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包括牙杆,还包括动物槽床,动物槽床一端设置有牙杆架,另一端设置有尾部卡槽,牙杆一端设置在牙杆架上,另一端延伸入动物槽床一端的头部空腔内,头部空腔两侧设置有耳杆,动物槽床的槽底壁内设置有温水循环管道,动物槽床上密封盖设有动物床盖。本发明设计简单,易于制作;与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兼容;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生物实验伦理;保证实验人员和其他实验动物的安全。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实验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适用于在非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内及正常实验环境内,对注射有可传染性病毒的实验动物进行活体磁共振成像研究,以保证实验人员和其他实验动物的安全。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仪是一种非侵入的、无电离辐射的组织成像装置。由于磁共振成像仪对组织尤其是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其结构成像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除此之外,磁功能成像仪还可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所谓功能磁共振成像,是指通过图像信号值的变化来反应大脑活动的变化。fMRI通常用来研究生命体在应对外界刺激或静息态时大脑的反应或状态。

神经环路是实现脑功能活动的基础。在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解析中,嗜神经工具病毒应用广泛,包括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PR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毒(RV)和水疱炎病毒(VSV)等。此外,腺相关病毒(AAV)和慢病毒(LV)等也在神经环路研究中广泛应用。其中AAV是天然缺陷性病毒,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但是其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不能进行跨突触传播,进而言之,无法标记到上下游的多级神经元,用其进行环路示踪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上述其他病毒,根据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标准分类,都属于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病毒(biosafety level II,BSL2),为了保证实验人员安全及防止病毒对外界环境造成生物污染,活体成像实验需要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由于磁共振仪器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这个条件在目前小动物嗜神经病毒与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研究中难以达到,故设计该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为了在磁共振成像实验中,使实验动物处于密闭的环境中,并净化排出的气体,以保证环境无污染和实验人员安全,符合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制作材料极易获取,具有较好的磁共振成像仪兼容性及生物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包括牙杆,还包括动物槽床,动物槽床一端设置有牙杆架,另一端设置有尾部卡槽,牙杆一端设置在牙杆架上,另一端延伸入动物槽床一端的头部空腔内,头部空腔两侧设置有耳杆,动物槽床的槽底壁内设置有温水循环管道,动物槽床上密封盖设有动物床盖。

如上所述的牙杆架上设置有牙杆固定孔和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牙杆固定孔的中部垂直连通,牙杆的端部穿过牙杆固定孔,松紧调节螺钉拧入调节螺纹孔与牙杆固定孔内的牙杆相抵。

如上所述的还包括出气管道,出气管道一端与动物槽床中部连通,另一端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

如上所述的动物槽床的外部设置有腔壁软管卡槽,出气管道设置在腔壁软管卡槽内。

如上所述的气体处理装置为装有84消毒液的气体处理瓶,出气管道延伸至气体处理瓶的84消毒液中,气体处理瓶上还设置有排气管。

如上所述的动物床盖上对应于头部空腔的部分为透明盖板。

如上所述的牙杆为空心杆,牙杆设置在牙杆架上的一端为封闭端,牙杆延伸到头部空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卡槽和出气孔,进气软管与牙杆位于动物槽床外部的部分连通。

如上所述的动物槽床上设置有牙杆穿孔,牙杆穿孔内设置有牙杆密封圈,所述的牙杆穿过牙杆密封圈延伸至头部空腔内,

头部空腔的侧壁设置有耳杆穿孔,耳杆穿孔内设置有耳杆密封圈,耳杆穿过耳杆密封圈延伸至头部空腔内。

如上所述的动物床盖与动物槽床衔接处抹有密封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尚未发现同类作用的商业化产品;

2、设计简单,易于制作;

3、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兼容;

4、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生物实验伦理;

5、保证实验人员和其他实验动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物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软管;2-动物床腔体;3-动物床盖;4-出气管道;5-气体处理装置;6-头部空腔;7-牙杆;8-耳杆;9-松紧调节螺钉;10-温水循环管道;11-尾部卡槽;12-透明盖板;13-腔壁软管卡槽;14-牙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的小动物生物安全微循环装置,包括牙杆7,还包括动物槽床2,动物槽床2一端设置有牙杆架14,另一端设置有尾部卡槽11,牙杆7一端设置在牙杆架14上,另一端延伸入动物槽床2一端的头部空腔6内,头部空腔6两侧设置有耳杆8,动物槽床2的槽底壁内设置有温水循环管道10,动物槽床2上密封盖设有动物床盖3。动物槽床2的外部设置有腔壁软管卡槽13,出气管道4设置在腔壁软管卡槽13内。动物床盖3上对应于头部空腔6的部分为透明盖板12。

在使用时,小动物放置在动物槽床2内,小动物的头部位于头部空腔6,牙杆7穿过动物槽床2卡住小动物的牙齿,耳杆8顶住小动物的头部两侧,温水循环管道10用于维持动物体温,温水循环管道10与外部的温水循环系统连接。尾部卡槽11能与外部的核磁共振成像仪轨道的的卡槽卡合,并用螺钉固定。透明盖板12有利于动物状态和放置表面线圈。

牙杆架14上设置有牙杆固定孔和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与牙杆固定孔的中部垂直连通,牙杆7的端部穿过牙杆固定孔,松紧调节螺钉9拧入调节螺纹孔与牙杆固定孔内的牙杆7相抵。

拧出松紧调节螺钉9时,松开对牙杆7的固定,可以调节牙杆7延伸到头部空腔6内部的长度,调节完毕后,拧入松紧调节螺钉9,使得端部与牙杆7相抵,固定牙杆7的位置。

牙杆7为空心杆,牙杆7设置在牙杆架14上的一端为封闭端,牙杆7延伸到头部空腔6内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卡槽和出气孔,进气软管1与牙杆7位于动物槽床2外部的部分连通。进气软管1一端与远程气泵相连,用于持续泵入麻醉气体与氧气混合气,另一端通过牙杆7与动物槽床2内用于固定动物头部的头部空腔6连通。

出气管道4一端与动物槽床2中部连通,另一端与气体处理装置5连接。气体处理装置5为装有84消毒液的气体处理瓶,出气管道4延伸至气体处理瓶的84消毒液中,气体处理瓶上还设置有排气管。用于净化含有病毒或其他污染物的动物呼吸气体,为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每日需定时更换84消毒液。

动物槽床2上设置有牙杆穿孔,牙杆穿孔内设置有牙杆密封圈,所述的牙杆7穿过牙杆密封圈延伸至头部空腔6内,头部空腔6的侧壁设置有耳杆穿孔,耳杆穿孔内设置有耳杆密封圈,耳杆8穿过耳杆密封圈延伸至头部空腔6内。动物床盖3与动物槽床2衔接处抹有密封胶。动物床盖3与动物槽床2完全贴合,中间无空隙,并由螺丝固定,且在衔接处涂有密封胶,以保证气密性。

利用本发明进行核磁共振实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内,将动物麻醉,放置于动物槽床2内;

步骤2、将实验动物的上颚门牙卡在牙杆7的固定卡槽内,同时调节耳杆8,卡住实验动物的颅骨凹陷处,将实验动物的头部固定成水平;

步骤3、打开气泵,持续通过进气软管1泵入麻醉性气体,维持动物的麻醉状态;

步骤4、盖好动物床盖3并拧紧螺丝,检查动物槽床2是否有漏气;

步骤5、将盖设有动物床盖3的动物槽床2进行紫外线消毒后拿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此时气泵应保持通气,透明盖板12处应用物体遮盖,避免紫外线伤害动物;

步骤6、将盖设有动物床盖3的动物槽床2安装在磁共振成像仪轨道上,拧紧螺丝,将温水循环管道10与外部的温水循环系统连接,将进气软管1与气泵拆开,并将进气软管1接上磁共振成像仪的麻醉机。

步骤7、固定好表面线圈和发射线圈,开始试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