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

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

摘要

本发明专利涉及园林景观廊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盖板,两个所述斜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与两个斜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能够提高景观廊架顶部的隔热效果,以及通过水雾使景观廊架具有降温和降尘的功能,提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太阳能供电能够有效提高景观廊架的节能环保性能,并降低了景观廊架后期的使用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3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携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19599.4

  • 发明设计人 张欢;

    申请日2020-12-07

  • 分类号E04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108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孙齐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鱼化街办天谷七路996号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A座A306-1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9: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园林景观廊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

背景技术

廊架是在廊柱上方设有顶盖的开放式建筑,具有供行人遮阳挡雨、小憩、引导人流和视线,以及连接主体建筑或景观节点的作用,可与亭、廊、水榭等组合成外形美观的园林建筑群,故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园林造型时经常使用,廊架,以其自然逼真的表现,给广场、公园、小区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且与自然生态环境搭配非常和谐。

现有的景观廊架顶部存在隔热效果较差的情况,特别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景观廊架内部温度较高,影响人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以及景观廊架夜景灯光用电需要连接市电,且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并导致景观廊架的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景观廊架顶部存在隔热效果较差的情况,影响人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以及景观廊架夜景灯光用电需要连接市电,且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并导致景观廊架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盖板,两个所述斜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与两个斜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和蓄电池,所述顶板的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灯带,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灯带,每组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与多个支撑柱外壁共同固定连接的空心坐板,所述空心坐板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电磁阀,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条块,所述空心条块的外壁固定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空心条块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弯管,多个所述弯管远离空心条块的一侧均与空心坐板的侧壁固定连通。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背靠,所述背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U形装饰板槽框,所述U形装饰板槽框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空心坐板的下表面倾斜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所述斜杆的底端与相邻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隔热海绵。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包括箱体、充放电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电路保护器、逆变器和总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通过设置有斜板、隔热层和支撑板和雾化喷头,当景观廊架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柱进行安装固定,之后把电磁阀进水管连接到城市公共用水管网上,在夏季中午高温的时候,通过控制箱的控制器启动电磁阀,使水体进入到空心坐板,然后水体通过弯管输送到空心条块内,最后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出,水雾不仅能够对景观廊架周边进行降温,还能够对周边空气进行降尘,保障空气清新,同时通过支撑板、隔热层和斜板多层结构提高景观廊架顶部隔热效果,避免景观廊架内温度过高,该机构能够提高景观廊架顶部的隔热效果,以及通过水雾使景观廊架具有降温和降尘的功能,提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

2、该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通过社会组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通过控制箱内充放电控制器输送到蓄电池内储存,在夜间来临时,通过控制箱的控制器启动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保障景观廊架夜间的美观性,且不需要消耗市电,该机构通过太阳能供电能够有效提高景观廊架的节能环保性能,并降低了景观廊架后期的使用成本。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专利能够提高景观廊架顶部的隔热效果,以及通过水雾使景观廊架具有降温和降尘的功能,提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也通过太阳能供电能够有效提高景观廊架的节能环保性能,并降低了景观廊架后期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提出的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提出的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两组支撑柱、2顶板、3斜板、4弧形盖板、5太阳能电池板、6隔热层、7支撑板、8控制箱、9辅助机构、91空心坐板、92电磁阀、93空心条块、94雾化喷头、95弯管、10蓄电池、11第一灯带、12第二灯带、13背靠、14 U形装饰板槽框、15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景观廊架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柱1,两组支撑柱1的上表面共同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板3,两个斜板3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盖板4,两个斜板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5,顶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隔热层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侧壁与两个斜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和蓄电池10,顶板2的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灯带11,多个支撑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灯带12,每组多个支撑柱1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9。

辅助机构9包括与多个支撑柱1外壁共同固定连接的空心坐板91,空心坐板9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电磁阀92,多个支撑柱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条块93,空心条块93的外壁固定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94,空心条块93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弯管95,多个弯管95远离空心条块93的一侧均与空心坐板91的侧壁固定连通,通过水雾使景观廊架具有降温和降尘的功能,提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

相邻两个支撑柱1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背靠13,背靠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U形装饰板槽框14,U形装饰板槽框1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背靠13能够提高人空心坐板91坐下休息的舒适性,能够对人背部进行支撑,且U形装饰板槽框14能够安装画板,能够提高景观廊架的美观性。

空心坐板91的下表面倾斜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15,斜杆15的底端与相邻支撑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斜杆15能够提高空心坐板91结构的稳定性。

隔热层6的材料为隔热海绵,隔热海绵具有重量较轻和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控制箱8包括箱体、充放电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电路保护器、逆变器和总开关,太阳能电池板5通过控制箱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第一灯带11、第二灯带12和电磁阀92均通过控制箱8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此电性连接和上述电器设备均为现有技术,且属于本领域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加以赘述。

本发明专利中,当景观廊架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柱1进行安装固定,之后把电磁阀92的进水管连接到城市公共用水管网上,在夏季中午高温的时候,通过控制箱8的控制器启动电磁阀92,使水体进入到空心坐板91,然后水体通过弯管95输送到空心条块93内,最后通过雾化喷头94喷洒出,水雾不仅能够对景观廊架周边进行降温,还能够对周边空气进行降尘,保障空气清新,同时通过支撑板7、隔热层6和斜板3多层结构提高景观廊架顶部隔热效果,避免景观廊架内温度过高,该机构能够提高景观廊架顶部的隔热效果,以及通过水雾使景观廊架具有降温和降尘的功能,提高在景观廊架内休闲的舒适性,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通过控制箱8内充放电控制器输送到蓄电池10内储存,在夜间来临时,通过控制箱8的控制器启动第一灯带11和第二灯带12,保障景观廊架夜间的美观性,且不需要消耗市电,该机构通过太阳能供电能够有效提高景观廊架的节能环保性能,并降低了景观廊架后期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