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梁、柱装配式框架结构与叠合现浇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梁、柱装配式框架结构与叠合现浇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梁、柱装配式框架结构与叠合现浇板结合的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结构施工;其主要施工方法是:先用常规方法吊装及安装高层住宅的各层预制柱及预制梁,再在底层地面相应位置现场预制各个楼层的叠浇板,最后按顶层至底层的吊装及安装顺序施工各个楼层的叠浇板,叠浇板的吊装工作由专用的吊装机具完成,这样的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楼板吊装工作不占用施工场地的塔吊,大大增加了塔吊的使用效率;楼板采用现场预制,省去了楼板从预制厂运送至工地,再吊装卸货及堆放的工作;楼板专用吊装机具制造、安装简单,多台机具可同时起吊各单位楼板,加快了施工进度;各单位楼板定点吊装,较传统的楼板从堆场吊装至安装位置再安装要安全得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2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荆门市佰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97881.1

  • 发明设计人 彭宝安;

    申请日2020-12-29

  • 分类号E04B1/19(20060101);E04B5/16(20060101);E04B1/66(20060101);E04B1/41(20060101);E04G21/16(20060101);B66C13/08(20060101);B66C1/12(20060101);B66C1/6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象山大道南端38号(万达广场)A幢1525号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6: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主要过程是:先吊装并安装一层柱、梁及一层楼板,再吊装并安装二层柱、梁及二层楼板,其余各层以此类推,这样的施工方法有几个问题:一、如果将楼板分块预制、分块吊装,那么楼板吊装及安装工作量巨大,占用吊装设备如塔吊的时间长;二,如果将楼板整体吊装,吊装设备的起重量又需要增加许多,极不经济,大尺寸的楼板运输又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三、楼板无论是分块吊装还是整体吊装都需要将楼板从预制厂运送至工地,再吊装卸货及堆放,这些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主要施工方法是:先用常规方法吊装及安装高层住宅的各层预制柱及预制梁形成初步的框架结构体系,再在底层地面相应位置现场预制各个楼层的叠浇板,最后按顶层至底层的吊装及安装顺序施工各个楼层的叠浇板,叠浇板的吊装工作由专用的吊装机具完成,这样的施工方法的优点是:一、楼板吊装工作不占用施工场地的塔吊,大大增加了塔吊的使用效率;二、楼板采用现场预制,省去了楼板从预制厂运送至工地,再吊装卸货及堆放的工作;三、楼板专用吊装机具制造、安装简单,多台机具可同时起吊各单位楼板,加快了施工进度;四、各单位楼板定点吊装,较传统的楼板从堆场吊装至安装位置再安装要安全得多,所述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叠合现浇板的施工方法是:步骤一、在建筑物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用常规方法吊装及安装高层住宅的各层预制柱(1)及预制梁(2)形成由各楼层柱(1)、梁(2)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所述梁(2)的内侧面预埋有多个预埋钢板A(7);步骤二、在底层各个房间相应位置用常规方法叠浇预制各楼层的叠浇板(4),所述叠浇板(4)的四周预埋有多个预埋钢板B(8),叠浇板(4)的四个角点处预留有锥形孔(5),锥形孔(5)的上端是上孔(19),锥形孔(5)是上小下大的孔;步骤三、用现场塔吊吊装顶层叠浇板(41)及安装维护结构(3),为后续安装专用吊装机具及吊装其余各楼层的叠浇板(4)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步骤四、在顶层叠浇板(41)上安装专用吊装机具,所述专用吊装机具主要包括吊装设备、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钳夹(12)由钳臂A(13)、钳臂B(14)、转轴(15)组成,钳臂A(13)、钳臂B(14)绕转轴(15)相互转动,钳臂A(13)有倾斜面A(16),钳臂B(14)有倾斜面B(17),吊环(11)的下横轴(20)放在钳臂A(13)的倾斜面A(16)与钳臂B(14)的倾斜面B(17)之间,钢丝绳(6)的上端与吊装设备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6)的下端与吊环(11)的上端连接,钳臂A(13)、钳臂B(14)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均能穿过锥形孔(5)的上孔(19);步骤五、吊装顶层下一层叠浇板(4),先将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穿过顶层叠浇板(41)的锥形孔(5),再垂直下降吊环(11)、钳夹(12)至待吊装的叠浇板(4)处,将钳夹(12)的钳臂A(13)、钳臂B(14)的下端与锥形孔(5)的下端平齐,同时吊环(11)的下端也与锥形孔(5)的下端平齐,再起升钢丝绳(6)及吊环(11),吊环(11)的下横轴(20)挤压钳臂A(13)的倾斜面A(16)和钳臂B(14)的倾斜面B(17)使钳臂A(13)和钳臂B(14)的下部向外张开并挤压锥形孔(5)的内壁,钳臂A(13)、钳臂B(14)与锥形孔(5)的内壁之间产生自锁现象,钳夹(12)紧紧卡住锥形孔(5)的内壁,将叠浇板(4)起吊至顶层下一层楼面处,叠浇板(4)经调平对位后再安装塞钢板(9),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是相互对应的,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是平齐的,塞钢板(9)的上端高出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塞钢板(9)的下端比预埋钢板B(8)的下端低,预埋钢板A(7)的下端又比塞钢板(9)的下端低,焊接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之间的焊缝,顶层下一层叠浇板(4)的安装工作完成,再放松钢丝绳(6),向下敲击吊环(11)使吊环(11)的下横轴(20)脱离钳臂A(13)的倾斜面A(16)和钳臂B(14)的倾斜面B(17),进入下一层叠浇板(4)的吊装工作;步骤六、按步骤五的方法依次吊装各层叠浇板(4),最后用混凝土将锥形孔(5)封堵,用防水胶泥将各层叠浇板(4)与梁(2)之间的缝隙封堵,整个吊装过程完成。

附图说明

1-柱、2-梁、3-维护结构、4-叠浇板、41-顶层叠浇板、42-已安装完成的叠浇板、43-正在安装的叠浇板、5-锥形孔、6-钢丝绳、7-预埋钢板A、8-预埋钢板B、9-塞钢板、10-焊缝A、101-焊缝B、102-焊缝C、103-焊缝D、11-吊环、12-钳夹、13-钳臂A、14-钳臂B、15-转轴、16-倾斜面A、17-倾斜面B、18-标准吊装单元、19-上孔、20-下横轴。

图1是吊装叠浇板4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柱1、梁2与叠浇板4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梁2与叠浇板4焊接的立面示意图。

图4是吊环11、钳夹12、锥形孔5的立面分解示意图。

图5是钳夹12卡住锥形孔5的内壁的示意图。

图6是钳夹12、吊环11穿过的锥形孔5的上孔19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吊环11的立面示意图。

图8是高层住宅楼框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所述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叠合现浇板的施工方法是:步骤一、在建筑物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用常规方法吊装及安装高层住宅的各层预制柱1及预制梁2形成由各楼层柱1、梁2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所述梁2的内侧面预埋有多个预埋钢板A7;步骤二、在底层各个房间相应位置用常规方法叠浇预制各楼层的叠浇板4,所述叠浇板4的四周预埋有多个预埋钢板B8,叠浇板4的四个角点处预留有锥形孔5,锥形孔5的上端是上孔19,锥形孔5是上小下大的孔;步骤三、用现场塔吊吊装顶层叠浇板41及安装维护结构3,为后续安装专用吊装机具及吊装其余各楼层的叠浇板4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步骤四、在顶层叠浇板41上安装专用吊装机具,所述专用吊装机具主要包括吊装设备、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钳夹12由钳臂A13、钳臂B14、转轴15组成,钳臂A13、钳臂B14绕转轴15相互转动,钳臂A13有倾斜面A16,钳臂B14有倾斜面B17,吊环11的下横轴20放在钳臂A13的倾斜面A16与钳臂B14的倾斜面B17之间,钢丝绳6的上端与吊装设备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6的下端与吊环11的上端连接,钳臂A13、钳臂B14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均能穿过锥形孔5的上孔19;步骤五、吊装顶层下一层叠浇板4,先将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穿过顶层叠浇板41的锥形孔5,再垂直下降吊环11、钳夹12至待吊装的叠浇板4处,将钳夹12的钳臂A13、钳臂B14的下端与锥形孔5的下端平齐,同时吊环11的下端也与锥形孔5的下端平齐,再起升钢丝绳6及吊环11,吊环11的下横轴20挤压钳臂A13的倾斜面A16和钳臂B14的倾斜面B17使钳臂A13和钳臂B14的下部向外张开并挤压锥形孔5的内壁,钳臂A13、钳臂B14与锥形孔5的内壁之间产生自锁现象,钳夹12紧紧卡住锥形孔5的内壁,将叠浇板4起吊至顶层下一层楼面处,叠浇板4经调平对位后再安装塞钢板9,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是相互对应的,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是平齐的,塞钢板9的上端高出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塞钢板9的下端比预埋钢板B8的下端低,预埋钢板A7的下端又比塞钢板9的下端低,焊接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之间的焊缝,顶层下一层叠浇板4的安装工作完成,再放松钢丝绳6,向下敲击吊环11使吊环11的下横轴20脱离钳臂A13的倾斜面A16和钳臂B14的倾斜面B17,进入下一层叠浇板4的吊装工作;步骤六、按步骤五的方法依次吊装各层叠浇板4,最后用混凝土将锥形孔5封堵,用防水胶泥将各层叠浇板4与梁2之间的缝隙封堵,整个吊装过程完成。

需说明:参见图3,梁2与叠浇板4的连接方法是:先安装塞钢板9,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是相互对应的,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是平齐的,塞钢板9的上端高出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的上端,塞钢板9的下端比预埋钢板B8的下端低,预埋钢板A7的下端又比塞钢板9的下端低,焊接塞钢板9、预埋钢板A7、预埋钢板B8之间的焊缝,这只是本发明的优先方案,该方法施工简单快捷,连接牢固;参见图7,可以同时吊装各个标准吊装单元18内的叠浇板4,也可以每间隔一个标准吊装单元18同时吊装各个标准吊装单元18内的叠浇板4,或者依次吊装各个标准吊装单元18内的叠浇板4;参见图6,当钳臂A13、钳臂B14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钢丝绳6、吊环11、钳夹12均能穿过锥形孔5的上孔1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