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在的当人在一小范围区域内频繁移动时可能导致导风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不必要的调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时,则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如此,避免了当人在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等历史停留区域内休息或者活动时,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由于人的小范围活动进行频繁地不必要调节的问题,使得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从空调制冷或制热时人体感受是否舒适的角度考虑,在空调室内机制冷条件下,人们一般希望空调室内机吹出的冷风能避开人吹,即风避人吹;在空调室内机制热条件下,人们一般希望空调室内机吹出的热风能朝着人吹,即风随人动。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CN109827307A)公开了一种导风装置控制方法,其具体公开了导风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温度信息得到热源的当前位置信息;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以及获取的热源的历史位置信息控制导风装置出风以避开热源。其中,当前位置信息包括当前位置坐标及当前象限,历史位置信息包括历史位置坐标;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以及获取的热源的历史位置信息控制导风装置出风以避开热源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及历史位置坐标确定热源的水平速度变化率和/或垂直速度变化率;其中,水平速度变化率表征热源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变化率,垂直速度变化率表征热源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变化率;根据当前象限、水平速度变化率和/或垂直速度变化率控制导风装置出风以避开热源。

但是,由于人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实际的不确定性,现有的上述通过不断地获取热源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当前位置坐标及历史位置坐标确定热源的水平速度变化率和/或垂直速度变化率来控制导风装置出风的方法往往存在判断失误的问题;同时,当人在室内一小范围区域内频繁移动时可能导致导风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不必要的调节。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在的当人在一小范围区域内频繁移动时可能导致导风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不必要的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首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中,所述确定方法包括:检测房间的历史停留区域内是否有人;若检测到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则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进一步获取人体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若人体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才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进一步获取所述空调室内机所处的运行模式;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则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则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或者,若所述空调室内机由用户选择为风随人动模式,则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若所述空调室内机由用户选择为风避人吹模式,则在所述历史停留区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检测人体在房间内一个位置的停留时间;当人体在房间内一个位置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将人体在停留时所占的区域确定为一个历史停留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当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与已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将新确定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和已确定所述历史停留区域连通并共同确定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并且/或者,当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与已经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将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单独作为一个历史停留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室内机运行过程中,当人体进入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但实际停留时间不足第二时间阈值的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则撤销对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预先将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设定为不同的历史停留区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步骤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每隔设定间隔时间重新检测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是否有人,并在检测到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的情形下基于新的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

然后,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装置中,所述确定装置包括人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摆风驱动模块;所述人感模块能够检测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人体的位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在检测到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的情形下基于有人的所述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以使空调室内机的摆风驱动模块能够根据确定出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或摆风机构。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确定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人感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雷达监测器和摄像头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时,则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如此,避免了当人在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等历史停留区域内休息或者活动时,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由于人的小范围活动进行频繁地不必要调节的问题,使得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检测到所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后,还进一步获取人体在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若人体在该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才基于有人的该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从而,通过判断人是否在该历史停留区处于停留状态,保证了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以更好地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确定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1-空调室内机;

21-第一沙发区域;

22-第二沙发区域;221-第一位置;222-第二位置;

3-餐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是以客厅这一空调室内机的使用场景为例对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的,但是能够使用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的场景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可以用在办公区和宿舍等人工作和生活的室内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在的当人在一小范围区域内频繁移动时可能导致导风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不必要的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首先,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中,该确定方法包括:

S1、检测房间的历史停留区域内是否有人;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历史停留区域”为人在室内经常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小区域。例如,人在室内活动或者休息时,在沙发、床、书桌和餐桌等小区域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可以预先将房间内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设定为不同的历史停留区域。

此外,除了上述在空调室内机中预先存储历史停留区域之外,该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检测人体在房间内一个位置的停留时间;当人体在房间内一个位置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将人体在停留时所占的区域确定为一个历史停留区域。

结合图1所示,若预先没有将第二沙发区域22设定为历史停留区域,当人在第二沙发区域22看电视时,通过人在第二沙发区域22的范围内的反复多次的停留与活动的长时间监测也可以主动地将第二沙发区域22确定历史停留区域。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当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与已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将新确定历史停留区域和已确定历史停留区域连通并共同确定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并且/或者,当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与已经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将新确定的一个历史停留区域单独作为一个历史停留区域。

例如,请参照图1,在客厅内在已经将第一沙发区域21和餐桌区域3分别确定为历史停留区域的基础上,第二沙发区域22与第一沙发区域21紧邻,当人在第二沙发区域22内活动时,如果人最开始在第二沙发区域22的第一位置221停留并满足确定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的条件时,会由于第一位置221与第一沙发区域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这时则会将第一位置221的历史停留区域与第一沙发区域21连通并共同确定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

同时,继续参照图1,当人在第二沙发区域22内活动时,如果人最开始在第二沙发区域22的第二位置222停留并满足确定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时,会由于第二位置222与第一沙发区域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这时则会将第二位置222的历史停留区域单独作为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人在第二沙发区域22中不同位置的停留,经过长时间的监测后,会将第一沙发区域21与第二沙发区域22连通并形成一个新的历史停留区域。

再如,由于餐桌区域3与第一沙发区域21和第二沙发区域22的距离较大并大于第一距离阈值,这样餐桌区域3与第一沙发区域21始终均是独立的两个历史停留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在确定历史停留区域时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偶然在房间的某个过道位置停留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而不必要地将该过道位置确定为历史停留区域。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室内机1运行过程中,当人体进入历史停留区域内但实际停留时间不足第二时间阈值的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则撤销对历史停留区域的确定。如此,能够将不适宜作为历史停留区域的记录及时消除,避免对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的确定造成干扰。

S2、若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则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S11、进一步获取人体在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

S21、若人体在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才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人进入历史停留区域在多数情况下是具有停留下来的可能的,但是也存在人进入某个历史停留区域即离开的偶然情况,所以通过对人体在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进行判断,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判断结果,如此空调的出风区域的确定也能满足人的实际需求。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后,还进一步获取人体在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若人体在该历史停留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才基于有人的该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从而,通过判断人是否在该历史停留区处于停留状态,保证了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以更好地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S12、进一步获取空调室内机所处的运行模式;

S22、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

示例性地,结合图1,当人进入第一沙发区域21且停留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热模式,则在第一沙发区域21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若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冷模式,则在第一沙发区域21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根据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不同自动判断“风随人动”与“风避人吹”的出风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对该出风方式进行主动选择。所以,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若空调室内机1由用户选择为风随人动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若空调室内机1由用户选择为风避人吹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时,则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如此,避免了当人在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等历史停留区域内休息或者活动时,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由于人的小范围活动进行频繁地不必要调节的问题,使得在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在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时,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内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即实现制热时风随人动;若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则在历史停留区域之外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即实现制冷时风避人吹。从而,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的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步骤之后,确定方法还包括:每隔设定间隔时间重新检测历史停留区域内是否有人,并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的情形下基于新的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人在一个历史停留区域内活动或者停留期间,能够保证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不需要发生改变。但是,当人离开该历史停留区域到另一个历史停留区时,则需要根据新的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的出风区域,以保证可靠地实现人对“制热时风随人动,制冷时风避人出吹”的真实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按照步骤S1、S11、S12、S21和S22的顺序组合形成新的如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方法作为程序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然后,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装置中,确定装置包括人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摆风驱动模块;人感模块能够检测历史停留区域内人体的位置;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的情形下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以使空调室内机的摆风驱动模块能够根据确定出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调节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或摆风机构。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数据处理模块物理上可以是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一个控制芯片,可以是专门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控制器,也可以是通用控制器的一个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装置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其中,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串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或寄存器等,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CPLD/FPGA、DSP、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未在附图中示出。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确定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人感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雷达监测器和摄像头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区域的确定装置,在检测到历史停留区域内有人时,则基于有人的历史停留区域确定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如此,避免了当人在沙发所在区域、床所在区域、书桌所在区域和餐桌所在区域等历史停留区域内休息或者活动时,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由于人的小范围活动进行频繁地不必要调节的问题,使得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区域的调节过程简单且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用户在制热时风随人动以及制冷时风避人吹的户需求。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