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调高机构,还包括竖向移动的按压块,按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开始逐渐变大,还包括用于带动转动轴边转动边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具备了通过机械运动的方式,带动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同时在按压块按压心脏外胸时,可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进而提高了按压块下压患者心脏外胸时的冲击力,间接提高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725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57504.3

  • 申请日2020-11-11

  • 分类号A61H31/00(20060101);A61M1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29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仲昌民

  •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孩儿巷北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4:5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等等,使心脏类疾病逐年攀升,并且发病人群逐渐低龄化。

心内科患者经常出现心搏骤停的现象,心搏骤停是指未知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传统的胸外心脏复苏大都由医护人员采用双手在患者胸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来达到心脏重新起搏的目的,按压要求是:向下按压幅度为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这种人工按压的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手掌用力不均匀,按压幅度及频率难以控制,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影响按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了通过机械运动的方式,带动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同时在按压块按压心脏外胸时,可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进而提高了按压块下压患者心脏外胸时的冲击力,间接提高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胸外心脏复苏大都由医护人员采用双手在患者胸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来达到心脏重新起搏的目的,按压要求是:向下按压幅度为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这种人工按压的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手掌用力不均匀,按压幅度及频率难以控制,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影响按压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调高机构;

还包括竖向移动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所述按压块开始逐渐变大;

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边转动边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通孔一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一,所述从动轴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螺旋槽的下侧壁上沿螺旋线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牙相啮合,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臂一,所述转动臂一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臂二,所述转动臂二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铰接有齿条板,所述从动轴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所述齿条板相啮合,所述齿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柱穿过且滑动的滑口一。

优选的,还包括氧气罩、氧气箱和传动机构,所述氧气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氧气箱向所述氧气罩输送氧气。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轴二,所述从动轴二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架内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筒,所述转接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朝向所述凸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转接筒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塞杆穿出且滑动的滑口二,所述活塞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活塞朝向所述凸轮的一侧和所述转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接所述凸轮的表面,所述转接筒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转接筒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箱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转接筒的表面还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所述转接筒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罩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输气管的管壁和所述软管的管壁均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从动轴二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三,所述转动轴的下端部开设有外花键槽,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二,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通孔二转动连接有支撑管体,所述支撑管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与所述齿轮三相啮合,所述齿轮四的表面开设有内花键槽,所述齿轮四通过所述内花键槽与所述外花键槽花键连接,所述齿轮三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四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支撑调高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滑口三,两个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滑口三均竖向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下表面均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所述软管插入的插槽。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使用方法: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架架在患者的身旁,并将按压块对准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

S2:通过支撑调高机构,调节按压块与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之间的间距;

S3: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的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轴竖向往复移动,带动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通过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即可对患者心脏外胸的进行按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电机输出轴的匀速转动,带动转动臂一匀转动,通过转动臂一匀转动并经转动臂二的传动,以及限位柱与支撑架之间的竖向滑动配合,带动齿条板匀速竖向往复移动,通过齿条板匀速竖向往复移动并经齿条板与齿轮二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从动轴一匀速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一匀速往复转动,带动齿轮一匀速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一匀速往复转动并经齿轮一与齿牙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转动轴往复转动,转动轴的往复转动通过螺旋槽,转换为转动轴的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轴竖向往复移动,带动连接轴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连接轴竖向往复移动并经限位板与限位杆之间的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竖向往复移动,通过固定板竖向往复移动,带动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通过按压块竖向往复移动,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外胸的按压。

二、本发明中由于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匀速的带动下,使得按压块在下移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进而提高了按压块下压患者心脏外胸时的冲击力,间接提高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效果。

三、本发明通过转动轴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与外花键槽之间的花键配合,以及支撑管体与定位板之间的转动关系,带动齿轮四往复转动,通过齿轮四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与齿轮三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齿轮三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三往复转动,带动从动轴二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二往复转动,带动凸轮往复转动,通过凸轮往复转动并经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的端部可始终抵接凸轮表面的关系,带动活塞杆往复移动,通过活塞杆往复移动,带动活塞往复移动,通过活塞往复移动并经两个单向阀气体流向的限定,使得氧气箱内的氧气不断经输气管、转接筒和软管输送至氧气罩内,实现了对患者呼吸辅助的作用。

四、本发明中由于齿轮三的直径大于齿轮四的直径,使得转动轴竖向往复移动一次时,齿轮三即往复转动半周,继而结合图1所示,在按压块下移时,活塞即向右移动,使得氧气箱内的氧气先被引入到转接筒内;在按压块上移时,活塞即向左移动,使得转接筒内的氧气被压入至氧气罩内,以达到在对心脏外胸进行按压时,患者为吐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为预先集气过程;在结束当次的心脏外胸按压时,患者为需吸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为排气过程,以便于患者吸入氧气。

五、本发明中由于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匀速的带动下,使得转动轴在上移时,保持一匀加速转动状态,进而使得活塞向左移动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提高了此时转接筒的排气效率,以便于尽快吸入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第一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第二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中:1-支撑架、2-按压块、3-固定板、4-连接轴、5-转动轴、6-螺旋槽、7-支撑板、8-从动轴一、9-齿轮一、10-齿牙、11-安装板、12-电机、13-转动臂一、14-转动臂二、15-齿条板、16-齿轮二、17-限位柱、18-氧气罩、19-氧气箱、20-从动轴二、21-凸轮、22-支撑臂、23-转接筒、24-活塞、25-活塞杆、26-弹簧、27-输气管、28-软管、29-单向阀、30-齿轮三、31-外花键槽、32-定位板、33-支撑管体、34-齿轮四、35-电动推杆、36-支撑底座、37-限位板、38-限位杆、39-插接板、40-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调高机构,还包括竖向移动的按压块2,所述按压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所述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5边转动边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将支撑架1架在患者的身旁,并将按压块2对准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然后通过支撑调高机构,调节按压块2与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之间的间距,保证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时,可有效对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进行按压;随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5往复转动,转动轴5的往复转动通过螺旋槽6,转换为转动轴5的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轴5竖向往复移动,带动连接轴4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连接轴4竖向往复移动,带动固定板3竖向往复移动,通过固定板3竖向往复移动,带动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通过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外胸的按压;由于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9匀速的带动下,使得按压块2在下移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进而提高了按压块2下压患者心脏外胸时的冲击力,间接提高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撑板7通过所述通孔一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一8,所述从动轴一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9,所述螺旋槽6的下侧壁上沿螺旋线设置有齿牙10,所述齿轮一9与所述齿牙10相啮合,所述支撑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臂一13,所述转动臂一13远离所述电机12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臂二14,所述转动臂二14远离所述电机12的一端铰接有齿条板15,所述从动轴一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6,所述齿轮二16与所述齿条板15相啮合,所述齿条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7,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柱17穿过且滑动的滑口一,通过电机12输出轴的匀速转动,带动转动臂一13匀转动,通过转动臂一13匀转动并经转动臂二14的传动,以及限位柱17与支撑架1之间的竖向滑动配合,带动齿条板15匀速竖向往复移动,通过齿条板15匀速竖向往复移动并经齿条板15与齿轮二16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从动轴一8匀速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一8匀速往复转动,带动齿轮一9匀速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一9匀速往复转动并经齿轮一9与齿牙10之间的啮合关系,即可带动转动轴5往复转动,转动轴5的往复转动通过螺旋槽6,即可转换为转动轴5的竖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包括氧气罩18、氧气箱19和传动机构,所述氧气箱19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氧气箱19向所述氧气罩18输送氧气,在上述心脏外胸按压前,将氧气罩18戴在病人的口鼻处,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氧气箱19向所述氧气罩18输送氧气,实现了对患者呼吸辅助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轴二20,所述从动轴二20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架1内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二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21,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2,所述支撑臂22远离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筒23,所述转接筒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24,所述活塞24朝向所述凸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5,所述转接筒2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塞杆25穿出且滑动的滑口二,所述活塞杆2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活塞24朝向所述凸轮21的一侧和所述转接筒2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25远离所述活塞24的一端,在所述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抵接所述凸轮21的表面,所述转接筒23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输气管27,所述输气管27远离所述转接筒23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箱19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转接筒23的表面还固定连通有软管28,所述软管28远离所述转接筒23的一端与所述氧气罩18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输气管27的管壁和所述软管28的管壁均设置有单向阀29,所述从动轴二20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三30,所述转动轴5的下端部开设有外花键槽31,所述支撑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2,所述定位板3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二,所述定位板32通过所述通孔二转动连接有支撑管体33,所述支撑管体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四34,所述齿轮四34与所述齿轮三30相啮合,所述齿轮四34的表面开设有内花键槽,所述齿轮四34通过所述内花键槽与所述外花键槽31花键连接,所述齿轮三30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四34的直径,通过转动轴5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34与外花键槽31之间的花键配合,以及支撑管体33与定位板32之间的转动关系,带动齿轮四34往复转动,通过齿轮四34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34与齿轮三30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齿轮三30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三30往复转动,带动从动轴二20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二20往复转动,带动凸轮21往复转动,通过凸轮21往复转动并经在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25的端部可始终抵接凸轮21表面的关系,带动活塞杆25往复移动,通过活塞杆25往复移动,带动活塞24往复移动,通过活塞24往复移动并经两个单向阀29气体流向的限定,使得氧气箱19内的氧气不断经输气管27、转接筒23和软管28输送至氧气罩18内,实现了对患者呼吸辅助的作用;结合图4所示,由于齿轮三30的直径大于齿轮四34的直径,使得转动轴5竖向往复移动一次时,齿轮三30即往复转动半周,继而结合图1所示,在按压块2下移时,活塞24即向右移动,使得氧气箱19内的氧气先被引入到转接筒23内;在按压块2上移时,活塞24即向左移动,使得转接筒23内的氧气被压入至氧气罩18内,以达到在对心脏外胸进行按压时,患者为吐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23为预先集气过程;在结束当次的心脏外胸按压时,患者为需吸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23为排气过程,以便于患者吸入氧气;由于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9匀速的带动下,使得转动轴5在上移时,保持一匀加速转动状态,进而使得活塞24向左移动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提高了此时转接筒23的排气效率,以便于尽快吸入氧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调高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推杆35,两个所述电动推杆3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电动推杆35的推杆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36,通过两个电动推杆35推杆部的伸缩,即可调节按压块2与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37,两个所述限位板37的表面均开设有滑口三,两个所述限位板37通过所述滑口三均竖向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8,两个所述限位杆38的下表面均与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板37与限位杆38之间的滑动配合,即可使得更多板3和按压块2仅作竖向移动。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方法: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架1架在患者的身旁,并将按压块2对准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

S2:通过支撑调高机构,调节按压块2与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之间的间距;

S3: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5的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轴5竖向往复移动,带动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通过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即可对患者心脏外胸的进行按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插接板39,所述插接板39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所述软管28插入的插槽40,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用完氧气罩18后,可将软管28插入的插槽40,并且氧气罩18放置在插接板39的上表面,即可实现了对使用后的氧气罩18进行存放的效果。

工作原理:该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在使用时,将支撑架1架在患者的身旁,并将按压块2对准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然后通过两个电动推杆35推杆部的伸缩,调节按压块2与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之间的间距,保证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时,可有效对患者的心脏外胸待按压区域进行按压;

随后启动电机12,通过电机12输出轴的匀速转动,带动转动臂一13匀转动,通过转动臂一13匀转动并经转动臂二14的传动,以及限位柱17与支撑架1之间的竖向滑动配合,带动齿条板15匀速竖向往复移动,通过齿条板15匀速竖向往复移动并经齿条板15与齿轮二16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从动轴一8匀速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一8匀速往复转动,带动齿轮一9匀速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一9匀速往复转动并经齿轮一9与齿牙10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转动轴5往复转动,转动轴5的往复转动通过螺旋槽6,转换为转动轴5的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轴5竖向往复移动,带动连接轴4竖向往复移动,通过连接轴4竖向往复移动并经限位板37与限位杆38之间的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3竖向往复移动,通过固定板3竖向往复移动,带动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通过按压块2竖向往复移动,实现了对患者心脏外胸的按压;

由于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9匀速的带动下,使得按压块2在下移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进而提高了按压块2下压患者心脏外胸时的冲击力,间接提高了对患者心脏外胸按压的效果;

在上述心脏外胸按压前,将氧气罩18戴在病人的口鼻处,然后启动电机12,通过转动轴5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34与外花键槽31之间的花键配合,以及支撑管体33与定位板32之间的转动关系,带动齿轮四34往复转动,通过齿轮四34往复转动并经齿轮四34与齿轮三30之间的啮合关系,带动齿轮三30往复转动,通过齿轮三30往复转动,带动从动轴二20往复转动,通过从动轴二20往复转动,带动凸轮21往复转动,通过凸轮21往复转动并经在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25的端部可始终抵接凸轮21表面的关系,带动活塞杆25往复移动,通过活塞杆25往复移动,带动活塞24往复移动,通过活塞24往复移动并经两个单向阀29气体流向的限定,使得氧气箱19内的氧气不断经输气管27、转接筒23和软管28输送至氧气罩18内,实现了对患者呼吸辅助的作用;

结合图4所示,由于齿轮三30的直径大于齿轮四34的直径,使得转动轴5竖向往复移动一次时,齿轮三30即往复转动半周,继而结合图1所示,在按压块2下移时,活塞24即向右移动,使得氧气箱19内的氧气先被引入到转接筒23内;在按压块2上移时,活塞24即向左移动,使得转接筒23内的氧气被压入至氧气罩18内,以达到在对心脏外胸进行按压时,患者为吐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23为预先集气过程;在结束当次的心脏外胸按压时,患者为需吸气状态,从而此时的转接筒23为排气过程,以便于患者吸入氧气;

由于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继而在齿轮一9匀速的带动下,使得转动轴5在上移时,保持一匀加速转动状态,进而使得活塞24向左移动时,保持一匀加速位移状态,提高了此时转接筒23的排气效率,以便于尽快吸入氧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