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

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包括两侧的装置底板,两侧所述装置底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脚轮板组件,两侧所述装置底板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竖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管型拉手,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连接于承载板的下端面,所述承载板上端面的边缘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承载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单轴驱动器,本发明为大面积皮肤裂伤的伤者提供一种减少二次或多次伤害、减轻医生工作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节约医疗资源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技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534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龙山;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6054.X

  • 发明设计人 李龙山;吴大伟;路小利;

    申请日2020-11-09

  • 分类号A61B1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646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付钦伟

  • 地址 251700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开发区医疗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4: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另外普外科与外科基础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如创伤修复、烧伤冷伤、电损伤、动物咬伤、外科感染、肿瘤、休克、无菌原则、输血、体液平衡、肠内肠外营养、重要器官功能衰竭、ICU、移植、显微、整复、体表肿瘤等,普外科临床在处理减张切口、皮瓣切取供区肿胀严重的皮肤、组织缺损切口等张力较大切口时,早期处理时因张力大,常采用减张缝合方法,肿胀消退后,又需要重新二次或多次缝合,或者植皮、皮瓣修复以闭合创面,这样不仅给伤者带来二次甚至多次的伤害和痛苦,而且预后创面不美观,增大医生工作量,造成重复伤害和医疗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外科临床在处理减张切口、皮瓣切取供区肿胀严重的皮肤、组织缺损切口等张力较大切口时,早期处理时因张力大,常采用减张缝合方法,肿胀消退后,又需要重新二次或多次缝合,或者植皮、皮瓣修复以闭合创面,这样不仅给伤者带来二次甚至多次的伤害和痛苦,而且预后创面不美观,增大医生工作量,造成重复伤害和医疗成本的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包括两侧的装置底板,两侧所述装置底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脚轮板组件,两侧所述装置底板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竖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管型拉手,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连接于承载板的下端面,所述承载板上端面的边缘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承载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单轴驱动器,所述单轴驱动器的主体左端安装有驱动器底盖,所述驱动器底盖右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端面安装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上安装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的下侧安装有外滑块,所述单轴驱动器主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直线滑轨,所述单轴驱动器主体的下端面安装有盖板,所述滚珠丝杠外侧壁的右侧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滚珠丝杠的右端头贯穿过所述单轴驱动器主体的右侧壁固定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前后两侧所述外滑块的下端均固定于随动板的上端面,所述随动板上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上侧穿过所述滑槽,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端穿过所述随动板,所述伸缩气缸驱动端的外侧壁套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随动板的下端面,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下端安装有回转固定座,所述回转固定座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多个万向管,后端所述万向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前端所述万向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拉线穿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均安装有皮肤固定缘,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二拉线穿孔,所述第二固定块后端面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挡块,上下两侧所述挡块的相邻端面之间均分别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上下两端面的内侧均安装有弹簧挡块,左右两侧所述推杆的相邻端面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线孔。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伸缩气缸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随动板、所述伸缩气缸、所述回转气缸和所述回转固定座的中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皮肤固定缘、所述挡块、所述推杆和所述弹簧挡块均釆用铝合金材质或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生产。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挡块外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左右两侧所述挡块内端面之间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釆用7.5kg不锈钢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缝线进行松紧,不需麻醉,避免了传统缝合方法及一些改良缝合方法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缝合,麻醉消退后,因张力过大而致患者疼痛不能耐受的情况。利用本装置不会因多次的缝合手术造成患者手术恐,眞障碍综合征,为后期还需要再处理的病患解决了后顾之忧。医务人员使用本装置相当于常规换药,不增加工作量,也不像传统治疗那样每次都需要清创缝合,减少了医疗成本,本发明使绝大部分减张切口都可一期愈合,无需二期植皮、皮瓣处理,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社会成本。本发明为大面积皮肤裂伤的伤者提供一种减少二次或多次伤害、减轻医生工作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节约医疗资源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技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轴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轴驱动器侧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固定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固定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固定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底板、2-脚轮板组件、3-支撑板、4-管型拉手、5-承载板、6-挡板、7-滑槽、8-单轴驱动器、9-驱动器底盖、10-固定座、11-滚珠丝杠、12-内滑块、13-外滑块、14-直线滑轨、15-盖板、16-角接触球轴承、17-驱动电机、18-随动板、19-伸缩气缸、20-锁紧螺母、21-伸缩杆、22-回转气缸、23-回转固定座、24-万向管、25-第一固定块、26-第二固定块、27-第一拉线穿孔、28-皮肤固定缘、29-第二拉线穿孔、30-挡块、31-推杆、32-弹簧挡块、33-拉伸弹簧、34-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普外医生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切口缝合装置,包括两侧的装置底板1,两侧装置底板1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脚轮板组件2,两侧装置底板1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竖直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管型拉手4,支撑板3的上端均连接于承载板5的下端面,承载板5上端面的边缘均设置有挡板6,承载板5的中部设置有滑槽7,承载板5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单轴驱动器8,单轴驱动器8的主体左端安装有驱动器底盖9,驱动器底盖9右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右端面安装有滚珠丝杠11,滚珠丝杠11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滚珠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滚珠丝杠11由螺杆、螺母、钢球、预压片、反向器、防尘器组成。它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滚珠丝杠11上安装有内滑块12,内滑块12的下侧安装有外滑块13,单轴驱动器8主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直线滑轨14,单轴驱动器8主体的下端面安装有盖板15,滚珠丝杠11外侧壁的右侧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16,角接触球轴承16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接触角为径向平面内球和滚道的接触点连线与轴承轴线的垂直线间的角度。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度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外圈上都有滚道,而且内、外圈能沿轴承轴向作相对位移。这类轴承特别适用于承受复合负荷,即径向和轴向同时作用的负荷。角接触球轴承轴向负荷承受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增大。接触角为径向平面内球和滚道的接触点连线与轴承轴线的垂直线间的角度,滚珠丝杠11的右端头贯穿过单轴驱动器8主体的右侧壁固定于驱动电机17的驱动端,前后两侧外滑块13的下端均固定于随动板18的上端面,随动板18上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伸缩气缸19,伸缩气缸19的上侧穿过滑槽7,伸缩气缸19的驱动端穿过随动板18,伸缩气缸19驱动端的外侧壁套接有锁紧螺母20,锁紧螺母20的上端固定于随动板18的下端面,伸缩气缸19的驱动端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下端连接有回转气缸22,回转气缸22,即进排气导管和导气头都固定而气缸本体则可以相对转动并且作用于机床夹具和线材卷曲装置上的一种气缸,是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回转气缸主要由导气头、缸体、活塞及活塞杆组成。回转气缸工作时,外力带动缸体、缸盖及导气头回转,而活塞及活塞杆只能作往复的直线运动,并且导气头体外接管路,固定不动,回转气缸22的下端安装有回转固定座23,回转固定座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多个万向管24,后端万向管24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5,前端万向管24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6,第一固定块25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拉线穿孔27,第一固定块25和第二固定块26的下端均安装有皮肤固定缘28,第二固定块26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二拉线穿孔29,第二固定块26后端面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挡块30,上下两侧挡块30的相邻端面之间均分别设置有推杆31,推杆31上下两端面的内侧均安装有弹簧挡块32,左右两侧推杆31的相邻端面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33,推杆31上设置有线孔34。

具体而言,滑槽7的宽度大于伸缩气缸19的宽度。

具体而言,随动板18、伸缩气缸19、回转气缸22和回转固定座23的中点均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26、皮肤固定缘28、挡块30、推杆31和弹簧挡块32均釆用铝合金材质或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生产,高分子聚乙烯材质具有普通聚乙烯和其他工程塑料无可比拟的耐磨、耐冲击、自润滑、耐腐蚀、吸收冲击能、耐低温、卫生无毒、不易黏附、不易吸水、密度较小等综合性能,与皮肤没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具体而言,左右两侧弹簧挡块32外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左右两侧挡块30内端面之间的长度。

具体而言,拉伸弹簧33釆用7.5kg不锈钢弹簧。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固定块25的皮肤固定缘28固定于创口的一侧皮缘,假设为A侧,固定方法釆用医用黏合胶加缝线缝合固定,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皮缘的压强;同样方法将第二固定块26固定于创口的另一侧皮缘,假设为B侧,将固定块1所带的预穿插进的带针缝线穿过A缘皮肤缝合于B缘,带针缝线的拉线采用医用缝合线泰丝,无缝线反应,为使创缘对合更好、愈后疤痕更小,可釆用垂直褥式缝合方法,缝合后的缝线对应穿过第二固定块26和其推杆31的线孔34,此过程需用力按压推杆31挤压拉伸弹簧33,使线孔34与第二固定块26上的第二拉线穿孔29相对合,此时完成第一组固定块缝合。根据创口大小、长度,继续缝合下一组,方法同前,直至创缘全部缝合完毕。缝合完毕后可有序进行对应固定块的拉拢对合,此过程可反复进行,直至创缘处于适当张力状态。将拉拢线缠绕于第二固定块26上以备下次使用,常规消毒包扎,以后每天换药时根据伤口张力进行松、紧,直至伤口完全对合,再继续固定一定时间,待伤口愈合后,拆除缝线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