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

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当前真实接线下表达式,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系统。本发明使作业过程中不需要接触强电压,通过采集电能表内部数据,经数据库与软件分析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情况分析,向量图绘制、功率表达式计算、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与追补电费计算等工作内容,从而避免触电危险、提高工作效率。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表数据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计量用电检查因其专业性较强,检查过程中不能给客户停电,需要带电检查,将电压、电流等各项数据采集到现场用电检查仪里面,然后完成相向图绘制误差判断等工作,操作过程带电、接线复杂繁琐、需要人工判断错接线情况、计算更正系数、追补电量等工作,存在安全风险、工作效率慢、人工计算结果客户不预认可,极易发生触电伤亡引发事故与投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现场采集进入电能表的电压、电流等真实数据,通过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完成误差判断及接线情况等工作;接入真实模拟负荷、通过电能脉冲常数人工计算电表误差情况。现有技术操作过程需要直接操作强电压有触电危险;接线复杂工作效率低,电压线、电流线、计量脉线等都要接入设备或仪器;只能绘制量图,判断误差,不能完成接线情况分析、功率表达式计算、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计算、追补电费计算等其他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还需要人工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电能表内部数据,经数据库与软件分析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情况分析,避免触电危险、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

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当前真实接线下表达式,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分为单向电能表数据、三相三线电能表数据和三相四线电能表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所述单向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四线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所述三相四线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包括:

通过计算出的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计算出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更正系数G;

通过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ΔW。

进一步的,单向电能表的更正系数为

追补电量为ΔW=W′[G(1-r)-1];其中ΔW为追补电量;G为更正系数,在不同的接相方式下,G为G

本发明还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系统,包括获取分类模块和计算分析模块;

所述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

所述计算分析模块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分类模块包括获取模块和分类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

所以分类模块用于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分为单向电能表数据、三相三线电能表数据和三相四线电能表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分析模块包括计算模块和分析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计算出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更正系数;以及通过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当前真实接线下表达式,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系统。本发明使作业过程中不需要接触强电压,通过采集电能表内部数据,经数据库与软件分析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情况分析,向量图绘制、功率表达式计算、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与追补电费计算等工作内容,从而避免触电危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自动出具相应报告单,无需人工干预,处理结果客户认可度高。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流程图;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向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示意图;

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如图1给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通过远程或本地以信息通讯的方式采集电能表内部数据。通讯方式包函但不限于GPRS、wife、载波、485串口、红外等。

在步骤S102中,将采集的电能表内部数据存入数据库。对数据库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分为单向电能表数据、三相三线电能表数据和三相四线电能表数据。

在步骤S103中,得到单向电能表数据。

在步骤S104中,得到三相三线电能表数据。

在步骤S105中,得到三相四线电能表数据。

在步骤S106中,对三相三线电能表和三相四线电能表首先判断逻辑接入电压的接入方式,假设第一元件为U相(也可以是V相或W相),正向序电压接入顺序为U、V、W,反向序电压接入顺序为U、W、V;

在步骤S107中,对三相三线电能表和三相四线电能表在经过逻辑电压判断后,再进行逻辑电流的判断,对单向电能表直接逻辑判断接入电流。通过向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分析判断。如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向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示意图。

在步骤S108中,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当前真实接线下表达式。

单向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单向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功率表达式为

三相三线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三相三线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其中,P'

三相四线电能表在接线正确情况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三相四线电能表在当前真实接线下的功率表达式为:

在步骤S109中,根据计算出的正确接线情况下和真实接线情况下的表达式,计算更正系数,追补电量以及追补电费。

单向电能表的更正系数为

追补电量为ΔW=W′[G(1-r)-1];其中ΔW为追补电量;G为更正系数,在不同的接相方式下,G为G

计算追补电费ΔW×电价。

在步骤S110中,出具并打印相关工作单。

实施例2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方法,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出了基于电能表内部数据的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分类模块和计算分析模块。

获取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计算分析模块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通过向量在空间的分布实现错接线分析。

获取分类模块包括获取模块和分类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能表采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按电能表的接入相线方式对原始数据分类分为单向电能表数据、三相三线电能表数据和三相四线电能表数据。

计算分析模块包括计算模块和分析模块;计算模块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电压相序判断电压接入方式,根据各元件电压与电流在空间上的关系分别列出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功率因数角的正确表达式和错误表达式计算出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更正系数;以及通过更正系数计算追补电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修改或变形。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