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

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

摘要

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属于天然液化气领域,为了能够有效保证系统冷却水的供应,并且降低系统整体堵塞的风险,实现降本增效目的,要点是包括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其具有对抽取的海水增压的增压组件,及对抽取的海水过滤的过滤组件,淡水过滤单元,具有对抽取的淡水过滤的过滤组件,单泵轴承冷却单元,其与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和淡水过滤单元分别连接,使单泵轴承冷却单元独立接收海水和淡水,效果是降低了系统整体出现堵塞的风险。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液化气领域,涉及一种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进口LNG通常需要在LNG接收站储存,然后气化外输或槽车转运。国内LNG接收站通常采用开架势气化器(以下简称“ORV”)、浸没燃烧式气化器(以下简称“SCV”)和中间介质气化器(以下简称“IFV”)作为LNG气化装置。其中,ORV和IFV运行中都使用海水作为热源,ORV直接利用海水将LNG气化为天然气(以下简称“NG”);IFV则首先利用海水将中间介质(丙烷)气化,再利用丙烷蒸汽气化LNG;SCV则是通过燃烧NG加热水浴来气化LNG,能耗远远大于ORV和IFV。因此,LNG接收站首选ORV或IFV作为主要气化装置,SCV则作为备用气化装置。

ORV、IFV运行由海水泵提供海水。国内行业发展初期,LNG接收站所采用的海水泵都为进口泵,其轴承冷却一般从单台海水泵的出口引出冷却水管线,海水经过滤器过滤,送至海水泵轴承处,冷却轴承。经长期运行发现,此种方式存在过滤器频繁堵塞,需要经常人工清洗过滤器,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尤其海况差时,更为突出。当前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设施繁多,投资成本高;(2)海水冷却时,过滤器频繁堵塞,需人工清洗过滤器,工作量大;(3)淡水冷却时,水资源浪费,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有效保证系统冷却水的供应,并且降低系统整体堵塞的风险,实现降本增效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包括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其具有对抽取的海水增压的增压组件,及对抽取的海水过滤的过滤组件,淡水过滤单元,具有对抽取的淡水过滤的过滤组件,单泵轴承冷却单元,其与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和淡水过滤单元分别连接,使单泵轴承冷却单元独立接收海水和淡水。

进一步的,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和淡水过滤单元分别并行连接若干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

进一步的,淡水过滤单元被构造成系统初启动时将抽取并过滤的淡水供应单泵轴承冷却单元。

进一步的,海水增压过滤单元包括增压组件,其连通于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主过滤组件,连通于增压组件,备用过滤组件,与主过滤组件并行连通于增压组件,增压组件包括由第一球阀、第一增压泵、第三球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海水增压管路,及由第二球阀、第二增压泵、第四球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海水增压管路;两个海水增压管路并行设置,海水增压管路入口连通于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

进一步的,海水增压管路入口和/或海水增加管路出口安装压力表。

进一步的,主过滤组件包括由第四截止阀、第一自清洗过滤器、第七截止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主过滤管路,由第五截止阀、第二自清洗过滤器、第八截止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主过滤管路,备用过滤组件包括由第六截止阀、第一普通过滤器、第九截止阀顺序连接组成的备用过滤管路,各过滤管路并行设置,过滤管路入口连通于增压组件的海水增压的管路的出口,过滤管路出口连通海水冷却总管,海水冷却总管并行设置多条支管,单泵轴承冷却单元通过支管连接在海水冷却总管,多条支管连接多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

进一步的,第一自清洗过滤器和/或第二自清洗过滤器所在管路被并联设置用于测量自清洗过滤器差压的差压表,过滤管路出口安装压力表。

进一步的,淡水过滤单元包括由第十截止阀、第二普通过滤器、第十二截止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淡水过滤管路;由第十一截止阀、第三普通过滤器、第十三截止阀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淡水过滤管路;各淡水过滤管路并行设置,淡水过滤管路入口连通于工厂用水淡水管线,淡水过滤管路出口连通淡水冷却总管,淡水冷却总管并行设置多条支管,单泵轴承冷却单元通过支管连接在淡水冷却总管,多条支管连接多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

进一步的,淡水过滤管路入口和/或淡水过滤管路出口安装压力表。

进一步的,单泵轴承冷却单元包括第二截止阀,其入口连接海水冷却总管,第三截止阀,其入口连接淡水冷却总管,并与第二截止阀并行设置,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流量计,流量计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出口连接单泵轴承冷却喷水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增设主过滤组件与备用过滤组件,大大降低了系统整体出现堵塞的风险,并设置有淡水过滤单元,通过淡水过滤单元在系统初启动时为单泵轴承冷却单元供应淡水,保证了系统整体的冷却用水的正常供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系统冷却水的供应,并且能够降低系统整体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海水增压过滤单元;2、淡水过滤单元;3、单泵轴承冷却单元;4、单泵轴承冷却喷水管;5、第一截止阀;6、流量计;7、第一压力表;8、第二截止阀;9、第三截止阀;10、第四截止阀;11、第五截止阀;12、第六截止阀;13、第一差压表;14、第一自清洗过滤器;15、第二差压表;16、第二自清洗过滤器;17、第一普通过滤器;18、第七截止阀;19、第八截止阀;20、第九截止阀;21、第一压力表;22、第一球阀;23、第二球阀;24、第一增压泵;25、第二增压泵;26、第三球阀;27、第四球阀;28、第二压力表;29、第三压力表;30、第十截止阀;31、第十一截止阀;32、第二普通过滤器;33、第三普通过滤器;34、第十二截止阀;35、第十三截止阀;36、第四压力表;37、第五压力表;38、海水冷却总管;39、淡水冷却总管;40、工厂用水淡水管线;41、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LNG接收站海水泵轴承冷却水系统包括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淡水过滤单元(2)和海水增压过滤单元(1),淡水过滤单元(2)和海水增压过滤单元(1)均与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连接,且淡水过滤单元(2)与海水增压过滤单元(1)之间为并联,海水增压过滤单元(1)包括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41)和海水冷却总管(38),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41)一端与海水连通,且另一端与增压组件连接,增压组件远离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41)的一端连接有主过滤组件和备用过滤组件,主过滤组件与备用过滤组件并联设置,主过滤组件与备用过滤组件远离增压组件的一端与海水冷却总管(38)连通,海水冷却总管(38)与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连通,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用于泵送冷却水。

海水增压过滤单元(1)和淡水过滤单元(2)分别并行连接若干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在这种方案中,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可以为一个,或者并行的两个以上。

本发明通过增设主过滤组件与备用过滤组件,大大降低了系统整体出现堵塞的风险,并设置有淡水过滤单元,通过淡水过滤单元在系统初启动时为单泵轴承冷却单元供应淡水,保证了系统整体的冷却用水的正常供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系统冷却水的供应,并且能够降低系统整体堵塞的风险。

海水增压过滤1单元包括增压组件,其连通于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41),主过滤组件,连通于增压组件,备用过滤组件,与主过滤组件并行连通于增压组件,增压组件包括由第一球阀22、第一增压泵24、第三球阀26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海水增压管路,及由第二球阀23、第二增压泵25、第四球阀27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海水增压管路;两个海水增压管路并行设置,海水增压管路入口连通于海水泵系统出口总管41。海水增压管路入口和/或海水增加管路出口安装压力表,分别是第二压力表28和第一压力表21。

主过滤组件包括由第四截止阀10、第一自清洗过滤器14、第七截止阀18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主过滤管路,由第五截止阀11、第二自清洗过滤器16、第八截止阀19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主过滤管路,备用过滤组件包括由第六截止阀12、第一普通过滤器17、第九截止阀20顺序连接组成的备用过滤管路,各过滤管路并行设置,过滤管路入口连通于增压组件的海水增压的管路的出口,过滤管路出口连通海水冷却总管38,海水冷却总管38并行设置多条支管,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通过支管连接在海水冷却总管38,多条支管连接多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第一自清洗过滤器14和/或第二自清洗过滤器16所在管路被并联设置用于测量自清洗过滤器差压的差压表,分别为第一差压表13和第二差压表15,过滤管路出口安装第五压力表37。

淡水过滤单元2包括由第十截止阀30、第二普通过滤器32、第十二截止阀34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一淡水过滤管路;由第十一截止阀31、第三普通过滤器33、第十三截止阀35顺序连接组成的第二淡水过滤管路;各淡水过滤管路并行设置,淡水过滤管路入口连通于工厂用水淡水管线40,淡水过滤管路出口连通淡水冷却总管39,淡水冷却总管39并行设置多条支管,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通过支管连接在淡水冷却总管39,多条支管连接多个单泵轴承冷却单元2。淡水过滤管路入口和/或淡水过滤管路出口安装压力表,分别为第四压力表36和第三压力表29。

单泵轴承冷却单元3包括第二截止阀8,其入口连接海水冷却总管38,第三截止阀9,其入口连接淡水冷却总管38,并与第二截止阀8并行设置,第二截止阀8、第三截止阀9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流量计6,流量计6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截止阀5,第一截止阀5出口连接单泵轴承冷却喷水管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