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

一种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草莓基因组公共数据;(2)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处理,处理后的序列进行组装拼接并鉴定微卫星序列;(3)在微卫星序列的旁侧序列设计引物;(4)不同草莓品种的转录组测序、拼接和基因注释;(5)电子PCR锚定引物到具体基因。该方法的SSR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重复性好等优点。为草莓提供2468个SSR标记及其引物,且这些标记都和功能基因相关,这将为草莓育种和农业性状相关的基因挖掘提供有利的工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3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28667.4

  • 申请日2020-09-25

  • 分类号G16B20/30(20190101);C12Q1/6895(20180101);

  • 代理机构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冒艳

  •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筛选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分子标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系统发生分析,群体遗传分析等方面。近年来,分子标记的方法在杂种鉴定上的应用也开始越来越普遍。相对于形态学鉴定,分子标记鉴定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鉴定的方法越来越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多达60多种,包括以传统的Southern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如RFLP、SS-CP-RFLP、DGGE-RFLP等;以PCR为基础的标记,如RAPD、AFLP、SSR、ISSR、等;以基因组序列为基础的标记,如SNP、InDel、cSSR等。现如今,分子标记的发展趋势正在由对RAPD、RFLP、AFLP标记的研究应用逐步过渡到对SSR、ISSR、SNP标记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DNA分子标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DNA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标记和RAPD标记。这两种标记方法主要用于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但RFLP标记对DNA多态性检出的灵敏度不高,RAPD标记技术由于随机引物和低的退火温度导致其具有不稳定性。第二代DNA分子标记以SSR标记为代表。SSR标记具有以下三个优点:(1)整个基因组都存在具有差异的微卫星序列,可以设计的分子标记数量丰富,多态性高;(2)SSR分子标记是共显性标记,能把多个等位基因都标识出来,提供的信息量高且更加准确;(3)简单,快速,省时省力,不受环境影响,序列相对稳定,重复性好,不同的实验室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开发引物。第三代DNA分子标记以SNP标记为代表。但是SNP标记对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并且成本大,不具普适性。

草莓属(Fragaria)约有20个种,由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种构成,其中仅一个八倍体用于栽培,即起源于美洲种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自然杂交的凤梨草莓。草莓属植物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多倍化和自然杂交过程。草莓(学名: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草莓属中最常见的栽培之杂交种。也常指其果实。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园艺作物。草莓中国国内优良品种草莓栽培的品种很多,全世界共有20000多个,但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草莓属植物的SSR引物被陆续开发,这些SSR技术已经被用于草莓属植物的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

目前针对草莓功能基因相关的SSR标记的开发还未见报道。而现在二代三代测序技术蓬勃发展,各种基因组、转录组和功能基因数据库日渐完善,这些都为草莓功能基因相关SSR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重复性好等优点的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功能基因连锁SSR标记的开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草莓基因组公共数据;

(2)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处理,处理后的序列进行组装拼接并鉴定微卫星序列;

(3)在微卫星序列的旁侧序列设计引物;

(4)不同草莓品种的转录组测序、拼接和基因注释;

(5)电子PCR锚定引物到具体基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方法为:将SRA格式数据转换成Fastq格式文件,并采用并行清理通道将转换的文件清理,控制数据质量包括Q20清理及L40过滤,并去除5、3端的polyT、polyA序列以及载体序列,随后,对质量控制处理后的序列组装拼接,去除冗余的序列获得unigene,对unigene序列进行SSR位点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数据质量包括:Q20清理,Phred-Score≥20即1%的错误率;L40过滤:长度≥40bp。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条件为单核苷酸重复不低于10次,二核苷酸重复不低于8次,三核苷酸重复不低于7次,四核苷酸重复不低于5次,五核苷酸及六核苷酸重复不低于4次;复合SSR的识别条件是2个SSR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bp。

进一步地,步骤(3)的方法为:对SSR位点的旁侧序列进行引物设计,设置参数Tm为58℃±3℃,引物长度为20±3bp,产物预期长度为100~450bp,其他参数为默认。

进一步地,步骤(4)的方法为: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测序,并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质量和测序长度过滤;随后,对处理后的序列进行转录组从头de novo组装,获得草莓品种组织的转录组功能基因序列,并对基因功能进行注释。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为:Q20,Phred-Score≥20即1%的错误率;测序长度为:L40,长度≥40bp。

进一步地,步骤(5)的方法为:通过电子PCR将上述引物对锚定到功能基因序列上,剔除不能铆定的引物对序列。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SSR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重复性好等优点,并且SSR位点在属内种间,甚至科内属间具有保守性。本发明为草莓提供2468个SSR标记及其引物,且这些标记都和功能基因相关,这将为草莓育种和农业性状相关的基因挖掘提供有利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Geno-MK10224对的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3为Geno-MK10263对的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4为Geno-MK104402对的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结合已经公布的草莓基因组(https://www.ncbi.nlm.nih.gov/bioproject/?term=PRJNA5083890),利用Fastq-Dump程序将SRA格式数据转换成Fastq格式文件,并采用并行清理通道将转换的文件清理,控制数据质量,包括Q20(1%的碱基错误率)清理及L40(长度≥40bp)过滤,并去除5、3端的polyT、polyA序列以及载体序列。随后,利用Trinity软件按照默认参数对质量控制后的序列组装拼接,去除冗余的序列获得unigene。通过MISA软件(http://pgrc.ipk-gatersleben.de/misa/)对unigene序列进行SSR位点识别,其识别条件为单核苷酸重复不低于10次,二核苷酸重复不低于8次,三核苷酸重复不低于7次,四核苷酸重复不低于5次,五核苷酸及六核苷酸重复不低于4次,复合SSR的识别条件是2个SSR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bp。

利用Primer 3.0软件(http://primer3.sourceforge.net/)对SSR位点的侧翼序列进行引物设计,设置参数Tm为58℃±3℃,引物长度为20±3 bp,产物预期长度为100~450bp,其他参数为默认。

之后以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对于是个市售常见的十个草莓品种进行测序。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仪进行测序。进一步利用SolexaQA软件包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质量(Q20,Phred-Score≥20即1%的错误率)和测序长度(L40,长度≥40bp)过滤。随后,利用Trinity转录组组装软件按默认参数对清理后的序列进行转录组从头de novo组装,获得上述十个草莓品种根、茎、叶、花等组织的转录组功能基因序列,并通过KEGG和GO对基因功能进行注释。通过电子PCR将上述引物对,锚定到功能基因序列上,剔除不能铆定的引物对序列。

具体实验如下:

1、实验材料

1.1草莓品种

共选取42种草莓。

1.2SSR引物

共40对SSR引物。

2、实验过程

2.1草莓基因组DNA的提取

提取上述42个草莓叶片的DNA作为PCR模板。

方法:CTAB提取法

操作步骤:

1.每个样按1000ul的CTAB提取液+5ul的β-巯基乙醇计,混匀所需CTAB和巯基乙醇,65℃水浴预热CTAB溶液;

2.取约1/3体积的植物叶片放到2ml离心管中,加一颗钢珠,于液氮中快速冷冻后用磨样机将叶片磨碎;

3.加入1ml制备好的CTAB溶液,涡旋混匀,65℃水浴30min(期间每隔几分钟晃动一下);

4.加入1ml氯仿异戊醇(CI),颠倒混匀,抽提10min,13000rpm离心10min;

5.吸上清,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CI),颠倒混匀,抽提10min,13000rpm离心10min;

6.重复步骤5;

7.吸上清(约500ul)至1.5ml离心管中,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20℃沉淀2h以上;

8.13000rpm离心30min;

9.弃上清,加入1ml 75%的酒精洗涤;

10.重复步骤8,弃上清;

11.通风橱吹干,加入50ulddH

12.测DNA浓度;

2.2多态性SSR引物的筛选

用上述40对SSR引物对42个草莓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

附:实验条件:

1)DNA模板:DNA浓度稀释到约50ng/μl。

2)SSR引物:共40对。

5)琼脂糖凝胶浓度:2%

通过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40对引物中有32个(80%)在不同草莓品种中是存在多态性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