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

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涉及玉米脱粒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底座、左支撑柱、右支撑柱、装料箱、传输机构和脱粒箱,所述底座上表面最左侧设置有所述脱料箱,所述底座上表面在所述脱粒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传输机构,所述右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装料箱;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壳体、传输电机、支撑杆、转杆、传输板、传输齿、齿条和传输齿轮,所述的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振动器和过滤板,所述振动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粒箱下方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振动器输出端之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4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双峰县湘东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4595.9

  • 发明设计人 汤文涛;胡欣燕;宋景云;宋尧;

    申请日2020-11-07

  • 分类号A01F11/06(20060101);A01F12/4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77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姬春红

  • 地址 417700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五里牌科技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2: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脱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为了从玉米棒上获取玉米粒,需要对玉米进行脱粒操作,往往需要使用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但现有的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对需要脱粒的玉米进行进料,需要人工添加原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以解决现有的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对需要脱粒的玉米进行进料,需要人工添加原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底座、左支撑柱、右支撑柱、装料箱、传输机构和脱粒箱,所述底座上表面最左侧设置有所述脱料箱,所述底座上表面在所述脱粒箱右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传输机构,所述右支撑柱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装料箱;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壳体、传输电机、支撑杆、转杆、传输板、传输齿、齿条和传输齿轮,所述壳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柱上方,所述壳体内部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每个支撑杆上端均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传输齿轮,所述每个传输齿轮中心处均与所述转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传输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输齿轮啮合,所述传输电机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外侧,传输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传输齿轮的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所述传输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端前后两侧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上进料杆和下进料杆,所述上进料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装料箱和传输机构之间,所述下进料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传输机构和脱粒箱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滚筒,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脱粒箱内部,所述从动齿轮有两个,所述两个从动齿轮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脱粒箱内侧主动齿轮两侧的位置上,每个从动齿轮上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滚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脱粒电机,所述脱粒电机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粒箱左端的外侧面上,所述脱粒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脱粒箱右侧面与所述主动齿轮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振动器和过滤板,所述振动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粒箱下方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振动器输出端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接料箱,所述接料箱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振动器和过滤板下方,所述接料箱底面与所述底座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通过粘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底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撑杆、转杆、传输板和传输齿,转杆转动带动传输板来回移动,将玉米从传输齿一端通过多次运动移动到传输齿另一端,实现玉米的自动进料;通过设置振动器和过滤板,实现对于玉米粒的振动筛选;通过设置脱粒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滚筒,通过一个脱粒电机实现对玉米棒的脱粒,节约减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中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中脱粒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左支撑柱-2、右支撑柱-3、装料箱-4、传输机构-5、脱粒箱-6、振动器-7、过滤板-8、接料箱-9、壳体-10、传输电机-11、支撑杆-12、转杆-13、传输板-14、传输齿-15、脱粒电机-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滚筒-19、防滑垫-20、上进料杆-21、下进料杆-22、齿条-23、传输齿轮-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底座1、左支撑柱2、右支撑柱3、装料箱4、传输机构5和脱粒箱6,所述底座1上表面最左侧设置有所述脱料箱,所述底座1上表面在所述脱粒箱6右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左支撑柱2和右支撑柱3,用于对传输机构5和装料箱4进行支撑,所述左支撑柱2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传输机构5,所述右支撑柱3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所述装料箱4;

所述传输机构5包括壳体10、传输电机11、支撑杆12、转杆13、传输板14、传输齿15、齿条23和传输齿轮24,所述壳体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柱2上方,所述壳体10内部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12,每个支撑杆12上端均通过铰接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传输齿轮24,所述每个传输齿轮24中心处均与所述转杆1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传输板14的左侧和右侧,通过两根转杆13带动传输板14上下左右移动,将玉米从传输齿15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所述齿条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输齿轮24啮合,所述传输电机1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外侧,传输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一个传输齿轮24的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所述传输齿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端前后两侧上,用于为传输齿轮24提供动能,再通过齿条23带动另一个传输齿轮24转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上进料杆21和下进料杆22,所述上进料杆2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装料箱4和传输机构5之间,所述下进料杆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传输机构5和脱粒箱6之间。

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和滚筒19,所述主动齿轮17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脱粒箱6内部,所述从动齿轮18有两个,所述两个从动齿轮18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所述脱粒箱6内侧主动齿轮17两侧的位置上,每个从动齿轮18上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滚筒19,通过主动齿轮17带动两个从动齿轮18和。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脱粒电机16,所述脱粒电机1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粒箱6左端的外侧面上,所述脱粒电机16输出端穿过所述脱粒箱6右侧面与所述主动齿轮17中心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用于为主动齿轮17提供动能。

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振动器7和过滤板8,所述振动器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粒箱6下方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板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振动器7输出端之间,通过振动器7振动过滤板8对玉米粒进行振动筛选。所述复式双滚简玉米脱粒机包括接料箱9,所述接料箱9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振动器7和过滤板8下方,所述接料箱9底面与所述底座1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包括防滑垫20,所述防滑垫20通过粘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底面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脱粒的玉米放置在装料箱4内,玉米滚落到上进料杆21上,通过转杆13转动带动传输板14来回移动,将玉米从传输齿15一端通过多次运动移动到传输齿15另一端,玉米通过下进料杆22进入脱粒箱6中,玉米粒和脱粒后的玉米落到过滤板8上,通过振动器7振动过滤板8对玉米粒进行振动筛选,让玉米粒进入接料箱9中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收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