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

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其中,该离型纸即使在填充层中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也具有与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同等的离型性,且不逊于以往种类的离型纸。本发明提供的离型纸(10)具备:纸基材(11);以及填充层(12),其在所述纸基材(11)的一面或两面上,并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以及在所述填充层(12)的至少一个上的离型剂层(13)。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28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50337.4

  • 发明设计人 高山久幸;

    申请日2019-11-11

  • 分类号B32B27/10(20060101);B32B27/32(20060101);G09F3/10(20060101);C09J7/21(20060101);C09J7/24(20060101);C09J7/4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晶;谢顺星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4:5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降低环境负荷,人们正在研究在树脂原料中将一部分由化石燃料来源的原料,以产生于动植物的可再生的有机性资源的生物质来源的原料以及生物降解性树脂来取代。

然而,在纸基材的表面具备离型剂层的离型纸中,为了尽可能地抑制离型剂向纸基材渗透,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离型性,一般在纸基材和离型剂层之间形成聚烯烃层作为填充层(参照专利文献1)。设置填充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离型剂在涂布过程中侵入纸基材,并在表面上形成均匀的离型剂层。由于上述理由,还期望形成该聚烯烃层的聚烯烃也含有使用生物质的树脂以及可生物降解的树脂。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平02-191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已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各种树脂如:聚乳酸、纤维素树脂、使用生物质来源的1,3-丙二醇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使用生物质来源的乙二醇的生物质聚酯、使用生物质来源的脂肪酸的尼龙11、尼龙4等的生物质聚酰胺、使用生物质来源的二醇的生物质聚氨酯、使用生物质来源的乙烯的生物质聚乙烯和使用生物质来源的丙烯的生物质聚丙烯等的生物质聚烯烃等。

然而,尽管期望可以开发出降低环境负荷的离型纸,但是从制造成本和普及性的观点出发,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生物降解性树脂仍未被用于离型纸中的填充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其中,该离型纸即使在填充层中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也具有与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同等的离型性,且不逊于以往种类的离型纸。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的填充层具有与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同等的离型性,且不逊于以往种类的离型纸、以及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和标签。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以下内容。

(1)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为一种离型纸,其特征在于具备:纸基材;以及填充层,其在上述纸基材的一面或两面上,并含有生物质来源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以及离型剂层,其在上述填充层的至少一个上。

(2)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如上述(1)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含有生物质来源的单体聚合所生成的生物质聚烯烃。

(3)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如上述(2)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质来源的单体为生物质来源的乙烯。

(4)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如上述(2)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质聚烯烃具有0.910g/cm

(5)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如上述(1)~(4)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层含有的上述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相对于上述填充层全体为1重量%以上。

(6)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如上述(1)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降解性树脂选自脂肪族聚酯及其衍生物。

(7)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如上述(1)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层含有的上述生物降解性树脂相对于上述填充层全体为50重量%以上。

(8)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如上述(1)~(7)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层进一步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

(9)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如上述(2)~(5)中任一实施方式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填充层的主要树脂是聚乙烯。

(10)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如上述(1)~(9)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型剂层含有有机硅类离型剂。

(11)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如上述(10)中所述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硅类离型剂为乳液型或无溶剂型的有机硅类离型剂。

(12)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为一种胶粘片,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上述(1)~(11)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离型纸、胶粘剂层和胶粘片用基材。

(13)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如上述(12)中所述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胶粘剂层含有生物质胶粘剂。

(14)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如上述(13)中所述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质胶粘剂含有增粘剂,上述增粘剂含有选自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并且上述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为1.0%以上。

(15)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如上述(12)-(14)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胶粘片用基材为纸或生物质树脂膜。

(16)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为一种标签用原纸,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1)~(11)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离型纸、胶粘剂层和标签用基材。

(17)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如上述(16)中所述的标签用原纸,其特征在于,上述胶粘剂层含有生物质胶粘剂。

(18)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如上述(17)中所述的标签用原纸,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质胶粘剂含有增粘剂,上述增粘剂含有选自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并且上述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为1.0%以上。

(19)本发明的第19实施方式如上述(16)~(18)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标签用原纸,其特征在于,上述标签用基材为纸或生物质树脂膜。

(20)本发明的第20实施方式是一种标签,其的特征在于,其使用上述(16)-(19)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标签用原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离型纸,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其中,该离型纸即使在填充层中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也具有与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同等的离型性,且不逊于以往种类的离型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的标签用原纸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离型纸)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1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离型纸10具备纸基材11;以及填充层12,其在纸基材11的一面或两面上,并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以及离型剂层13,其在上述填充层12的至少一个上。此外,离型纸10也可以是在纸基材11的两面上设置填充层12和离型剂层13的双面离型纸(未图示)。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型纸10可以在纸基材11的与设置有填充层12和离型剂层13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置卷曲抑制层。作为卷曲抑制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填充层12、后述的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

(纸基材)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型纸10中所使用的纸基材1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格拉辛纸、半格拉辛纸、优质纸、牛皮纸、粘土涂布纸、中等纸、碱性纸、涂层纸、板纸、白板纸、或如日本特许公开平6-1195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产生较少灰尘的所谓的无尘纸等。另外,为了提高与填充层12的粘合性,可以预先对纸基材11进行加热或电晕放电处理等的各种表面处理。

纸基材11优选具有4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的厚度。如果纸基材11的厚度小于40μm,则在制造离型纸10、标签用原纸20、胶粘片时,褶皱的发生会增加,或者在制造标签用原纸20的情况时,标签加工时的冲压加工适应性差。另一方面,当纸基材11的厚度超过300μm时,则刚性变得过高,操作性能降低。此外,纸基材11的厚度根据JIS P8118:2014进行测定。

纸基材11的基重优选为40g/m

(填充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填充层12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或生物降解性树脂,并且进一步可以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在本发明中,当填充层12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树脂时,与传统的填充层相比,可以减少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的量,从而可以降低环境负荷。另外,当填充层12含有生物降解性树脂时,离型纸10的一部分具有生物降解性,从而可以降低环境负荷。

生物质来源的树脂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树脂。此外,作为生物质来源的树脂,也可以具有生物降解功能。在本发明中,将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生物质树脂定义为生物质树脂。此时,填充层12可以含有具有不同生物质度的生物质来源的两种以上的树脂。作为用于制造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的生物质来源的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生物质来源的乙烯和生物质来源的丙烯等的生物质来源的烯烃,特别优选生物质来源的乙烯。这些生物质来源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在本发明中,生物质来源的树脂优选含有以生物质来源的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质聚烯烃,并且生物质聚烯烃优选为以生物质来源的乙烯聚合而成的生物质来源的聚乙烯。另外,在本发明中,“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和“生物质聚烯烃”是指原料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生物质来源的原料,并不意味着所有原料都来自生物质。

上述生物质来源的乙烯例如可以由如下的生物质来源的原料制造。首先,由生物质生成生物乙醇。作为生成生物乙醇的原料的生物质,可以列举:甘蔗、玉米、甜菜、木薯、甜菜、木材、藻类等。在这些生物质中,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优选以含有大量糖类或淀粉的甘蔗,玉米和甜菜。

然后,通过脱水反应将作为起始物质的生物质乙醇转化为乙烯,将获得的生物质来源的乙烯与生成的水等进行分离,然后可以通过吸附法等纯化分离出的生物质来源的乙烯。通过采用常规公知的化学工程技术,可以将纯化的生物质来源的乙烯用作聚乙烯的原料。

作为上述的生物质来源的聚乙烯,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其中,从普及性,易获取性等观点出发,生物质来源的聚乙烯优选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另外,生物质来源的丙烯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生物质来源的乙烯作为起始物质通过复分解反应进行制造。进一步,作为另一种制造方法,对于上述的生物质来源的原料,可以通过改变发酵条件来制造1,3-丙二醇,并通过使其发生脱水反应从而制造生物质来源的丙烯。

相对于填充层12全体,优选填充层12中含有的上述生物质来源的单体通过聚合而生成的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重量%以上。当填充层12中的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时,与常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此外,填充层12不需要含有100重量%的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另外,填充层12中除了生物降解性树脂和/或生物质来源的树脂之外,还可以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另一方面,在填充层12中使用生物质聚烯烃的情况时,随着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的配合比例变高,填充层12的表面的粘性值有上升的倾向,并且在纸基材11上层压填充层12时,诸如卷绕性等的可加工性可能降低。因此,在使用生物质聚烯烃的情况时,填充层12优选除了生物降解性树脂和/或生物质来源的树脂以外,还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相对于上述填充层12全体,优选含有100重量%以下的生物质来源的树脂,更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30重量%以下。

在生物质聚烯烃中,理论上,如果全部使用生物质来源的乙烯等烯烃作为聚烯烃的原料,则生物质来源的碳的浓度为100%,因此生物质聚烯烃的生物质度为100%。另外,仅使用化石燃料来源的原料所制造的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中来自生物质的碳的浓度为0%,因此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的生物质度为0%。在填充层12中,使用的原料的至少一部分为生物质来源的原料,并且生物质度不一定必须为100%。填充层12中的生物质度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当填充层12中的生物质度为1%以上时,与常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环境负荷。

此处,生物质度是表示化石燃料来源的原料和生物质来源的原料的混合比的指标,通过测量放射性碳(C14)的浓度来确定,由下式表示。

生物质度(%)=C14浓度(pMC)×0.935。

该C14在生物质中所含的浓度恒定,但在化石燃料中几乎不存在。因此,通过加速器质谱测定C14的浓度,可以将其作为生物质含量比的指标。

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生物质聚烯烃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常规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温度和聚合压力优选根据聚合方法和聚合装置适当地进行调节。另外,聚合装置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常规公知的装置。

生物质聚烯烃优选具有0.910g/cm

作为生物降解性树脂,只要是具有生物降解性、良好的成膜性,并且在形成填充层12时,满足作为离型纸10的机械特性和耐久性等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生物来源的材料,也可以为石油来源的材料。作为这样的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脂肪族聚酯及其衍生物、微生物产生的聚酯、芳族-脂肪族聚酯、脂肪族聚酯碳酸酯、脂肪族聚酯酰胺、脂肪族聚酯醚、聚氨基酸、聚乙烯醇、淀粉、纤维素以及醋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衍生物、甲壳素,壳聚糖、甘露聚糖等的多糖等,其中优选使用脂肪族聚酯及其衍生物。

作为脂肪族聚酯及其衍生物,例如可以列举: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含有3-羟基链烷酸作为单体单元的聚酯等。

上述聚乳酸(PLA)是以玉米等的植物发酵所获得的乳酸作为原料而制造,并且由于通过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再次辅助植物生长的连锁性,因此为生物循环型,优选用于本发明。

作为上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丙交酯等。可用作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的产品(市售品)包括三菱化学公司生产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BioPBS”(注册商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等),昭和电工公司生产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Bionore”(注册商标),Shandong Fuwin NewMaterial公司生产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类树脂和巴斯夫公司生产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Eco Flex”(注册商标)等。上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树脂可以是生物来源的材料,也可以是石油来源的材料。

作为上述单体单元包含3-羟基链烷酸的聚酯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PHB[聚(3-羟基丁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PHBH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己酸)、PHBV[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缬草酸)]、P3HB4HB[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辛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十八碳酸酯)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聚酯及其衍生物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在由乙二醇(二醇)和多元羧酸之间发生缩聚反应所获得的脂族聚酯方面,以1,4丁二醇和琥珀酸所得的PBS(例如,Bionore 1000系列(注册商标:昭和电工(株)制)、BiOPBS FZ系列(注册商标:三菱化学(株)制)、在PBS中共聚了己二酸的PBSA(例如,Bionore 3000系列(注册商标:昭和电工(株)制)、BiOPBS FD系列(注册商标:三菱化学(株)制)、由乙二醇和琥珀酸制得的聚琥珀酸乙二醇酯(PES)、由羟基链烷酸和多元羧酸制得的脂肪族聚酯共聚物的聚(3-羟基链烷酸酯)(尤其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PHBH)(例如,Aonilex(注册商标:钟化(株)制)、作为脂肪族聚酯和对苯二甲酸酯的共聚物,例如可以列举由1,4丁二醇和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的PBAT(例如,ECOFLEX(注册商标),由B.A.S.EF公司制)、作为1,4-丁二醇、琥珀酸和对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琥珀酸酯(PBTS)(例如,BioMax(注册商标:杜邦公司制))、PLA(例如,REVODE(注册商标),由Kaisei Biological MaterialsCo.,Ltd.制)、Ingeo(注册商标)由Nature Works制)、聚己内酯(PCL)(例如,CAPA6800(注册商标),由Perstop公司制)等。

相对于填充层12全体,优选填充层12中含有的上述生物降解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当填充层12中的生物降解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时,则离型纸10的一部分具有生物降解性,与传统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环境负荷。

填充层12可以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该聚烯烃是通过聚合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而获得的。作为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乙烯、丙烯、1-丁烯、2-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1-己烯、2,2-二甲基-1-丁烯、2-甲基-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3-甲基-1-己烯、2,2-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戊烯、2,3-二甲基-1-戊烯、3-乙基-1-戊、2,2,3-三甲基-1-丁烯、1-辛烯,2,2,4-三甲基-1-辛烯等的α-烯烃。这些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形成填充层12的主要树脂优选为聚乙烯。

填充层12优选具有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厚度,更优选为具有5μm以上,且50μm以下厚度。当填充层12的厚度小于0.5μm时,则难以抑制离型剂向纸基材11的渗透。另一方面,如果填充层12的厚度超过50μm时,则不必要地变厚,不适合实际使用。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向填充层12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和诸如粘土、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的填料。

作为在纸基材11的一面或两面上形成填充层12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以往公知的方法:通过在纸基材11上涂布含有生物降解性树脂和生物质来源的树脂的涂布液,使其干燥从而形成填充层12的方法;通过胶粘剂层压纸基材11和填充层12的方法;以及使用熔融挤出法将纸基材11和填充层12同时挤出而成形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熔融挤出法或通过胶粘剂的层压法形成。

在通过胶粘剂层压纸基材11和填充层12的方法的情况时,作为使用的胶粘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压敏胶粘剂、热敏胶粘剂、层压胶粘剂等。另外,从构成胶粘剂的聚合物的观点出发,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胶粘剂,聚异氰酸酯类胶粘剂,环氧类胶粘剂,橡胶类胶粘剂等。其中,由于丙烯酸类胶粘剂由单一组分构成而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因此特别适用。作为丙烯酸类胶粘剂,例如可以以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作为主要成分,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作为向其赋予凝聚力的成份,作为用作交联点的功能单体,例如,使用通过将适当的交联剂与通过使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衍生物、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共聚而获得的聚合物共混而获得的胶粘剂。共混而获得的粘合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10进一步还可以具有化石燃料来源的树脂层。具体而言,可以具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通过具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可以提高填充性,抗针孔性等。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是由含有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层,并且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的生物质度为0%。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1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离型纸10具备:纸基材11;以及填充层12,其在纸基材11的一面或两面上,且含有生物降解性树脂和生物质来源的树脂;以及仅由化石燃料来源的原料制造的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和离型剂层13。另外,离型纸10可以是双面离型纸(未图示),其中填充层12和/或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和离型剂层13设置在纸基材11的两个面上。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型纸10可以是在纸基材11的与设置有填充层12、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和离型剂层13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置卷曲抑制层。作为卷曲抑制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填充层12或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

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含有聚合上述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而获得的聚烯烃。化石燃料来源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优选为聚合含有乙烯的单体而获得的聚乙烯。

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常规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温度和聚合压力优选根据聚合方法和聚合装置适当地进行调节。此外,聚合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常规公知的装置。

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优选具有0.1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厚度。此外,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可以具有两层以上,各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或不同的组成。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向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和诸如粘土、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钛和氧化锌等的填料。

作为在填充层12上形成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在填充层12上涂布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涂布液,使其干燥从而形成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的方法;以及使用熔融挤出法将纸基材11、填充层12和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14同时挤出从而成形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熔融挤出法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型纸10中,填充层12用作所谓的填充层,起到抑制离型剂层13中的离型剂渗透到纸基材11中的效果。因此,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离型纸10具有填充层12,所以可以抑制离型剂层13中的离型剂渗透到纸基材11中。

(离型剂层)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型剂层13中使用的离型剂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有机硅类、氟类、醇酸树脂、长链烷基类树脂和各种蜡等的离型剂。其中,从离型特性的观点出发,离型剂优选含有有机硅类离型剂。另外,优选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离型剂,例如日本特许公开第2002-212428号公报中公开的离型剂。

作为有机硅类离型剂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三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和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任意两种以上使用。另外,有机硅类离型剂可以以溶剂型、无溶剂型和乳液型中的任一种形式使用,但从环境的观点出发,优选乳液型或无溶剂型。

离型剂层13优选具有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厚度,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

作为将离型剂涂布至填充层12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刮刀式涂布机、气刀式涂布机、棒式刮刀涂布机、杆式刮刀涂布机、凹版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多级辊涂布机等的各种涂装装置。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型纸10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用于保护胶粘片、胶粘带、标签等的胶粘剂层(保护胶粘制品的胶粘面)。

(胶粘片)

本实施方式的离型纸10可以用于胶粘片,该胶粘片是胶粘片用基材经由胶粘剂层粘贴到离型剂层13的表面上而获得。胶粘片是通过公知的方法将胶粘剂涂布到本发明的上述的离型纸10的离型剂层13的表面上,进行干燥形成胶粘剂层,然后将胶粘片用基材粘贴到胶粘剂层上并卷绕,可以容易地进行制造。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粘片用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由纸类原料构成,也可以由以树脂类原料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类膜构成。作为树脂类膜,例如可以列举:由化石燃料来源的原料制成的树脂膜、由再生树脂制成的再生树脂膜、由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制成的生物质树脂膜等。作为胶粘片用基材,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纸、再生树脂制成的再生树脂膜或生物质来源的树脂制成的生物质树脂膜,更优选纸或生物质树脂膜。作为纸类的胶粘片用基材,例如可以列举:优质纸、艺术纸、铜版纸等的涂布纸、铝箔纸、彩色纸、浸渍纸、玻璃纸、无尘纸等。作为树脂膜中使用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脲、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ABS、聚酯系合成纸等。胶粘片用基材可以根据用作胶粘片的用途和环境适当地选择。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粘剂层的胶粘剂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橡胶类、丙烯酸类、有机硅类、环氧类、聚酯类、聚氨酯类、聚烯烃类、乙烯基醚类或含有生物质来源的材料的生物质胶粘剂,但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生物质胶粘剂。另外,其可以是溶剂型胶粘剂,乳液型胶粘剂和热熔型胶粘剂等的非溶剂型胶粘剂,或者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其通过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并可再离型。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粘剂层的胶粘剂与增粘剂、软化剂、抗老化剂、填料、着色剂如染料或颜料等混合。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列举:松香树脂、萜烯酚醛树脂、萜烯树脂、芳香烃改性萜烯树脂、石油树脂、古马隆-茚树脂、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粘剂层优选含有增粘剂。作为增粘剂,优选含有选自作为植物来源的树脂的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通过使增粘剂含有选自作为植物来源的树脂的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时,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提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优选为1.0%以上。优选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的上限尽可能大,但实际上优选为90%以下。

作为生物质胶粘剂,优选由含有乳液型胶粘剂和乳液型增粘剂的乳液型胶粘剂组合物形成。另外,乳液型增粘剂的增粘树脂含有从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物质,且胶粘剂层的生物质度优选在2.9%以上,且小于24.8%。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可以与以往的胶粘片同样地适用于各种目的,例如通过将被粘物成型为片状、带状、标签状等适当的形状来进行粘合。以下举例说明适合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的具体实例。

(标签用原纸和标签)

本实施方式的离型纸10可以用作标签用原纸20。图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型纸10的标签用原纸2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标签用原纸20具有离型纸10、胶粘剂层21和标签用基材22。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标签用基材22的表面上可以设置常规公知的层压膜,以保护标签用基材22并防止其褪色。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标签用原纸20也可以具有离型纸10、胶粘剂层21、标签用基材22、胶粘剂层21和离型纸10(未图示)。与上述相似,在标签用基材22的表面上可以设置常规公知的层压膜(未图示),以保护标签用基材22并防止其褪色。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粘剂层21所使用的胶粘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与上述胶粘片的胶粘剂相同的胶粘剂,但是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其中,优选生物质胶粘剂。作为生物质胶粘剂,优选由含有乳液型胶粘剂和乳液型增粘剂的乳液型胶粘剂组合物形成。另外,胶粘剂层21优选含有增粘剂,作为增粘剂,其含有从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物质,胶粘剂层21的生物质度优选在1.0%以上。

胶粘剂层21优选具有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的干燥厚度,更优选具有10μm以上,且100μm的干燥厚度。当干燥厚度小于5μm时,会出现胶粘强度不足或胶粘剂层21的厚度难以均匀的情形。当干燥厚度超过200μm时,会出现胶粘剂涂布后的干燥耗时,或者胶粘剂容易从标签用原纸20溢胶,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用基材22,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与上述胶粘片用基材中使用的基材相同的基材,但是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其中优选纸、由再生树脂构成的再生树脂膜或由生物质来源的树脂构成的生物质树脂膜,更优选纸或生物质树脂膜。标签用基材22可以根据用作标签用原纸20的用途和环境适当地进行选择。标签用基材22优选为能够在其上通过各种印刷手段印刷诸如图示和信息等或印字的印刷用基材。

另外,从提高调色剂或油墨等的定影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在标签用基材22的与胶粘剂层21相反侧的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具有印刷接受层(未图示)。

作为印刷接受层,例如可以通过涂布各种印字用涂布剂来提供。作为印字用涂布剂,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或组合使用它们的印字用涂布剂。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印字用涂布剂可以是由生物质来源的的树脂组成的涂布剂。

进一步,在标签用原纸20中,为了保护调色剂、油墨等,可以在标签用基材22或印刷接受层上涂布涂布剂。尽管对所使用的涂布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生物质来源的聚氨酯类树脂或聚乳酸类树脂。

另外,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标签用原纸20,根据需要对标签用基材22进行印刷、对标签用原纸20进行半切、裁切等的加工处理,可以获得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

在塑料瓶、兼作商品表示的标签、标签包装、瓶盖密封、集成包装等的用途方面,从提高环境意识和节省资源方面考虑,要求使用生物质树脂的比率高的材料。因此,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离型纸10的本实施方式的标签用原纸20特别适用于这样的用途。

实施例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除另有说明外,“%”和“部”表示“重量%”和“重量部”。

(实施例1)

先在基重为83g/m

(实施例2)

先在基重为78g/m

(实施例3)

先在基重为83g/m

(实施例4)

先在基重为83g/m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1的聚丙烯类合成纸(由Yupo Corporation制,商品名:SGS-80)变更成厚度为50μm的聚乳酸类薄膜(三菱树脂公司制,商品名“Ecolode SA 50μm厚”脂肪族聚酯含量95重量%以上)以外,其它以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胶粘片。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聚丙烯类合成纸(由Yupo Corporation制,商品名:SGS-80)变更成纸基材(厚度为80μm、基重100g/m

(实施例7)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聚丙烯类合成纸(由Yupo Corporation制,商品名:SGS-80)变更成机械再生聚酯树脂膜(厚度为50μm,机械再生聚酯树脂的含量为80重量%,非再生树脂的含量为20重量%)以外,其它以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胶粘片。

(实施例8)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胶粘剂(由LINTEC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PAT1)变更成以下的乳液型胶粘剂以外,其它以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胶粘片。

(乳液型胶粘剂的制造)

在乳液型胶粘剂的制造中,采用配备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却器和滴液漏斗的反应釜。在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将55重量%的离子交换水升温至80℃。然后,当离子交换水的温度达到80℃时,添加0.1重量%的过硫酸铵作为聚合引发剂,制备过硫酸铵水溶液。

另外,在过硫酸铵水溶液之外,另外将60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38重量%的丙烯酸丁酯、2重量%的丙烯酸,与1重量%的阴离子反应性乳化剂(产品名“NewFrontier A-229E”,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用以中和的适量的25%的氨水和0.4重量%的过硫酸铵,加入到43重量%的离子交换用水中,并用搅拌器搅拌,从而获得了预乳化。

然后,在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保持在80℃下,历时2小时将预乳液滴加到过硫酸铵水溶液中。然后,分别在预乳液的滴加完成后经过1小时的时点和2小时的时点分别添加1重量%的过硫酸以终止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乳液胶粘剂。

然后,相对于所制备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胶粘剂100重量%(换算成固形成分),将乳液型增粘剂1(由哈利玛化成集团制造的产品名“Hariester”、产品编号“SK-218NS”的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增粘树脂的软化点:100℃)10重量%(换算成固形成分)、乳液型增粘剂2(由荒川化工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名“Superester”、产品编号“E-730-55”的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增粘树脂的软化点:125℃)0.5重量%(换算成固形成分)、以及乳液型增粘剂3(由荒川化工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名“Super Ester”,产品编号“E-788”的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增粘树脂的软化点:160℃)2.5重量%(换算成固形成分)混合,从而制备了乳液型胶粘剂组合物。

(比较示例1)

在基重为83g/m

<离型性评估>

从各胶粘片上将胶粘片用基材和胶粘剂层的层压体剥离。当离型纸未断裂而层压体被剥离时,用○表示,当离型纸断裂时,用×表示。实施例1-8和比较例1中所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使用生物质聚烯烃的实施例1,使用优质纸代替格拉辛纸的实施例2,使用生物降解性树脂代替生物质聚烯烃的实施例3和4,分别使用聚乳酸膜、纸和机械再生聚酯树脂膜代替聚丙烯合成纸的实施例5-7,以及使用生物质型胶粘剂代替丙烯酸类胶粘剂的实施例8,均表现出与使用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的比较例1有同等的良好离型性。

因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离型纸,以及使用该离型纸的胶粘片、标签用原纸以及标签,其中,该离型纸是一种不逊于以往种类的离型纸。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此外,从权利要求书中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样的各种变更或改良的形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 离型纸

11 纸基材

12 填充层

13 离型剂层

14 化石燃料来源的聚烯烃层

20 标签用原纸

21 胶粘剂层

22 标签用基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