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

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是针对采用幅宽125cm地膜,一膜四行种植模式且常年受风灾危害的棉田,在棉花播种时,在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外侧各种植一行小麦,充分利用小麦与棉花同期,但不同位置播种,因小麦出苗快且前期长势强,从而在棉花种植行旁及时形成防风屏障,进而达到预防棉苗风沙灾害,特别是沙尘暴天气灾害。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防止风沙灾害严重的新疆棉区棉农因灾致贫现象的发生,对打赢新疆棉区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2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89281.9

  • 申请日2020-11-17

  • 分类号A01G22/50(20180101);A01G13/02(20060101);A01G13/00(20060101);A01G22/20(20180101);A01C7/00(20060101);A01C7/20(20060101);

  • 代理机构65106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静

  • 地址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5: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

背景技术

风沙灾害与土地大面积沙漠化有极其紧密关系。中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9个省区,面积约为71.29万km

新疆沙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新疆深居中国内陆,远离海洋,其主要沙漠都分布在盆地之中,沙漠所在地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多为20O mm以下,年蒸发量为2000~4000mm,其中塔里木盆地周边沙漠年降水量仅为50mm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100~3400mm,准噶尔盆地周边沙漠年降水量为70~150mm,年蒸发量约2000mm,吐鲁番盆地周边沙漠年降水量≤30mm,而年蒸发量高达近4000mm,东部沙漠、吐鲁番盆地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和东南部均属极端干旱沙漠地区,此种气候特点导致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再加上人为破坏,狂风起时,沙尘弥漫,常形成风沙灾害。据气象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年风沙天数3 0d以上,盆地中部多在50d以上,南部高达l00d左右,准噶尔盆地南部多在20d以上,最高达50~60d,准噶尔盆地的阿拉山口年大风天数高达165d,新疆绝大多数地区春季大风天数占全年的30%以上,其中新疆西北部、东部均为8级以上大风高发区。

总之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导致新疆相当一部分棉区,特别是南疆棉区春秋季风沙灾害十分严重。研究表明风沙灾害较单纯的风灾对棉花苗期造成的危害明显严重,表现为:春天棉花刚出苗时,棉苗越小越容易受到风沙袭击,轻者造成棉苗生长发育停滞,严重时,特别是沙尘暴天气,棉苗茎杆表皮受伤后,棉苗失水过多而死亡。大量调查表明;新疆每年均有数万亩棉田因受风沙不同程度灾害,导致棉田保苗率低而减产减收,甚至绝产。

针对风沙灾害,国内外已研究并实践采用多项风沙灾害预防技术,如加强防风林带建设,风灾来临前在棉田及周边道路或其它地表有大量沙尘的地面上铺盖覆盖物,以及设置草方格沙障,篱笆沙障等,但由于棉花出苗时,林带树木刚出叶,其叶小,防风效果非常有限,而地面铺盖作物秸秆、地表撒水,以及设置草方格与篱笆等沙障,其工程难度大,无法大面积应用,再加上春天地面植被处于萌发生长阶段,其防沙固沙效果较差,特别是与沙漠相邻的风口棉区更易造成风沙灾害。

本发明除在常规棉花播种机械上加装专用的小麦播种装置、准备农家自留小麦品种种子以及小麦生长至20~25cm时用专门除草剂将之杀死外,没有其它额外农事作业和投入。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防止风沙灾害严重的新疆,特别是南疆棉区棉农因灾致贫现象的发生,对打赢新疆棉区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是针对采用幅宽125cm地膜,一膜四行种植模式且常年受风灾危害的棉田,在棉花播种时,在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外侧各种植一行小麦,充分利用小麦与棉花同期,但不同位置播种,因小麦出苗快且前期长势强,从而在棉花种植行旁及时形成防风屏障,进而达到预防棉苗风沙灾害,特别是沙尘暴天气灾害。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防止风沙灾害严重的新疆棉区棉农因灾致贫现象的发生,对打赢新疆棉区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涉及的装置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所述的小麦播种装置是由横梁(6)、纵梁(7)、小麦专用排种器(8)、小麦专用种子箱(9)组成,该装置是在棉花播种机覆土滚筒(5)上另设置一个横梁(6),在横梁(6)两侧固定小麦专用排种器(8),横梁(6)两端设置的纵梁(7)分别与棉花播种机主框架纵梁相连接,小麦专用排种器(8)为穴播式,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为小口尖嘴型,鸭嘴长度2.9-3.3cm,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棉花播种时,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在地膜(1)两侧棉花种植行(2)的外侧同时各种植一行小麦(3),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2)与小麦种植行(3)的距离8.0-13.5cm,通过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进行穴播,每穴下种量4-6粒,穴距8.5-9.5cm,播种深度3.3-4.3cm,宽窄行种植,其宽行(4)行距为102-107cm,窄行行距为50-45cm,小麦出苗后形成防风屏障,其中小麦品种选用在南疆棉花主产区种植,其生育期100-110天且苗期生长快的春麦品种;

b、在小麦生长至20-25cm时,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除草剂25-30ml/亩,兑水20-30L/亩,对麦苗叶面喷施,7-10天后,棉花苗长至12-15cm时,麦苗被除草剂杀死。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涉及的装置是在常年受风灾危害的棉田,在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所述的小麦播种装置主要包括横梁(6)、纵梁(7)、小麦专用排种器(8)、小麦专用种子箱(9)组成,小麦播种采用的排种器为穴播式,宽窄行种植,其宽行(4)行距为102-107cm,窄行行距为50-45cm;小麦生长至20-25cm时,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除草剂25-30ml/亩,兑水20-30L/亩,对麦苗行叶面喷施;7-10天后,麦苗被除草剂杀死,此时棉花苗长至12-15cm,杀死后的麦苗能对棉苗有防风沙灾害作用,见图5,且对棉田棉花后期生长不产生负面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中小麦品种选用在南疆棉花主产区种植,其生育期100-110天且苗期生长快的农民自留春麦品种,其发芽率80%以上。

考虑地膜制造过程中,其幅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与小麦种植行距离可能不在8.0-13.5cm范围,但该距离最小不得低于7.0cm,最大不得高于14cm;

考虑棉花最常见的株行配置模式为66+10cm种植模式,但实际生产中,该种植模式有其多种演变型种植模式,如63+13cm、64+12cm、65+11cm、72+4cm,此时其小麦种植行宽窄行距离大小须有所调整,如72+4cm棉花的种植模式,应用本发明方法,其小麦宽行(4)行距为105-107cm,2窄行行距为47-45cm。

本发明所述一种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该方法选择幅宽125cm地膜,实际生产中可选择其它幅宽类型地膜,如145、205、435cm地膜,根据风沙灾害危害程度,可仅在膜上两侧各种植1条小麦种植行,也可在一膜6行以上棉花种植模式棉田,除在膜上两外侧分别增加1条小麦种植行外,还可在地膜中间位置设置小麦种植行;

为有利于及时杀死小麦麦苗,当麦苗达到防风屏障效果,应尽早将其杀死,因推迟杀死小麦麦苗,其除草剂用量可能超过本发明明确的使用量,实践生产实验表明:麦苗越大,其需要的除草剂越大,且越不容易被杀死,另外除草剂可以选择专门针对禾本科杂草的其它除草剂;在小麦品种种子选择时,还应注意选择易被除草剂杀死的小麦品种种子;

排种器可以选择老式的半精量棉花播种机配套的排种器,也可选择现在棉花生产中应用的精量播种机配套的排种器,但需要调整每穴播种量,以达到每穴小麦下种量4-6粒。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对照相比,其结果:保苗率较对照高7.9个百分点;弱株率较对照降低3.9个百分点,真叶期较对照高0.5个,显然本发明棉田苗齐、苗匀、苗壮,且生长发育快,最终棉田籽棉产量较对照增加8.7%,可满足生产所需。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棉田小麦种植行布局图;

图2为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加装的小麦播种装置图;

图3穴播式排种器及其鸭嘴实物图;

图4为本发明棉花出苗后田间小麦与棉花田间配置与长势图;

图5为小麦被除草剂杀死后,小麦种植行成为棉花防风屏障,但不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于2019-2020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优良新品种(新疆农科院经作所2017-2019年审定的棉花品种)展示基地实施,其中心点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最短直线距离不足15公里,2019年应用本发明的棉田面积约350亩(含周边邻近约120亩棉田作为对照),2020年应用本发明的棉田面积约526亩(含周边邻近约85亩棉田作为对照);

2019年、2020年棉花分别于当年4月13日、4月9日播种,选用农民自留春麦品种新春6号、新春26号和新春37号,其在南疆棉花主产区种植,生育期分别为100-106天、102-108天和104-110天,小麦种子发芽率均在80%以上;

实施例1

该方法涉及的装置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所述的小麦播种装置是由横梁6、纵梁7、小麦专用排种器8、小麦专用种子箱9组成,该装置是在棉花播种机覆土滚筒5上另设置一个横梁6,在横梁6两侧固定小麦专用排种器8,横梁6两端设置的纵梁7分别与棉花播种机主框架纵梁相连接,小麦专用排种器8为穴播式,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为小口尖嘴型,鸭嘴长度2.9-3.3cm,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棉花播种时,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在地膜1两侧棉花种植行2的外侧同时各种植一行小麦3,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2与小麦种植行3的距离8.0cm,通过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进行穴播,每穴下种量4粒,穴距8.5cm,小麦播种深度3.3cm,宽窄行种植,其宽行4行距为102cm,窄行行距为50cm,小麦出苗后形成防风屏障,其中小麦品种选用在南疆棉花主产区种植,其生育期100天且苗期生长快的春麦品种;

b、在小麦生长至20cm时,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除草剂25ml/亩,兑水20l/亩,对麦苗叶面喷施,7-10天后,棉花苗长至12cm时,麦苗被除草剂杀死,杀死后的麦苗能对棉苗有防风沙灾害作用,见图5,且对棉田棉花后期生长不产生负面影响。

实施例2

该方法涉及的装置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所述的小麦播种装置是由横梁6、纵梁7、小麦专用排种器8、小麦专用种子箱9组成,该装置是在棉花播种机覆土滚筒5上另设置一个横梁6,在横梁6两侧固定小麦专用排种器8,横梁6两端设置的纵梁7分别与棉花播种机主框架纵梁相连接,小麦专用排种器8为穴播式,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为小口尖嘴型,鸭嘴长度2.9-3.3cm,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棉花播种时,选用幅宽125cm地膜1的常规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上加装用于防风沙的小麦播种装置,在地膜1两侧棉花种植行2的外侧同时各种植一行小麦3,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2与小麦种植行3的距离13.5cm,通过小麦专用排种器8上的鸭嘴10进行穴播,每穴下种量6粒,穴距9.5cm,小麦播种深度4.3cm,宽窄行种植,其宽行4行距为107cm,窄行行距为45cm,小麦出苗后形成防风屏障,其中小麦品种选用在南疆棉花主产区种植,其生育期110天且苗期生长快的春麦品种;

b、在小麦生长至25cm时,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除草剂30ml/亩,兑水30L/亩,对麦苗叶面喷施,7-10天后,棉花苗长至15cm时,麦苗被除草剂杀死,杀死后的麦苗能对棉苗有防风沙灾害作用,见图5,且对棉田棉花后期生长不产生负面影响见表1:

表1:实施情况表

棉花风沙灾害预防方法效果调查:

实施结果:于实施当年5月12-21日分别对实施点可能受风沙灾害危害的有代表性棉田出苗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实施例分别随机调查4-6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100穴保苗数、弱株数、株高与主茎真叶数,然而分别求得平均数,获得本实施例当年保苗率、弱株率与主茎真叶数,其中弱株以苗期单株株高低于棉田平均株高15%以上为标准,对照棉田以每个调查点周边可能受类似级别风沙灾害危害,但未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代表性棉田,调查方法同实施例。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平均保苗率85.2%,而对照保苗率为77.3%,实施例两年平均保苗率较对照高7.9个百分点;使用本发明平均弱株率3.3%,而对照弱株率为7.2%,实施例两年平均弱株率较对照低3.9个百分点;使用本发明平均为4.0个真叶期,而对照为3.5个真叶期,实施例两年平均真叶期较对照高0.5个真叶期,具体见表2;

表2:应用本发明棉田与对照棉田保苗率调查与比较表

从表中看出:2019年的产量显示,当年实施例棉田籽棉产量较对照增加8.7%,亩纯增收105元。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