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的表面啮合涡轮,带动涡轮转动,通过涡轮连接转轴,进而带动转轴端部的扇叶转动,对防护箱内部监测仪器元件处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处排出,通过防护箱的一侧连接散热翅片,加强散热传导的效果;通过传感器监测监测仪器元件处仪器电路元件,当超过预设温度时,反馈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使扇叶转动,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监测装置内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同时自动化操作,操作便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0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清远市志远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4863.8

  • 发明设计人 周宇兵;郑和明;吴海波;谭志军;

    申请日2021-01-12

  • 分类号G01N15/06(20060101);H05K5/02(20060101);H05K7/2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76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雁

  • 地址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横荷百加管理区尖峰村60号02房(仅限办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0: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 的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5G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空气中PM2.5的含量,研发出利用5G互联网技术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进行实时监测,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进而用来记录数据备案,提醒出行人们注意防范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内部包含有精密仪器和电器元件,在长时间运行产生热量,不便从装置内散出,导致内部仪器元件高温受损,减少其使用寿命;且部分装置散热效果较差,需要手动开关散热操作,操作麻烦增加能耗;

部分空气PM2.监测装置安装拆卸较为麻烦,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降低工作效率,且不便根据监测环境进行高度调节,数据监测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 的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不便对对监测装置进行散热,操作不方便,部分空气PM2.监测装置安装拆卸较为麻烦,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降低工作效率,且不便根据监测环境进行高度调节,数据监测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贯穿保护罩和支撑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柱的内壁,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滑杆的表面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表面活动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L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支撑柱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防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监测仪器元件,所述监测仪器元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监测仪器元件的表面位于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监测仪器元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的端部贯穿防护箱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部滑动连接螺纹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槽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滑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箱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扇叶位于散热口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对称分布在固定框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所述自锁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防护箱连接L型块,将L型块的一端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手动拉动手柄,带动滑杆移动,通过滑杆的表面连接限位板,通过限位板连接弹簧,带动弹簧弹性压缩,松开手柄,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弹挤压限位板,进而带动滑杆的一端对应L型块表面的凹槽,进行卡紧固定,进而实现对该装置的固定安装操作,当需拆卸时,再次拉动手柄,带动滑杆移动,使滑杆的端部与凹槽分离,手动抬起防护箱脱离安装槽的内部,即可完成拆卸操作;

S2: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表面连接螺纹块,带动螺纹块上下移动,通过螺纹块在开口的内部上下滑动,对螺纹块进行限位,通过螺纹块连接安装槽,带动安装槽上下移动,通过安装槽连接防护箱,进而方便对防护箱上下移动调节;

S3:通过传感器对监测仪器元件处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监测,当超过预设定值时,通过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通过第二电机端部连接蜗杆,进而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的表面连接蜗杆,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的一侧连接转轴,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的端部连接扇叶,带动扇叶转动,对防护箱内部的监测仪器元件处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散热口排出至外部,通过防护箱的一侧连接散热翅片,利用散热翅片加快监测仪器元件处热量的传导,提高散热效果,通过手动拧动螺栓,配合固定框对防尘网固定安装,对外界空气中灰尘阻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的表面啮合涡轮,带动涡轮转动,通过涡轮连接转轴,进而带动转轴端部的扇叶转动,对防护箱内部监测仪器元件处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处排出,通过防护箱的一侧连接散热翅片,加强散热传导的效果;通过传感器监测监测仪器元件处仪器电路元件,当超过预设温度时,反馈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使扇叶转动,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监测装置内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同时自动化操作,操作便捷。

通过防护箱,连接L型块,将L型块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手动拉动手柄,带动滑杆移动,利用滑杆表面弹簧的弹性回弹挤压限位板,带动滑杆对应凹槽卡紧固定,通过启动保护罩,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表面连接螺纹块,带动螺纹块上下移动,通过螺纹块连接开口,进而带动防护箱上下移动调节该装置的高度,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方便维修人员安装拆卸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柱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槽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防护箱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区域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监测装置系统图。

图中:1、支撑柱;2、保护罩;3、第一电机;4、螺纹杆;5、螺纹块; 6、开口;7、安装槽;8、滑杆;9、手柄;10、限位板;11、弹簧;12、L型块;13、凹槽;14、防护箱;15、固定块;16、第二电机;17、蜗杆;18、支撑块;19、涡轮;20、转轴;21、扇叶;22、连接块;23、散热口;24、固定框;25、螺栓;26、防尘网;27、散热翅片;28、箱门;29、把手;30、监测仪器元件;31、传感器;32、控制器;33、穿线管;34、显示器;35、底座;36、自锁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 PM2.5的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保护罩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4,螺纹杆4的端部贯穿保护罩2和支撑柱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柱1的内壁,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螺纹块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槽 7,安装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9,滑杆8的表面位于安装槽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弹簧11,安装槽7的内壁表面活动连接有L型块12,L型块1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3,L型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箱14,防护箱1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 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7,蜗杆17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15,蜗杆17的表面啮合有涡轮19,涡轮1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20,转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21,防护箱1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23,防护箱14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框 24,固定框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6,支撑柱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27,支撑柱1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28,箱门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9,防护箱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监测仪器元件30,监测仪器元件3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1,监测仪器元件30的表面位于传感器 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2,监测仪器元件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穿线管 33,穿线管33的端部贯穿防护箱14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器34,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蜗杆17转动,通过蜗杆17 的表面啮合涡轮19,带动涡轮19转动,通过涡轮19连接转轴20,进而带动转轴20端部的扇叶21转动,对防护箱14内部监测仪器元件30处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23处排出,通过防护箱14的一侧连接散热翅片27,加强散热传导的效果;通过传感器31其型号为客HMT120HMT130,感应监测仪器元件30处仪器电路元件,当超过预设温度时,反馈至控制器32,其型号为ZBLD.C20-400HR,通过控制器32控制第二电机16转动,进而使扇叶21转动,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监测装置内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同时自动化操作,操作便捷,通过防护箱14,连接L型块12,将L型块12 放置在安装槽7的内部,手动拉动手柄9,带动滑杆8移动,利用滑杆8表面弹簧11的弹性回弹挤压限位板10,带动滑杆8对应凹槽13卡紧固定,通过启动保护罩2,带动螺纹杆4转动,通过螺纹杆4的表面连接螺纹块5,带动螺纹块5上下移动,通过螺纹块5连接开口6,进而带动防护箱14上下移动调节该装置的高度,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方便维修人员安装拆卸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具体的,支撑柱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开口6,开口6内部滑动连接螺纹块 5。

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口6的设置,方便对螺纹块5进行限位移动的作用,使螺纹块5运行更加流畅。

具体的,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槽7的内壁,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10。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簧11的设置,方便利用弹簧11的弹性回弹挤压限位板10,进而带动滑杆8移动,方便安装拆卸。

具体的,L型块1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部活动连接滑杆8。

本实施例中,通过凹槽13的设置,方便滑杆8对应凹槽13进行卡紧固定,对防护箱14进行固定安装操作。

具体的,转轴20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块22,连接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箱14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块22的设置,方便连接块22对转轴20进行支撑限位的作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防护箱1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23,扇叶21位于散热口23 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口23的设置,方便散热口23对防护箱14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通风散热的效果。

具体的,固定框24的表面设置有螺栓25,螺栓25对称分布在固定框24 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25的设置,方便手动利用螺栓25对固定框24安装固定在防护箱14的表面,同时方便拆卸清理防尘网26的作用。

具体的,底座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36,自锁万向轮36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通过自锁万向轮36的设置,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搬运,进而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5G联网技术的空气PM2.5的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防护箱14连接L型块12,将L型块12的一端放置在安装槽7 的内部,手动拉动手柄9,带动滑杆8移动,通过滑杆8的表面连接限位板 10,通过限位板10连接弹簧11,带动弹簧11弹性压缩,松开手柄9,利用弹簧11的弹性回弹挤压限位板10,进而带动滑杆8的一端对应L型块12表面的凹槽13,进行卡紧固定,进而实现对该装置的固定安装操作,当需拆卸时,再次拉动手柄9,带动滑杆8移动,使滑杆8的端部与凹槽13分离,手动抬起防护箱14脱离安装槽7的内部,即可完成拆卸操作;

S2: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带动螺纹杆4转动,通过螺纹杆4的表面连接螺纹块5,带动螺纹块5上下移动,通过螺纹块5在开口6的内部上下滑动,对螺纹块5进行限位,通过螺纹块5连接安装槽7,带动安装槽7上下移动,通过安装槽7连接防护箱14,进而方便对防护箱14上下移动调节;

S3:通过传感器31对监测仪器元件30处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监测,当超过预设定值时,通过传感器31反馈给控制器32,通过控制器32控制第二电机16启动,通过第二电机16端部连接蜗杆17,进而带动蜗杆17转动,通过蜗杆17的表面连接涡轮19,带动涡轮19转动,通过涡轮19的一侧连接转轴20,带动转轴20转动,通过转轴20的端部连接扇叶21,带动扇叶 21转动,对防护箱14内部的监测仪器元件30处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散热口23排出至外部,通过防护箱14的一侧连接散热翅片27,利用散热翅片27加快监测仪器元件30处热量的传导,提高散热效果,通过手动拧动螺栓25,配合固定框24对防尘网26固定安装,对外界空气中灰尘阻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