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木材吊运抓斗以及采用该抓斗的木材吊运方法

一种木材吊运抓斗以及采用该抓斗的木材吊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木材吊运抓斗以及采用该抓斗的木材吊运方法。木材吊运抓斗包括上承梁、提升滑轮、下承梁、斗体、撑杆、连杆、开闭装置,下承梁的下方设置有一块压板,压板通过施压装置与下承梁连接,两对斗体闭合时形成环抱木材的环形抓料空间,压板位于该抓料空间的中上部,对抓斗抓住的木材进行挤压,避免木材窜出。木材吊运方法为先用木材装载机将木材水平转移至中间转移架,形成木材垛;再采用上述木材吊运抓斗抓取木材垛,将木材垛吊运至目标位置后,开斗放下木材垛。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木材吊运的安全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0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21567.3

  • 发明设计人 蒋杰;李志;黄强;蒋海平;殷能;

    申请日2020-11-05

  • 分类号B66C3/16(20060101);B66C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59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陆平

  • 地址 21563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香山北路底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埠分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3: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吊运抓斗以及采用该抓斗的木材吊运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吊运抓斗是用于垂直转移木材而常用的设备之一,专利号为“2015204158090”、专利名称为“一种单索无线遥控木材抓斗”就公开了一种木材抓斗,该专利在传统抓斗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遥控功能以提高对抓斗控制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但是我们在使用传统抓斗抓取木材,特别是阔叶林木材时,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由于阔叶林木材的形状不规整,在对木材堆垛的时候,木材与木材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间隙,在抓斗抓取了木材之后,由于木材受力的变化,因此木材会翻滚转动,导致木材容易从抓斗内窜出,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特别是对于抓斗未抓在木材中心位置时,木材露出于抓头的两头重量不一导致木材倾斜,也容易导致木材窜出。

同时,我们在吊运木材的时候发现,传统的吊运方式需要人工对木材两端进行捆扎,这就需要工人在木材垛上进行工作,由于一堆木材被吊运,其他木材的受力发生变化,容易发生滚动现象,从而导致操作工人摔倒或被压,工作时的安全风险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木材在抓斗内轴向窜动的木材吊运抓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材吊运抓斗,包括上承梁,上承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提升滑轮,提升滑轮上绕设有提升钢丝绳,提升钢丝绳穿过上承梁与吊具连接,上承梁正下方设置有一个下承梁,下承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斗体,上承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对撑杆,位于上承梁和下承梁同一端的斗体与撑杆一一对应,位于上承梁同一端的两根撑杆成人字形对称设置,任一撑杆的下端通过一根连杆与对应斗体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撑杆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斗体中部固定连接,连杆的轴向与撑杆的轴向不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下承梁上设置有控制两对斗体开闭的开闭装置,下承梁的下方设置有一块压板,压板通过施压装置与下承梁连接,两对斗体闭合时形成环抱木材的环形抓料空间,压板位于该抓料空间的中上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施压装置为弹簧或活塞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承梁中部上表面的活动梁、转动连接在活动梁上的两个开闭滑轮以及分别连接在下承梁两端的两个开斗液压缸,任一开斗液压缸的缸体与下承梁固定连接,开斗液压缸的推杆竖直向上设置,上承梁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开斗液压缸推杆上端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孔,开斗液压缸推杆上端活动插接在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开闭滑轮与提升滑轮一一对应,所述提升钢丝绳有两根,两根提升钢丝绳与两个提升滑轮一一对应,任意一根提升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提升滑轮下方的活动梁上,提升钢丝绳另一端向上绕过对应的提升滑轮后向下再绕过对应的开闭滑轮,然后向上穿过上承梁与吊具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下承梁下方设置压板,并采用施压装置将压板与下承梁连接,在斗体闭合时抓取木材后,利用压板对木材进行挤压,增加木材在抓斗内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木材窜动的现象,提高抓斗吊运木材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材吊运方法,能够降低操作现场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吊运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材吊运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用木材装载机将木材水平转移至中间转移架,形成木材垛;

b、采用上述木材吊运抓斗抓取木材垛,将木材垛吊运至目标位置后,开斗放下木材垛;

其中,中间转移架包括底架,底架上端面上设置有两平行排列的支撑架,支撑架竖向设置,两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可容纳抓斗,任一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V形槽,V形槽的底部为圆底,且与底架之间具有供抓斗的斗体插入的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架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所述中间转移架能够被拖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利用木材装载机将木材转移至中间转移架,使木材在中间转移架上形成木材垛,然后再用木材吊运抓斗去抓取成垛的木材,这个过程不需要操作工人去对木材两端进行捆扎,只需要一个操作工现场指挥抓斗落点,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中间转移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上承梁,2、提升滑轮,3、钢丝绳,4、吊具,5、下承梁,6、斗体,7、撑杆,8、连杆,9、开闭装置,901、活动梁,902、开闭滑轮,903、开斗液压缸, 10、压板,11、施压装置,12、抓料空间,13、定位孔,14、底架,15、支撑架,16、V形槽,17、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木材吊运抓斗(下文简称“抓斗”)包括上承梁1,上承梁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提升滑轮2,提升滑轮2上绕设有提升钢丝绳3,提升钢丝绳3穿过上承梁1与吊具4连接,上承梁1正下方设置有一个下承梁5,下承梁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斗体6,上承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对撑杆7,位于上承梁1和下承梁5同一端的斗体6与撑杆7一一对应,位于上承梁1同一端的两根撑杆7成人字形对称设置,任一撑杆7的下端通过一根连杆8与对应斗体6转动连接,连杆8的一端与撑杆7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斗体6中部固定连接,连杆8的轴向与撑杆7的轴向不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下承梁5上设置有控制两对斗体6开闭的开闭装置9,下承梁5的下方设置有一块压板10,压板10通过施压装置11与下承梁5连接,施压装置11为弹簧或活塞缸,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为了提高弹簧压缩方向,弹簧下端套接有套管,套管与压板10固定连接。两对斗体6闭合时形成环抱木材的环形抓料空间12,压板10位于该抓料空间12的中上部。

本实施例中的开闭装置9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承梁5中部上表面的活动梁901、转动连接在活动梁901上的两个开闭滑轮902以及分别连接在下承梁5两端的两个开斗液压缸903,任一开斗液压缸903的缸体与下承梁5固定连接,开斗液压缸903的推杆竖直向上设置,上承梁1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开斗液压缸903推杆上端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孔13,开斗液压缸903推杆上端活动插接在对应的定位孔13内,所述开闭滑轮902与提升滑轮2一一对应,所述提升钢丝绳3有两根,两根提升钢丝绳3与两个提升滑轮2一一对应,任意一根提升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提升滑轮2下方的活动梁901上,提升钢丝绳3另一端向上绕过对应的提升滑轮2后向下再绕过对应的开闭滑轮902,然后向上穿过上承梁1与吊具4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分抓取木材可释放木材两步,在抓取木材时,起重机控制吊具下降到木材垛上方,然后操作人员控制开斗液压缸903的推杆伸出,推动活上承梁1和下承梁5相互远离,下承梁5带动开闭装置9远离上承梁1,撑杆7对连杆8及斗体6形成牵拉,在上承梁1与下承梁5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撑杆7逐渐牵拉连接的斗体6使相互配合的斗体6下端分离,打开抓料空间12,当相互配合的斗体6下端之间的间距足够大时,停止开斗液压缸903动作并保持其推杆的伸出位置,然后由起重机控制吊具进一步下降,直至木材垛完全进入抓料空间12内,随后由开斗液压缸903与起重机协同操作,开斗液压缸903逐渐缩回推杆,起重机逐渐回卷提升钢丝绳3,提升钢丝绳3回卷过程中,开闭滑轮902受拉力而向上运动,带动活动梁901以及下承梁5向上接近上承梁1,下承梁5与上承梁1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撑杆7反向推动连杆8并使得相互配合的斗体6闭合,最终抓紧木材垛,木材垛被斗体6抓紧的过程中受到向上的托举力,使木材垛向压板10移动,直至挤压压板10并使压板10向上移动,施压装置11弹簧向上收缩形成弹性势能,弹簧收缩后产生的弹力通过压板10持续地施加在木材垛上,从而使木材垛在抓斗内受到更大的挤压力,提高木材与木材、木材与斗体6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防止了木材在抓斗内轴向窜动的木材吊运抓斗。

并且压板10从一对斗体6延伸到另一对斗体6,具有一定的长度,这也使得压板10对木材垛的接触面更大,更能有效地控制木材以避免木材倾斜。

实施例2:

一种木材吊运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用木材装载机将木材从木材堆场水平转移至中间转移架,形成木材垛;

b、采用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木材吊运抓斗抓取木材垛,将木材垛吊运至目标位置后,开斗放下木材垛;

其中,中间转移架包括底架14,底架14上端面上设置有两平行排列的支撑架15,支撑架15竖向设置,两支撑架15之间的距离可容纳抓斗,任一支撑架15上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V形槽16,V形槽16的底部为圆底,且与底架14之间具有供抓斗的斗体插入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底架14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17,以便于中间转移架被拖行进而快速转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木材装载机将木材转移至中间转移架,使木材在中间转移架上形成木材垛,然后再用木材吊运抓斗去抓取成垛的木材,这个过程不需要操作工人去对木材两端进行捆扎,只需要一个操作工现场指挥抓斗落点,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