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能够合理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存放位置,根据配送顺序决定货物在车厢的靠外程度,避免配送过程中在整个车厢中寻找货物搬运货物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相对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83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拼便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1372.8

  • 发明设计人 徐意;吴志刚;

    申请日2020-11-20

  • 分类号G06Q10/08(2012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春辉

  • 地址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开发区金一路79号A座3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4: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货物装配过程中,特别是在货物量大的时候,根据订单的需求往往需要多次分装货物,来完成所有的货物装货。

在装货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车内空间且合理存放是一个问题,而且装货顺序杂乱无章,没有充分依据货物配送顺序来对货物进行放置,所以配送人员在取出货物的时候,需要在车厢里面寻找很久货物,才能把一个用户的一个订单里的货物取出,消耗大量的人力去搬货和卸货,浪费较多工作时间,配送效率低下。

可见,目前的配送方案无法较好的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放置位置,也无法根据配送顺序来进行摆放货物,浪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配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目前的配送方案无法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位置,也无法根据配送顺序来进行摆放货物,浪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严重影响配送效率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货物订单集合;

计算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根据所述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并确定各个所述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和所述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其中,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同一车辆的车厢中,配送顺序越靠前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外。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体积总和与间隙系数,确定实际装车体积;

根据所述实际装车体积,确定配送车辆集合。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装车体积,确定配送车辆集合,包括:

根据待选车辆的可承载体积和承载率,确定实际承载体积;

根据所述实际装车体积和所述实际承载体积,确定实际选择的车辆,得到配送车辆集合。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包括: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多条配送路线;

根据时效最优原则或成本最优原则,对所述多条配送路线进行筛选。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和所述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货物订单中货物的可摆放方式,其中所述可摆放方式包括叠放、不可叠放;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所述配送顺序和所述可摆放方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的最优装车位置,其中,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同一货物订单的货物的装车位置相邻。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和所述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包括:

在进行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将虚拟车辆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划分为至少一个上层虚拟层和至少一个下层虚拟层;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和所述配送顺序,分别对所述上层虚拟层和所述下层虚拟层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在进行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将虚拟车辆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划分为至少一个上层虚拟层和至少一个下层虚拟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和所述配送车辆集合,确定待装车至虚拟车辆的目标货物订单;

确定所述目标货物订单中可摆放方式为不可叠放的全部货物,确定所述全部货物中各货物相比较后得到的最长的边的长度;

将所述长度作为所述虚拟车辆的上层虚拟层的高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包括:

订单集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货物订单集合;

车辆集合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根据所述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

配送顺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并确定各个所述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

虚拟装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货物订单集合、所述配送车辆集合和所述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所述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其中,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同一车辆的车厢中,配送顺序越靠前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包括:获取货物订单集合;计算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根据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根据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并确定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根据货物订单集合、配送车辆集合和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其中,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同一车辆的车厢中,配送顺序越靠前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外。

可见,能够合理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存放位置,根据配送顺序决定货物在车厢的靠外程度,避免配送过程中在整个车厢中寻找货物搬运货物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合理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存放位置,根据配送顺序决定货物在车厢的靠外程度,避免配送过程中在整个车厢中寻找货物搬运货物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实施例一进行介绍,参见图1,实施例一包括:

S101、获取货物订单集合;

具体的,货物订单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货物订单,每个货物订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订单编号、收货地址、货物类型、货物数量、每种货物类型的货物体积。

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限定货物订单的所在区域,例如获取在目标区域内生成的货物订单集合。其中目标区域可以是基于行政区域、系统自动划分或人工划分的用作派单和配送的服务区域。

S102、计算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根据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

具体的,对于货物订单集合中的每个货物订单,根据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货物体积等信息,统计出整个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然后根据每个型号车辆的可承载量确定能够承载该体积总和的车辆组合,得到配送车辆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型号丰富且车辆数量较多时,可能存在多种能够满足上述体积总和的配送车辆集合,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成本最优原则从中选出成本最低的配送车辆集合。

实际应用中,货物的体积总和与实际装车体积有所差别,主要在于货物包装在装车时存在间隙。因此,可以预先设置间隙系数,在得到体积总和之后,进一步计算体积总和与间隙系数的乘积,得到实际装车体积。其中间隙系数的取值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即可,本实施例仅限定间隙系数的取值大于1。

此外,由于承载率的限制,车辆的实际承载体积往往小于作为参考数值的可承载体积。因此,本实施例在确定配送车辆集合的过程中,还会根据待选车辆的可承载体积和承载率,进一步得到实际承载体积。同理,承载率的具体取值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即可,本实施例仅限定其取值小于1。

S103、根据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并确定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

具体的,在根据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获地址生成配送路线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条配送路线。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时效最优原则或成本最优原则,对多条配送路线进行筛选,得到最优的配送路线。

S104、根据货物订单集合、配送车辆集合和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

为了在配送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货物搬运过程,本实施例限定同一货物订单的货物的装车位置相邻。且,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还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后配送的货物订单先装入车厢,先配送的货物后装入车厢。最终达到以下目的:同一车辆的车厢中,配送顺序越靠前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外,配送顺序越靠后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内。

基于以上原则进行虚拟货物装车,最终即可确定每个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甚至可以进一步确定每个货物订单中每件货物的最优装车位置。

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能够合理规划货物在车厢内的存放位置,根据配送顺序决定货物在车厢的靠外程度,避免配送过程中在整个车厢中寻找货物搬运货物的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

下面开始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以实际应用为例进行详细展开说明,且实施例二增加了根据货物的可摆放方式对其进行虚拟装车的功能。

参见图2,实施例二具体包括:

S201、获取货物订单集合,货物订单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货物订单,每个货物订单包括以下信息:收货地址、货物的可摆放方式、货物数量、货物体积或货物外形尺寸。

上述货物订单集合是指成功下单并需统一配送的订单池。

上述收货地址即每个货物订单的配送地址,具体可通过经度和纬度表示。

上述可摆放方式用来表示货物是否能够进行侧放、倒放或者叠放。具体的,可以事先对货物的可摆放方式进行标签设定,用以表示货物是否能够进行侧放、倒放或者叠放。比如一箱牛栏山白酒,其在装车时不适宜进行侧放或者倒放;外包装为塑料袋包装的薯片等不适宜叠放。

上述货物外形尺寸是指通过对货物外包装进行测量存储在服务器中的货物的长、宽、高。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外形为非长方体的不规则货物,其尺寸为根据其最大长、最大宽、最大高。

上述货物体积具体根据货物外形尺寸计算得到。

S202、根据货物体积、货物数量和待选车辆型号信息,确定承载整个货物订单集合的配送车辆集合。

首先计算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订单包含的货物的体积总和:

其中,n表示货物订单集合中货物订单的数量,k表示货物订单中货物的种类数量,V

然后,根据货物订单集合的体积总和计算出所需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车辆的组合,得到配送车辆集合。

值得注意的是,体积总和与实际装车体积有所差别,主要在于货物包装在装车时存在间隙。因此,本实施例在得到体积总和之后,进一步计算实际装车体积:

V

其中ρ为间隙系数,V

此外,对于每个车辆型号,在获得可承载体积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实际承载体积:

实际承载体积=可承载体积*承载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配送车辆集合超过一辆车辆时,可以对各订单对应的货物进行组合分别装入相应的车辆内。

S203、根据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并基于运输成本最优化原则,生成配送路径,得到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

S204、根据货物订单集合、配送车辆集合、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货物的可摆放方式,对车内装货空间进行货虚拟货物装车,最终获得各个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

根据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对货物订单包含的货物进行虚拟装车,虚拟装车的原则包括:按照配送顺序,后配送的货物先装入车内,同一货物订单的货物的装车位置相邻。根据该装车原则,即可得到每个货物订单的装车顺序。

具体的,根据该装车顺序,可以对货物进行编号。比如,某五菱面包车,经过前述步骤为其安排了4个货物订单的货物,按照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对这些货物订单的货物进行排序。相关产品信息如下表:

表1

进一步的,根据货物的可摆放方式生成是否能够进行侧放、倒放或者叠放的标签(摆放方式标签),根据摆放方式标签、货物排序信息以及车辆内空间尺寸对各货物进行虚拟装车。

首先重新确定货物高度信息:对于所有货物,若其摆放方式标签中同时包含不可叠放但可以侧放的标签特征时,应当将货物的高度信息进行初始化,即以长、宽、高中的最大长度为作为该货物的高度。

然后,提取摆放方式标签为不可叠放的所有货物的外形尺寸,据此生成至少一个上层虚拟层和至少一个下层虚拟层。其中,上层虚拟层的高度的确定方法是:提取所有货物中外形尺寸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该最大高度为上层虚拟层的高度。

之后,对于摆放方式标签为可叠放(含可叠放但不可侧放以及可叠放也可侧放)的货物,在下层虚拟层根据货物编号进行虚拟填充,填充原则是从最内侧左下方开始,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充入下层虚拟层。填充完之后,对于已经填充完可叠放货物后的剩余上层空间(非上面的上层虚拟层),将可叠放的货物按照其货物编号,继续按照从内至外的顺序进行填充。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与上文描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施例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订单集合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货物订单集合;

车辆集合确定模块302:用于计算货物订单集合中全部货物的体积总和,根据体积总和确定配送车辆集合;

配送顺序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货物订单集合中各个货物订单的收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并确定各个货物订单的配送顺序;

虚拟装车模块304:用于根据货物订单集合、配送车辆集合和配送顺序,进行虚拟货物装车,得到每个货物订单的最优装车位置,其中,在虚拟货物装车的过程中,同一车辆的车厢中,配送顺序越靠前的货物订单的装车位置越靠外。

本实施例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因此该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订单集合获取模块301、车辆集合确定模块302、配送顺序确定模块303、虚拟装车模块304,分别用于实现上述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S104。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展开介绍。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因此其作用与上述方法的作用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货物装载方案生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

存储器1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00: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

最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货物装载方案生成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