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

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包括固定台、助燃气进口、第一皮带轮机构、吸料泵和连接盒,所述固定台的上端面螺栓设置有混合室,所述燃烧头的底部设置有燃料进口,所述助燃气进口固定在混合室的顶部,所述活动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锥齿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扇叶外侧的混合室上固定有防护盒,所述吸料泵安装在活动轴的端头处,且吸料泵的底部通过传输管和燃料进口相互连接。该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可保证液体燃料与气体燃料之间混合的更加均匀,并且无需电力驱动设备即可实现混合,以及可以对粘附的燃料刮除重复使用,同时在燃烧过后可避免出现烟气回流进燃烧器内部的现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7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89506.2

  • 申请日2020-12-29

  • 分类号F23D11/22(20060101);F23D11/40(20060101);F23D11/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7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梦仙

  •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4: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一种将燃料与助燃剂混合后进行燃烧的设备,不同的燃烧对象,所使用的燃烧器也不尽相同,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便是液化燃料燃烧器,其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使用到燃烧器中自带的混合机构,将雾化后的液体燃料与助燃气体相混合,再经由喷火头将气态的燃料点燃产生火焰,从而对目标对象进行灼烧操作,例如公开号为CN207797010U的一种混合燃料促燃式燃烧器,其结构包括燃烧器主体、保护管道、连接管道、固定法兰、第二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该炉用燃烧器可在燃烧使用时,通过设有文丘里混合装置,促进燃料燃烧更加彻底,减少能源的浪费,有利于实现燃烧能源最大化利用。但是该混合燃料促燃式燃烧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1.在燃料燃烧前,对于液体燃料与气体燃料之间的混合不够均匀,导致燃烧效果不佳的现象,并且在混合时需要依靠电力驱动设备,因此增加了燃烧器使用时的能耗,而且混合室内壁会粘附大量雾化后的液体燃料容易造成浪费;

2.同时,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燃烧结束后部分烟气会进入燃烧器内部,因此,会对其内部造成污染,长期如此会影响燃烧器的正常使用,而传统的燃烧器缺少防止烟气回流的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燃烧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包括固定台、助燃气进口、第一皮带轮机构、吸料泵和连接盒,所述固定台的上端面螺栓设置有混合室,且混合室的一侧固定有燃烧头,所述燃烧头的底部设置有燃料进口,且燃料进口和混合室之间安装有雾化器,所述助燃气进口固定在混合室的顶部,且混合室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且活动轴的一端套设有锥齿,所述锥齿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且连接轴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和传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相连,且传动轴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外侧的混合室上固定有防护盒,且混合室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吸料泵安装在活动轴的端头处,且吸料泵的底部通过传输管和燃料进口相互连接,所述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扇叶,且第二扇叶的外侧通过风管和气囊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盒固定在气囊外侧的燃烧头上,且连接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和连接盒相互连接,且阀板的另一侧和引导杆的一端相连,并且引导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在活动轴上等角度分布,且活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混合室的外侧,并且固定板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混合室的宽度和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端头处连接有刮板,且与刮板相连的固定板为内空设置,并且固定板通过活动轴和传输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表面预留有进料孔,且刮板的边缘处和混合室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叶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扇叶分别在防护盒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分布,且防护盒通过进气孔和混合室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传输管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且两者为法兰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并且传输管的下端为倾斜设置,同时连接管的内部等间距固定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风管和气囊相互连通,且气囊为圆环状结构,并且其边缘处和连接盒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阀板的边缘处和连接盒的内壁紧密贴合,且两者组成滑动结构,并且阀板和引导杆的一端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导杆的另一端和挡板组成转动结构,且挡板和燃烧头为铰接,并且挡板的直径大于燃烧头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可保证液体燃料与气体燃料之间混合的更加均匀,并且无需电力驱动设备即可实现混合以及对粘附的燃料刮除重复使用,同时,在燃烧过后可避免出现烟气回流进燃烧器内部的现象;

1.当助燃气体进入混合室内之后,产生的气压能够带动固定板旋转进而实现对助燃气体和雾化之后液体燃料之间的混合,在固定板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刮板将混合室内壁粘附的燃料刮下,并通过吸料泵的运行能够将燃料通过固定板、活动轴和传输管传递至燃料进口内重新使用,同时,连接管内的过滤网对刮下的燃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又方便对连接管进行拆卸清理或者更换;

2.在活动轴转动的同时可通过锥齿、连接轴、皮带轮机构和传动轴的传动带动第一扇叶转动,进而产生的风力吹入混合室内,起到辅助燃气排出的作用,进而保证燃烧的高效性;

3.活动轴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风力通过风管进入气囊内让其膨胀,进而带动阀板滑动并拉动引导杆移动,这样通过引导杆能够带动挡板在燃烧头上转动让其处于开启状态,当燃烧器停止使用时第二扇叶停止供风,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能够推动阀板和引导杆移动,让挡板处于和燃烧头端头处贴合的状态,起到防止烟气回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盒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盒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管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台;2、混合室;3、燃烧头;4、燃料进口;5、雾化器;6、助燃气进口;7、活动轴;8、固定板;81、刮板;82、进料孔;9、锥齿;10、连接轴;11、第一皮带轮机构;12、传动轴;13、第二皮带轮机构;14、第一扇叶;15、防护盒;16、进气孔;17、吸料泵;18、传输管;181、连接管;182、过滤网;19、第二扇叶;20、风管;21、气囊;22、连接盒;23、阀板;24、复位弹簧;25、引导杆;2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包括固定台1、混合室2、燃烧头3、燃料进口4、雾化器5、助燃气进口6、活动轴7、固定板8、刮板81、进料孔82、锥齿9、连接轴10、第一皮带轮机构11、传动轴12、第二皮带轮机构13、第一扇叶14、防护盒15、进气孔16、吸料泵17、传输管18、连接管181、过滤网182、第二扇叶19、风管20、气囊21、连接盒22、阀板23、复位弹簧24、引导杆25和挡板26,固定台1的上端面螺栓设置有混合室2,且混合室2的一侧固定有燃烧头3,燃烧头3的底部设置有燃料进口4,且燃料进口4和混合室2之间安装有雾化器5,助燃气进口6固定在混合室2的顶部,且混合室2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7,活动轴7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8,且活动轴7的一端套设有锥齿9,锥齿9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10,且连接轴10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11和传动轴12相互连接,传动轴1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13相连,且传动轴12的端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叶14,第一扇叶14外侧的混合室2上固定有防护盒15,且混合室2的表面开设有进气孔16,吸料泵17安装在活动轴7的端头处,且吸料泵17的底部通过传输管18和燃料进口4相互连接,活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扇叶19,且第二扇叶19的外侧通过风管20和气囊21相互连接,连接盒22固定在气囊21外侧的燃烧头3上,且连接盒2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阀板23,阀板23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24和连接盒22相互连接,且阀板23的另一侧和引导杆25的一端相连,并且引导杆25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挡板26;

固定板8在活动轴7上等角度分布,且活动轴7的两端均延伸至混合室2的外侧,并且固定板8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混合室2的宽度和长度,固定板8的端头处连接有刮板81,且与刮板81相连的固定板8为内空设置,并且固定板8通过活动轴7和传输管18相连通,刮板81的表面预留有进料孔82,且刮板81的边缘处和混合室2的内壁相接触,当进入的气体冲击固定板8时能够带动其转动,进而起到对不同燃气的混合作用,固定板8在对燃气混合时可带动刮板81与混合室2的内壁接触,进而将粘附在其内壁的雾化后的燃气刮除并回收重复使用;

第一扇叶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扇叶14分别在防护盒15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分布,且防护盒15通过进气孔16和混合室2相连通,第一扇叶14转动时产生的风力能够通过进气孔16进入混合室2内,对混合之后的燃气具有辅助吹出的作用;

传输管18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181,且两者为法兰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并且传输管18的下端为倾斜设置,同时连接管181的内部等间距固定有过滤网182,当燃料在连接管181内部时可通过过滤网182对杂质进行过滤,而连接管181与传输管18之间方便拆卸进行清理或更换;

风管20和气囊21相互连通,且气囊21为圆环状结构,并且其边缘处和连接盒22的内壁相贴合,阀板23的边缘处和连接盒22的内壁紧密贴合,且两者组成滑动结构,并且阀板23和引导杆25的一端组成转动结构,引导杆25的另一端和挡板26组成转动结构,且挡板26和燃烧头3为铰接,并且挡板26的直径大于燃烧头3的直径,风力通过风管20进入气囊21内并让其鼓起,鼓起之后的气囊21推动阀板23在连接盒22内滑动,同时拉动引导杆25移动,引导杆25带动挡板26在燃烧头3上转动,让燃烧头3处于开启状态以便燃烧操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预混式混合燃料燃烧器时,如图1-3所示,首先将需要使用的液体燃料从燃料进口4通入混合室2内,并通过雾化器5的雾化,再将气体燃气通过助燃气进口6通入混合室2内,当进入的气体冲击固定板8时能够带动其通过活动轴7转动,进而起到对不同燃气的混合,并且无需使用电力驱动设备,活动轴7转动时可通过2个相啮合的锥齿9带动连接轴10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11带动传动轴12转动,2个传动轴1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13相连接,这样带动2个第一扇叶14转动时产生的风力能够通过进气孔16进入混合室2内,对混合之后的燃气具有辅助吹出的作用,然后燃气通过燃烧头3进行燃烧;

如图2和图4所示,活动轴7转动的同时可带动第二扇叶19转动并产生风力,风力通过风管20进入气囊21内并让其鼓起,鼓起之后的气囊21推动阀板23在连接盒22内滑动,同时拉动引导杆25移动,引导杆25带动挡板26在燃烧头3上转动,让燃烧头3处于开启状态以便燃烧操作,当燃烧器停止工作时活动轴7不再转动,进而停止风力的提供,这样通过复位弹簧24的推动能够带动阀板23和引导杆25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带动挡板26与燃烧头3相贴合,起到防止燃烧的烟气回流至燃烧头3内部的作用,保证后续燃烧的高效性;

如图1-2和图5-7所示,固定板8在对燃气混合时可带动刮板81与混合室2的内壁接触,进而将粘附在其内壁的雾化后的燃气刮除,通过吸料泵17的运行能够产生吸力,将刮下的燃料通过进料孔82吸入固定板8内,再通过活动轴7、传输管18和连接管181进入燃料进口4重复使用,当燃料在连接管181内部时可通过过滤网182对其内部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重新使用的燃料洁净,而连接管181与传输管18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方便拆卸,进而方便对其内部零件进行更换或者清理,保证后续过滤的通畅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