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及其运行工艺

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及其运行工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及其运行工艺,包括主池体、进水孔、导流筒、挡板、泥斗、污泥泵、溢流堰和出水孔,其运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IC塔出水将从进水孔流入,再进入导流筒:步骤二、在导流筒底部设置一个挡板,将排出污水截住,使其横向散发,均匀布水:步骤三、而后产生泥水分离的现象,厌氧死泥缓慢沉淀到底部,厌氧死泥通过滑坡流向泥斗中完成收集,约3个小时左右后再开启污泥泵,由污泥泵将沉淀到泥斗中的厌氧死泥抽走:步骤四、随后污水则向上升,汇集到溢流堰,通过溢流堰均匀过水,本发明解决了在IC塔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跑泥现象而厌氧死泥会对后续的工艺中好氧池处理能力造成的影响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0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闵源环保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797734.2

  • 发明设计人 闵根平;张作霖;袁牧英;

    申请日2020-08-10

  • 分类号C02F3/2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永溪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2: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以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及其运行工艺。

背景技术

IC厌氧塔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有机废水在IC厌氧塔内循环流动,IC厌氧塔内投放有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沼气和无机物,以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IC厌氧塔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但是现有的IC厌氧塔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跑泥现象而厌氧死泥会对后续的工艺中好氧池处理能力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及其运行工艺,解决IC厌氧塔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跑泥现象而厌氧死泥会对后续的工艺中好氧池处理能力造成的影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IC塔厌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进水孔、导流筒、挡板、泥斗、污泥泵、溢流堰和出水孔。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运行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IC塔出水将从进水孔流入,然后进入导流筒:

步骤二、在导流筒底部设置一个挡板,将排出污水截住,使其横向散发,均匀布水:

步骤三、而后产生泥水分离的现象,厌氧死泥缓慢沉淀到底部,因为存在一定角度的滑坡,厌氧死泥通过滑坡流向泥斗中完成收集,并积累约3个小时左右后再开启污泥泵,由污泥泵将沉淀到泥斗中的厌氧死泥抽走:

步骤四、随后污水则向上升,汇集到溢流堰,通过溢流堰均匀过水,然后流向出水孔后至下一个工艺。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运行工艺,其中,所述污水是从下往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污水中的悬浮颗粒死泥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S1、当颗粒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

S2、当u=v时,颗粒处于随机状态,不下沉亦不上升;

S3、当u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运行工艺,其中,所述厌氧沉淀池可为圆形或者方形,厌氧沉淀池的直径或边长不大于8m,多为4-7m。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运行工艺,其中,步骤一中所述当导流筒底部不设

反射板时,其流速不应大于30mm/s, 如设置反射板,流速可取100mm/s。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运行工艺,其中,步骤三中所述泥斗角度不小于60°,圆形泥斗角度不小于55°。

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其中,所述导流筒直径尺寸大于200mm及以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IC塔厌氧沉淀池具有以下优势:

(1)解决了在IC塔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跑泥现象,避免了厌氧死泥会对后续的工艺中好氧池处理能力造成的影响,增加了后续工艺中好氧池的处理效果。

(2)能有效的对出水中的厌氧死泥进行沉淀,并且后续能够排处干净,以此避免不会降低后续工艺中好氧池的处理能力。

(3)工艺构造相对简单,施工较为方便,处理效果好,减少IC塔厌氧泥的同时也可去除部分污染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折板芬顿反应池,其结构包括池体、进水孔、导流筒、挡板、泥斗、污泥泵、溢流堰和出水孔。具体操作步骤是:

(1)首先IC塔出水将从进水孔流入,然后进入导流筒:

(2)在导流筒底部设置一个挡板,将排出污水截住,使其横向散发,均匀布水:

(3)而后产生泥水分离的现象,厌氧死泥缓慢沉淀到底部,因为存在一定角度的滑坡,厌氧死泥通过滑坡流向泥斗中完成收集,并积累约3个小时左右后再开启污泥泵,由污泥泵将沉淀到泥斗中的厌氧死泥抽走:

(4)随后污水则向上升,汇集到溢流堰,通过溢流堰均匀过水,然后流向出水孔后至下一个工艺。

对比试验:

取1200吨食品废水在一天分别在有无IC塔厌氧沉淀池的条件下进行上述步骤的处理,具体步骤见表:

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加了IC塔厌氧沉淀池后,可将厌氧死泥排除,以降低对好氧池的负面影响,使好氧池效果明显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3)解决了在IC塔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跑泥现象,避免了厌氧死泥会对后续的工艺中好氧池处理能力造成的影响,增加了后续工艺中好氧池的处理效果。

(4)能有效的对出水中的厌氧死泥进行沉淀,并且后续能够排处干净,以此避免不会降低后续工艺中好氧池的处理能力。

(3)工艺构造相对简单,施工较为方便,处理效果好,减少IC塔厌氧泥的同时也可去除部分污染物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