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结构

一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结构

摘要

一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由设置在柜体主风道内的蒸发器、风机构成,所述蒸发器设置在主风道的中上部,并在蒸发器后部与背面发泡板之间增设一块组合式隔离板构成输送常温空气的常温气通道;并在蒸发器前面设置一挡板构成上部与制冷空气通道相贯通并柜体内后壁板上的通风孔组成背面补偿风道;在制冷空气通道和常温气通道上部设置着一个配有数个风机的组合式充气室,组合式充气室的出口经数块分隔板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常温气输出通道和制冷空气通道;常温气通道与柜体顶部下方外侧的非冷风出风口形成冷柜的外层常温隔离风幕,制冷空气通道与柜体顶部下方的冷风出风口相贯通,形成位于外层隔离风幕内侧的冷风隔离风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2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立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3740.8

  • 发明设计人 唐延军;徐叶;刘昊;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F25D11/00(20060101);F25D17/06(20060101);F25D23/02(20060101);A47F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51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法男

  • 地址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川桥路95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4: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柜风机充气结构,尤其是一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属于食品冷藏柜设计和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幕式食品冷藏展示柜是一种常见的冷藏柜,它主要的特点利用设置在柜体下部的风机和蒸发器产生的制冷空气,通过风机产生的驱动风力沿设置在柜体内隔板后部的主风道,一边将致冷空气从内隔板上的细小通风孔进入设置着货架板的柜体内腔,同时又有一部分制冷空气从柜体上部的出风口吹出形成在自上而下的一道风幕,起到隔离柜体内腔与柜外自然空间作用,使柜内的食品能够处于比较理想的低温保鲜环境。

但是,根据本申请人多年来从事食品陈列柜制造的实践,这种传统结构的风幕式食品冷藏柜还存在着以下两个缺陷:

其一,该种风幕式食品冷柜与其他各种食品冷藏柜一样将蒸发器和风机设置在柜体的下部,显然这种传统设计实际上占用了柜体的有效空间,影响柜内空间的承载量。

其二、由于该陈列柜是借助于自上部出风口喷出的制冷空气形成的一道风幕来隔绝柜内展示空间与外界自然空间的,因此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肯定会影响到货架承载空间的温度;因此会造成能耗的增加。

因此,提出一种既能降低能耗,又能提高柜内货架板承载量的新型风幕式食品陈列柜,就成为本行业科技人员的进一步创新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能耗低、存储空间较大的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

一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由设置在柜体主风道内的蒸发器5、风机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5设置在由柜体内后壁板20与背面发泡板21组成的主风道的中上部,并在所述蒸发器5后部与背面发泡板21之间增设一块组合式隔离板,将自下而上的这一段垂直状态的主风道分隔成经蒸发器上部输出的制冷空气通道6和紧挨着蒸发器5后部与背面发泡板21之间输送常温空气的常温气通道4;同时又在蒸发器5前面增设一蒸发器挡板22构成一个上部与制冷空气通道6相贯通、侧边经柜体内后壁板20上的通风孔26与柜体内腔24相贯通的背面补偿风道7;此外,在所述制冷空气通道6和常温气通道4上部设置着一个配有数个风机的组合式充气室1,所述的组合式充气室1的出口经数块分隔板分隔成与常温气通道4连通的常温气输出通道4.1,以及与制冷空气通道6连通的制冷空气输出通道6.1;其中,所述的常温气输出通道4.1与设置在柜体顶部下方外侧的非冷风出风口11相贯通形成冷柜的外层常温隔离风幕,所述的制冷气输出通道6.1与设置在柜体顶部下方的冷风出风口12相贯通,形成位于外层常温隔离风幕内侧的冷风隔离风幕。

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式隔离板由紧贴着蒸发器5外侧的下非冷背面板3和上非冷背面板2构成,两者固定在一共用的Z型背面支撑件8上,紧贴在蒸发器5外侧,Z型背面支撑件8固定在背面发泡板21上,同时所述的上非冷背面板2的上部与柜体内的顶部发泡板抵接,并在上非冷背面板2的上部板面上设有与组合式充气室1相贯通的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式充气室1内设有三个风机:常温风输送风机A、制冷风输送风机B和制冷风输送风机C;其中所述的常温风输送风机A设置在组合式充气室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制冷风输送风机B和制冷风输送风机C分设在所述常温风输送风机A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常温风输送风机A、制冷风输送风机B和制冷风输送风机C通过设置在各自左、右两侧的充气室端挡板17分隔成独立的工作空间;所述的常温风输送风机A将来自下部的常温气通道4的常温气送入水平状的常温气输出风道4.1;所述的制冷风输送风机B和制冷风输送风机C将来自下部主风道6的制冷气送入水平状的制冷气输出风道6.1。

进一步地,所述的常温风输送风机A安置在充气室安装板1.1上,通过设置在常温风输送风机A前面的两块斜置的非冷导风板9将常温风从非冷出风口11送出形成外层非冷风幕。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冷风输送风机B和制冷风输送风机C安置在充气室安装板1.1上,通过设置分别设置在前面的两块斜置的主风道导风板10将致冷风从冷风出风口12送出形成内层制冷风幕。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与目前普遍使用的普通风幕式冷藏食品陈列柜性比较,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其一,由于能够在柜体前面形成常温和冷风双层风幕,因此能够有效减轻环境温度对柜体陈列内腔的影响,对于提高柜体低温环境、降低整机能耗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二,在将设于柜体下部的充气室组件从柜体下部安置到柜体内壁后的主风道以后,有效地提高了柜体内腔的容积,这对于提高柜体综合利用率是极为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非冷风道循环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主风道循环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A-A向三风机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9为顶部非冷风道俯视图;

图10为顶部制冷主风道俯视图;

图11为柜体内腔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上非冷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组合式隔离板安装示意图。

图中:

1-充气室组件;1.1-充气室安装板;1.2-制冷风输送风机A;

1.3-制冷风输送风机B;1.4-常温风输送风机C;

2-上非冷背面板;

3-下非冷背面板;

4-常温气通道;4.1-常温气输出风道;

5-蒸发器;

6-制冷空气道;6.1-制冷气输出通道;

7-背面补偿风道;

8-Z型背面支撑件;

9-斜置非冷导风板;

10-主风道导风板;

11-非冷风出风口;

12-冷风出风口;

13-回风口;

14-顶部非冷端挡板;

15-充气室后挡板;

16-非冷挡板;

17-充气室端挡板;

18-非冷充气室前挡板;

19-充气室前挡板;

20-柜体货架支撑内壁;

21-背面发泡板;

22-蒸发器挡板;

23-照明槽支撑板

24-柜体陈列腔;

25-漏风孔;

26-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这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其核心创意有两点:

其一,通过设计上的改进,在传统风幕式冷藏陈列柜的自上而下的风幕外侧形成外加的一层常温风幕,起到既隔绝柜体内的低温环境、防止环境对柜体内腔的直接影响,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其二,将传统冷柜中设置在柜体下部的充气室,设置在柜体内壁与背面发泡板之间的竖直状主风道内,可以腾出柜体部分下部空间,使柜体内腔容积得到提升,这对于提高柜体利用率是极为有效的。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1-图3给出的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这种冷藏食品陈列柜用的背置式双风幕风机充气室结构,由设置在柜体主风道内的蒸发器5、风机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蒸发器5设置在由柜体内后壁板20与背面发泡板21组成的主风道的中上部,并在所述蒸发器5后部与背面发泡板21之间增设一块组合式隔离板,将自下而上的这一段垂直状态的主风道分隔成经蒸发器上部输出的制冷空气通道6和紧挨着蒸发器5后部与背面发泡板21之间输送常温空气的常温气通道4;同时又在蒸发器5前面增设一蒸发器挡板22构成一个上部与制冷空气通道6相贯通、侧边经柜体内后壁板20上的通风孔26与柜体内腔24相贯通的背面补偿风道7;此外,在所述制冷空气通道6和常温气通道4上部设置着一个配有数个风机的组合式充气室1,所述的组合式充气室1的出口经数块分隔板分隔成与常温气通道4连通的常温气输出通道4.1,以及与制冷空气通道6连通的制冷空气输出通道6.1;其中,所述的常温气输出通道4.1与设置在柜体顶部下方外侧的非冷风出风口11相贯通形成冷柜的外层常温隔离风幕,所述的制冷空气输出通道6.1与设置在柜体顶部下方的冷风出风口12相贯通,形成位于外层隔离风幕内侧的冷风隔离风幕。

附图4、附图5和附图9给出的是本发明设计的常温气输通道的设计结构示意图和常温气输通道的输送原理示意图。

所述的组合式隔离板由紧贴着蒸发器5外侧的下非冷背面板3和上非冷背面板2构成,两者固定在一共用的Z型背面支撑件8上,紧贴在蒸发器5外侧,Z型背面支撑件8固定在背面发泡板21上,同时所述的上非冷背面板2的上部与柜体内的顶部发泡板抵接,并在上非冷背面板2的上部板面上设有与组合式充气室1相贯通的通风孔。

通过在蒸发器5外侧设置的下非冷背面板3和位于蒸发器5上部侧边的上非冷背面板2将传统的柜体内腔后的主风道分隔成紧挨着背面发泡板层的常温气输送通道4,以及通过蒸发器5前面增设的蒸发器挡板22与紧挨着柜体货架支撑内壁20的背面补偿风道7。由下非冷背面板3和位于蒸发器5上部侧边的上非冷背面板2构成的常温气输送通道4将,将由下部连通吸风口13主风道上来的部分常温风直接送入设置在充气室组件1中的常温风输送风机A1.4工作区,由该常温风输送风机A1.4将来自下部常温风道4的非冷气送入柜体上部水平状设置的常温气输出通道4.1,通过设置在常温风输送风机A1.4前面的两块斜置非冷导风板9将常温风从非冷出风口11送出形成柜体的外层非冷风幕。

附图6、附图7和附图10给出的是本发明设计的制冷空气通道的设计结构示意图和制冷空气通道的输送原理示意图。

所述的制冷空气通道由设置在蒸发器5前面增设的一块蒸发器挡板22构成,所述的蒸发器5则安置在蒸发器挡板22与下非冷背面板3之间,形成与下部与吸风口、并经蒸发器5形成制冷空气的通道;同时,所述蒸发器挡板22侧边经柜体内后壁板20上的通风孔25与柜体内腔24相贯通的背面补偿风道7。来自吸风口13经下面主风道6自下而上的风在经过蒸发器5的处理以后变成制冷风源,该已制冷风源继续上升以后分成两路:其一路继续上升后经设置在充气室组件1中的两台制冷风输送风机A1.2和制冷风输送风机B1.3的作用,将制冷后的风送入水平状设置的制冷器输出通道6.1后,通过设置在两台制冷风输送风机前面的两块斜置非冷导风板10将制冷风从冷风出风口12送出形成内层非冷风幕。其另外一路则通过设置在充气室安装板1.1上的漏风孔25进入由蒸发器挡板22和背面板20分隔成的背面补偿风道7中,并通过该背面板20上的通风孔26(见附图11所示)进入冷柜内部,补偿背面板20的附件温度,使整个冷柜内腔各个部分的温度更加平均,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附图12为上非冷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组合式隔离板安装示意图。

图中缺口为附图9中为常温风输送风机C1.4的前部缺口,并连接至充气室安装板1.1前(见附图8、附图9),保证常温风输送风机C1.4只能通过该缺口从常温气通道4内的常温空气。

以上仅是本申请人依据技术方案给出的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任何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技术方案作出的类似、不具有实质性创新内容的改进,均应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