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

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

摘要

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种植野韭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盐碱地上无法直接种植野韭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将轻、中度盐碱地附近的风沙土施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使得风沙土上表面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的距离为4‑6cm;二、将野韭种子施入风沙土之上,野韭种子的施加量为45kg/公顷;三、用镇压器将野韭种子压入到风沙土中,深度为2‑3cm,即完成在轻、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利用生物学原理,避免了盐碱离子向表层土壤运移,并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具有后期经济效益。本发明属于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技术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5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12407.7

  • 发明设计人 黄迎新;王鹤琪;李强;周道玮;

    申请日2020-12-04

  • 分类号A01G22/35(20180101);A01G24/10(20180101);

  • 代理机构23210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强

  • 地址 13010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0: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野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野韭(Allium ramosum L.)是葱科葱属植物,在中亚、俄罗斯及中国等国家均有分布。野韭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饲用价值。野韭的研究包括形态学的观察、核型分析、营养品质、药用价值及抗逆性等方面。野韭的生长发育易受到诸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虽然野韭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但野韭种子的萌发易受到干旱胁迫、盐碱胁迫等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在低盐碱水平下,野韭种子能正常萌发生长,但是随着盐碱程度的升高,其萌发率下降,高盐高碱的条件影响了野韭的生理代谢过程甚至造成野韭种子不萌发。因此,如何在盐碱地土壤条件下种植野韭是亟待解决的应用问题。

在中国北方土壤盐碱化严重限制了植物生长,其pH值较高,并且盐离子含量也较高,导致耐盐碱能力较低的植物无法定居。以往很多改良研究多是通过施加化学改良剂,但是由于化学改良剂产量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需求。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转向本地资源利用,例如应用风沙土改良,例如黄迎新等人曾研发了开沟施加沙土方法改良盐碱化草地,但是由于开沟方法中,沟的侧面和底部都向沙土中转移盐分,导致土壤pH值迅速升高,只适合于一些成株植物耐盐碱能力较高的物种,而不适合耐盐碱能力较低的物种。沙压碱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但是科学认知模糊,并且以往的沙压碱大多以种植农作物利用为主,每年对土壤进行翻耕,导致土壤盐碱离子迅速升到表面,无法持久利用。而且种植作物的地表,在早春季节没有植被覆盖,大量的离子伴随土壤蒸散作用上升地表,使得表面土壤盐碱离子浓度迅速升高,不适应植物生长,因而这种方法持续时间较短。对于不同物种,有不同的覆沙需求,覆沙过多则导致成本升高,覆沙过低则导致盐分上升,威胁植物生长。因此亟待探索能够长期有效利用沙土,种植适宜植物的有效方法。而野韭抗逆性较强,根系较浅,主要集中在5cm土层,对土壤厚度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根据野韭的生长特性,提出一种能在盐碱地种植野韭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增加盐碱地的利用并创造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盐碱地上无法直接种植野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

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轻、中度盐碱地附近的风沙土施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使得风沙土上表面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的距离为4-6cm;

二、将野韭种子施入风沙土之上,野韭种子的施加量为45kg/公顷;

三、用镇压器将野韭种子压入到风沙土中,深度为2-3cm,即完成在轻、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

通过覆沙,播种野韭,能够保证野韭种子正常生长萌发。野韭属于多年生植物,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其植株能够覆盖土壤表面,土壤的蒸散能力降低,从而降低土壤盐分向上运移;同时生长季降水有利于盐分向下运移,避免了盐碱胁迫对野韭生长的不利影响。由于野韭多年生的生长特性,以及人们仅对其叶片、花进行采食,对植物地下部分及土壤表面几无扰动,因而能保证植株生长的永续性。本方法解决了目前盐碱地无法大面积种植野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在盐碱地种植野韭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施加风沙土,种植野韭(其横截面如图1所示),底层是盐碱土,上层是风沙土,最上层施加野韭种子。4-6cm高度的风沙土有利于野韭种子的萌发,在土壤盐分渗入前,为野韭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野韭种子在盐碱化土壤中不易萌发,利用风沙土能营造良好的萌发条件,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减少土壤的蒸散作用;另外4-6cm高度的风沙土仅涉及到土壤盐分的上下运移,而不涉及到盐分的左右运移。野韭建植后,能够覆盖土壤表面,从而使得群落下面土壤内的水分运移以植物蒸腾作用为主,植物蒸腾作用不携带盐碱离子,同时限制了土壤蒸散作用,避免盐碱离子伴随土壤蒸散作用上升到表层土壤;并且野韭是多年生植物,每年利用方式主要是采集其开花期的花朵即生产“韭菜花”,或者进行刈割利用,这两种利用方式都不破坏土壤,从而能够使得土壤的盐碱离子不向地表富集。另外,该方法能够避免移栽野韭需要后期持续灌溉在草原上无法大面积实现的问题;而是利用当地存在大量成本低廉的风沙土资源,易于推广。

本发明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生物学原理,避免了盐碱离子向表层土壤运移,并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具有后期经济效益。

1、利用生物学原理:

本发明利用野韭的生长特性,其根系集中在土壤的4-6cm土层,因此4-6cm覆沙深度能够保证种子的萌发。野韭是多年生植物,其植株建成后能够覆盖土壤表面,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携带盐碱离子,而土壤蒸散作用较弱,因此盐碱离子无法上移至土壤表层,有利于野韭的生长。

2、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方法每公顷最多仅需要500立方土壤(购买及运移费用5000元)、45公斤野韭种子(40元/公斤)、播种人工及燃料费(1000元),每公顷成本合计约为8000元;一年改良,多年收益。

3、易于推广;

本发明利用大型机械搬运风沙土,无需后期维护且不依靠降雨,能够大面积应用;本发明种植技术简单,易于学习,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4、后期经济效益;

本发明建成后每公顷可产野韭3000-4000公斤或者韭菜花产量,野韭价格为12-20元/公斤,韭菜花价格为15-30元/公斤,后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横截面的示意图,图中1为盐碱土,2为风沙土,3为野韭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轻、中度盐碱地附近的风沙土施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使得风沙土上表面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的距离为4-6cm;

二、将野韭种子施入风沙土之上,野韭种子的施加量为45kg/公顷;

三、用镇压器将野韭种子压入到风沙土中,深度为2-3cm,即完成在轻、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风沙土上表面到轻、中度盐碱地上表面的距离为5c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轻、中度盐碱地pH值为8-9.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用镇压器将野韭种子压入到风沙土中,深度为2.5c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