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相位变动补偿方法和通信装置

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相位变动补偿方法和通信装置

摘要

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检测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该已知模式的真值之间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接收信号的相位调制方式中的调制相位的数量为M,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运算来去除调制分量,检测相对于发送侧的映射用调制相位点的相位变动,作为第2相位差。相位补偿部(11)根据第1相位差与第2相位差的相加结果对接收信号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0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NTT 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45976.1

  • 申请日2019-07-22

  • 分类号H04B10/61(20060101);H04L25/03(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欧阳琴;邓毅

  •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0: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数据通信中补偿相位变动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相位变动补偿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干光通信中,在接收信号的频率与局部振荡光源的频率之间产生频率差即频率偏移(频率误差)。此外,由于非线性光学效应或光纤的振动、激光线宽(相位波动)等而在接收信号中产生相位噪声等相位变动。对此,提出了如下技术:在对输入信号进行M次幂运算而去除因调制引起的相位变化之后,检测频率误差并反馈至输入侧,对频率偏移进行补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补偿频率偏移,但是相位噪声残留较多。此外,在该技术中,在噪声或波形失真较大的条件下,有可能产生相滑(phase slip)并产生连续错误。提出了补偿该相滑的相滑补偿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提出有利用根据振幅而设定出的阈值对接收信号进行暂时判定并对原来的相位与接收信号的相位之差进行补偿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但是,如果仅是暂时判定,则相位噪声补偿的精度较低,因此,通过对频率误差和在计算中途输出的相位误差进行反馈来减少暂时判定前的相位变动,从而提高了精度。此外,提出有如下技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发送侧中插入的已知模式,检测原来的相位与接收信号的相位之差并补偿相位噪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但是,存在相位变动不能完全去除而残留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6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03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75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1551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和相位变动补偿方法中,存在即使进行相位噪声补偿也未能完全去除相位变动而残留的问题。此外,如果设置相滑补偿电路则存在电路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简化电路并高精度地补偿相位变动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相位变动补偿方法和通信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相位差检测部,其检测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该已知模式的真值之间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第2相位差检测部,所述接收信号的相位调制方式中的调制相位的数量为M,该第2相位差检测部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运算来去除调制分量,检测相对于发送侧的映射用调制相位点的相位变动作为第2相位差;以及相位补偿部,其根据所述第1相位差与所述第2相位差的相加结果对所述接收信号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电路并高精度地补偿相位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干光通信装置的接收装置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更加详细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发送信号中的已知模式(pattern)的图。

图5是说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的相位差计算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相位变动补偿方法和通信装置。有时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干光通信装置的接收装置的图。接收装置将从光纤1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处理。

在接收装置中,从光纤1接收到的光信号经由接收光模块2被偏振分离为水平偏振的信号和垂直偏振的信号。被偏振分离的两个信号分别被分离为两个正交分量,进而被转换为模拟电信号。这些模拟电信号经由AD转换器3被转换为数字信号。

波长色散补偿部4以后的结构与对从AD转换器3作为数字信号输出的正交调制信号进行数字处理而补偿失真的光传输失真补偿装置相当。这里,当光信号在光纤1中传播时,信号波形由于如波长色散的效果而失真。波长色散补偿部4根据接收信号估计该失真的大小并进行补偿。

此外,在光通信中合成并发送水平偏振波和垂直偏振波且在接收中进行分离时,由于如偏振模式色散的效果而产生偏振变动,波形失真。自适应均衡部5进行补偿该失真的均衡处理。偏振分离最初由接收光模块2内的光解调器进行,但在自适应均衡部5中更加完全地进行偏振分离。作为自适应均衡部5的补偿处理,提出有在发送侧插入长周期·已知模式信号(long-cycle/known pattern signal)或短周期·已知模式信号(short-cycle/known pattern signal)并使得与接收到的该信号之间的误差最小的方法等。

频率偏移补偿部6对收发的本地信号(载波信号)的频率误差进行补偿。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利用发送侧所插入的已知模式信号等来补偿未被频率偏移补偿部6完全补偿的残留频率偏移、未被自适应均衡部5完全补偿的残留相位变动、相位噪声或者相滑。

载波相位再现部8对未由频率偏移补偿部6和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完全去除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具体而言,检测暂时判定出的星座(信号点)与接收到的星座(信号点)之间的偏差Φ,进行Φ的相位旋转而进行校正。基于该相位旋转的校正能够通过将复显示(複素表示)的信号乘以exp(jΦ)来进行。但是,在通过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大致补偿残留频率偏移或残留相位变动等的情况下,可以无需载波相位再现部8。然后,纠错部9进行纠错处理。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结构图。针对接收信号,在被输入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中之前进行了频率偏移补偿。因此,被输入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的接收信号中包含通过频率偏移补偿未被完全补偿的残留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另外,不用说当然还包含热噪声。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对残留频率偏移进行补偿。此外,相位补偿部11对相位噪声等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

此处,将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的输入信号定义为接收信号,但是将其输出信号也称作接收信号。因此,接收信号不仅表示相位变动补偿装置7的输入信号,还表示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的输出信号。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不是必需的,本发明对于预先补偿了残留频率偏移的接收信号也是有效的。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将该信号确定为“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的输出信号”。

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检测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该已知模式的真值之间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该比较是2π上的相位的比较,因此能够检测±π的相位变动。另外,按照每预定数量的码元数量插入了已知模式。因此,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也可以通过使用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该已知模式的真值之间的相位差、以及下一个已知模式与真值的相位差来进行线性插值,计算两个已知模式之间的针对各码元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在去除噪声的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取相邻的连续已知模式的相位,在取得移动平均之后通过线性插值计算相位变动量。另外,除了基于上述相位的插值以外,还能够根据后述的相位与电场的关系,直接将电场信息作为信号进行插值处理。但是,在该情况下,振幅是固定的,例如需要视作1来进行插值处理。

接收信号的相位调制方式是使用了2πn/M的相位的调制。M为调制相位的数量(PSK的相位数量)。n、M原则上是自然数,但也有可能是有理数。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运算来去除调制分量,检测相对于发送侧用于映射的调制相位点的相位变动,作为第2相位差(不是绝对量,最大为2π/M)。关于发送侧的映射用调制相位点,在BPSK中,例如是0度和180度的2个相位点,在QPSK中,例如是45度、135度、225度、315度的4个相位点。通过M次幂(在本情况中,2次幂、4次幂)去除调制分量,因此,各码元的相位与原来应该取得的理想相位(为1个点,在相位同步时为0个)重叠。并且,通过对预定数量的码元的值进行平均(例如,移动平均),能够减少热噪声的影响。通过该方法,第2相位差能够直接作为相对于理想相位的相位变动检测。

补偿部14利用第1相位差对被输入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的接收信号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通过补偿部14尽可能减少相位变动,由此能够提高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检测由于剩余的相位变动引起的相位差的精度。

由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检测出的第1相位差以及由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检测出的第2相位差的相加结果被提供给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和相位补偿部11。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在将接收信号提供给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之前,根据经由环路滤波器(loop filter)15提供的相加结果对接收信号的残留频率偏移进行补偿。相位补偿部11根据相加结果对接收信号的相位噪声等相位变动进行补偿。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更加详细的结构图。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具有:已知模式检测部16,其从接收信号中检测已知模式;参考信号存储部17,其存储已知模式的真值;以及相位差计算部18,其计算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真值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已知模式检测部16具有: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19,其从接收信号中检测已知模式的定时;以及已知模式提取部20,其根据所检测的定时来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已知模式。

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针对将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运算而去除了调制分量的相位分量,进行预定数量的码元的移动平均,在仅提取相位误差分量以后除以M,由此将相对于理想相位(调制相位点)的相位变动作为第2相位差输出。由此,能够提取去除了调制分量的相位变动。另外,通过移动平均能够减少热噪声分量。例如,在QPSK的情况下,M=4,通过使相位成为4倍,调制分量成为2nπ。通过去除2nπ,能够仅提取相位变动分量。通过将该相位变动除以4,能够检测4倍前的实际的相位变动。另外,在相位变动较大的情况、特别是如码元间的相位变动量超过±π/4的情况下,设置向与变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π/2的π/2相位旋转追踪电路。这是用于在存在比预定值大的相位变动的情况下追随该相位变动的电路。

在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相位提取的位置不限于移动平均与÷M之间,只要位于M次幂运算值后,则可以是任意的位置。在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如此。此外,在进行相位提取时将移动平均的输出中的电场信息转换为相位信息的电路是通常的设计事项,因此未特别图示。

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由相位/电场转换部21转换为电场,并被提供给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侧的补偿部14。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电场”这样的用语是指将调制信号表示在极坐标上的复信号或矢量(Vector)。当设相位为φ时,电场用Aexp(jφ)=A(cosφ+jsinφ)表示(A是振幅)。

由于被输入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信号的相位变动量减去了预先由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检测出的相位变动量,因此,超过±π/4的概率非常小。因此,在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省略π/2相位旋转追踪。

虽然之后进行说明,但是,在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不工作的情况或由于补偿部14的停止未事先对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信号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残留较大的相位变动,因此,优选设置上述的π/2相位旋转追踪。另外,π/2相位旋转追踪的动作能够通过参数设定等进行控制。

图4是示出发送信号中的已知模式的图。作为数据的相位映射的一例,说明已知模式为QPSK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发送侧将已知模式按照(0,0)、(0,1)、(1,1)、(1,0)、……的顺序逐个码元地插入每预定数量的数据码元(例如,每32码元)。在其他多值调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构成已知模式。

图5是说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的相位差计算部的动作的图。在接收侧,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19从接收信号中检测已知模式的定时。已知模式提取部20提取已知模式。相位差计算部18将提取出的已知模式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按照每个已知模式码元计算各自的相位差作为第1相位差。这时,关于已知模式码元与下一个已知模式码元之间的各数据码元中的相位差,能够利用相邻的两个已知模式码元中的相位差而通过线性插值来求出。在计算相邻的两个已知模式码元的相位时,也可以取得连续的已知模式的相位的移动平均。通过该移动平均,能够减少因附加于接收信号的热噪声的影响引起的已知模式的相位检测误差。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动作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中,并列进行以下的(1)和(2)的动作。

(1)基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的残留频率偏移补偿。

如图5所示,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将从接收信号中检测出的已知模式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各码元中的第1相位差。该第1相位差经由环路滤波器15而被提供给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也被提供给相位补偿部11。并且,该第1相位差经由相位/电场转换部21而被提供给位于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处的补偿部14。补偿部14利用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而预先对输入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信号进行补偿。即,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在从输入信号预先去除了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的状态下进行处理。在该情况下,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动至少为±π/4以下,能够无需用于追随较大的相位变动的π/2相位旋转追踪。实际上,通过参数设定对π/2相位旋转追踪进行非动作控制。另外,补偿部14能够通过将用电场矢量表示的接收信号与被转换为电场矢量的第1相位差复乘的方法而构成。由此,由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求出的相位变动量从接收信号中被预先去除。相位/电场转换部21中的相位/电场转换不限于运算,还能够在存储表(memory table)中进行。

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对通过第1相位差补偿后的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移动平均、相位误差分量的相位提取以及÷M,输出第2相位差作为相对于已去除了调制分量的理想信号的相位的相位变动。

接着,对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与来自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第2相位差进行相加。该相加结果经由环路滤波器15被提供给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还被提供给相位补偿部11。

环路滤波器15针对第1相位差与第2相位差的相加结果,检测码元间的相位变动(例如,第n个码元的相位差-第(n-1)个码元的相位差),用预定的码元数量进行移动平均。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使用该值来补偿接收信号。构成了

针对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补偿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在残留频率偏移大致已被补偿的收敛状态下,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不再检测出残留频率偏移分量。环路滤波器15始终调整至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的补偿量,以使得不再检测出残留频率偏移分量。

另外,叙述了环路滤波器15具有相位差信息的平均和保持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不限于环路滤波器15的功能,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电路中。此外,也可以将频率滤波器功能等其他功能安装在环路滤波器15中。根据环路滤波器的结构,能够变更上述反馈环路的收敛特性。

(2)基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的相位噪声补偿。

在残留频率偏移被补偿后的接收信号中残留有相位噪声。因此,在残留频率偏移补偿的收敛时刻,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与来自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第2相位差的相加结果表示相位噪声。该相加结果也被提供给相位补偿部11,由相位补偿部11补偿从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输出的接收信号中存在的相位噪声。具体而言,相位补偿部11将作为相加结果的相位信息转换为电场矢量,将其与作为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的输出信号的电场矢量进行复乘。该相位补偿部11的输出成为补偿了残留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的信号。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第1相位差和来自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第2相位差来补偿接收信号的相位变动。通过使用第1相位差,相位变动的补偿范围扩大至±π,因此,能够省略在仅使用来自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第2相位差的情况下所需的相滑补偿电路。因此,能够简化电路并高精度地补偿相位变动。此外,通过用第1相位差预先补偿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能够提高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中的第2相位差的检测精度。

另外,不一定需要使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与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一起工作。在需要低功耗化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工作。这能够通过停止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全部电路并将第2相位差设定为零而容易地实现。因此,在低功耗化比传输性能更重要的系统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仅通过设定变更来应对。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针对QPSK调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应用于16QAM的情况。在16QAM的情况下,针对在星座上最接近原点的4个点和最远离原点的4个点,与QPSK同样地,能够通过设为M=4来进行处理。关于处于它们的中间位置的8个点,设为M=4进行处理并且进行相移控制。同样,也能够将本实施方式应用于其他数字调制方式。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变形例与图3的装置相比,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结构、以及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向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反馈的方法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在变形例中,补偿部14用第1相位差来补偿M次幂运算后的接收信号的相位变动。此外,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的M倍一致地,使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向补偿部14输入的第1相位差也M倍。在该情况下,补偿部14的补偿电路能够通过加法器来构成。来自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相位差的反馈的效果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效果与实施方式1相同。

但是,在将第1相位差提供给补偿部14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需要相位/电场转换部21以及补偿部14中的复乘的电路。与此相对,在变形例中,需要电场/相位转换部、两个M倍的乘法器(在M=4的情况下,由3次的加法器构成)和补偿部14中的加法器。加法器与复乘法器相比,能够大幅度削减电路规模和功耗。因此,变形例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和功耗。电场/相位转换部与相位/电场转换部21同样地能够通过运算等或表(Table)来构成。

另外,在变形例中,在电场/相位转换部以后,能够进行与相位相关的计算处理,但是,在移动平均的处理中,通过一次转换为电场信息并且还考虑振幅信息,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计算。另外,在相位提取之前再次转换为相位信息是通常的设计事项的范围。此外,关于相位和电场的多次转换,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的转换表来减少电路规模。

实施方式2.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结构图。与实施方式1相比,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结构不同,但其他结构相同。

在实施方式2中,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19从由相位补偿部11相位补偿后的接收信号中检测已知模式的定时。已知模式检测部16基于该定时,从由相位补偿部11相位补偿之前的接收信号中检测已知模式。由于对相位补偿部11的输出信号的残留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进行了补偿,所以根据该输出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已知模式定时。通过使用该定时,已知模式提取部20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已知模式的提取。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考虑由于残留频率偏移补偿和相位噪声的补偿的处理引起的延迟。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动作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依次进行以下的步骤S1和步骤S2的动作。

步骤S1:基于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的残留频率偏移补偿。

在相位变动补偿装置的启动时,未完全进行相位补偿部11的输出信号的补偿,因此无法从输入该信号的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19得到准确的已知模式定时,无法计算准确的第1相位差。因此,仅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工作,输出第2相位差。为了防止错误的补偿,还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此期间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工作停止。

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对接收信号进行M次幂、移动平均、相位误差分量的相位提取以及÷M,输出去除了调制分量的相位变动作为第2相位差。由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不工作,因此无法通过补偿部14事先对较大的相位变动进行补偿,因此较大的相位变动与接收信号一起也被输入。因此,在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后级设置有用应对较大的相位变动的π/2相位旋转追踪电路。π/2相位旋转追踪电路实际上能够通过参数设定对其动作进行控制。

来自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第2相位差经由环路滤波器15被提供给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10,并且还被提供给相位补偿部11。这些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即使仅通过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也能够大致补偿残留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由此,能够由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19获得已知模式定时。在该时刻,使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工作。

步骤S2:基于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和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的残留频率偏移补偿和相位噪声补偿。

使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工作的情况下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在该情况下,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12的输出被反馈至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并用第1相位差补偿输入信号,因此,使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后级的π/2相位旋转追踪电路的工作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进行了残留频率偏移补偿和相位噪声补偿以后的信号来进行已知模式定时检测。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已知模式定时的提取和已知模式的检测,因此能够提高第1相位差的精度。由于能够通过该第1相位差事先补偿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13的输入信号,所以也能够提高第2相位差的精度。还能够提高基于它们的残留频率偏移补偿和相位噪声补偿的精度。其他结构和效果与实施方式1同样如此。

另外,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相位变动补偿装置中能够与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结构组合。由此,能够得到与之前所示的变形例相同的效果。

此外,可以通过将用于实现实施方式1、2的相位变动补偿方法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读入并执行该记录介质所记录的程序,进行相位变动补偿。另外,假设此处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和周边设备等硬件。此外,假设“计算机系统”还包含具有主页提供环境(或显示环境)的WWW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假设“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包含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程序的介质,比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了程序时的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RAM)。此外,上述程序可以从将该程序存储到存储装置等中的计算机系统经由传输介质或通过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波被传输到其他计算机系统。这里,传输程序的“传输介质”是如互联网等网络(通信网)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通信线)那样具有传输信息的功能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并且,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实现上述功能的、所谓差值文件(差值程序(difference program))。

标号说明

7:相位变动补偿装置、10:残留频率偏移补偿部(频率偏移补偿部);11:相位补偿部;12:已知模式比较型相位差检测部(第1相位差检测部);13:M次幂型相位差检测部(第2相位差检测部);14:补偿部;17:参考信号存储部;18:相位差计算部;19:已知模式定时检测部;20:已知模式提取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