零件套设在工装轴上,并将多个轴套类零件的端面与摩擦面接触,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一次进行多个轴套类零件的去毛刺,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的第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的第二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套类零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装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及转盘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摩擦面;2-摩擦盘;3-导轨;4-滑块;5-扭力扳手;6-螺栓;7-壳体;81-第一轴套;82-第二轴套;91-第一工装轴;92-第二工装轴;10-平键;11-螺母;12-电机;13-电机支架;14-螺纹孔;15-橡胶垫圈;16-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7,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能够有效提升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的工作效率。具体的,该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转盘16、摩擦盘2以及若干工装轴;转盘16一端与若干工装轴均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盘16转动;摩擦盘2一端上设置摩擦面1;使用状态时,轴套类零件套设在工装轴上,且轴套类零件的端部与摩擦面1接触。

通过在转盘16的工装轴上插入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并将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的端面与摩擦面1接触,然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盘16转动,摩擦面1开始摩擦待加工的轴套类零件端面的毛刺,自动化程度高,合格率提升至99%,并有效提升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的工作效率,与目前的手工单一去除方式相比,去除效率提高2~3倍。

优选的,还包括导轨3,导轨3上套设能够滑动的滑块4,滑块4与摩擦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导轨3与滑块4组成直线导轨滑块机构,可将摩擦盘2上的摩擦面置于任意需要的位置,这样可适应本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轴套类零件端面的加工要求,使本装置更有通用性。

优选的,还包括螺栓6,滑块4与摩擦盘2的底部通过螺栓6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稳定且便于拆卸更换和维修。

优选的,滑块4上设置用于限位滑块4滑动的扭力扳手5,扭力扳手5一端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与滑块4上开设的限位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扭动扭力扳手5使限位杆向前移动顶住导轨3的侧面,就可以实现滑块4的锁紧定位功能,扭力扳手5可将摩擦盘2上的摩擦面1固定于导轨3上任意位置。通过滑块4移动使摩擦面1与轴套类零件端面接触后,利用手动扭力扳手5使得摩擦面1与轴套类零件的端面接触更牢固,避免出现转盘16运动时摩擦面1被阻力推走。同时,手动扭力扳手5既提供移动滑块4时的工人手的发力点,而且可以按照轴套类零件尺寸大小任意位置锁定滑块4,增加了整个装置的柔性。

优选的,转盘16上开设若干螺纹孔14,所述若干工装轴的一端上均设置螺纹杆,若干螺纹杆的一端分别穿过若干螺纹孔14,且若干螺纹杆穿过螺纹孔14的一端上均套设螺母11,用螺母11固定增加连接强度。具体的,若干螺纹孔14的大小可设置为完全相同,基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转盘16可以根据需要放置不同尺寸的工装轴,来安装不同尺寸的轴套类零件,不同尺寸工装轴的螺纹杆部分尺寸也完全相同,加工不同尺寸的轴套类零件时,就可以更换与之相对应的工装轴,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加工柔性,提高不同大小的轴套的端面去毛刺效率。

本实施例中,设计了两种工装轴,分别为第一工装轴91和第二工装轴92,其中,第一工装轴91的直径大于第二工装轴92的直径,对应的,第一工装轴91用于支撑第一轴套81,第二工装轴91用于支撑第二轴套81。

优选的,工装轴的侧面上开设开口槽,开口槽开口位于工装轴远离转盘16一端的端部,通过在工装轴上开设开口槽,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时产生大量积屑可堆积到开口槽中,去毛刺结束将轴套类零件取下的时候,开口槽中的积屑会随之倒出来,防止在去毛刺过程中,避免出现去掉的毛刺飞溅后难以收集的情况。

优选的,摩擦盘2包括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第一圆盘上开设安装凹槽,第二圆盘与安装凹槽过盈连接,且第二圆盘远离第一圆盘的一端上设置摩擦面1。第二圆盘可直接压入第一圆盘与第一圆盘过盈配合,摩擦面1可以随时很方便地更换,可有效解决摩擦面1使用频率高、磨损过快的问题。

优选的,第一圆盘侧壁与安装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橡胶垫圈15,便于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的过盈连接和拆卸。

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2、平键10以及电机支架13,电机12设置在电机支架13上,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平键10与转盘16一端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实现。

优选的,还包括壳体7,壳体7上开设转盘16安装孔,转盘16一端位于转盘16安装孔内部,另一端伸出转盘16安装孔,驱动装置一端伸入转盘16安装孔内与转盘16连接,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轴套类零件端面去毛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若干轴套类零件套设在若干工装轴上;调整摩擦盘2至与若干轴套类零件的接触;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转盘2转动,至轴套类零件端部毛刺去除完成;关闭驱动装置,调整摩擦盘2远离若干轴套类零件,将若干轴套类零件从若干工装轴上拆卸后反向安装,重复上述步骤。

具体的,包括:步骤1:在转盘16的若干工装轴上插入待加工的轴套,然后握着扭力扳手5移动滑块4,使带摩擦面1的摩擦盘2往轴套方向移动贴近轴套端面,摩擦面1与轴套端面零距离接触后,旋转扭力扳手5固定滑块4,然后启动电机12带动转盘16旋转,摩擦面1开始摩擦轴套端面,进而去除轴套端面的毛刺。步骤2:关停电机12,拧松扭力扳手5然后带着摩擦盘2向反方向移动,人工取下轴套,将轴套换方向重新插入工装轴,继续执行步骤1。步骤3:按照步骤1及步骤2使装置进行多个周期的工作,直至轴套端面去毛刺工作完毕。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