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

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所述消毒柜的前侧面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消毒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和烘干设备,所述消毒液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洒装置,所述消毒柜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本发明通过不完全齿轮与齿条一啮合时,齿条一通过连接板带动挡板先后侧移动,将流放槽打开,此时放置盒内残留的消毒液从流放槽流出放置盒的内腔,同时烘干设备进行工作对消毒柜的内腔进行烘干,从而对介入器具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在取出介入器具后不需要对介入器具进行擦拭,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3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言几方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2246.0

  • 发明设计人 叶文涛;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A61L2/18(20060101);A61L2/26(20060101);F26B2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70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海波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松岗大街6号316室(仅限办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器具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消毒。

现有的清洗消毒装置大多采用将介入器具放置在消毒装置的内部,在通过对介入器具喷洒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但现有的消毒装置消毒完毕后,需要将介入器具从消毒装置中取出后,需要对介入器具上残留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操作复杂,增加了操作人员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具备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所述消毒柜的前侧面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消毒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和烘干设备,所述消毒液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洒装置,所述消毒柜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面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后侧面开设有流放槽,所述消毒柜的后侧面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一和齿条二,所述消毒柜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不完全齿轮。

精选的,所述消毒柜内腔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隔板的后端开始有落水槽,所述消毒柜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消毒柜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导流板为倾斜状态,所述导流板左端的顶部位于导流板右端底部的上方。

精选的,所述喷洒装置贯穿并延伸至消毒柜的内腔中,所述喷洒装置位于放置盒的正上方,所述喷洒装置与放置盒之间的距离值为五厘米。

精选的,所述挡板的前端贯穿并延伸至消毒柜的内腔中,所述挡板活动连接在流放槽内,所述挡板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均等于流放槽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所述流放槽的内腔底面与放置盒的内腔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放置盒的宽度值比消毒柜内腔的宽度值小十厘米,所述放置盒长度值等于隔板的长度值。

精选的,所述推板位于放置盒的正后方,所述推板的前侧面与放置盒的后侧面贴合。

精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消毒柜的后侧,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E”字形,所述齿条一和齿条二的形状为“L”形,所述齿条一位于齿条二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齿条一的底端和齿条二的顶端啮合。

精选的,所述落水槽位于放置盒的后方,所述落水槽的宽度值等于流放槽的宽度值。

精选的,还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烘干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运转参数并构建历史监测数据集合,且所述历史集合是按照烘干设备的烘干次数进行归类构成的;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烘干设备每工作一次,监测基于所述烘干设备使得所述消毒柜的内腔的烘干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所述烘干信息与对应的所述烘干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烘干信息进行阶梯式处理,并获取所述内壁中每个烘干点的烘干值;

根据所述烘干值,对所述内壁进行区域分割处理,同时对区域分割处理后的内壁的边界进行边缘化处理,获得分割区域;

同时,将所述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分类,并分为易烘干区域以及不易烘干区域,并确定所述易烘干区域的第一总面积、第一偏向以及所述不易烘干区域的第二总面积、第二偏向;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面积、第二总面积、第一偏向以及第二偏向,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

同时,基于同次工作获取的所述烘干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红烘干设备的第二工作状态;

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一致,判定所述烘干设备可正常使用;

否则,报警提醒。

精选的,还包括: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消毒柜的顶部内表面;

搅拌机,设置于所述放置盒底部;

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搅拌机在搅拌放置盒中的放置物的过程中的工作信息;

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监测组件监测的工作过信息,计算并调整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其包括: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组件监测的工作信息以及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搅拌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H:

其中,θ表示基于所述工作信息确定的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臂的实际相位角;N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臂的个数;L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臂的长度;t表示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时间;r表示所述搅拌机转轮的转速;T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周期;H表示所述搅拌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θ′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臂的标相位角;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以及所述搅拌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计算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ψ:

其中,ψ表示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κ表示所述放置盒中放置物的密度对搅拌机的影响因子,且取值范围为[0.7,0.9];S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叶片的的面积;F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臂的平均抗压强度;W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功率;V表示所述放置盒内筒中消毒液的容积;R表示所述搅拌机的搅拌轴的旋转效率;G表示所述放置盒中放置物的重量;w表示所述搅拌机的叶片的宽度;l表示所述搅拌机的叶片的长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工作效率是否大于预设效率,若是,保持所述搅拌机正常工作;

否则,提醒向所述放置盒中增加放置物的量。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挡板的前端活动连接在流放槽内,使挡板对放置盒的后端进行封闭,当介入器具消毒完毕后,驱动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旋转,当不完全齿轮与齿条一啮合时,齿条一通过连接板带动挡板先后侧移动,将流放槽打开,此时放置盒内残留的消毒液从流放槽流出放置盒的内腔,同时烘干设备进行工作对消毒柜的内腔进行烘干,从而对介入器具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在取出介入器具后不需要对介入器具进行擦拭,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通过在消毒柜的内腔后侧面安装复位弹簧,当放置盒放入到隔板的内腔上后,将门板关闭,此时门板将放置盒向后压动,使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复位弹簧的弹性通过推板向放置盒提供向前运动的力,在打开门板后,复位弹簧的弹性会将放置盒的前端推出消毒柜内腔一段距离,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介入器具,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3、本发明通过消毒液从流放槽流出后,直接从落水槽向下流动,当消毒液与导流板接触后,消毒液受到导流板的导向,从排放管流出,通过排放管可以将消毒液进行排放,在排放管的后端可以对消毒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避免了消毒液在消毒柜中积攒,保证了消毒柜内腔的环境的整洁。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通过获取烘干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并获取同次工作时,对应的烘干信息,便于通过对烘干信息进行分析,来有效判断烘干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首先通过对烘干信息进行阶梯式处理,进而进行边缘化处理,来获取分割区域,提高分割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对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分类,进而根据对应的面积和偏向,来确定烘干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去,且通过与第二工作状态进行比较,来确定烘干设备是否正常使用。

5、利用所述搅拌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计算出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若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高于80%,表明所述搅拌机工作正常,否则,调整所述放置盒中的放置物的量,且通过监测组件监测其的工作信息,基于公式,计算对应的搅拌圈数以及工作效率,便于间接提高清洗消毒设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消毒柜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复位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放置盒爆炸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C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搅拌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消毒柜;2、门板;3、消毒液箱;4、烘干设备;5、分水管;6、喷洒装置;7、隔板;8、放置盒;9、流放槽;10、挡板;11、连接板;12、齿条一;13、齿条二;14、驱动电机;15、不完全齿轮;16、复位弹簧;17、推板;18、落水槽;19、导流板;20、排放管;802、控制器;806、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1,消毒柜1的前侧面活动连接有门板2,消毒柜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3和烘干设备4,消毒液箱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分水管5,分水管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洒装置6,消毒柜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7,隔板7的顶面放置有放置盒8,放置盒8的后侧面开设有流放槽9,消毒柜1的后侧面活动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齿条一12和齿条二13,消毒柜1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不完全齿轮15。

其中,消毒柜1内腔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17,隔板7的后端开始有落水槽18,消毒柜1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板19,消毒柜1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放管20,排放管20位于连接板11的下方,导流板19为倾斜状态,导流板19左端的顶部位于导流板19右端底部的上方,将门板2关闭,此时门板2将放置盒8向后压动,使复位弹簧16进行压缩,复位弹簧16的弹性通过推板17向放置盒8提供向前运动的力。

其中,喷洒装置6贯穿并延伸至消毒柜1的内腔中,喷洒装置6位于放置盒8的正上方,喷洒装置6与放置盒8之间的距离值为五厘米,分水管5将消毒液箱3内的消毒液从喷洒装置6喷洒在放置盒8的内腔中,直至消毒液完全将介入器具淹没,从而实现对介入器具的消毒。

其中,挡板10的前端贯穿并延伸至消毒柜1的内腔中,挡板10活动连接在流放槽9内,挡板10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均等于流放槽9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流放槽9的内腔底面与放置盒8的内腔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放置盒8的宽度值比消毒柜1内腔的宽度值小十厘米,放置盒8长度值等于隔板7的长度值,挡板10的前端活动连接在流放槽9内,使挡板10对放置盒8的后端进行封闭,避免在消毒时消毒液从流放槽9泄露。

其中,推板17位于放置盒8的正后方,推板17的前侧面与放置盒8的后侧面贴合,在打开门板2后,复位弹簧16的弹性会通过推板17将放置盒8的前端推出消毒柜1内腔一段距离,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介入器具,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连接板11位于消毒柜1的后侧,连接板11的形状为“E”字形,齿条一12和齿条二13的形状为“L”形,齿条一12位于齿条二13的上方,驱动电机1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齿条一12的底端和齿条二13的顶端啮合,驱动电机14带动不完全齿轮15旋转,当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一12啮合时,齿条一12通过连接板11带动挡板10先后侧移动,将流放槽9打开,当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二13啮合时,齿条二13通过连接板11带动挡板10向前侧移动将流放槽9封闭。

其中,所述落水槽18位于放置盒8的后方,所述落水槽18的宽度值等于流放槽9的宽度值,消毒液从流放槽9流出后,直接从落水槽18向下流动,当消毒液与导流板19接触后,消毒液受到导流板19的导向,从排放管20流出,通过排放管20可以将消毒液进行排放。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消毒的介入器具放置在放置盒8内,将放置盒8放置在隔板7的上方,然后关闭门板2,此时门板2将放置盒8向后压动,使复位弹簧16进行压缩,复位弹簧16的弹性通过推板17向放置盒8提供向前运动的力,此时分水管5将消毒液箱3内的消毒液从喷洒装置6喷洒在放置盒8的内腔中,直至消毒液完全将介入器具淹没,从而实现对介入器具的消毒,通过挡板10的前端活动连接在流放槽9内,使挡板10对放置盒8的后端进行封闭,当介入器具消毒完毕后,驱动电机14带动不完全齿轮15旋转,当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一12啮合时,齿条一12通过连接板11带动挡板10先后侧移动,将流放槽9打开,此时放置盒8内残留的消毒液从流放槽9流出放置盒8的内腔,消毒液从流放槽9流出后,直接从落水槽18向下流动,当消毒液与导流板19接触后,消毒液受到导流板19的导向,从排放管20流出,通过排放管20可以将消毒液进行排放,在排放管20的后端可以对消毒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避免了消毒液在消毒柜1中积攒,保证了消毒柜1内腔的环境的整洁,同时烘干设备4进行工作对消毒柜1的内腔进行烘干,从而对介入器具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在取出介入器具后不需要对介入器具进行擦拭,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介入器具消毒完毕后,打开门板2,复位弹簧16的弹性会将放置盒8的前端推出消毒柜1内腔一段距离,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取出介入器具,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如图8所示,还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烘干设备4在工作过程中的运转参数并构建历史监测数据集合,且所述历史集合是按照烘干设备4的烘干次数进行归类构成的;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烘干设备4每工作一次,监测基于所述烘干设备4使得所述消毒柜1的内腔的烘干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所述烘干信息与对应的所述烘干设备4的历史监测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烘干信息进行阶梯式处理,并获取所述内壁中每个烘干点的烘干值;

根据所述烘干值,对所述内壁进行区域分割处理,同时对区域分割处理后的内壁的边界进行边缘化处理,获得分割区域;

同时,将所述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分类,并分为易烘干区域以及不易烘干区域,并确定所述易烘干区域的第一总面积、第一偏向以及所述不易烘干区域的第二总面积、第二偏向;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面积、第二总面积、第一偏向以及第二偏向,确定所述烘干设备4的第一工作状态;

同时,基于同次工作获取的所述烘干设备4的历史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红烘干设备4的第二工作状态;

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一致,判定所述烘干设备4可正常使用;

否则,报警提醒。

该实施例中,烘干点的烘干值,例如干的区域为1,湿的区域为2;

该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偏向,是为了确定烘干设备的工作常态,如正向方向为干的区域,反向方向为湿的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烘干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并获取同次工作时,对应的烘干信息,便于通过对烘干信息进行分析,来有效判断烘干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首先通过对烘干信息进行阶梯式处理,进而进行边缘化处理,来获取分割区域,提高分割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对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分类,进而根据对应的面积和偏向,来确定烘干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去,且通过与第二工作状态进行比较,来确定烘干设备是否正常使用。

一种介入治疗器具用的清洗消毒设备,如图9所示,还包括:

控制器802,设置于所述消毒柜1的顶部内表面;

搅拌机806,设置于所述放置盒8底部;

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搅拌机806在搅拌放置盒8中的放置物的过程中的工作信息;

所述控制器802,用于基于所述监测组件监测的工作过信息,计算并调整所述搅拌机806的工作效率,其包括: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组件监测的工作信息以及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搅拌机806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H:

其中,θ表示基于所述工作信息确定的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臂的实际相位角;N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臂的个数;L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臂的长度;t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工作时间;r表示所述搅拌机806转轮的转速;T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周期;H表示所述搅拌机806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θ′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臂的标相位角;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以及所述搅拌机806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计算所述搅拌机806的工作效率ψ:

其中,ψ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工作效率;κ表示所述放置盒8中放置物的密度对搅拌机806的影响因子,且取值范围为[0.7,0.9];S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叶片的的面积;F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臂的平均抗压强度;W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功率;V表示所述放置盒8内筒中消毒液的容积;R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搅拌轴的旋转效率;G表示所述放置盒8中放置物的重量;w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叶片的宽度;l表示所述搅拌机806的叶片的长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工作效率是否大于预设效率,若是,保持所述搅拌机806正常工作;

否则,提醒向所述放置盒8中增加放置物的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搅拌机在一个周期内的搅拌圈数,计算出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若所述搅拌机的工作效率高于80%,表明所述搅拌机工作正常,否则,调整所述放置盒中的放置物的量,且通过监测组件监测其的工作信息,基于公式,计算对应的搅拌圈数以及工作效率,便于间接提高清洗消毒设备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发明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