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

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

摘要

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床旁CT扫描仪在复杂的路面上转移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倒L型的底板,底板右侧前后两端分别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螺纹连接有套筒,两个套筒的相背端分别经倒L型杆转动连接有后轮,底板左侧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底板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支撑轴左侧为花键轴,底板下端固定有两个支撑筒,支撑筒与其对应侧的连接轴同轴设置,支撑筒内螺纹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开设有可与花键轴配合的花键槽;转轴贯穿底板且设有滑橇,支撑轴左侧有安装杆,安装杆下端设有前轮,支撑轴右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下端铰接有连杆,连杆下端与安装杆铰接连接;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35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53589.0

  • 发明设计人 鲁果果;赵琳琳;马爱珍;

    申请日2020-10-26

  • 分类号B62B3/02(20060101);B62B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新爱

  •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5: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野战医疗队在对重大灾害救援时会用到很多的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传统的CT扫描仪占据相当大的空间,且转移不方便,因此,市场上出现一种床旁CT扫描仪,床旁CT扫描仪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移动灵活等特点。

但是在野战紧急救援时,泥泞的路面或崎岖的山地对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带来一定的不便,黏泥粘在转移车车轮上,阻碍转移车的顺利前行,崎岖路面与转移车底部碰撞,易出现车体倾斜,引起床旁CT扫描仪与车体发生碰撞,床旁CT扫描仪内部零件损坏影响救援时的正常使用,因此,复杂的路面延长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时间,耽误患者检查时间,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床旁CT扫描仪在复杂的路面上转移效率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倒L型的底板,底板右侧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螺纹连接有套筒,底板下端设有两个光杆,光杆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套筒内,两个套筒的相背端分别经倒L型杆转动连接有后轮,后轮位于底板的外侧,底板左侧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随着支撑杆的转动而转动的连接轴,底板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轴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左端与其对应侧的连接轴右端不接触,支撑轴左侧为花键轴,底板下端固定有两个支撑筒,支撑筒与其对应侧的连接轴同轴设置,支撑筒内螺纹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开设有可与花键轴配合的花键槽,连接轴右侧外缘面设有一个导向条,导向条插入花键槽内;

所述的连接轴上同轴设有蜗杆,底板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蜗杆啮合的蜗轮,两个转轴相背端分别贯穿底板且设有滑橇,滑橇位于后轮的正左方,两个支撑轴左侧分别经连接杆铰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下端设有前轮,支撑轴右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下端铰接有连杆,连杆下端与其对应侧的安装杆铰接连接。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增大底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有效防止崎岖路面与底板撞击,滑橇在滑行前进时可对崎岖路面平整,或将泥泞中黏泥推至两侧,减小对后轮的阻碍,保证后轮能够顺利前进,从而提高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效率,为患者赢取保贵的救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沿拉杆25中心线剖切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仰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6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8给出,包括倒L型的底板1,底板1右侧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下端螺纹连接有套筒3,底板1下端设有两个光杆,光杆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套筒3内,两个套筒3的相背端分别经倒L型杆转动连接有后轮4,后轮4位于底板1的外侧,底板1左侧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随着支撑杆2的转动而转动的连接轴5,底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轴向的支撑轴6,支撑轴6左端与其对应侧的连接轴5右端不接触,支撑轴6左侧为花键轴,底板1下端固定有两个支撑筒7,支撑筒7与其对应侧的连接轴5同轴设置,支撑筒7内螺纹螺纹连接有连接筒8,连接筒8内开设有可与花键轴配合的花键槽9,连接轴5右侧外缘面设有一个导向条10,导向条10插入花键槽9内;

所述的连接轴5上同轴设有蜗杆11,底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轴向的转轴12,转轴12上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蜗杆11啮合的蜗轮13,两个转轴12相背端分别贯穿底板1且设有滑橇14,滑橇14位于后轮4的正左方,两个支撑轴6左侧分别经连接杆铰接有安装杆15,安装杆15下端设有前轮16,支撑轴6右侧螺纹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下端铰接有连杆18,连杆18下端与其对应侧的安装杆15铰接连接。

为了使支撑杆2产生转动,所述的底板1右侧为阶梯面,底板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槽,滑槽底部经拉簧19连接有斜齿条20,底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主动轴21,主动轴2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斜齿条20啮合的第一斜齿轮22,支撑杆2上端设有可与第一斜齿轮22啮合的第二斜齿轮23。

为了使两个斜齿条20能够同时向上移动,且对斜齿条20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的底板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滑槽左上方的挂板24,两个斜齿条20上端之间铰接有倒U型的拉杆25,拉杆25可挂在两个挂板24上。

为了使连接轴5可随支撑杆2转动,所述的底板1下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位于主动轴21左方的从动轴26,从动轴26上逆时针缠绕有拉绳27,拉绳27自由端与主动轴21固定连接,从动轴2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卷簧28,卷簧28自由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从动轴26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29,连接轴5右端设有可与第一锥齿轮29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0。

为了防止床旁CT扫描仪从底板1上滑落,所述的底板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隔板31,两个隔板31左侧下端之间铰接有一个挡板32。

为了将档板与隔板31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挡板32上部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两个隔板31的相背端分别经连接绳设有定位杆33,定位杆33可插入对应侧的定位孔内。

为了对床旁CT扫描仪起到减震作用,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设有减震垫。

为了便于推动底板1,所述的底板1右端设有推杆,隔板31上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通槽。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滑橇14的宽度大于后轮4的宽度,滑橇14与转轴12之间的距离大于前轮16下侧外缘面与转轴12之间的高度。

为了防止倒L型杆与崎岖路面发生碰撞,阻碍后轮4的前进,所述的底板1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避让槽,倒L型杆位于对应的避让槽内。

本发明在使用时,设置滑橇14处于上下方向的初始状态;将定位杆33从定位孔内拉出,向左扳动挡板32,挡板32上端向左摆动至于底面接触,此时挡板32处于倾斜状态,便于将床旁CT扫描仪推上底板1,床旁CT扫描仪位于减震垫上后,将挡板32摆动至竖直状态,并将定位杆33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便将床旁CT扫描仪固定在底板1上,推动推杆即可对床旁CT扫描仪进行转移;

当遇到碎石较多的崎岖山路或泥泞道路时,碎石或泥泞会阻碍前轮16与后轮4的前行,此时,向上拉动拉杆25,拉杆25拉动两个斜齿条20向上移动并拉绳拉簧19,斜齿条20与第一斜齿轮22啮合带动主动轴21转动,并经第一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23啮合使得支撑杆2产生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套筒3经倒L型杆带动后轮4沿支撑杆2有向下移动的趋势,由于后轮4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支撑杆2推动底板1向上移动,即后轮4与底板1之间的高度增大;

主动轴21转动并将拉绳27缠绕在其上,拉绳27的另一端拉动从动轴26转动并使卷簧28蓄力,从动轴26经第一锥齿轮29与第二锥齿轮30啮合使得连接轴5转动,连接轴5经蜗轮13蜗杆11传动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带动滑橇14逆时针转动,同时,连接轴5经导向条10带动连接筒8转动,由于连接筒8与支撑筒7螺纹连接,因此,连接筒8随着连接轴5转动的同时并向右移动,当滑橇14转动至其下端开始与地面接触时,支撑轴6左侧的花键轴插入连接筒8内的花键槽9内,连接筒8带动支撑轴6转动,滑橇14继续逆时针转动;同时,由于滑块17与支撑轴6螺纹连接,滑块17带动连杆18上端沿支撑轴6向右移动,使得连杆18下端拉动安装杆15向右上方摆动,连接杆下端向左摆动;

当将拉杆25悬挂在挂板24上时,滑橇14转动至与底板1平行且将底板1向上抬高,底板1处于水平状态,且前轮16向上折叠,继续推动推杆即可,若是碎石较多的崎岖山路,由于滑橇14前后两端均为向上翘起的弧形结构,滑橇14在滑动的过程中将其前侧高低不平的碎石推动,使得滑橇14滑过的路面接近于平面,消除碎石对后轮4的阻碍,有利于后轮4的顺利通过;若是泥泞路面时,滑橇14将黏泥推至两侧,滑橇14滑过后的路面为稍硬的地面,有利于后轮4的顺利前行,从而提高对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效率。

当不需要滑橇14与地面接触时,使拉杆25与挂板24脱离,拉簧19拉动斜齿条20向下移动,经过斜齿轮传动,支撑杆2逐渐复位,同时,在卷簧28作用下,滑橇14顺时针转动,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滑块17经连杆18带动前轮16向下移动,当前轮16与地面完全接触时,支撑轴6左端的花键轴与连接筒8上的花键槽9脱离配合,支撑轴6停止转动,滑橇14继续顺时针转动直至恢复初始位置。

本发明在向上拉动拉杆25时,后轮4与滑橇14将底板1向上顶起一定的高度,及设置前轮16折叠,为的是增大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防止滑橇14未推平的崎岖路面与底板1或前轮16发生碰撞,导致床旁CT扫描仪内部零部件损坏,影响正常使用。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向上拉动拉杆,后轮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的同时滑橇逆时针转动,当滑橇与地面开始接触时,前轮开始折叠,滑橇继续转动并将底板前端抬高,当滑橇转动至与底板平行时底板处于水平状态,增大底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有效防止崎岖路面与底板撞击,底板在上升的过程中平稳,减小对床旁CT扫描仪的震动,设置滑橇位于后轮的正左方,滑橇在滑行前进时可对崎岖路面平整,或将泥泞中黏泥推至两侧,减小对后轮的阻碍,保证后轮能够顺利前进,从而提高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效率,为患者赢取保贵的救治时间。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床旁CT扫描仪高效转移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床旁CT扫描仪在复杂的路面上转移效率低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床旁CT扫描仪的转移效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