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包括固定座和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包含有外罩和信号接收盒,信号接收盒安装在外罩的内部。使得使用中遇到恶劣天气,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防护弹簧拉动滑块在限位轨道的内部移动,防护套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对外罩进行防护。转轴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直至两个端部板相互接触,端部的磁铁块通过磁力粘接在一起,两个覆盖套将信号接收盒进行充分的覆盖。气泵向充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体积变大,充气囊与外罩和信号接收盒接触,外部受到撞击时,充气囊起到缓冲的作用,外罩和信号接收盒不易损坏,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0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派斯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77223.7

  • 发明设计人 陈辰;刘法亭;

    申请日2020-10-28

  • 分类号H01Q1/42(20060101);H01Q1/00(20060101);H01Q1/12(20060101);H01Q1/2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76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顺

  • 地址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科技研发中心江淮云大厦12楼708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9: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天线,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属于天线领域。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信号接收器,能在通讯系统中用于信号的接收和转换,能保证通讯的正常进行。

但是现有的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整体结构较为固定,使用中不方便进行调节。遇到恶劣天气时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容易出现损坏。且损坏后更换拆卸不方便,更换的成本高,过程漫长,影响正常的通讯进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包括固定座和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包含有外罩和信号接收盒,信号接收盒安装在外罩的内部。

所述外罩包含有若干个弹性材质的固定环、折叠收纳板和底板,若干个固定环从上至下的直径逐渐减小,信号接收盒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边缘倾斜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的伸缩节与固定环的数量一致,同一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的若干个伸缩节依次与固定环连接,每个伸缩节的顶端均与固定环连接,最顶端固定环的内侧与底板外圆边缘之间连接有折叠收纳板,折叠收纳板的一侧与中部固定环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底板的底部一体连接有插筒,插筒可拆卸的插接在安装座的内部,安装座安装在固定座的上部,外罩的下方安装有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含有顶环和防护套,防护套的顶端沿着顶环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防护套的底端与底板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顶环的直径大于最上端固定环的直径,防护套的高度大于折叠收纳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轨道,限位轨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弹簧,一侧防护弹簧的一端与信号接收盒固定连接,另一侧防护弹簧的一端与顶环固定连接,顶环的上部两侧均通过绑带与插筒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两端均连接有拉环,顶环顶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弹性材质的覆盖套,两个覆盖套相对立的一端均连接有端部板,绑带的上部与端部板连接,端部板的内部与绑带的连接处开设有装载槽,装载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稳定板,稳定板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端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口,插筒的外部插接有若干个档杆,插筒的内部与档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移动孔,档杆可收纳在移动孔的内部,档杆远离插筒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绑带一端的拉环套装在档杆的外部,另一端的拉环套装在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外部并卡接在弧形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插筒插接在安装孔的内部,安装座的外部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液压柱的伸缩端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部,且若干个液压柱伸缩端的位置若干个档杆的位置相对应,液压柱伸缩端可与档杆抵接,且液压柱伸缩端可延伸至移动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竖直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条,插筒的外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导向条相适配的卡槽,导向条卡接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端部板相对立的一端均连接有磁铁块,磁铁块的中部连接有导电板,覆盖套展开后两个导电板相互接触,端部板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侧板的底部与顶环固定连接,转轴与侧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回位弹簧,顶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覆盖套和防护套的内壁均连接有充气囊,充气囊的进气口与气泵的排气口连接,气泵的接线端与一侧的导电板电性连接,另一侧的导电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的上端,且支架的底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该接收天线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不与气泵直接连接的那个导电板与外部电源连接,固定座与接收天线固定的器械进行固定安装,信号接收盒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工作时,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将整个外罩展开;若遇到大风天气,或者信号接收盒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不使用时,将外罩进行收纳,减小外罩的体积,降低外罩的风阻;

步骤二:若使用中遇到恶劣天气,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电机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转动,直至上部的拉环脱离弧形口,随后第二电动伸缩杆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收缩进入到装载槽的内部后,绑带上部的拉环脱离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防护弹簧拉动滑块在限位轨道的内部移动,直至滑块移动到限位轨道的最顶端,防护套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转轴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两个覆盖套随着转轴进行转动,直至两个端部板相互接触,端部的磁铁块通过磁力粘接在一起,两个覆盖套将信号接收盒进行覆盖;且两个导电板相互接触,气泵通电运行,向充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体积变大,充气囊进行缓冲;

步骤三:若使用中接收机构损坏,需要更换新的接收机构;若干个液压柱的伸缩端从移动孔的内部移出,绑带底部的拉环脱离档杆,防护弹簧拉动滑块进行移动,防护机构对接收机构进行防护,接收机构在更换过程中被防护起来;

步骤四:新的接收机构进行安装时,底部的插筒插接在安装孔的内部,导向条与卡槽卡接固定,随后液压柱的伸缩端伸长,与档杆接触并将档杆推入到移动孔的内部;液压柱对插筒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以收纳的外罩,使得信号接收盒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工作时,可将整个外罩展开,若干个橡胶材质的固定环依次向上移动,直至铝箔板制成的折叠收纳板被充分展开,信号接收盒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进行正常的工作。若遇到大风天气,或者信号接收盒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不使用时,可将外罩进行收纳,减小外罩的体积,降低外罩的风阻,提高其安全性。外罩收纳时,整个接收机构的体积减小,阻力降低,不易被风吹动。

2、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使得使用中遇到恶劣天气,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防护弹簧拉动滑块在限位轨道的内部移动,防护套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对外罩进行防护。转轴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直至两个端部板相互接触,端部的磁铁块通过磁力粘接在一起,两个覆盖套将信号接收盒进行充分的覆盖。且两个导电板相互接触,气泵通电运行,向充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体积变大,充气囊与外罩和信号接收盒接触,外部受到撞击时,充气囊起到缓冲的作用,外罩和信号接收盒不易损坏,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3、通过设置可以拆卸刚换的接收机构,并将接收机构与防护结构进行结合关联,使得更换接收机构时,接收机构能被主动进行防护。若使用中接收机构损坏,需要更换新的接收机构。若干个液压柱的伸缩端从移动孔的内部移出,绑带底部的拉环脱离档杆,防护弹簧拉动滑块进行移动,防护机构能对接收机构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座与档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顶环与覆盖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端部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B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A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滑块与限位轨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充气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环;2、第一电动伸缩杆;3、信号接收盒;4、折叠收纳板;5、顶环;6、防护套;7、安装座;8、支架;9、固定座;10、防护弹簧;11、限位轨道;12、插筒;13、档杆;14、拉环;15、绑带;16、安装孔;17、导向条;18、液压柱;19、螺纹孔;20、移动孔;21、卡槽;22、气泵;23、覆盖套;24、磁铁块;25、导电板;26、端部板;27、装载槽;28、弧形口;29、第二电动伸缩杆;30、稳定板;31、电机;32、侧板;33、转轴;34、滑块;35、充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收天线,包括固定座9和接收机构,接收机构包含有外罩和信号接收盒3,信号接收盒3安装在外罩的内部。

外罩包含有若干个弹性材质的固定环1、折叠收纳板4和底板,若干个固定环1从上至下的直径逐渐减小,信号接收盒3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的顶部边缘倾斜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第一电动伸缩杆2上的伸缩节与固定环1的数量一致,同一第一电动伸缩杆2上的若干个伸缩节依次与固定环1连接,每个伸缩节的顶端均与固定环1连接,最顶端固定环1的内侧与底板外圆边缘之间连接有折叠收纳板4,折叠收纳板4的一侧与中部固定环1的内侧壁连接。

底板的底部一体连接有插筒12,插筒12可拆卸的插接在安装座7的内部,安装座7安装在固定座9的上部,外罩的下方安装有防护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机构包含有顶环5和防护套6,防护套6的顶端沿着顶环5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防护套6的底端与底板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顶环5的直径大于最上端固定环1的直径,防护套6的高度大于折叠收纳板4的高度,防护套6在外部对外罩进行防护,使其更加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轨道11,限位轨道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34,滑块34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弹簧10,一侧防护弹簧10的一端与信号接收盒3固定连接,另一侧防护弹簧10的一端与顶环5固定连接,顶环5的上部两侧均通过绑带15与插筒12可拆卸连接,防护弹簧10能拉动滑块34在限位轨道11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将防护套6展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绑带15的两端均连接有拉环14,顶环5顶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弹性材质的覆盖套23,两个覆盖套23相对立的一端均连接有端部板26,绑带15的上部与端部板26连接,端部板26的内部与绑带15的连接处开设有装载槽27,装载槽27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稳定板30,稳定板30远离电机3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9,第二电动伸缩杆29伸缩端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口28,插筒12的外部插接有若干个档杆13,插筒12的内部与档杆13的连接处设置有移动孔20,档杆13可收纳在移动孔20的内部,档杆13远离插筒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19,绑带15一端的拉环14套装在档杆13的外部,另一端的拉环14套装在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外部并卡接在弧形口28的内部,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电机31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9转动,直至上部的拉环14脱离弧形口28,随后第二电动伸缩杆29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收缩进入到装载槽27的内部后,绑带15上部的拉环14脱离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防护弹簧10拉动滑块34在限位轨道11的内部移动,直至滑块34移动到限位轨道11的最顶端,防护套6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对外罩进行防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座7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16,插筒12插接在安装孔16的内部,安装座7的外部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18,液压柱18的伸缩端可延伸至安装孔16的内部,且若干个液压柱18伸缩端的位置若干个档杆13的位置相对应,液压柱18伸缩端可与档杆13抵接,且液压柱18伸缩端可延伸至移动孔20的内部,安装孔16方便插筒12的安装,进而方便接收机构的安装拆卸进行更换维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孔16的内侧壁竖直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条17,插筒12的外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导向条17相适配的卡槽21,导向条17卡接在卡槽21的内部,插筒12插接在安装孔16的内部,导向条17与卡槽21卡接固定,使得插筒12与安装孔16安装时更加方便,位置更加精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端部板26相对立的一端均连接有磁铁块24,磁铁块24的中部连接有导电板25,覆盖套23展开后两个导电板25相互接触,端部板26的底部通过转轴33转动安装在两个侧板32之间,侧板32的底部与顶环5固定连接,转轴33与侧板32的连接处安装有回位弹簧,顶环5的一侧安装有气泵22,覆盖套23和防护套6的内壁均连接有充气囊35,充气囊35的进气口与气泵22的排气口连接,气泵22的接线端与一侧的导电板25电性连接,另一侧的导电板2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充气囊35体积变大,充气囊35与外罩和信号接收盒3接触,外部受到撞击时,充气囊35起到缓冲的作用,外罩和信号接收盒3不易损坏,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座7的底部安装在支架8的上端,且支架8的底部与固定座9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该接收天线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不与气泵22直接连接的那个导电板25与外部电源连接,固定座9与接收天线固定的器械进行固定安装,信号接收盒3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工作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伸长,将整个外罩展开;若遇到大风天气,或者信号接收盒3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不使用时,将外罩进行收纳,减小外罩的体积,降低外罩的风阻;

步骤二:若使用中遇到恶劣天气,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电机31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9转动,直至上部的拉环14脱离弧形口28,随后第二电动伸缩杆29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收缩进入到装载槽27的内部后,绑带15上部的拉环14脱离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防护弹簧10拉动滑块34在限位轨道11的内部移动,直至滑块34移动到限位轨道11的最顶端,防护套6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转轴33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两个覆盖套23随着转轴33进行转动,直至两个端部板26相互接触,端部的磁铁块24通过磁力粘接在一起,两个覆盖套23将信号接收盒3进行覆盖;且两个导电板25相互接触,气泵22通电运行,向充气囊35的内部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35体积变大,充气囊35进行缓冲;

步骤三:若使用中接收机构损坏,需要更换新的接收机构;若干个液压柱18的伸缩端从移动孔20的内部移出,绑带15底部的拉环14脱离档杆13,防护弹簧10拉动滑块34进行移动,防护机构对接收机构进行防护,接收机构在更换过程中被防护起来;

步骤四:新的接收机构进行安装时,底部的插筒12插接在安装孔16的内部,导向条17与卡槽21卡接固定,随后液压柱18的伸缩端伸长,与档杆13接触并将档杆13推入到移动孔20的内部;液压柱18对插筒12进行限位。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不与气泵22直接连接的那个导电板25与外部电源连接。固定座9与接收天线固定的器械进行固定安装。信号接收盒3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工作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伸长,将整个外罩展开,若干个橡胶材质的固定环1依次向上移动,直至铝箔板制成的折叠收纳板4被充分展开,信号接收盒3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进行正常的工作。若遇到大风天气,或者信号接收盒3内部的信号接收仪器不使用时,可将外罩进行收纳,减小外罩的体积,降低外罩的风阻,提高其安全性。外罩收纳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若干个固定环1向下移动,相互之间的距离减小,折叠收纳板4折叠收纳,整个接收机构的体积减小,阻力降低,不易被风吹动。

若使用中遇到恶劣天气,接收机构需要进行保护时,电机31带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9转动,直至上部的拉环14脱离弧形口28,随后第二电动伸缩杆29收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收缩进入到装载槽27的内部后,绑带15上部的拉环14脱离第二电动伸缩杆29的伸缩端,防护弹簧10拉动滑块34在限位轨道11的内部移动,直至滑块34移动到限位轨道11的最顶端,防护套6被展开套装在外罩的外部,对外罩进行防护。转轴33在回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两个覆盖套23随着转轴33进行转动,直至两个端部板26相互接触,端部的磁铁块24通过磁力粘接在一起,两个覆盖套23将信号接收盒3进行充分的覆盖。且两个导电板25相互接触,气泵22通电运行,向充气囊35的内部进行充气,使得充气囊35体积变大,充气囊35与外罩和信号接收盒3接触,外部受到撞击时,充气囊35起到缓冲的作用,外罩和信号接收盒3不易损坏,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安全性能得到提升。需要再次使用接收信号时,将气泵22断电,充气囊35的内部气体排出,并将两个端部板26分开,向下按动顶环5,绑带15顶部的拉环14重新与第二电动伸缩杆29套装。

若使用中接收机构损坏,需要更换新的接收机构。进行更换时,若干个液压柱18的伸缩端从移动孔20的内部移出,绑带15底部的拉环14脱离档杆13,防护弹簧10拉动滑块34进行移动,防护机构能对接收机构进行防护,使得接收机构在更换过程中能主动的被防护起来,不易受到外界的碰撞损坏。由于绑带15底部的拉环14在安装时与档杆13套装,当液压柱18的伸缩端推动档杆13进入到移动孔20的内部后,拉环14会移动到液压柱18的伸缩端的外部,液压柱18的伸缩端收缩时,拉环14受到安装孔16内壁的阻挡会脱离液压柱18的伸缩端,进而使得绑带15能被向上拉动。

新的接收机构进行安装时,底部的插筒12插接在安装孔16的内部,导向条17与卡槽21卡接固定,使得插筒12与安装孔16安装时更加方便,位置更加精确。随后液压柱18的伸缩端伸长,与档杆13接触并将档杆13推入到移动孔20的内部。液压柱18对插筒12进行限位,使得插筒12在安装孔16的内部不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能更好,且使得接收机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若档杆13需要重新从移动孔20的内部取出,可将外部的螺杆与螺纹孔19连接,向外拉动档杆13即可。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